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安古稱長安,地處“有八百里平川”之稱的關(guān)中平原,“秦川是天下之上腴,關(guān)中為海內(nèi)之雄地”,含唐在內(nèi)共有十三朝在此建都:西周、秦、西漢、新(王莽建)、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西安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且便于抵御西北少數(shù)民族入侵。宋建都四戰(zhàn)之地開封,因無險可守,宋太祖曾欲遷都長安,因趙光義強烈反對而作罷。明初,建都南京的朱元璋亦有此念。清末,康有為曾上書光緒帝建議遷都長安。1932年,國民政府將西安改為行政院直轄市。

最佳貢獻者
2

我是潘多拉效應,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jié)‘’。

13朝是公認的建朝數(shù)。

13朝說:西周(約300年)、西漢(210年)、新朝(15年)、東漢(獻帝6年)、西晉(愍帝)、前趙(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等13個王朝在西安建都。

14朝說:有兩種情形: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大夏王朝;在13朝基礎上加上武則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0朝說:西周(前363年)、秦(統(tǒng)一后15年)、西漢(前202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說:在10朝的基礎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說:在11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晉(愍帝4年)。

16朝說: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末年由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quán)、由樊崇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權(quán)和黃巢建立的大齊。

17朝說:有兩種情形:在14朝第1種情形的基礎上加上武周,大齊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更始政權(quán)、赤眉政權(quán)、大齊和的大順。

3

我是小九,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早在100萬年前,藍田古人類就在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這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城垣的雛形;——它就是世界歷史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十三朝故都——西安

十三朝古都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柏S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于此。又命子姬發(fā)(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后者為政治中心,前者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后,以豐鎬為都,——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

秦都城咸陽,阿房宮大部分面積在今西安市境內(nèi),兵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內(nèi)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長安建立西漢王朝。劉邦定都關(guān)中,取當?shù)亻L安鄉(xiāng)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絲綢之路開通后,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新朝始建國元年,王莽稱帝,曾改都城長安為“常安”。

隋開皇二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隋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jīng)戰(zhàn)亂,殘破不堪。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于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建造新城大興城。

唐朝定都長安后,改隋大興城為長安城,并進行了增修和擴建。貞觀八年,在原外郭城東北龍首原上營建大明宮。長安城市結(jié)構(gòu)布局充分體現(xiàn)了封建社會巔峰時期的宏大氣魄,在中國建筑史、城市史上具有劃時代影響。

五代時,后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宋代置陜西路,后置永興軍路。趙匡胤統(tǒng)一中國后,曾經(jīng)有意遷都長安,最后由于部下反對,只得放棄。

元初,長安城的范圍依然沿用五代初期唐長安城被毀后節(jié)度使韓建所重建的“新城”,并使用京兆府的名稱。

馬可波羅游歷于此,寫到:“城甚壯麗,為京兆國之都會…此城工商繁盛,產(chǎn)絲多,居人以制種種金錦絲絹……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價值甚賤!

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于明代。

庚子之變時,慈禧和光緒西逃駐蹕西安長達一年時間。

西周(約300年)、西漢(210年)、新朝(15年)、西漢、西晉(愍帝)、前趙(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等13個王朝在西安建都。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道離別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寫進了對長安的描述,十三朝古都也不是浪得虛名。如果一定要用權(quán)威一詞,除紫禁城外,長安城見證了中華民族歷史的發(fā)展,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朝代的興衰……

以上就是小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錯誤之處,還望指教

4

十三朝古都是唐以后的說法,唐是中國最后一個定都西安的的朝廷政權(quán)

1:西周,武王伐紂以后,正式建立周王朝,以鎬京為都城,今天西安,西周正式建立,直至幽王被犬戎滅亡,西周結(jié)束

2:秦朝,始皇帝統(tǒng)一六國后定都于咸陽,京畿內(nèi)不設郡,設內(nèi)史管轄,到二世而亡

3:西漢,楚漢爭霸結(jié)束,高祖定都于長安,到王莽篡漢而立而亡

4:新朝,時間很短,由王莽篡漢而立,都長安,改制導致矛盾激化被劉秀起義軍推翻

5:東漢,曾于漢末董卓挾持獻帝遷都長安,東漢所以是西安與洛陽共都

6:西晉,司馬氏代魏建立,建興元年愍帝遷都長安,后被匈奴所滅,也是與洛陽共都得朝代

7:前趙,匈奴滅西晉后劉曜建立“漢”政權(quán),因平叛遷都長安,改國號為趙,史書稱前趙,后被前秦所滅

8:前秦,氐族苻健所建,國號秦,都長安,史書稱前秦,苻丕太安元年前秦被后燕所滅。

9:后秦,羌族貴族姚萇所建,都長安,史稱后秦,后亡于姚泓永和二年

10:西魏,鮮卑族拓跋部人所建政權(quán),孝文帝都長安,史稱西魏,這個政權(quán)沒有維持多久,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廢掉了西魏皇帝,自立為帝,西魏滅亡

