首先,街亭這個地方根本就守不住。憑街亭這個小地方怎能阻擋住魏國大軍呢?這一點,估計蜀國也只有諸葛亮最清楚了。他明知守不住,但還是派馬謖去了,正好馬謖一時犯“傻”當了“替罪羊”。其實,即使派魏延去也不頂用,實際上派誰去都不頂用,就是諸葛亮親自去也照樣落得個慘敗的下場。
其次,街亭守不守得住,對那場戰(zhàn)局的結(jié)果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實際上,守街亭只是諸葛亮的撤兵的一個策略而已,實際上只是迷惑和拖延一下魏軍,好讓蜀軍能從容地撤軍。所以,整個敗局是已經(jīng)注定了的。
第三,諸葛亮北伐注定是不會成功的。諸葛亮的北伐可以用“自不量力”來評價,戰(zhàn)爭是要憑實力的,你蜀國憑什么能干掉魏國,你的文臣武將,你的兵力怎么能與魏國抗衡呢?但諸葛亮還是要北伐,明知天意不可違,為什么還會不斷北伐呢?其實,他是在借感念劉備恩情的口實,用“賭一把”的心態(tài)來實現(xiàn)他自己的理想。但歷史的車輪總是不斷滾滾向前的,三國爭雄的趨勢是有利于魏國的,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阻擋或改變歷史的進程。所以,諸葛亮的北伐注定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