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第一大島是臺灣島,面積是3.6萬平方公里。但在歷史上,我們的第一大島不是臺灣島,而是庫頁島。

不用說,大家就知道庫頁島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說庫頁島上豐富的自然資源,就他的地理位置,就擁有著非常大的戰(zhàn)略意義。如果庫頁島還在我們手中,那東北就有了出?,就可以盤活整個東北的經濟,東北就不用繞路,可以直接跟韓國,日本,加拿大,還有美國的阿拉斯加進行經濟貿易。

而且所謂的第一島鏈,也將不攻而破。更何況,只要我們在上面進行駐軍,修建海軍、空軍基地,那俄羅斯對我們的態(tài)度就會好上非常多,日本也不會天天這么蹦跶,叫囂著軍國主義。

但歷史沒有如果。要不是清朝的腐敗無能,我們也不會在1860年,失去非常重要的庫頁島。

早在西漢時期,我們就知道在北邊有一個庫頁島。到了晉朝,庫頁島的具體位置我們也弄清楚了。但我們真正對庫頁島進行行政管轄,那是在唐朝。在725年的時候,唐朝設立黑水都督府,當時庫頁島就屬于黑水都督府管轄。

到后來的遼,金,元,庫頁島也還是我們的地盤。等到明朝,庫頁島的首領還專門跑到北京面見皇帝,等面見完后,明朝就設立努爾干都指揮使司,并將庫頁島交給這個部門管轄。

只不過1616年之后,因為滿清的崛起,庫頁島就被努爾哈赤給搶走了。等清朝建立,清朝便將庫頁島交給寧古塔副都統(tǒng)管轄。

康熙當清朝老大的時候,跟沙俄打了兩場架,所以在1689年,清朝跟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但也正是這個《尼布楚條約》,便體現(xiàn)出清朝官員的不嚴謹,自以為是,甚至是沒文化。

《尼布楚條約》中說: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于中國,嶺北屬于俄羅斯。好的,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這都是在陸地上,要劃出一條線來比較好劃。但這個直到海,海面上的國界線是要怎么劃?

直到海,是到海邊呢,還是將陸地上的國界線延伸到海上?如果延伸到海面上,這條國界線是要往北偏一些,還是要往南偏一些?

像這么重要的問題,清朝都沒有跟沙俄講清楚,都不知道該說清朝不嚴謹,還是沒文化。

當然了,沒文化不要緊,只要在上面駐軍,至少在當時沙俄還不敢對我們做什么。但偏偏清朝十分不重視庫頁島,一兵一卒都沒有往上派。這可把沙俄高興的,《尼布楚條約》還沒簽訂多久,沙俄就組織了一支遠征軍登陸庫頁島,開始了他征服庫頁島的進程。

可不要忘了,不僅是沙俄,日本也盯上庫頁島,而且他對庫頁島滲透的時間,還要比沙俄早幾百年。

早在1295年,日本的日蓮宗就派人到庫頁島進行傳教。1297年日本更是在上面建立根據(jù)地。到1593年,豐臣秀吉甚至還派遣軍隊侵略庫頁島,經過幾十年的侵略,到1644年日本在繪制日本地圖的時候,甚至將庫頁島納入日本的版圖之中。

時間就這么的到18世紀末。雖然鴉片戰(zhàn)爭還未爆發(fā),但清朝已經顯示出疲憊之勢,曾經天朝上國的根基也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的局勢。在這種情況下,1789年,沙俄在庫頁島北部大肆屠殺,還將島上的不少居民驅逐到亞洲大陸。在第二年,日本再次派出一群人登陸庫頁島,很快日本和沙俄就在庫頁島上碰面了。

其實在1732年,雍正便設立三姓副都統(tǒng)來管轄庫頁島,還規(guī)定庫頁島要按時上供,清朝也會時不時派出軍隊去島上轉一圈。但即便是這樣,1790年的沙俄和日本,還是不把清朝放在眼中,兩個國家一商量,毫不掩飾的宣布,庫頁島的北部是沙俄的,庫頁島的南部是日本的。

可笑,可惜,可恨的是,當時的清朝竟然渾然不覺,甚至是毫不放在心上,任由沙俄和日本瓜分我們的領土。到后來,日本和沙俄都想完全控制庫頁島,兩個國家還在庫頁島上進行戰(zhàn)爭。