11:北周,宇文覺廢西魏后建立北周政權(quán),建都長安。后被楊堅廢周靜帝自立為王,北周滅亡

12:隋,楊堅廢周自立,國號為隋,都長安,后宇文化及發(fā)動政變縊殺了隋煬帝,隋朝滅亡

13:唐,隋煬帝被殺后,李淵廢隋傀儡皇帝恭帝楊侑,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后被朱溫所滅建立后梁

這就是西安十三朝之都最普遍的一種說法








5

十三朝分別是:

1、西知周(歷時286年)2、秦(144年)3、西漢(210年)4、新莽(15年)

5、東漢( 獻帝初,6年) 6、西晉(愍帝,4年) 7、前趙(13年)8、前秦(35年)

9、后秦(34年)10、西魏(23年)11、北周(25年)12、隋(38年)13、唐(265年)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地處關(guān)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

西安是中道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豐鎬都城、秦阿房專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jié)”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長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漢城)建立西漢王朝。劉邦定都關(guān)中,取當?shù)亻L安鄉(xiāng)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自屬此西安有長安之稱。先后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

直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長安才改為西安!

6

西安稱為十三朝古都當之無愧,西安先后歷經(jīng)西周、秦、西漢、西晉、隋、唐等朝代,那些小朝代就不說了。漢給了我們漢族以名,唐文化遠播五湖四海。秦、隋雖然歷史短暫,但是都是開創(chuàng)性的朝代。影響千年的郡縣制,還有科舉制、三省六部制等等都是這兩朝所創(chuàng)。

第一、西周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于此。又命子姬發(fā)(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后者為政治中心,前者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后,以豐鎬為都,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也就是說周朝是的的確確在西安建都!

第二、秦

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后定都咸陽,修建秦阿房宮,阿房宮大多部分屬于現(xiàn)西安管轄范圍,所以說西安也算秦朝古都,而且秦孝宮定都櫟陽,是實實在在建立在西安市范圍內(nèi)的

第三、西漢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jīng)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以""為國號,定都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位于西安市西郊),史稱西漢。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的國策,社會經(jīng)濟迅速恢復,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及商業(yè)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文中可見,西漢確實定都西安。

第四、隋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于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陜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tǒng)一中國,結(jié)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第五、唐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次年于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后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chuàng)"永徽之治"。由此可見,唐朝時定都長安的,至于武則天定都洛陽,那也是后來的事情了!

7

西安是我國最為重要的古都!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一千多年的建都史!歷史上先后有十三個王朝( 西周、秦、西漢、新(王莽建)、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在此建都!當然最為著名的是周、秦、漢、唐、隋,這幾個朝代都是歷史上大一統(tǒng)的王朝,其歷史、文化、科技、軍事等等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都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漢、唐兩個朝代,值得現(xiàn)在還影響著世界!中國被稱為(漢人,漢族,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是證明!其它一些朝代基本上是一些割據(jù)政權(quán)!歷史存在短暫,影響也非常有限!這個大家了解了解就可以!當然也正應了那句話“歷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8

  • .首先來讓我們看一下定都西安的王朝有哪些:周,秦,西漢,王莽新朝,東漢(漢獻帝時),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 二.再讓我們詳細的看一下

1.西周:周文王曾都于豐鎬,即今天的西安,“武王伐紂”以后,回到鎬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以“鎬京”(西安)為都城。

2.秦:戰(zhàn)國時期,強大的諸侯國秦國曾在此建立都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都于咸陽,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后,始皇帝仍以咸陽為都。

