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郎八虎,指的是北宋初年武將世家楊家的兄弟八人,其中七個是親兄弟,一個是義子,所以就被稱為“七郎八虎”。可不是指有八個人哦,而是第八個人。


大郎楊泰字延平、二郎楊永字延定、三郎楊勛字延光、四郎楊貴字延輝、五郎楊春字延德、六郎楊景字延昭、七郎楊希字延嗣、八郎楊順字延順。

這八郎是當年楊令公收的螟蛉義子,乃是他部下王錦的遺腹子,本名王順。當年楊令公不肯歸宋,河東劉王又中了反間計,派兵圍困應州,遼軍趁機出兵攻打楊令公,令公腹背受敵,是王錦冒死突圍,搬來了呼延贊前來搭救,不幸重傷而死。

因此楊令公為了報恩,收養(yǎng)了王錦的兒子,又因為怕他長大后,得知自己不是楊家人,惹來生分。所以將他改名楊順,沒有和他明說。而楊順也很有出息,小小年紀就被賜為殿前虎旗飛猛軍指揮使。

最佳貢獻者
2

指的是北宋初年武將世家楊家的兄弟八人,其中七個是親兄弟,一個是義兄弟,所以被稱為“七郎八虎”。   評書中楊家將第二代為兄弟七人,有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yè)、楊繼亮(義子,原名高懷亮),合成“老八郎”。

大郎楊泰,字延平,主使一支屈盧渾金槍,輔使一把九環(huán)金鋒定宋寶刀;隨太祖征討南唐時立了頭功,加封為忠孝侯、位列當朝八少陽侯、官拜代州節(jié)度使。娶妻花氏解語,次妻周氏云鏡;因其與宋主趙匡義(后改名趙光義,趙匡胤其弟,宋時第二位皇帝)相像,金沙灘雙龍會代宋主而死。曾一箭射死天慶梁王(遼景宗)。

二郎楊永,字延定,主使一支八寶赤金槍,輔使一把九環(huán)澤州大花寶刀;隨太君掃北,陣前曾連斬北國十八員上將,后來加封為義勇侯、代州觀察,娶妻耿氏金花,次妻鄒氏蘭秀;雙龍會代南清宮八王千歲而死。闖重圍時,為保弟弟們闖出重圍力舉千斤頂,在沒有還手之力時被遼兵一箭射死。

三郎楊勛,字延安,主使一支透甲縷金槍,輔使一張百發(fā)百中震天鐵弓;隨太君掃北,在北遼陣前斬將奪旗,官封忠武將軍、代州防御使,娶妻董氏月娥;金沙灘一戰(zhàn),被馬踏如泥而死。

四郎楊貴,字延輝,主使一支菊花點金槍,輔使一組靠背無敵奪命銅錘;也在陣前立功,封明威將軍、代州團練使,娶妻孟氏金榜;金沙灘一戰(zhàn)被俘,將楊姓拆木易,與鐵鏡匹配夫妻,十五年后,過關(guān)探母,助宋破遼,多有功勛,得以與家團圓,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長壽的人。

五郎楊春,字延德,主使一支獨角皂金槍,輔使一組雙股奪命九股練索;瓦橋關(guān)前單人獨騎踹遼營,生擒過遼國郡馬耶律高,官封宣威將軍、殿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娶妻馬氏賽英;金沙灘一戰(zhàn),受傷,后皈依佛門,五臺山為僧,大破天門陣出山。

六郎楊景,字延昭,主使一支盤龍金槍,輔使一對鴛鴦雙花長短大刀;在銅臺關(guān)追車救駕,官封保靈侯、殿前司左右金槍班都指揮使,娶妻八王的御妹郡主柴銀萍;七郎八虎中唯一在金沙灘一戰(zhàn)中返國之人,三關(guān)大帥。后病死關(guān)外。

七郎楊希,字延嗣,主使一支五虎斷門槍,輔使一組雙股鎮(zhèn)關(guān)金色鐵鞭;在銅臺關(guān)箭射遼將救駕,官封敏烈侯、殿前司東西招箭班指揮使,娶妻呼延氏赤金;幽州一戰(zhàn)橫勇無敵。因在爭帥印擂上打死太師潘仁美(原名潘洪,字仁美,原字美)之子潘豹,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綁在百尺高桿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后六郎楊延昭將潘仁美除掉。

