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漢武帝年輕的時候,扶持了小舅子衛(wèi)青,打得匈奴人載歌載舞。嘗到甜頭以后,到了晚年,漢武帝再次將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扶持成為漢朝的將領。

漢武帝希望李廣利能夠像衛(wèi)青一樣,幫助自己對付匈奴。可是當時漢朝已經(jīng)被打得窮困潦倒了,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衛(wèi)青,因此李廣利并沒有成為第二個衛(wèi)青,反倒是投降了匈奴。

那么李廣利真的是一個草包嗎?我覺得李廣利這個人身上,還是比較復雜的。至少不是我們簡單看到的草包形象。


一、李廣利與宰相劉屈氂合作,打算擁立劉髆為太子。

李廣利是李夫人的哥哥,李夫人曾經(jīng)深受漢武帝寵愛,還為漢武帝生了個兒子昌邑王劉髆。這個劉髆雖然沒什么才能,各方面都很平庸,但是他的舅舅是個人物啊。

李廣利當時正受到漢武帝欣賞,手握兵權,前往攻打大宛,奪取大宛名駒。于是他們家內(nèi)部就開了一場大會,李廣利這一大家子,希望能夠成為漢朝第二個衛(wèi)氏家族。

當年衛(wèi)青的姐姐衛(wèi)子夫跟漢武帝生的兒子劉據(jù),被立為了太子。因此衛(wèi)氏家族全都榮耀一時。因此李廣利也希望自己的李氏家族可以跟衛(wèi)氏家族一樣出色。

于是李廣利便打算將劉髆扶上太子的位置上,但是這件事他一個人辦不成,必須要得到其他人的相助才行,于是他想到了宰相劉屈氂。

劉屈氂跟李廣利那是親家關系,他的兒子娶了李廣利的女兒,所以有了這一層關系以后,劉屈氂跟昌邑王劉髆之間的關系,自然就比較親密了。


因此劉屈氂極力支持昌邑王劉髆做太子,可惜當時李廣利帶兵出征匈奴了,劉屈氂一個人搞不定這件事,反倒是被漢武帝抓到把柄了。

昌邑王者,貳師將軍女弟李夫人子也。貳師女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是時,治巫蠱獄急,內(nèi)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數(shù)有譴,使巫祠社,祝詛主上,有惡言,及與貳師共禱祠,欲令昌邑王為帝。有司奏請案驗,罪至大逆不道。有詔載屈氂廚車以徇,要斬東市,妻子梟首華陽街。貳師將軍妻子亦收。貳師聞之,降匈奴,宗族遂滅。---《漢書》

整件事暴露以后,漢武帝發(fā)了瘋似的把劉屈氂全家都給辦了, 李廣利在前線一聽說這件事,那自然就很害怕啊,所以主動投奔匈奴了。

這件事把漢武帝氣得半死,于是他將李廣利留在這里的全家人都給宰了。從這件事里,我們不能看出李廣利多無能,我們知道看得出他為了前程曾經(jīng)努力過,只是隊友太菜了。


二、李廣利在戰(zhàn)場上,也不是一無是處。

李廣利號稱貳師將軍,為什么有這么個稱呼呢?因為李廣利征討的大宛國,有個地方叫做貳師城,這里盛產(chǎn)汗血寶馬。

而漢武帝急切地希望能夠得到這些汗血寶馬,以此擴充自己的漢朝騎兵。結果問題來了,人家不肯給,你又能咋整?

李廣利,女弟李夫人有寵于上,產(chǎn)昌邑哀王。太初元年,以廣利為貳師將軍,發(fā)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shù)萬人以往,期至貳師城取善馬,故號“貳師將軍”。故浩侯王恢使道軍。既西過鹽水,當?shù)佬鲌猿鞘兀豢辖o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數(shù)日則去。比至郁成,士財有數(shù)千,皆饑罷。---《漢書》

大宛國對待匈奴和漢朝的態(tài)度是一樣的,咱們既不得罪,也不奉承,一直處于中立的狀態(tài)。夾在兩大強國之間,你想要中立,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為此漢武帝將李廣利封為貳師將軍,讓他帶領大軍攻打大宛國,奪取大宛名駒。因此貳師將軍的名號這么來了,此后李廣利果真帶兵出征了。

