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國人眼里李鴻章地位有多高?可以說很高了!
當時,李鴻章和德國首相俾斯麥、英國首相格萊斯頓并稱為“當世三杰”。還有一個說法是李鴻章和俾斯麥、美國總統(tǒng)格蘭特共同為“十九世紀三大偉人”。
1896年8月28日,李鴻章出訪美國,抵達紐約。為了迎接李鴻章,正在海濱度假的時任美國總統(tǒng)克利夫蘭特地趕到紐約會見李鴻章。紐約港到處掛起了大清帝國的國旗,禮炮轟鳴,萬人空巷,李鴻章代表大清帝國出使美國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禮遇”。從港口到住處,一路有禮炮、軍警和豪華馬隊,紐約和華盛頓的很多高官前來迎接,美國前總統(tǒng)格蘭特之子也參與了迎接儀式。最后,李鴻章入住了當時最豪華的酒店——華道爾夫酒店。李鴻章的到來占據(jù)了當時美國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整個北美洲大地都沸騰了。
為何李鴻章在外國眼里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在我看來,其因有三:
大清的門面
他代表了當時的大清帝國,大清帝國雖然在列強的鐵蹄下茍延殘喘,但仍然是那時世界的大國之一,其土地面積和人口數(shù)量使得外國人垂涎不已也震感頗多。1896年,美國《紐約時報》認為美國民眾對李鴻章訪美反響熱烈是因為“都想一睹請過總理大臣的風采,因為此人統(tǒng)治的人口比全歐洲君主們所統(tǒng)轄子民的總和還要多!”
治理國家的好手,幾乎獨力支撐大清屹立不倒
日本人評價他稱:“如同日本幕未為維新的英杰人物,在近代國家變革的陣痛中,一身痛感苦惱之人,他波折萬丈的人生,猶如近代中國的動蕩起伏。李鴻章保持了25年最高實力的地位,是他支撐了大清帝國的茍延殘喘。諸外國對李鴻章的信賴遠遠超過紫禁城的皇帝,如果沒有這樣的有能之士,大清國早已被列強蠶食殆盡!
歐美人對李鴻章更是推崇倍加,“(李鴻章)不僅是東方大陸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面的才能,亦是前世紀中世界最為獨特的人物。論其文,他學識廣博,見聞豐富;研其軍,他在重要的戰(zhàn)役中為國家有所作為;究其政,他為這個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國家民眾盡心竭力;作為外交家,他高瞻遠矚,手段老辣,是國際外交中的佼佼者!
外交能手
李鴻章身高近1米8,儀表堂堂,器宇軒昂,這身板較之外國人,也毫不怯場。有一次,李鴻章在德國拜訪“鐵血宰相”俾斯麥,一見面,兩個先是寒暄了幾句,然后俾斯麥直接說道:“我聽說閣下被稱為'東方俾斯麥',是嗎?”李鴻章直接答道:“噫!我只聽說過有位'西方李鴻章',可是閣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