什么?當時鴉片戰(zhàn)爭還沒爆發(fā)!清朝怎么就任由沙俄和日本來搶奪我們的土地?當時的日本還沒有進行工業(yè)革命,沙俄的實力也沒強到哪去,只要清朝發(fā)動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完全可以將這兩個國家打趴下。

但是清朝沒有,放任不管也就算了,還讓沙俄跟日本在庫頁島上進行戰(zhàn)爭,真不知道當時清朝的統(tǒng)治者是怎么想的。

因此,雖說是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的簽訂,導致中國失去庫頁島,可實際上應該是1790年。因為在那個時候,沙俄和日本就已經基本控制庫頁島,清朝卻沒有對此作出反應。

雖說名義上庫頁島還是屬于中國領土,但名義上的,跟實際上的能比嗎?更何況,18世紀末的清朝,完全有實力將沙俄、日本趕出庫頁島,但清朝并沒有這么做。

后來的事情,就更加的屈辱了。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庫頁島被沙俄占領。但庫頁島南部實際上還是屬于日本控制的。為此1875年,沙俄用千島群島北部為代價,換取整個庫頁島的主權。再到1904年,因為沙俄在日俄戰(zhàn)爭中失敗,日本就順勢將整個庫頁島據(jù)為己有。

但是1905年,他倆湊在一起討論了下,于是就恢復之前的南北控制。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蘇聯(lián)作為二戰(zhàn)的戰(zhàn)勝國,便宣布庫頁島都是他的,日本因為是戰(zhàn)敗國,也只好無奈接受。

但最無奈的,還是我們中國。明明是我們的領土,在近代歷史中,卻被沙俄、日本爭奪來爭奪去。一說到近代的屈辱歷史,我就想到那句話,

列強無不懷念我大清。

最佳貢獻者
2

說到庫頁島,我最先想到的是80年代小學課文里貌似有過,覺得很遙遠。

其實庫頁島從來都不是割讓出去的,而是清政府眼睜睜的看著沙俄拿走的。因為清政府從未有效管理過庫頁島,以至于沙俄和日本在庫頁島上為占領權鬧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清政府還是一無所知。至于說是1858年和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中,均未明確提到庫頁島的歸屬問題,只是對陸上邊界的管轄進行了說明,這個是不包括海上與島嶼的。

(庫頁島)


那么庫頁島是怎么丟的呢?

先介紹一下庫頁島。庫頁島是一個面積為7.5萬平方公里的島嶼,自古以來屬于中國領土。庫頁島的大小相當于3個臺灣,2萬個釣魚島,島上資源極其豐富。它是北太平洋上最大的島嶼,西臨俄羅斯,南朝日本北海道,緊扼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出口,戰(zhàn)略位置尤其重要。庫頁島猶如一顆釘子,牢牢的牽制著日本和俄羅斯。



中國史書對庫頁島的最早記載出現(xiàn)在西漢初年。唐朝開元十三年,在黑龍江下游設置黑水都督府對庫頁島進行管理;在公元12世紀,金朝對庫頁島進行了有效管理;明朝永樂九年,庫頁島原住民組團朝見明成祖朱棣,隨后明朝派宦官亦失哈為欽差率領官軍千余人,乘坐大船巡視女真部族聚居地。到了清朝,庫頁島先后歸寧古塔副都統(tǒng)和三姓副都統(tǒng)管轄管理。在中俄尼布楚條約中,庫頁島是屬于中國的。但在這之后,清政府對庫頁島的管理放松,幾乎是放任的方式,于是俄羅斯就乘虛而入。



雖然庫頁島在清朝時已屬中國,但由于地處偏遠,人煙稀少,沒有進行有效管理,給了喜歡占領別國領土的國家沙俄機會。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外強中干,加之當時沙俄在歐洲爆發(fā)戰(zhàn)爭,無暇顧及庫頁島。日本又進行了實際占領,直到這兩個無恥的國家于1867年簽訂了《庫頁島暫行規(guī)定》后,庫頁島再次歸沙俄占領。這種現(xiàn)狀一直維持到現(xiàn)在,這就是庫頁島的前世今生。