最初李廣利帶著幾千人前來,所以西域那幫小國狗眼看人低根本不愿搭理李廣利。李廣利勞師遠征彈盡糧絕之下,想要撤回來。氣得漢武帝又給他撥了6萬大軍。

這回可就不一樣了,西域小國們一看李廣利帶了這么多人,立刻都搖頭擺尾起來。他們載歌載舞地送來了吃的喝的,解決了李廣利沿途的補給問題。

李廣利帶著這么多人馬將大宛國圍了個水泄不通,結果人家內(nèi)部兵變,國王被宰了。大宛國答應送幾千匹寶馬給大漢朝,這才解決了這次的麻煩。

不管怎么說,這一仗李廣利還是打贏了。因此他回到長安以后,被漢武帝封為了侯爵,李廣知道了得氣得跺腳,要是給他這么大本錢,大宛國早就被打下來了。


在與匈奴交戰(zhàn)的時候,李廣利也不是一無是處。第一仗李陵兵敗被俘投降了匈奴,而李廣利卻能夠帶領三萬大軍與匈奴廝殺,結果李廣利的人馬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人,當然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漢軍比匈奴傷亡還要嚴重。

不過李廣利是在被匈奴大軍重重圍住的情況下,取得了這樣的戰(zhàn)果,這已經(jīng)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第二次與匈奴決斗,李廣利十多萬大軍與匈奴十萬大軍纏斗了十多天時間,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是李廣利也保住了漢軍的有生力量。

貳師聞宛城中新得漢人知穿井,而其內(nèi)食尚多。計以為來誅首惡者毋寡,毋寡頭已至,如此不許,則堅守,而康居候漢兵罷來救宛,破漢軍必矣。軍吏皆以為然,許宛之約。宛乃出其馬,令漢自擇之,而多出食食漢軍。漢軍取其善馬數(shù)十匹,中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而立宛貴人之故時遇漢善者名昧蔡為宛王,與盟而罷兵,終不得入中城,罷而引歸。---《漢書》

打仗不是兒戲,所以我們不能說李廣利是草包,他只是達不到衛(wèi)青、霍去病那種水準罷了,做一個普通的將軍,還是綽綽有余的,至少沒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


因材施教才能發(fā)揮人才的最大作用。

李廣利他們家是干嘛的呢?其實就是唱戲的。吹拉彈唱,他們家的兄弟姐妹一個個都非常在行,尤其是李廣利的弟弟李延年,那可是西漢著名的音樂家。

李廣利作為倡優(yōu)出身,自然在這方面也是有點能耐的?墒菨h武帝偏偏就是要重點栽培李廣利,在漢武帝看來,衛(wèi)青能被他栽培出來,為什么李廣利就不行?

李廣利還真的不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衛(wèi)青那個時候是個養(yǎng)馬的,可以說沒有一技之長,所以算是一張白紙。況且整天跟馬打交道,也能夠學到一身不錯的騎馬功夫。至少這是跟戰(zhàn)場沾邊的。

再看看李廣利他們家,天天擱家里唱小曲兒,再強壯的男子漢,也被唱成了小奶狗,誰還有心思去研究打仗的事情呢?

我覺得李廣利能混成那樣,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至少他知道保存實力。他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打不過就立刻收手,而不是為了面子和功勞,強行讓手下人賣命。


總結:李廣利比一般人要強,但是比不上天才。

拿李廣利和衛(wèi)青、霍去病這樣的人比較,自然是不合適的,實力懸殊有點大。但是拿他跟普通人去比較,那李廣利就太優(yōu)秀了。

畢竟不是誰都能夠從一個歌手成長為一名將軍的,這種職業(yè)轉變的跨度,很多人都會受不了,但是李廣利在摸索的過程中,顯然已經(jīng)適應了那種節(jié)奏。只要再給他一點時間,說不定結果會發(fā)生轉變。

參考資料:《漢書》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