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自古英雄愛美女,自古美女迷英雄。劉邦雖說沒有項羽那樣風流倜儻,沒有項羽那樣霸氣,也沒有項羽那樣討女人的歡喜,但劉邦在當時也是一路諸侯,再者說劉邦天生有一股痞子氣,很會哄女人開心,不然當年在老家混的時候,人家曹寡婦怎么會喜歡他呢?
劉邦比戚夫人大30歲左右,戚夫人老家是定陶(今山東菏澤)的,認識劉邦時,劉邦已經(jīng)是名揚天下的漢王。在秦末天下大亂的時候,一個女人能嫁給一個諸侯,就算是做妾,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再說劉邦也是非常的寵愛戚夫人。戚夫人跟了劉邦以后,直到劉邦去世。他幾乎都沒有離開過劉邦。
戚夫人年輕美麗,能歌善舞,清純靚麗的她,無疑讓劉邦找到了自信和安慰。劉邦對戚夫人熱情似火,對呂雉卻冷如冰霜。這也不得不說,男人大多花心,呂雉老矣,又不懂得風情,怎么能和戚夫人相比呢?要談愛情,劉邦誰都愛,當年他為了得到曹寡婦,他也說愛曹寡婦。后來為了娶呂雉,也情真意切的說愛呂雉,遇上戚夫人,那更是將愛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劉邦沒有做皇帝之前,就是見一個愛一個的主,做了皇帝就更名正言順啦!
女人卻不同,尤其是那時候的女人,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大多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個性再強,又能怎樣,呂雉如此,戚夫人也是如此。如果男人沒什么出息還好,妾室不多,爭風吃醋的事也就少了很多。要是男人有出息,有錢有權,妾室又多,要想擺平這些女人,并非易事。何況劉邦還是一個咸魚翻身,從平民到天子的人。
天下是劉邦的,權力至高無上,劉邦有成就感,可再怎樣,劉邦作為皇帝也有道德的約束,呂雉是原配,他做了皇帝后,呂雉自然成為了皇后,不管你劉邦喜不喜歡呂雉,但皇后的名分在那。劉邦也沒有想過另立一個皇后。
呂雉能夠容忍劉邦有很多女人,因為他畢竟是皇帝。呂雉也能夠忍受劉邦冷落她,因為她也確實青春不再。雖說嫉妒之火時時煎熬著,呂雉也無可奈何。她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兒子劉盈身上。
劉盈是呂雉的希望,可劉邦并不怎么喜歡這個兒子,劉盈跟父親劉邦關系也不是很融洽,劉邦老是覺得劉盈木訥懦弱。用劉盈跟劉如意一比較,還是劉如意可愛。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劉如意是劉邦和戚夫人的兒子,只能算庶出,劉盈是劉邦和呂雉的兒子,這才是嫡出。劉盈雖被立為太子,可劉邦老是有換太子的想法。
劉邦的想法遭到了眾人的反對,也引起了呂雉的高度關注,老公靠不住,兒子要是太子之位被廢,那結局可想而知。于是呂雉在張良的建議下,請出了讓劉邦折服的‘’商山四皓‘’來輔佐太子劉盈。事到如此,劉邦也只好作罷。
作為女人,戚夫人能讓劉邦如此傷心,可見劉邦對戚夫人的感情。戚夫人的內(nèi)心也是非常感動的,她覺得自己嫁了好男人。恨只恨,認識劉邦太晚了!椅瓷,我生君以老‘’,人生最大的遺憾,往往是生不逢時。
劉邦也知道自己動了皇后呂雉的奶酪,他活著,呂雉不敢怎樣,要是他死了,戚夫人和劉如意肯定下場悲慘,他思前想后,也沒有個好辦法保全戚夫人母子。后來在身邊人的建議下,安排了皇后呂雉也非常信任的周昌,去做趙王劉如意的丞相。
可當劉邦去世后,劉盈繼位,呂后專權,呂雉并沒有按常理出牌,而是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把趙王劉如意毒死。呂雉終于把積攢的所有怨恨都發(fā)泄在了戚夫人的身上。不管怎樣,劉邦的心一直在護著戚夫人,因此在戚夫人的心里,她并不后悔自己同劉邦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