中國和俄羅斯分別在1991年、2004年簽訂了《中蘇國界東段協(xié)定》、《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xié)定》,已經完全確定了東部的邊界。但這只是劃定了中俄之間的陸上邊界,而沒有涉及海上島嶼。因此庫頁島的歸屬問題沒有提到,因此可以說,庫頁島在大家心里還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從未割讓國庫頁島。



當然了,這也不能把原因全推給列強,由于中國60年代之后就沒有主張過對庫頁島的主權,這在國際法上構成了俄羅斯以時效的方式獲得領土。再加上俄羅斯和日本也簽訂過多個條約規(guī)定庫頁島的歸屬,事實上已構成了的割讓,而中國對此也未表異議。目前出于國家戰(zhàn)略的需要,只有維持現(xiàn)狀。但是大家要記住,中國以前有一個地方叫庫頁島。

3

正式割讓是在1860年,但在此之前,清朝早已失去了對庫頁島的管轄

首先先明確一點,庫頁島確實是清朝領土,這個在國際上是公認的,你去查哪個國家的歷史圖冊都將庫頁島標注為清朝領土,這一點沒有爭議,當然俄羅斯人可能不這么認為。

(美國教科書中清朝的版圖,庫頁島明確的標注為清朝領土)

雖然庫頁島曾經屬于清朝,但在歷史上清廷從來沒有直接向庫頁島派遣過任何官員。在俄羅斯人占領該島之前,島上居民基本都是處于自治狀態(tài),當?shù)夭柯涫最I只是定期渡海向清朝官員繳納貢品,至于島民的內部管理問題,清廷則一般不予以干涉。

現(xiàn)在網上對于庫頁島的爭論非常大,尤其是關于“庫頁島是何時丟失的?”的問題,更是吵得天翻地覆。在此僅表達下本人拙見,有疏漏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在文章開頭我也說了,庫頁島確實是清朝領土,清政府對此肯定是知道的,但清廷對庫頁島確實不重視。

清朝輕視庫頁島的原因有二:

第一,庫頁島地處苦寒之地,人口稀少,農業(yè)不發(fā)達,社會也比較落后,這對于處于農業(yè)社會的清王朝來說沒有大多價值。

第二,清廷認為這里地處偏遠之地,沒有什么國防壓力。

綜合以上兩個因素,清廷對于庫頁島的重視程度真的不高。試想,如果廣州伶仃洋海面突然飄來一艘英國商船,清廷馬上就知道了。或者緬甸人騷擾云南邊境,清廷也肯定會立馬知曉。

但早在乾隆年間(1756年),俄國人就登陸過庫頁島并與當?shù)厝税l(fā)生沖突,可清廷對此卻一無所知。而日本人更是在明朝末年時就前往庫頁島進行貿易,對此清廷還是一無所知。所以清廷不重視庫頁島是肯定的,如果重視,咋會啥都不知道!

正是由于清廷對于庫頁島的重視程度不夠,才給了俄國人和日本人以機會。

當年俄羅斯與清廷簽訂《尼布楚條約》時,俄羅斯并不知道有庫頁島的存在,所以在俄國人的歷史中,《尼布楚條約》僅僅是劃分了中俄在大陸上的邊界,并不包含庫頁島。俄國人是在1738年才發(fā)現(xiàn)庫頁島的,并且在發(fā)現(xiàn)庫頁島初期,俄國人曾將它當成一個半島,直到后來才知道這就是一個大島。

俄國人在登陸庫頁島后并沒有遇到清軍的抵抗,因為島上根本就沒有清軍!但在勘察庫頁島的過程中,俄國人卻與從南邊而來的日本人發(fā)生了沖突。到1806年10月10日,俄國人的艦隊在庫頁島南端的亞庭灣襲擊了日本松前藩主的稅務所,宣布庫頁島為俄國所有,這是俄國人第一次對庫頁島發(fā)出主權聲明,也加劇了俄日沖突。

面對俄國佬的咄咄逼人,日本德川幕府也在1808年派出了一支考察隊前往庫頁島。

(日本人考察路線,這兩次考察均由日本著名探險家間宮林藏主持)

