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去放眼大的歷史朝代,第一代領(lǐng)導(dǎo)人統(tǒng)治期間,如何處理戰(zhàn)功卓著的勛貴功臣,往往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第一種,大殺異姓功臣,留下罵名。


西漢,漢高祖對于韓信、彭越、英布等一批功臣的無情消滅,即是如此。他在政權(quán)穩(wěn)定后,便逐步取締了異姓王,并立下白馬之盟。只可惜了那匹馬,其后的同姓王也沒讓劉邦身后的漢王朝消停了,但那是后話了;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年間辦的胡惟庸和藍(lán)玉兩大案,基本把陪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兄弟們都牽連進(jìn)去了,那操作方式,是不是與漢高祖異曲同工之妙呢?


至于清朝,順治小皇帝是被多爾袞擁立至北京的,多爾袞生前也大權(quán)獨攬,但死后立刻就被順治翻了案,以大逆罪被掘墳鞭尸,這算什么?從某種角度來講其實也是種殺戮,只是被殺戮的,是他死后的榮譽(yù)和勢力。



第二種,處理了異姓功臣,忘了同姓功臣,結(jié)果留下禍端。


明朝很特殊,朱元璋無情地打壓了絕大部分勛貴功臣,但朱元璋卻遺漏了自己的兒子,他兒子保險嗎?最終他怕什么還是來了什么,他兒子朱棣很快就對他孫子建文皇帝發(fā)動了靖難之役,結(jié)果,你曉得的;


北宋似也有相同事件,宋太祖杯酒釋兵權(quán),解除了絕大部分勛臣的軍權(quán),但卻忘了他弟弟。他弟弟是不是省油的燈?那要問歷史上的那個燭影斧聲的夜晚,反正趙匡胤蹊蹺而亡,趙光義蹊蹺得位,單就這樣的神操作,是不是就是一場一個人的靖難之役呢?


如上所述,在至尊的權(quán)力面前,異姓權(quán)臣靠不住,同姓權(quán)臣同樣靠不住。如把時間點再拉得大一些,西漢初年的七王之亂,和西晉初年的八王之亂,不也是同姓王的傭兵叛亂嗎?



第三種方式,放任不處理,結(jié)果禍端依舊。


秦朝創(chuàng)立,始皇帝自信威服海內(nèi),一切權(quán)臣在他眼里都是蝦米。權(quán)臣在千古一帝眼里卻是蝦米,但小蝦米也能翻出大浪來。嬴政死后,尸骨未寒就爆發(fā)了沙丘之變,如始皇帝泉下有知,會不會拉趙高、李斯這兩個小廝來陪葬呢?


跟秦始皇相比,你說唐高祖李淵他是幸運(yùn)呢,還是不幸?幸運(yùn)得是他在生前就見證了,該在他死后發(fā)生的事情。不幸的是,這次政變不論誰贏,他都要失去一至兩個兒子。至于這個政變的結(jié)果,估計高年級的小學(xué)生都應(yīng)知道,但需要說明的是,勝利一方李世民,他不但是皇族,也是把握實權(quán)的勛貴代表,就這一點來講,他是不是又很像后來的明成祖朱棣呢?至少唐太宗那是比明成祖利索多了。


隋朝很有意思,單就隋朝的創(chuàng)立者隋文帝楊堅自己就是最大的勛貴,如果非要排出了老二的話,那也是他兒子楊廣。隋文帝放任楊廣謀得太子位這點,有些像是唐高祖李淵那樣的和稀泥。但隋煬帝楊廣為了早些繼承大統(tǒng),對他爹的那番神操作,是不是與燭影斧聲中的趙光義那是一樣一樣的呢。


而對于最高權(quán)力的弒君(或儲君)奪位這點來講,隋煬帝、唐太宗、宋太宗、明成祖是不是都可以開個經(jīng)驗交流會了,當(dāng)然他們也僅是主席臺就座嘉賓,而有參會資格的陛下們,坐滿個小禮堂,還是輕輕松松的。


主席臺上拉的橫幅我都想好了,“最是無情帝王家”。



小結(jié)


