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外國人眼里李鴻章地位有多高?可以說很高了!

當時,李鴻章和德國首相俾斯麥、英國首相格萊斯頓并稱為“當世三杰”。還有一個說法是李鴻章和俾斯麥、美國總統(tǒng)格蘭特共同為“十九世紀三大偉人”。

1896年8月28日,李鴻章出訪美國,抵達紐約。為了迎接李鴻章,正在海濱度假的時任美國總統(tǒng)克利夫蘭特地趕到紐約會見李鴻章。紐約港到處掛起了大清帝國的國旗,禮炮轟鳴,萬人空巷,李鴻章代表大清帝國出使美國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禮遇”。從港口到住處,一路有禮炮、軍警和豪華馬隊,紐約和華盛頓的很多高官前來迎接,美國前總統(tǒng)格蘭特之子也參與了迎接儀式。最后,李鴻章入住了當時最豪華的酒店——華道爾夫酒店。李鴻章的到來占據(jù)了當時美國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整個北美洲大地都沸騰了。

為何李鴻章在外國眼里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在我看來,其因有三

大清的門面

他代表了當時的大清帝國,大清帝國雖然在列強的鐵蹄下茍延殘喘,但仍然是那時世界的大國之一,其土地面積和人口數(shù)量使得外國人垂涎不已也震感頗多。1896年,美國《紐約時報》認為美國民眾對李鴻章訪美反響熱烈是因為“都想一睹請過總理大臣的風采,因為此人統(tǒng)治的人口比全歐洲君主們所統(tǒng)轄子民的總和還要多!”

治理國家的好手,幾乎獨力支撐大清屹立不倒

日本人評價他稱:“如同日本幕未為維新的英杰人物,在近代國家變革的陣痛中,一身痛感苦惱之人,他波折萬丈的人生,猶如近代中國的動蕩起伏。李鴻章保持了25年最高實力的地位,是他支撐了大清帝國的茍延殘喘。諸外國對李鴻章的信賴遠遠超過紫禁城的皇帝,如果沒有這樣的有能之士,大清國早已被列強蠶食殆盡!

歐美人對李鴻章更是推崇倍加,“(李鴻章)不僅是東方大陸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面的才能,亦是前世紀中世界最為獨特的人物。論其文,他學識廣博,見聞豐富;研其軍,他在重要的戰(zhàn)役中為國家有所作為;究其政,他為這個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國家民眾盡心竭力;作為外交家,他高瞻遠矚,手段老辣,是國際外交中的佼佼者!

外交能手

李鴻章身高近1米8,儀表堂堂,器宇軒昂,這身板較之外國人,也毫不怯場。有一次,李鴻章在德國拜訪“鐵血宰相”俾斯麥,一見面,兩個先是寒暄了幾句,然后俾斯麥直接說道:“我聽說閣下被稱為'東方俾斯麥',是嗎?”李鴻章直接答道:“噫!我只聽說過有位'西方李鴻章',可是閣下嗎?”

最佳貢獻者
2

李鴻章所處的年代應該算是近代史范疇。一個晚清時期的朝廷重臣,為啥得到外國人的高度評價吶?外國人的高評價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而國內(nèi)的評價卻是非常低!是個比較復雜的歷史人物,很難評價。毛澤東曾經(jīng)評價李鴻章為:“水淺而舟大”。(德國軍火制造商克虜伯公司為李鴻章立的銅像)

外國人對李鴻章的評價。

我們梳理一下幾個主要的國外著歷史人物對李鴻章的評價。

一、美國總統(tǒng)格蘭特的評價。他認為李鴻章和當時的英國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國總理甘必大,德國宰相俾斯麥齊名。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在報紙上稱李鴻章為東方的“俾斯麥”。(美國總統(tǒng)格蘭特照)

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簽訂《馬關條約》期間,在外交上伊藤博文沒有取得最大利益,卻說了這樣的話:

“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起碼是在外交領域的交鋒,伊藤博文沒撈到更多的好處。(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照)

三、前美國國務卿科士達的評論。1913年,曾經(jīng)在《馬關條約》擔任李鴻章議和的中方顧問科士達(后來成為美國國務卿)出版了《李鴻章傳》,書中這樣評價李鴻章:

李鴻章不僅是中國當代所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面的性質(zhì)才能來說,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紀中最獨特的人物。

四、沙皇俄國財政大臣謝爾蓋·維特的評價。1896年,李鴻章訪問俄國,沙俄財政大臣說了這樣的話:

“我認為李是一個卓越的人物,當然他是中國人,沒受過一點歐洲教育,但受過高深的中國教育,而主要的是他有一副出色的健全的頭腦,善于清晰地思考。正因為如此,他在中國歷史上,在治理中國方面起過重要的作用,這就不足為奇了。當時治理中華帝國的實際上就是李鴻章!