雖然在19世紀中期以前俄羅斯的國力是強于日本的,但當時俄國在遠東的軍事實力并不強,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俄國也希望有日本和談解決此問題。最終在1855年2月7日,日俄雙方簽訂了 《日俄下田條約》,條約規(guī)定:在庫頁島問題上是“不劃邊界,維持原狀”,這是日俄首次對庫頁島進行瓜分。注意,這時庫頁島在名義上還是屬于清國的,但日俄都對此視而不見。

1860年,俄國人趁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際,強迫清廷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割占了中國東北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至此在中國的歷史中,庫頁島才正式脫了祖國的懷抱。但在真實歷史中,此時的庫頁島歸屬仍舊尚存在爭議,由于日本的反對,俄國并沒能完全占領庫頁島,日俄關于庫頁島的爭議一直持續(xù)到1875年,也就是《中俄北京條約》簽署15年之后。(《北京條約》割讓的領土)

為了解決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的領土爭端,1875年日俄在圣彼得堡簽署《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俄羅斯將整個千島群島割讓給日本,以此換取庫頁島主權。

至于日本方面,其實日本人很早就知道這里是清朝屬地,日本人甚至也從當?shù)赝林种匈彽昧嗽S多朝貢時清廷賞賜的物品。但從德川幕府的態(tài)度來看,日本政府似乎并不承認清國擁有庫頁島全部主權。

此后在1905年的日俄戰(zhàn)爭中,日本擊敗俄國,沙俄被迫又割讓半個庫頁島給日本。之后到了二戰(zhàn)末期,蘇軍通過“八月風暴行動”重新奪回了整個庫頁島,而日本也在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中放棄了庫頁島主權,至此日俄圍繞庫頁島百余年的爭奪才正式謝幕。

4

看著現(xiàn)在日本和俄羅斯的庫頁島爭端,無比痛心,日俄視滿清為獵物,分食之后兩個獵人恬不知恥的開始互毆。要知道,海南島才3萬多平方公里,即便把臺灣島、海南島和崇明島加在一起也大不過7.6萬平方公里的寶島庫頁,庫頁島是曾經的中國領土,業(yè)已失去將近160年。

老主人的權益無人問津,即便現(xiàn)在我們中國強大了,也無法再要回我們的寶島,因為滿清簽訂的是法理歸屬條約。當初的庫頁島上全是中國人,但是隨著中國人被排擠、打壓甚至迫害,人口數(shù)量巨減,現(xiàn)在俄羅斯人占庫頁島人口總數(shù)的八成左右。

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對庫頁島就已經了如指掌,庫頁島出土的文物證明,自我國隋唐時期,當時的政權就已經將庫頁島納入管轄區(qū)域,歷史上庫頁島的名字很多,到了明代被文獻記錄為苦兀、苦夷,清代則更加接近現(xiàn)在的讀音,寫作庫頁、庫野、庫葉。

島上的原住民在古代被稱為毛民,根據(jù)中國和日本的文獻記載,原住民毛發(fā)過于旺盛,“其人體半生毛”,后來與內陸有了交流,大陸居民也有人移居此地。

明代,大家耳熟能詳?shù)呐珒焊啥贾笓]使司負責管理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以及嫩江流域,并在庫頁島上設置了衛(wèi)所,形成實際占領控制,這表明明代非常重視庫頁島,做為黑龍江出?诟浇闹匾獏^(qū)域,只有智障才不重視。

到了十七世紀初,明朝積弱,努爾哈赤接管庫頁島,從此時起,雖然后金進行過軍事恫嚇,也接受庫頁納貢,據(jù)說還有了基層官員駐扎,其實是類似大明羈縻政策,算是自治,駐軍之舉已不復再,從這時起庫頁逐漸失去了控制,雖然名義上還屬于后金和后來的大清,但是實際控制力已經缺失,在中原腹地待久了,對這地方也就愈發(fā)不感興趣。

除滿清外,沒有人會不在乎這片領土,以俄國為例,胃口超大,他們對庫頁島,千島群島,甚至阿拉斯加、夏威夷統(tǒng)統(tǒng)感興趣,在獲取英法侵略動向后,俄國不遺余力與時間賽跑,本著隨勘察隨侵略的原則和步調,俄國以探險隊為名一路高歌猛進探索全世界可侵占“資產”。