八郎楊順,字延順,主使一支荷包滾金槍,官封殿前虎旗飛猛軍指揮使,娶妻蔡氏繡英;據(jù)《下河東》:八郎是令公后來收的螟蛉義子,乃是他王令公的遺腹子,本名王順。當年令公不肯歸宋,河東劉王又受反間計挑撥,派兵圍困應州。遼軍乘機出兵征討令公,令公腹背受敵,是王錦冒死突圍搬來呼延贊解圍,后來重傷而死。令公收養(yǎng)小王順,怕他長大后和全家人生分吃苦,故沒有對他明說,就更名為楊順,表字延順,楊八郎小小年紀在頭年里也被賜了個殿前虎旗飛猛軍指揮使。金沙灘一戰(zhàn)中,八郎被遼擄去,改名王司徒,娶青蓮公主。

3

“七狼八虎” 說的是佘太君的7個兒子叫“七狼”, 長子楊延平 二郎楊延廣 三郎楊延慶 四郎楊延朗 五郎

楊延德

六郎楊延昭 七郎楊延嗣 八虎是指佘太君的一個養(yǎng)子叫“八虎”:可不是八個人哦!


據(jù)史料記載,宋代名將楊業(yè)(現(xiàn)文學作品中稱為楊繼業(yè))有一子——楊延昭,因其在邊關(guān)駐防時共有七人結(jié)義,延昭為六,故稱“六郎”。

七郎八虎,指的是北宋初年武將世家楊家的兄弟八人(楊家將里面楊繼業(yè)的八個兒子),其中七個是親兄弟,一個是義兄弟,所以被稱為“七郎八虎”。評書中楊家將第二代為兄弟七人,有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yè)、楊繼亮(義子,原名高懷亮),合成“老八郎”。

4

好多年前好象是九零年前后看過一本書叫《天下第一棍》趙匡胤征北漢下河東到佘塘關(guān)久攻不下,原因是佘太君之父佘表,請來他的親家火山王楊袞帶八子有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yè)、楊繼亮(義子,原名高懷亮)前來助陣,

楊滾當時是火塘寨擁兵自立,應親家之約親會趙匡胤,知其是英明之主,就銅錘換玉帶,里迎外和開門獻關(guān),從而得罪了親家佘表,兩家悔婚。

佘表悔婚擇婿另嫁佘賽花于崔家,楊袞得知佘家悔婚命七子楊繼業(yè)在佘家送親路上搶親,佘賽花大戰(zhàn)楊業(yè),二人互相愛慕,并于七星廟成親后生七子,為淵平、延定、延輝、延朗、延德、延昭、延嗣。收王貴之子王順為義子,因個個武藝高強人稱七狼八虎!

潘仁美陷害楊家是世仇,是趙匡胤沒龍袍加身之前奉命取高平關(guān),因趙匡胤之妹從小指婚高家。夜訪高平關(guān)誠若不悔婚,使守將高老傜自盡現(xiàn)關(guān),高懷德夜保其母和自己的弟弟懷亮出關(guān)投楊家,楊家來接,潘仁美趕盡殺絕追殺高路遇楊袞,楊袞言明讓潘美三招若不能取勝就放了高家,結(jié)果潘美戰(zhàn)敗不守約定,被楊袞刺傷挑下戰(zhàn)馬,從而潘楊結(jié)下世仇。

5

七郎八虎是7+1一共8個人,可不是7+8=15人。


楊家將里面楊繼業(yè)的八個兒子,號稱七郎八虎:

大郎楊泰字延平

二郎楊永字延定

三郎楊勛字延光

四郎楊貴字延輝

五郎楊春字延德

六郎楊景字延昭

七郎楊希字延嗣

八郎楊順字延順


八郎是誰?