五、英國女王評價李鴻章。1896年李鴻章訪問英國,英國女王授予李鴻章維多利亞勛章,原因是中英進行鴉片戰(zhàn)爭期間,李鴻章主張和英國議和。(俾斯麥、李鴻章和英國首相)

六、俾斯麥和李鴻章。1896年李鴻章游歷歐洲,這是的李鴻章被歐洲人成為“中國首相”,或者“中國副國王”。李鴻章吹噓自己如何鎮(zhèn)壓太平天國,俾斯麥卻說了這樣的話:

“我們德意志與貴國洽洽相反,以屠戮本民族人恥,以消滅異族為榮!

和俾斯麥相比,還是差了不少的!不過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為李鴻章立了銅像。(俾斯麥和李鴻章圖)

為何外國人評價要高于中國人?

李鴻章推動洋務運動,推進清朝海軍的近代化,是倡導者也是執(zhí)行者。

一、李鴻章洋務運動開辦主要的洋務企業(yè)。

1.江南制造總局。1865年,開始奏請辦理江南制造總局,委托容閎向美國紐約的向樸得南公司購買了100臺機器,全部用在江南制造總局。主要是兵工制造。

2.輪船招商局。1873年成立,主要是輪船航運公司,打破外國人的壟斷。

3.天津機器制造局。1870年,李鴻章接辦的軍工企業(yè),主要用英國人負責管理。

4.開平礦務局。1878年設立“開平礦務局”,主要是輔助軍工企業(yè)的民辦企業(yè),這個企業(yè)1901年被英國人詐騙得到礦權,詐騙人是胡佛(這個人后來做了美國總統(tǒng))。

二、李鴻章創(chuàng)立了北洋水師。北洋水師的主要軍艦都采購于國外。具體看下圖(只列舉主要軍艦):

通過以上來看,大清的洋務運動和軍隊近代化需要采購大量外國的先進技術和裝備,李鴻章作為執(zhí)行者的代表簡直就是一些外國企業(yè)的財神呀,能不恭維他嗎?評價自然是非常高的了。

此外,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不少的賣國條約,真正談到合約時外國人就是另外一副嘴臉,據(jù)說李鴻章臨終之時沙俄的代表仍要求李鴻章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

外國人的評價是一回事,而切實的利益才是他們追求的目標。虛名只是他們獲取利益的幌子而已。

3

長期以來,李鴻章在歷史教科書里的形象是有點類似“賣國賊”,經(jīng)過他手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比如《中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向日本割讓了寶島臺灣,賠款無數(shù)。而且早在日本甲午戰(zhàn)爭來犯前,李鴻章不但沒有做好備戰(zhàn),反而還是力促和談,采取以夷制夷現(xiàn)在看來綏靖的政策。


實際上,現(xiàn)在客觀看待,當時的歷史確實有復雜的背景,把所有賬算在李鴻章一個人頭上,確實有失公允。畢竟那個時代,主張戰(zhàn),主張和的都是最高統(tǒng)治者。光緒皇帝年輕氣盛,有護國熱血,但的確對戰(zhàn)爭的準備和經(jīng)驗不足。慈禧太后一開始戰(zhàn),后又主和,戰(zhàn)和不定,犯了兵家大忌。李鴻章現(xiàn)在來看,當然過于把希望寄托在老外身上,雖然現(xiàn)在來看,是無奈之舉,自保之舉。因為他深知清朝和日本的國力差距越來越大,一旦開戰(zhàn),保不定能贏。


每個人都希望當時能出一個能打退侵略者,揚我國威的救世主,然而李鴻章當不了這個救世主,所以大家就對他進行了“評論”。


但的確在外國看來,在當時資本主義,民主共和成為潮流的當下,這一方就是正義之方,清朝的封建愚昧就是落后一方。在這種背景下,李鴻章順應大勢,看世界,學世界,在老外看來,他比那些封閉自閉的西太后們要好的多,自然會給與他贊許。


現(xiàn)在史學上的確有對李鴻章進行重新評價的思潮。我覺得也不能一棍子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每個人物都是具體的,同時也是復雜的?陀^看待李鴻章,是我們走向理性成熟的一個步驟。


4

只能稱近代,外國人眼里的李鴻章職位高,在中國人眼里更高,那是二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機大臣,職位高的可怕,權力也大,不一一細述。