最初的日俄的“探索之旅”,滿清是毫不知情的,據(jù)留存的資料記載,日本人對幕府的匯報稱,庫頁島應該隸屬中國清朝“滿洲統(tǒng)轄之夷地”,而俄羅斯雖然知道這里是滿清轄下領土,但滿清積弱,俄羅斯根本不在乎,直接就占為己有,但他們時刻都在尋找機會讓清廷做出讓步,最終合乎法理的占為己有。

十八世紀初,日本將庫頁島劃為自己的管轄區(qū)域,視為自有領土,并派兵駐守,立碑“大日本國國境”,鵝毛也沒客氣,直接搗毀日本稅務所并點燃了日本倉庫,為防俄國進一步進行“侵略”,日本隨即對俄國船只進行了驅逐,俄國的船隊膽敢靠岸,立刻逮捕哪怕是就地正法也可以。

其實日本急不可耐的搶奪庫頁島南部地區(qū),卻對庫頁島并不了解,在與滿清地級政府機構溝通時,滿清官員竟然還好心的指點,在此之后日本人才知道庫頁島真的是個島,他并不與大陸相連。

幾十年后,俄羅斯后知后覺的發(fā)現(xiàn)了庫頁島的重要性,他們在庫頁島北部實施了現(xiàn)實占領,沙皇與日皇、德皇都是一個德行,看到了肥肉就迫不及待的下令,不止宣布占據(jù),還要駐兵把守,以防“自己的利益”收到侵害。

從1853年開始,日俄初次就庫頁島問題進行磋商,但因為日方的強硬態(tài)度,他們沒有達成任何共識,兩年后,日俄再次商定,除庫頁島外的其他海域、島嶼的歸屬問題,雖然以炫耀武力的方式想要強索庫頁島,但是日本人再次回絕了沙俄的要求。

沙俄不甘心失去到嘴的肥肉,又不想與日本直接開戰(zhàn),所以決定下手還是要照軟柿子捏,庫頁島不是屬于中國么,那就找滿清解決問題,并且這也是從法理上最終占有的最佳方式,主人都同意了,你日本還怎么跟我爭呢。

于是,俄國盯上了天天挨打,日日被揍的滿清政府,希望從中發(fā)現(xiàn)機遇,他是不會因此問題直接與滿清談判的,因為按照慣例,滿清一般都是挨揍以后才肯讓利大優(yōu)惠,只要皇室沒事,其他隨你便,不過這沒有難住俄國,當時的滿清正被英法搞得焦頭爛額,俄國決定站出來主持正義,以調停為借口參與了進來,進而對滿清提出要求,調?梢裕赘苫畈豢梢,不單庫頁島,包括烏蘇里江以東的領土全是俄國的,給我好處我就幫你。

注:挨揍就會妥協(xié),所以英法侵略前,俄國極盡慫恿之能,一再挑唆動武,而自己則假裝是中間派,目的就是為了大量獲取在華利益,這其中就包括庫頁島,不費自家一兵一卒,他的目的達到了。不止庫頁島,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領土全部劃歸俄國所有。

兩個條約致使庫頁島脫離祖國懷抱,《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而就在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后,中國就再也沒有要回領土的權利,因為條約中的割讓條款寫的非常清楚,毫無疑義。

論流氓誰能比得過日本呢?哪怕中國割讓,日本人對庫頁島的“主權”問題也絕不退讓,爭議的焦點全部集中在庫頁島,其他的倒是可以友好協(xié)商,雙方各不相讓,但又都不敢動手,以期在和平解決問題后再次回到滿清瓜分其他利益,作強盜也要分個輕重緩急,關鍵時刻不能反水。

事情沒個準譜,雙方都感覺不舒服,也同時都在糾結,共治算誰的呢,這個問題要搞清楚,俄國主動放棄所有千島群島主權要求,換回了庫頁島的主權。而日本在日俄戰(zhàn)爭結束后,看清了俄國也是個軟柿子,于是隨便捏了一把,將庫頁島強行占領,納入自家口袋(南北分治),又趁著十月革命徹底將庫頁島據(jù)為己有,但沒過幾年,日本看出來當時的蘇軍好像不大好惹,戰(zhàn)斗力比較彪悍,所以自行撤出了北庫頁島。