其實這些相似處,也都是有深層的原因的。一個朝代的創(chuàng)立,是需要軍隊來打江山的,這些人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曾經(jīng)的主子出生入死,不就是為了那句“茍富貴勿相忘”嗎?按理說,造反這行當(dāng)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那話本也就是說說而已的。


但我們所見到的那些朝代,都是小概率成功事件中的樣板。而一個朝代成功創(chuàng)立后本就應(yīng)該,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從打江山模式,轉(zhuǎn)到坐江山模式。但如何處理這些跟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們,就成了第一代領(lǐng)導(dǎo)人在位時不得不考慮的尷尬問題了。


首先這些勛貴在戰(zhàn)爭中積攢了極高的威望,其次是勛貴往往還手握重兵,即便不在握兵,但他們曾經(jīng)如神的控兵能力,那也會讓皇帝老兒多少次從噩夢中醒來的。再有一點更氣人,就是這些勛貴往往都比第一代領(lǐng)導(dǎo)人年輕,等他們自然死到老皇帝前邊是小概率事件。你還別說,這么多朝代中,就窩窩囊囊的小順治趕上了大勛貴的自然死亡。


但不管是異姓的勛貴,還是同姓的勛貴,在權(quán)力面前都不是省油的燈,老皇帝在時還能壓得住。如此老皇帝為了自己的下一代上點心的話,是一個劇本。如他們不上心,而讓勛貴們上了心的話,那也別著急,還有另一套劇本。如此,一個朝代跟著一個朝代,就像拿著相同狗血的劇本,不厭其煩地上演相似的一幕幕活劇。


誰讓權(quán)力,那么的可愛呢!



----------------------------


我是云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最佳貢獻(xiàn)者
2

歷史上驚人的相似之處太多了,比如功高蓋主,主疑臣死。這樣的例子很多,漢朝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清朝時期的年羹堯和鰲拜,都沒有好的下場。另一現(xiàn)象就是與之相反,功高蓋主,主疑臣反,比如北周時的楊堅,楊堅被北周皇帝宇文赟猜疑,等宇文赟一死,他就廢靜帝(宇文衍)自立,改國號為隋。

歷史上朝代更替,看似不同,其實都很相似。無非就是兩種情況,繼承和謀奪。

還有相似的地方就是紅顏薄命和紅顏禍水。四大美人都不得善終,妲己、褒姒、妹喜、趙飛燕、趙合德,驪姬、貂蟬等都是禍害國家,或者禍害男人的女人。


撰文/秉燭讀春秋

3

是!重導(dǎo)復(fù)折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

4

夏商周三個朝代滅亡,都與美女有關(guān)。

大家都說紅顏禍水,從這個角度考慮,還真的是如此。

夏朝的桀與美女妺喜

商超是商紂王與妲己

西周的周幽王與褒姒。

這三個統(tǒng)治者都是喜愛美色,為了妃子不惜犧牲自己的大臣。

夏朝的桀想建功立業(yè),想滅掉小國施氏。有人出主意投其所好,送給了桀一名美女就是妺喜。自從有了妺喜,桀日日笙歌,不理朝政。后來桀被滅。

商朝的紂王與妲己,也是如膠似漆,為了給妲己治心病,他答應(yīng)妲己剖腹挖心取了比干丞相的心。最終商朝滅亡,紂王也是落得個臭名昭著的下場。

周幽王與褒姒,烽火戲諸侯就是他們二人玩耍的游戲。等到真的邊關(guān)吃緊,周幽王再次燃?xì)夥榛,可他怎么也調(diào)不來兵馬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你說呢?