5

記得18年前上大學的時候,大學語文里有一篇課文叫做《李鴻章辦外交》,作者是誰我忘了具體內(nèi)容我也忘了,大概意思就是以行云流水般的文筆嘲諷了李鴻章李中堂一通。說的是因為某件事情某些大清朝的官員在洋人氣勢洶洶的逼問之下冷汗直流,上氣不接下氣、前言不搭后語,窘迫萬狀、丑態(tài)百出的情況下李中堂來了。然后李中堂就問洋人是某國人姓甚名誰,然后就問他,你們國家有個和你同姓的什么什么人你認識嗎,那個洋人就恭敬的說那是我父親(或者爺爺),然后手下人給李中堂換衣服,好像是把外面的幾件衣服下來之后把中間的一件衣服給替換了,然后又一次把剛才脫下來的的衣服全再穿回去。在換衣服的過程當中,李鴻章同這個洋人不停的交談,最后這個洋人唯唯諾諾恭恭敬敬的跟李鴻章大人告別,這件棘手的事情也得到了妥善和完滿的解決。按照作者的觀點是原來和洋人打交道同咱們中國人一樣,一提到和他的父親他的爺爺有交情,洋人的氣勢立馬矮了半截,這種談話技術放在洋人身上也同樣有用。實事求是的說,近代以來好多連諷帶刺、虛編亂造的謠言和段子扣在李中堂以及慈禧太后頭上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這些污蔑和抹黑李中堂的言論和段子,很大一部分都是當時想要大力推翻清朝統(tǒng)治者的那些人造出來的,不光是同盟會那幾個有名的筆桿子還包括所謂保皇黨的康有為他們那幫人。比如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名的那個段子,說屬羊的人命不好,就是因為李鴻章和慈禧太后都是屬羊的,一直流毒至今。甚至客觀上造成了很多人不愿意生羊年寶寶的惡劣后果。負責任的說,李鴻章不光是清朝剿滅太平天國的中興重臣,也不光是大力推動洋務運動、變法以自強的中堅力量,還是最有擔當、最有胸懷、最有魄力、最不計較個人名譽、以全天下安危為己任的一代名臣!甲午海戰(zhàn)之前,如果不是主管戶部的翁同龢斤斤計較于李鴻章曾經(jīng)嚴厲懲辦過犯了國法的他的親兄弟而不給北洋水師發(fā)放足夠的軍費用來購買武器和彈藥的話,那么作為亞洲第一強大海軍的北洋艦隊極有可能讓甲午海戰(zhàn)的歷史改寫!而在甲午海戰(zhàn)之后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之時,又是李鴻章一個人又背著舉國上下千夫所指的罵名去日本跟伊藤博文談判。為什么別人不去和日本人進行和談而單單派李鴻章去?!不僅是李鴻章在辦理外交上有著非常豐富的經(jīng)驗、到了這個地步只有他能夠收拾這個殘局,還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可能是一個要背千年黑鍋、萬年罵名的垃圾任務!他們滿朝大臣對這項艱難的任務避之唯恐不及!作為吃大清朝俸祿的高級官員來說毫無擔當可言!可憐李中堂忠心耿耿、一心為國,臨死之前還被俄國公使站在床頭逼迫簽署不平等條約!時至今日,還被無數(shù)國人罵為獨夫國賊,實在是可悲可嘆!

6

李鴻章在國內(nèi)和國外的口碑兩極分化,國人認為李鴻章是賣國賊,因為清政府與外國列強的大部分不平等條約都是由李鴻章簽訂的,其中包括兩個讓中國損失最慘重的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

與國人的評價相反,外國人對李鴻章的評價非常之高。西方人稱李鴻章是“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另外兩個是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和美國最會打仗的總統(tǒng)格蘭特。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非常欣賞李鴻章,稱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李鴻章算是晚清中央官僚中非常開明的一位,他看到了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威力,主張向西方國家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李鴻章的主持下,清政府開始了學習西方的工業(yè)革命,軍事裝備和科學技術的洋務運動。作為洋務運動的領導者,李鴻章主持和參與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多個第一。第一條電報線,第一條近代鐵路,第一座機器制造廠,第一批軍工廠,第一支近代化陸軍,第一支近代化海軍,第一批官派海外留學生。

李鴻章是海防派的代表,在一向以陸軍為主的中國率先看到了海防的重要性。李鴻章創(chuàng)建的北洋海軍是清朝四大海軍中最強的一支,在國際上也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六。

同時李鴻章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家。唐德剛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這樣評判:'近百年中國史上只出了兩個半外交家。周恩來和李鴻章兩個之外,顧維鈞算是半個。''周總理的外交才能家喻戶曉,唐德剛先生把李鴻章與周總理放在一起足可以看出李鴻章的外交能力。李鴻章多次出訪歐美各國,身高魁梧,口才健談、落落大方的李中堂讓西方人對中國的印象刮目相看。清政府戰(zhàn)敗后通常由李鴻章善后負責和談,李鴻章利用列強之間的利益爭奪盡力在不平等條約中減少中國的損失。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李鴻章負責與日本和談,他利用俄國與日本的矛盾,挫敗了日本占領遼東的企圖。