后面狗咬狗一嘴毛的事,也沒必要再講了,看著心里也不舒服,因為滿清,庫頁島自此脫離了中國,就像中國貝加爾湖一樣,都沒了,貝加爾湖這片美麗的正在不斷進化為海洋的大美之地,又能讓人心疼一陣子。

5

??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1856—1860年),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計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1萬多平方公里。詳細說明如下:

??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占領土范圍: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割占領土面積:60多萬平方公里。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占領土范圍: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割占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qū)。割占面積為44萬多平方公里。

??19世紀80年代,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以后5個勘界議定書,割占中國西北部領土,面積為7萬多平方公里。

6

庫頁島這個名稱,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都相當陌生,但是它在我國歷史上卻占有很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不僅有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還把握著很重要的經濟命脈。

庫頁島擁有豐富的資源和戰(zhàn)略地位。

它的存在也讓我國東北受益匪淺,這里可是當時我國出口貿易的重要根據(jù)地,從這里可以直接對接,包括韓國,日本,或者是美國和加拿大的貿易。

我國國土面積一直以來在歷史都占據(jù)著很大的比例,但是除了廣袤的大陸,還包括眾多星羅棋布的島嶼,目前臺灣以3.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牢牢占據(jù)著我國第一大島的位置。

庫頁島歷經了幾個朝代,都被中國牢牢抓在手里

我國歷史上剛開始對于庫頁島的行政管轄,最開始始于唐朝,此前有關于歷史上庫頁島的具體位置,也沒有詳細的史料記載。

大約在公元725年的時候,唐朝在此地設立黑水都督府,此時庫頁島也正式劃為我們國家的行政區(qū)劃,歷朝歷代,無論是后來的遼、金、還是元,庫頁島都一直是我們國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后來在明朝的時候,為了鞏固對庫頁島的統(tǒng)治,明朝還在庫頁島上設立了都指揮使司,后來的庫頁島就一直有這個專門的機構管轄。

真正從庫頁島發(fā)生變故,要從努爾哈赤的崛起來說,由于山高皇帝遠,當時努爾哈赤為了搶地盤,當然也把庫頁島列為了目標,后來在清朝建立的時候,庫頁島的主權已經移交給了寧古塔副都,由他來統(tǒng)一管理。

庫頁島當時為什么會被清政府割讓出去?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位關鍵人物,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當時跟沙皇俄國打仗,打來打去也沒有什么結果,最后就簽訂了一個條約,也就是當時的《尼布楚條約》。

可以說當時清朝官員是一群大馬虎,哪里會在意條約的細枝末節(jié),再加上當時清朝對于庫頁島的不重視,對于條約的內容并沒有仔細的敲定,沙俄最后都在上面駐軍了,也沒有引起清政府的足夠重視,還在那里自以為是。

《尼布楚條約》簽訂還沒有多久,沙漠俄國的野心已經暴露,除了在上面駐軍,后面更是大規(guī)模的登陸庫頁島,對于庫頁島上的資源進行了掠奪和征服。

也正是因為當時,清政府的不屑再加上沙皇的貪婪,就讓庫頁島的領土主權在一點點喪失,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怕的,與此同時日本也已經盯了庫頁島,不止一天兩天了。

日本與沙俄盯上的肥肉

日本甚至比沙皇行動的更早,自1297年在庫頁島建立自己的根據(jù)地之后,日本在后來長達幾十年的過程當中,也多次對庫頁島進行侵略騷擾,更為可恨的是,他們居然將庫頁島劃為了自己的版圖。

后來干脆直接在1790年,沙俄還有日本直接私下里敲定了庫頁島的主權,把庫頁島的北邊劃給沙俄,剩下的部分歸日本所有。

然而這一切,清政府即使看在眼里也無動于衷,人家大肆的在庫頁島上進行戰(zhàn)火演練,也許是太過于輕敵,這一切最終在1860年嘗到惡果。

《中俄北京條約》的簽訂,也正是意味著我國失去庫頁島的領土主權,后來盡管沙俄和日本,對于工業(yè)島,也進行過幾次爭辯。

但是最終也達成了利益共識,后來在第2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日本作為戰(zhàn)敗國,也只能心甘情愿的讓庫頁島被俄國所占據(jù)!

