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期的韋太后,是著名逃跑皇帝趙構的生母。靖康之變時,她也未能幸免,在金國被蹂躪了十五年后才被送回。韋太后在這十五年里面是什么遭遇,其實大家伙心里都明白,只是礙于她是趙構的生母,所以都在裝糊涂。不過韋太后被放回到南宋后,立刻引發(fā)了一場轟動當時的柔福帝姬案(帝姬就是公主)。等于把她的丑事不打自招了。
建炎四年,也就是靖康之恥三年后。有一名從北方逃回南宋的女子自稱是柔福帝姬,要求見趙構。于是趙構立即命徽宗時期的老宮女和老太監(jiān)驗明其公主的身份。老宮女和太監(jiān)對這名女子進行甄別后認為,她的相貌確實和柔福帝姬很像,并且對宮中的舊事也很清楚。唯一值得懷疑的地方是她有一雙大腳,這不符合當時漢人纏足的習俗。但這名女子回答道:“金人驅(qū)逐如牛羊,赤腳奔走萬里,一雙纖足豈能仍如舊時模樣?”
趙構認為她說的有道理,便兄妹相認,授予其福國長公主的稱號。又為她選擇永州防御使高世榮為駙馬。
十二年后,韋太后歸宋。她見到趙構后就聲稱真的柔福帝姬在自己回宋啟程的前一年病死于五國城了。理由是真的柔福帝姬跟她很熟,并且遺骨自己帶回來了。現(xiàn)在這個柔福帝姬是開封城里面一個叫靜善的尼姑冒充假扮的。趙構隨即下令逮捕誅柔福帝姬,經(jīng)過審訊后,這個被韋太后稱作是尼姑靜善的女子承認,自己是假公主,只是因一時邪念興起,貪圖富貴,假冒了公主。于是憤怒的趙構下令,處死了這個假冒公主。這就是所謂的“真假帝姬案”。
但是沒過多久,流言蜚語就來了。當時很多人都在盛傳,認為被殺的尼姑靜善就是真正的公主。比如當時的《四朝聞見錄》和《南渡竊憤續(xù)錄》中都有記載,韋太后和柔福帝姬在金國時,都是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的性奴,兩人共侍一夫,柔福帝姬知道韋太后的很多丑事。她之所以要承認冒充一事,完全是屈打成招。目的是為了滅口,掩蓋韋太后在金國的丑事,保住趙構的顏面。
那么這個柔福帝姬是不是真公主呢?根據(jù)一些史料分析,真實性應該是很大的。
首先,韋太后說柔福帝姬病死了,這完全是她的一面之詞。畢竟她是太后,誰敢質(zhì)疑她說的話?她說柔福帝姬死了,死人怎么跟她當面對質(zhì)?就算逃回南宋的那個公主不是假的,在太后的淫威下,真的也變成假的了。
其次,五國城就是關押徽欽二帝的地方。靖康之變后,當時所有被擄到北方的公主不是被金國貴族占有,就是進洗衣院成為被金人蹂躪的官妓,沒有一個能夠到五國城,回到徽宗、欽宗的身邊。韋太后也是因為趙構在南方登基為帝,金國為了不刺激趙構的抵抗情緒,才將韋太后升為高級人質(zhì),送到五國城陪伴徽宗和欽宗。柔福帝姬何德何能,憑什么能在五國城居?
第三,韋太后歸宋后,聲稱自己帶回了徽宗和二皇后的,還有“真”柔福帝姬的遺骨。這一點很奇怪!帶回徽宗和皇后的遺骨,這是南宋和金國談判,爭取了好久的結果,并不是隨便就能帶回的。按地位來論,當時被迫害致死的公主多了去了,韋太后不帶別人的,怎么就偏偏帶了柔福帝姬的?用遺骨來反證柔福帝姬的真假,只能說明太后的不自信。
第四,韋太后為了增加她的話的說服力,說自己和柔福很熟悉,朝夕相處,這就是典型的不打自招——非常直接的證明了柔福帝姬對她知根知底,并且很多史書上也明確的記載了她倆共侍一夫。
綜上所述,韋太后在處理柔福帝姬這個案子上的表現(xiàn)很反常,有很明顯的滅口嫌疑。后來史官在給韋太后做傳時,還干了一件很沒有格調(diào)的事情——史官把韋太后的年齡虛增了十歲。
根據(jù)靖康二年,金人所著的《開封府狀》一書的記載,當時所有被金人俘虜?shù)谋彼稳藛T的姓名、年齡、戶口、職官、封號等詳細資料都有明確記錄。金人將這些俘虜?shù)怯洠⒎诸愒靸院,分批押回了金國,宋高宗趙構的生母韋氏也在其中。
關于韋氏被俘時的年齡,《開封府狀》里面的記載是“韋賢妃三十八歲”,也就是說,韋氏生于元祐五年(1090年),靖康二年(1127年)時只有三十八歲。然而后世史官在編寫韋太后紀傳時,卻說她生于元豐三年(1080年),被俘時已經(jīng)有四十八歲了,等于她虛增了十歲。
關于這兩個記載,我覺得《開封府狀》的記載明顯更靠譜。至于史官為什么要給韋太后虛增十歲,這是因為她當過官妓,這是有明確記載的。如果是三十八歲,她就是韻味依然十足的少婦,生孩子也并非不可能。但如果是四十八歲,那就真的有點老了,生孩子什么的就不太可能。如果韋太后真的坦坦蕩蕩,她何必要指認柔福帝姬?后世史官又何必提她篡改年齡?
因此,韋太后在金國做官妓,后來被賜給蓋天大王完顏宗賢,并給他生了兩個小孩的說法可信度是很高的。韋太后和趙構心虛,越是想掩蓋事實,就越要把證據(jù)做足,然而證據(jù)太多了往往又會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