楊令公后來收的螟蛉義子,乃是他部將王錦的遺腹子,本名王順。當年令公不肯歸宋,河東劉王又受反間計挑撥,派兵圍困應州。

遼軍乘機出兵征討令公,令公腹背受敵,是王錦冒死突圍搬來呼延贊解圍,后來重傷而死。

令公收養(yǎng)小王順,怕他長大后和全家人生分吃苦,故沒有對他明說,就更名為楊順,表字延順,楊八郎小小年紀在頭年里也被賜了個殿前虎旗飛猛軍指揮使。

蔡繡英為原北漢宰相蔡融之女,蔡融后投遼國,任南府宰相,佘太君破遼國四門鐵旗陣時替八郎招收其女為兒媳,一同破陣。

6

關(guān)于史籍中真實的楊家將是這樣的:根據(jù)《宋史》列傳載:楊業(yè),并州太原人。父楊信,為五代后漢麟州刺史。業(yè)幼倜儻任俠,善騎射,好畋獵,所獲倍于人。嘗謂其徒曰:“我他日為將用兵,亦猶用鷹犬逐雉兔爾!比豕谑聞⒊,為保衛(wèi)指揮使,以驍勇聞。累遷至建雄軍節(jié)度使,屢立戰(zhàn)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即為楊無敵。
根據(jù)山西代縣楊家廟楊氏家譜所載,楊業(yè)家本是山西望族,其先是東漢太尉楊震,楊震是關(guān)西孔子,有四知辭金的美談,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一著名典故的創(chuàng)始人。楊家將是楊震的第五子楊奉的后裔,與大隋王朝楚國公楊素同支派。
《楊家將演義》中描寫楊業(yè)有七個兒子,號為七郎八虎,演義中通用的名字從楊大郎到楊七郎,即楊延平、楊延定、楊延安、楊延輝、楊延德、楊延昭、楊延嗣。《宋史》中描寫楊業(yè)的確也是生了七個兒子,即供奉官楊延朗(就是楊延昭)為崇儀副使,次子殿直楊延浦、楊延訓并為供奉官,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并為殿直。長子楊延玉與父共沒于陳家谷口之戰(zhàn)。其中楊延昭為幾郎,史書并未詳載,只是遼國人(一會稱契丹一會稱遼國)目為楊六郎,見宋史載:“延昭智勇善戰(zhàn),所得奉賜悉犒軍,未嘗問家事。出入騎從如小校,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行陣克捷,推功于下,故人樂為用。在邊防二十余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
楊延昭和楊文廣在正史上是父子關(guān)系,史書載六郎有三子為官,楊文廣字仲容,因功授殿直。演義中編出個楊宗保一代來,把楊文廣列為楊宗保之子,當然演義是演義的。楊家將從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到第五任帝宋英宗趙曙的一百年間,楊家父子祖孫三代保家衛(wèi)國,拱衛(wèi)皇室。關(guān)于楊文廣之后的那些稗官野史、評書演義所編的天花亂墜的,只是評書演義戲文,我們看看熱鬧而已,千萬不能當正史看,自楊文廣之下一代起,楊家將后裔雖然世代為文官武官(各房支長子襲爵,其他子孫視才能用之,但楊家將的后裔好多呀,不能都封官的),但史書鮮有記載,地方志都有記載。

楊家父子祖孫三代抗遼保國,除楊延玉隨父楊業(yè)沒于陳家谷口之戰(zhàn),楊延昭鎮(zhèn)守幽州外,其余在有宋一代世襲為文武官員,只是沒有再象祖輩那樣英明神武了,何況宋朝太祖有(趙匡胤)訓,武將掌權(quán)不能超過兩代,因為太祖怕“黃袍加身”的故事重演。

所以有宋一代先后有楊家將、呼延家將、高家將、鄭家將、狄家將、石守信家族、曹家將、岳家將......大家輪番上陣保家園,免得黃袍加身。

楊家將的后裔至今應有百萬之眾了,因為楊家世代忠良,即使天下大亂,其亂兵所到之處,看是忠臣良將之后,也是尊敬楊家將后裔的。

7

七郎八虎:指的是北宋初年武將世家楊家將的七郎八虎、其中有2代都是兄弟八人:老七郎八虎---有楊繼業(yè)、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亮(義子,原名高懷亮),稱為老八虎。