5

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幾乎是一樣的。

公元1363年,陳友諒聯(lián)合張士誠夾擊朱元璋。陳友諒集大軍60萬,一舉蕩平南京。

4月,陳友諒60萬大軍進(jìn)去鄱陽湖攻打洪都(南昌),洪都守將朱文正竟然堅守城池近3個月,抵擋住了陳友諒大軍,直至朱元璋主力20萬水軍到來。

7月,雙方在鄱陽湖進(jìn)行決戰(zhàn),這是一場水上決戰(zhàn),朱元璋的小船以群狼戰(zhàn)術(shù)圍攻陳友諒的巨無霸大船,陳友諒的水軍看似強(qiáng)大,但船只笨拙,機(jī)動性差,被切割孤立圍毆。

這時候,陳友諒想到了一個餿主意:將大船連接起來,能互相照應(yīng),減少小船的圍毆。

接下來的劇情和赤壁之戰(zhàn)驚人的相似:朱元璋用火攻,順流而下,火燒連船,大船全被燒著。一代水軍天才陳友諒也中箭而死。

有人會說,陳友諒沒看過《三國演義》嗎?怎么這么搞?他真沒看過,《三國演義》在他死后的五年才成書。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的,周瑜在赤壁火燒連船,一舉擊退曹操80萬大軍。朱元璋在鄱陽湖也火燒連船,滅掉了陳友諒60萬大軍。

6

歷史就是那么回事,距離越遠(yuǎn)越真實,我們可以隨意的討論歷朝歷代,但是到近代你就有所顧忌了,歷史總是由勝利者和后來人書寫的,蓋棺也不能論定,誰知若干年后,后人會怎么評論我們,若說歷史驚人的相似這是顛仆不破的真理,始于生機(jī)勃勃,敗于暮氣深沉,就象一個圓一樣永遠(yuǎn)不到頭,大自然一切的萬生萬物隨著年輪的增長,從出生到少年,中年,老年,直至衰亡,比如我們耍去某一個地方,則必須沿著這條道路朝這個方向走,歷朝歷代都是這樣只不過是表現(xiàn)的方式不同罷了,試看誰能江山永固,開始的時候生機(jī)勃勃,風(fēng)云際會,勠力同心,獲的政權(quán)后等級出現(xiàn)了,再也不能拍肩膀稱兄道弟了,猜忌也出現(xiàn)了,或是殺戮功臣,或是兄弟相殘,甚至弒父篡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殺兄屠弟,逼其父李淵退位,但又不失一代明君,不用再舉例了,不光是中國歷史,縱觀整個世界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部殺戮史。謝謝。

7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四年前這個時候你是單身,三年前這個時候你是單身,兩年前這個時候你也是單身,現(xiàn)在這個時候你還是單身。

8

秦朝跟隋朝就是驚人的相似,不管從時間跨度上還是帝王的個草塘草朝唐朝也很象繼承了一個短命王朝,然后創(chuàng)造了盛世

9

歷朝歷代皇帝都稱萬歲萬萬歲都是幾十歲就亡了,歷史上歷朝歷代漢奸都有一套漢奸曲線買國論調(diào)

10

兩位美國總統(tǒng)的生死巧合:約翰·肯尼迪和亞伯拉罕·林肯都是美國歷史上久富盛名的總統(tǒng)。曾有一份報紙總結(jié)出兩人仕途、身邊人、遇刺經(jīng)過等方面的相似之處,絕對驚掉你下巴!到底是冥冥天意?還是機(jī)緣巧合?

1、兩人進(jìn)入國會時間相差整整一百年

林肯1846年

肯尼迪1946年

2、兩人當(dāng)選總統(tǒng)時間相差整整一百年

林肯1860年

肯尼迪1960年

3、兩人秘書和座駕的巧合

林肯秘書叫肯尼迪,座駕是福特轎車

肯尼迪秘書叫林肯,而他被殺時乘坐的恰恰也是福特公司的林肯轎車

4、繼承者和刺殺者的巧合 兩人的繼任者出生時間相差整整一百年,分別是1808年、1908年,而且都姓約翰遜,都是南方人

兩人的刺殺者出生時間相差整整一百年,分別是1839年、1939年,而且姓名都是15個字母,都是南方人,都在審判前被刺殺而死。

5、林肯和肯尼迪兩人的妻子都在白宮居住期間失去過孩子

難道冥冥之中的命運(yùn)都被安排好了?還是說世界上真的存在因果循環(huán)?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