李鴻章成也洋務,敗也洋務。洋務改革讓清朝國力增強,“回光返照”,但他在甲午戰(zhàn)爭的一敗涂地讓清朝割地賠款,國際地位大降。

李鴻章成也外交,敗也外交。李鴻章在列強之間合縱連橫,盡量讓弱國清朝能獲得一絲生存空間,但因為出色的外交才能讓他成為與列強和談的不二人選,簽訂大量不平等條約,被國人聲討“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7

一個人的對手給予的評價,一般比較真實。

自稱清朝裱糊匠的李鴻章,對手以及中外人物對他的評價都很高。

被美國總統(tǒng)稱為19世紀四大偉人的李鴻章,在當時的中國,人們都叫他賣國賊。每一個時代的人們都有合理的解釋和理由,但我們可以看看他的想法,理念和成就。


中外偉人的評價

日本首相,被成為明治三杰的伊藤博文對李鴻章說:

“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強;如果我是你,在中國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圖為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首相,明治三杰伊藤博文


美國總統(tǒng)格蘭特是對李鴻章的評價甚高:

他稱李鴻章是19世紀的四大偉人。另外三位是,英國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國總理甘必大,德國宰相俾斯麥。

曾國藩評價李鴻章:

才大可用。曾國藩作為儒家傳統(tǒng)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儒家近乎封為圣人的人物,對李鴻章的評價可見一斑。

潤之先生評價:

舟大而水淺也。那個時代或者說那個王朝沒有給予李鴻章發(fā)揮才華的機會,他一生只是辛苦的支撐這個國家。

梁啟超評價:

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梁任公佩服李鴻章的才能,心心相惜李鴻章的見識,為李鴻章的遭遇而悲傷。這一點和潤之先生相似。


簡述一些他的超前理念。

經(jīng)濟方面他主張發(fā)展現(xiàn)代企業(yè),主張發(fā)展國有企業(yè)

李鴻章認為,美國資本應該前往中國投資,中國也歡迎美國資本投資中國。

他說:“只要將貨幣、勞動力和土地有機結(jié)合起來,就會產(chǎn)生財富!

他主張企業(yè)管理權由清政府掌握。鐵路、電訊等國家重點技術和企業(yè),應該由清政府掌握

這種國有企業(yè)的精神,和當代中國是相似的。

教育方面他主張平民教育,男女平等。

他說,中國目前同樣也有很好的學堂,但是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能讀書。窮人家的孩子,收到的教育就不那么好。所以我們正在準備大力普及學校,讓窮人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他還說,女孩子在中國是沒有教育權的,只有富人家可以給女孩子請家教,這是我們中國的歷史傳統(tǒng),有其必然性。他也很欣賞歐美各種讓女孩子也能讀書,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我們希望未來能讓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都可以自由平等地獲得教育權。


一生的成就

維持了清政府和殘破的中國勉強地走完了19世紀。之后從20世紀初開始,清帝退位、一戰(zhàn)、二戰(zhàn)、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中國差點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開啟了洋務運動,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明確的認識到當時的中國,距離西方列強最大的差距是工業(yè)水平的差距。

組建了淮軍。以及組建了海軍等新式的新軍。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李鴻章是一個起到重要歷史作用,并值得大書特寫的歷史人物。

李鴻章在他那個時代或許有一些封建官僚的腐朽行為,但是瑕不掩瑜?傊,在19世紀的疾風巨浪中,相對于大多數(shù)人,李鴻章已經(jīng)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已經(jīng)盡全力維護清朝的利益了。

【完】

8

無意評論功過,只是指出一個事實:

清軍在抵抗帝國主義和殖民者的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出的戰(zhàn)斗力,是亞非拉下限。

被奧斯曼,印度土邦,祖魯,阿富汗,馬赫迪,埃塞俄比亞爆的連渣渣都不剩。弱雞程度直逼阿茲特克和印加。

最后清點的時候驚奇的發(fā)現(xiàn),中國保住的利益,是亞非拉上限。。。。。

9

外國人高看李鴻章,是因他簽定了無數(shù)有利于洋人的賣國條約,再者其精痛洋務。

10

在外國人看來,李大人是最識時務之人,在他們堅船利炮的打擊和威脅下,大量的銀子,富饒的土地都收入囊中,因此,也成就了他們戰(zhàn)績,鑄就了強盜國家日后的霸權和輝煌。因此李大人在他們眼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