(后來楊繼業(yè)也有八個兒子)其中七個是親兄弟,一個是義兄弟,被稱為“七郎八虎”。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八郎楊延順(義子)

大郎,楊泰字延平,使屈盧渾金槍,隨太祖征討南唐時立了頭功,加封為忠孝侯、位列當朝八少陽侯、官拜代州節(jié)度使。

二郎,楊永字延定,使八寶赤金槍,隨太君掃北,陣前曾連斬北國十八員上將,后來加封為義勇侯、代州觀察使。

三郎,楊勛字延光,使透甲縷金槍,隨太君掃北,在北遼陣前斬將奪旗,官封忠武將軍、代州防御使。

四郎,楊貴字延輝,使菊花點金槍,也在陣前立功,封明威將軍、代州團練使。

五郎,楊春字延德,使獨角皂金槍,瓦橋關(guān)前單人獨騎踹遼營,生擒過遼國郡馬耶律高,官封宣威將軍、殿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

六郎,楊景字延昭,使素纓蘸金槍,在銅臺關(guān)追車救駕,官封保靈侯、殿前司左右金槍班都指揮使。

七郎,楊希字延嗣,使虎頭烏金槍,在銅臺關(guān)箭射遼將救駕,官封敏烈侯、殿前司東西招箭班指揮使。

八郎,楊延順字延順,使荷包滾金槍,官封殿前虎旗飛猛軍指揮使。據(jù)《下河東》:八郎是令公后來收的螟蛉義子,乃是他部將王錦的遺腹子,本名王順。當年令公不肯歸宋,河東劉王又受反間計挑撥,派兵圍困應州。遼軍乘機出兵征討令公,令公腹背受敵,是王錦冒死突圍搬來呼延贊解圍,后來重傷而死。令公收養(yǎng)小王順,怕他長大后和全家人生分吃苦,故沒有對他明說,就更名為楊順,表字延順,楊八郎小小年紀在頭年里也被賜了個殿前虎旗飛猛軍指揮使。楊順也稱八虎,所以八虎是指一個人而不是八個人。

8

七郎八虎其實是對兩代楊家將的一個合稱,因為前后兩代楊家將都是8個人,而且其中都有一個義兄弟。所以,人們往往把義兄弟單獨拿出來稱為八虎。


第一代七郎八虎,也就是老七郎八虎,是指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yè)、楊繼亮,楊繼亮是義兄弟,本名高懷亮,前面七個是親兄弟。


后來楊繼業(yè)也有8個兒子,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八郎楊延順(義子)

現(xiàn)在提及的七郎八虎多指第二代,也就是楊繼業(yè)的8個兒子!


大郎楊泰,字延平,使屈盧渾金槍,隨太祖征討南唐時立了頭功,加封為忠孝侯、位列當朝八少陽侯、官拜代州節(jié)度使;二郎楊永,字延定,使八寶赤金槍,隨太君掃北,陣前曾連斬北國十八員上將,后來加封為義勇侯、代州觀察使。


三郎楊勛,字延光,使透甲縷金槍,隨太君掃北,在北遼陣前斬將奪旗,官封忠武將軍、代州防御使;四郎楊貴,字延輝,使菊花點金槍,也在陣前立功,封明威將軍、代州團練使。


五郎楊春,字延德,使獨角皂金槍,瓦橋關(guān)前單人獨騎踹遼營,生擒過遼國郡馬耶律高,官封宣威將軍、殿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六郎楊景,字延昭,使素纓蘸金槍,在銅臺關(guān)追車救駕,官封保靈侯、殿前司左右金槍班都指揮使。


七郎楊希,字延嗣,使虎頭烏金槍,在銅臺關(guān)箭射遼將救駕,官封敏烈侯、殿前司東西招箭班指揮使;八郎楊順,字延順,使荷包滾金槍,官封殿前虎旗飛猛軍指揮使。

9

七郎八虎,是指北宋初年武將世家楊家的兄弟八人(楊家將里面楊繼業(yè)的八個兒子),其中七個是親兄弟,一個是義兄弟。另評書中楊家將第二代為兄弟七人,有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yè)、楊繼亮(義子,原名高懷亮),合成“老八郎”。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