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陵皇帝與皇后是否合葬在一起是有多種做法的,有的合葬在一個地宮里,有的同陵不同穴,也有后期打開皇帝地宮合葬在一起的,總之各歷史時期都有不同,我來重點說說清代皇帝皇后是如何安葬地宮的。
▲孝賢皇后
⒈死在皇帝之后的皇后。
清朝對于皇帝與皇后是否合葬在一個地宮里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那就是“卑不動尊”,就是死在皇帝之前的皇后可以葬入皇帝陵的地宮,而死在皇帝之后的皇后是絕對不能在葬入皇帝陵地宮里了,只能另外在帝陵旁邊單獨建造皇后陵。例如著名的孝莊太后,他是皇太極的妃子,按理應葬入沈陽昭陵,但是孝莊太后就以卑不動尊的理由,最后葬在東陵風水墻外,名為“昭西陵”。還有清代第一座皇后陵–孝東陵,為順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之陵,我們來看看當時禮部官員呈給康熙帝的奏折是怎么說的:“古來帝后有不合葬而自為陵行,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東,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擬“孝東陵”字樣,仰侯欽定!從這段話可以很清楚清代的陵制,因為孝陵已葬入順治皇帝,地宮封閉不會在打開,即所謂卑不動尊。所以在孝陵東側單獨建皇后陵,取名孝東陵。后來的慈安慈禧太后定東陵也是如此。
▲孝東陵
⒉死在皇帝之前的皇后。
清代時死在皇帝之前的皇后是葬入皇帝地宮的,與皇帝合葬。但也有一個例外,就是著名的那拉皇后,說她巡游途中無故斷發(fā),乾隆皇帝大怒,但是并沒有廢除她的皇后名分,但是死后卻被葬入純惠皇貴妃地宮,而且不享供奉,不設神牌,甚至官方史料中都沒有記載,最后還是在守陵官員寫的《陵寢易知》中找到答案,這也是清朝懸案之一。咱們還以乾隆為例,乾隆皇帝裕陵地宮共葬入兩位皇后,三位皇貴妃,這些人都是死在乾隆皇帝之前的,陸續(xù)葬入裕陵地宮的,孝賢皇后是第一個葬入裕陵地宮的人,乾隆皇帝還親自送皇后棺槨葬入地宮,那之后肯定不能關閉石門啊,但不關門也不行,所以就用木門暫時封閉地宮入口,以免泄露地氣。此木門沒有皇帝特旨是不能打開的,以后其他皇貴妃也是這樣陸續(xù)葬入地宮,等到乾隆皇帝駕崩梓宮葬入地宮以后,才關閉地宮里的四道石門,填砌地宮隧道入口徹底封閉地宮。
▲裕陵地宮
綜上所述,清代時后宮的皇后及妃嬪們要想葬入皇帝地宮其實要有三個條件,一是要死在皇帝之前,這是最重要的,二是生前必須是皇帝特別喜歡的人,三是得夠一定的品級,至少為貴妃。一般都為皇貴妃。其實清代皇帝陵地宮最先開始先葬皇后的是康熙皇帝景陵,康熙二十年,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就一同葬入剛剛竣工的景陵地宮。如題主所問,先葬入的不是不封墓,而是暫時封閉,只有皇帝入葬后才徹底封閉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