  • 1.西周:周文王曾都于豐鎬,即今天的西安,“武王伐紂”以后,回到鎬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以“鎬京”(西安)為都城。
  • 2.秦:戰(zhàn)國時期,強大的諸侯國秦國曾在此建立都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建都于咸陽,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后,始皇帝仍以咸陽為都。
  • 3.西漢: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以"漢"為國號,定都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位于西安市西郊),史稱西漢。
  • 4.王莽新政: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漢,西漢滅亡。新朝(8年-23年),公元8年臘月,王莽廢漢孺子(劉嬰)為安定公,改國號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稱新莽。
  • 5.東漢:東漢獻帝(劉協(xié)) 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在位31年) ,年幼時經(jīng)曹操等人挾持,短暫定都與長安,后挾持至許昌,并定都許昌!
  • 6.西晉:公元266年司馬氏代魏建立西晉,定都長安,后遷都洛陽并統(tǒng)一全國。
  • 7.前趙: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十六國"之一,是西晉晚期由匈奴人劉曜建立的政權(quán)。定都長安城。今陜西西安。
  • 8.前秦:是十六國時期氐族建立的政權(quán),351年(皇始元年)氐族貴族苻健自稱“天王”,國號“秦”,都長安,史稱前秦。
  • 9.后秦:由羌族所建立的政權(quán),384年羌族貴族姚萇自稱秦王,定都長安。
  • 10.西魏:這是鮮卑族拓跋部人所建政權(quán)。拓跋部曾經(jīng)建立北魏政權(quán)結(jié)束十六國的分裂局面,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并進行了歷時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拓跋氏也該稱“元”氏。
  • 11.北周:宇文覺于557年廢西魏后建立北周政權(quán),建都長安。
  • 12.隋:北周外戚楊堅所建。581年楊堅廢周自立,國號為隋,都長安,楊堅即隋文帝。
  • 13.唐:618年隋煬帝被殺后,李淵廢隋傀儡皇帝恭帝楊侑,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








9

首先,這個問題有多種說法,歷史中很多事無法考證

西安是中國建都最早,建都最久(1200多年),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西安濃縮了中國歷史的精華:從奴隸制社會的頂峰西周王朝、中國第一個大一統(tǒng)帝國秦、中國第一個盛世王朝西漢到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唐朝,西安書寫了中國歷史最華彩的篇章。

在中國歷史上,有21個政權(quán)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其中哪些應該稱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應該算是西安,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是人們對于什么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chǎn)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和史學界公認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14朝和17朝等等不同的說法。

13朝說: 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200余年之久。 13朝是目前官方和史學界公認的建朝數(shù)。 16朝說 16朝——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末年由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quán)、由樊崇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權(quán)和黃巢建立的大齊。

17朝說 17朝——分兩種情形:(1) 在14朝第1種情形的基礎上加上武周,大齊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2)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更始政權(quán)、赤眉政權(quán)、大齊和的大順。 其他影響力較小的政權(quán)或者王朝不再贅述。

10

西安十三朝 西周;

名符其實一朝。

二朝,秦。

這個虛一點。等西安把咸陽吃掉就名符其實了。

秦朝的都城叫做咸陽。

三朝,西漢。

名符其實。

四朝,新朝。

由王莽篡權(quán)建立,歷時十五年,都城就設在長安城。正史都不承認。太虛了。

五朝,東漢。

在西漢末年,繁華的都城長安毀于戰(zhàn)火。東漢光武帝劉秀建國之后,定都洛陽,把長安改為西京。在東漢末年,又開啟戰(zhàn)亂,董卓挾持漢獻帝把都城又重新從洛陽遷回了長安。

董卓遷都長安。

太虛了。

六朝,西晉。

在西晉的愍帝的時期,匈奴起兵并直搗了西晉的大本營,愍帝被迫把都城遷往長安城。

在四年多之后,長安被匈奴攻破,自此結(jié)束了西晉的統(tǒng)治。在長安四年。

太虛了。

七朝,前趙。

這是一個由攻破西晉的匈奴人劉曜所建立的朝代。

被前秦所滅,歷史十三年。

這也算一朝?

八朝,前秦。

這是一個在十六國時期由氐族所建立的朝代,國主姓苻,都城定在長安。淝水之戰(zhàn)讓前秦元氣大傷,后來被后燕所滅。

這也算一朝?

九朝,后秦。

這是一個由羌族建立的朝代,在公元384年的時候,羌族的貴族姚萇自稱秦王,建立了政權(quán),都城也在長安。

這也算?

十朝,西魏。

由鮮卑族拓拔氏建立的政權(quán)。西魏是北魏后期分出來的。

這也算?

十一朝,北周。

西魏的大臣宇文周廢掉西魏之后建立的政權(quán),都城設在長安。北周的統(tǒng)治歷史二十五年,后被外戚楊堅廢掉周靜帝自立為王。

這也算一朝?牛X了!

十二朝,隋朝。

隋文帝楊堅在建立隋朝之后,都城就定在長安城。

名符其實一朝。

十三朝,唐朝。

名符其實一朝。

這個所謂的“十三朝”是由西安“古都協(xié)會”自家評選的,真真假假就哪么回事,最早西安稱“六朝古都”還是很靠譜的,哪時候人都要臉,另外,做學問嚴謹。洛陽,最早稱“九朝古都”,是乾隆所說,九并非指數(shù)字九,而是表示多的意思。

建議“西安古都協(xié)會”不要搞雙標,都按西安的標準來,西安十三朝就十三朝,洛陽幾十朝就幾十朝。別你搞個十三,洛陽也搞個十三。

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