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北宋建國的時候,其實就比較憋屈了。因為燕云十六州拿不回來,此后西夏又被分了出去,自此宋朝完美地錯過了對西域的控制權。
打不過大遼我們可以理解,畢竟契丹人比較勇猛。打不過西夏也還湊合,畢竟那個時候是黨項人的巔峰時刻?蓡栴}是北宋為什么連云南的大理都不敢欺負呢?這未免也太尷尬了吧?
一、段思平是漢人,跟北宋不滅大理,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大理國實際上的開國皇帝,其實就是段思平,這跟小說里是一樣的,段正淳就是段思平的后裔,也是大理國的第15位皇帝。
僅十月干貞自取之,國號大義寧。于是段思平起兵討平之。趙氏、楊氏得國共九年。石晉天福二年,屬于大理。宋初因之《繹年運志》:段氏之先為武威郡白人,有名儉魏者,佐閣羅鳳有功,六傳至思平而有國,改號大理。十傳至段慶義,為其臣楊義貞所弒,自稱廣安皇帝。---《讀史方輿紀要》
段思平本身是漢族人,他是漢裔白蠻,有著漢族人的血統(tǒng),世代是南詔武將。手里有了權力,段思平便聯(lián)合當?shù)氐呐`發(fā)動了起義,最終滅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
那么北宋時期,沒有南下征討大理,真的是因為段思平是漢人后裔么?當然不是這樣。我們看看北宋建國后滅了哪些國家。
- 趙匡胤先滅了孟昶的后蜀,孟昶是正兒八經(jīng)的漢族人。又滅了劉鋹的南漢,劉鋹也是漢族人。再就是滅了李煜的南唐,咱們都知道李煜肯定是漢族人了。
- 此外還有錢弘椒的吳越,錢弘椒家是著名的錢塘錢家,當然也是漢族人。后來趙光義稱帝以后,又滅了劉繼元的北漢,劉繼元也是漢族人。
- 這么多漢族人建立的國家,趙匡胤和趙光義都沒有放過。他們怎么可能因為段思平是漢族后裔,就放過大理呢?
皇帝要考慮的,當然是自己國家的利益。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去考慮個人情感上的好惡,如果當時滅了大理是有好處的,而且輕而易舉的話,我想趙匡胤或者趙光義,是不可能在這件事上猶豫的。
二、大理國可以擋住部分吐蕃的邊境線。
我們看大理的地理位置,或許能夠解開不滅大理的重要原因。當年的大理國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云南再大一點的樣子,所以說地盤是處于西南方向的。
其實在西南方向,中原王朝一直都忌憚著另外一個強大的國家,那就是吐蕃。尤其是在唐朝的時候,吐蕃的大軍多次襲擾唐朝。
二月癸亥,以大理國主段和譽為云南節(jié)度使、大理國王。甲子,會道士二千余人于上清寶箓宮,詔通真先生林靈素諭以帝君降臨事。---《宋史》
唐玄宗時期,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唐朝把西域和和河西走廊的人馬都調(diào)往中原鎮(zhèn)壓叛亂了,直接導致吐蕃一波肥,占了大片土地。
此后吐蕃雖然也發(fā)生了內(nèi)亂,也開始逐漸萎縮,甚至于在北宋之前就已經(jīng)亡國,被分裂成了四個集團,可是他們依舊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
北宋王朝我們都知道,是一個軟蛋王朝。能用錢解決問題的,絕對不會動武。這么一來,我們就能夠理解,北宋為什么沒有滅大理了。
大理的邊境線和吐蕃接壤的地方非常長,如果打下了大理,所獲得的收益尚且不知道多少,就必須要派遣大量兵馬前去鎮(zhèn)守邊境,這是宋朝皇帝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把大理留著,幫助他們看住了吐蕃那些蠢蠢欲動的力量,這反倒是一件有利的事情。所以說宋朝留下大理,還是有好處的。
三、忙著滅南唐、吳越,又要奪取燕云十六州,沒工夫搭理大理。
趙匡胤本來是選擇先南后北的方式,一統(tǒng)江山的。所以大理按道理應該在計劃范圍之內(nèi),可是當時趙匡胤太需要滅了南唐和吳越了。
在滅了南漢以后,北宋對南唐已經(jīng)形成了合圍之勢。要么向西攻打大理,要么向東攻打南唐。很顯然拿下經(jīng)濟繁榮的南唐,是更有價值的。
五月丙辰朔,詔邕州沿邊州峒首領來降者,周惠之。癸亥,詔試醫(yī)學生。丙寅,分兩浙為東、西路。丁卯,城茂州。壬申,詔安南諸軍過嶺有疾者,所至護治。丙子,大理國來貢。庚辰,靜州下首領董整白等來降。---《宋史》
為此趙匡胤絲毫沒有猶豫,就帶領大軍滅了南唐。此后吳越國也舉雙手投降,北宋這才有功夫去對付大理。
此后為什么還不打大理呢?因為大理早就向北宋稱臣了,表示北宋才是正統(tǒng),他們是藩屬國罷了。
而且趙匡胤和趙光義,都將眼光著眼于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拿下燕云之地,比拿下大理要重要得多。所以他們又沒工夫搭理大理國。
這么一來大理可就在夾縫里生存下來了,由此可見,老趙家不是不想滅了大理,只是權衡利弊以后,發(fā)現(xiàn)滅了大理,意義并不大,索性也就先不管大理了。
總結:北宋重文輕武,戰(zhàn)斗力太弱了。
打不贏大遼、西夏,這也就算了,后來的北宋甚至連大理都不敢招惹,這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畢竟北宋皇帝都不愿意惹事兒。
自打趙光義雍熙北伐慘敗以后,北宋皇帝一個個都非常怕打仗。比如說宋真宗和蕭太后簽訂澶淵之盟之前,宋真宗嚇得差點要遷都南方。
宋朝皇帝擔心武將造反,所以把兵權都交給了文臣?墒俏某即蛘滩唤o力啊,武將日子又過得憋屈,這就造成了宋朝戰(zhàn)斗力十分低下的毛病。莫說是大理了,就算是平定自己國內(nèi)的叛亂,都能讓北宋折了半條命。
參考資料:
《宋史》
《讀史方輿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