7

福垊認為從法理上唐努烏梁海和庫頁島還是我們的一部分,因為清朝、民國時期的邊界條約根本沒有涉及到這兩個地方。清朝的《中俄北京條約》并沒有規(guī)定庫頁島的明確歸屬。也就是說庫頁島不是清朝割讓過去的,而是沙俄搶去的,參與搶奪還有一個國家那就是日本。于是庫頁島有三個名字:俄國稱薩哈林島(Острова Сахалин)、日本稱樺太島(樺太|からふと)、我們稱呼庫頁島。

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庫頁島

根據(jù)俄國權威資料顯示:俄聯(lián)邦“薩哈林州”面積87101平方公里,人口(2019年1月1日)489380人!八_哈林州”范圍包括兩部分庫頁島以及千島群島(含俄國強占的日本的北方四島),其中庫頁島的面積面積為76598平方公里。地處北緯51度,東經143度。

庫頁島資源豐富,位置重要。她像一把利劍懸在日本頭上,雄視著鯨海(日本海)和少海(鄂霍次克海),只到今天日本還對庫頁島念念不忘。她是我們北方的臺灣,然而卻被俄人所占。其實從清中期就成了沙俄與日本的垂涎兵爭之地,日俄“戰(zhàn)爭”早在1806年就開始了。

我們歷代對庫頁島的管理

有人認為清朝之所以喪失庫頁島是因為沒有對庫頁島設立行之有效的機構進行管理。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們歷來強調自古以來,其實這個自古以來正是強調了對于領土取得四大要素:最早發(fā)現(xiàn)、最早命名、最早經營、最早管理。

最早發(fā)現(xiàn):庫頁島是我們在西漢就發(fā)明的,當時稱之為女國,不知道是不是最早的女兒國。

最早命名:在唐朝我們稱臣服大唐的島上民眾為窟說部,對該島稱之為窟說(yue)島。

最早經營以及最早管理:728年在外東北設立黑水都督府,其管轄范圍就包括庫頁島以及千島群島。而且在后來的遼金元時期,也對庫頁島進行了有效的管理。

明太宗(成祖)永樂七年閏四月初七(已丑),即西歷1409年5月21日,星期二,明政府在努爾干城設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以遼東東寧衛(wèi)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軍職,從二品),千戶王肇舟、佟答拉哈等為都指揮僉事(軍職,正三品),駐軍少則500,多則3000人,由狗站歲貢明政府海東青。

在清朝更是設立了姓長(哈喇達)、鄉(xiāng)長(噶珊達)、子弟、白人等四級機構對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外東北進行有效的管理。并建立聯(lián)姻結親、貢貂制度,在庫頁島建立了7個噶珊(鄉(xiāng))居民點。它們分別是:普隆靄、伊對、特肯、拉喀、薩依、皮倫岡、額里野(《庫頁島志略校釋》、《康熙皇輿全覽圖》)噶珊就是屯子的意思。

俄國是怎樣占據(jù)庫頁島的?

前面說了,俄國1806年為了庫頁島跟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這個戰(zhàn)爭之所以引號是因為只是沖突。1806年10月10日,沙俄艦隊摧毀了日本稅務所,宣布獨占庫頁島。其實《尼布楚條約》53年后(1742年)沙俄才發(fā)現(xiàn)庫頁島,隨即南下。而日本因為距離較近的原因,1297年小諸侯就開始侵略庫頁島。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歷代雖然管轄庫頁島,但很少甚至沒有在島嶼上駐軍,這就導致日俄在庫頁島上爭搶我們卻還不知道。

鴉片戰(zhàn)爭前我們的確是不知道日俄雙方在庫頁島上的勾當,而到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清朝雖然知道卻也無可奈何了。因為日俄已經實際控制庫頁島,并商議如何分割。1905年日俄戰(zhàn)爭,結果俄國戰(zhàn)敗,簽訂了《樸茨茅斯和約》。日俄兩國以北緯50度為界,分割了庫頁島,日本還獲得了整個千島群島。1918年日本趁十月革命占領全島,1925年5月15日,日本取得北庫頁島油田、煤礦一半的開發(fā)權才撤回50度以南。

二戰(zhàn)時,蘇聯(lián)于1945年9月2日占領了南庫頁島、千島群島。1951年9月8日,日本宣布全面放棄庫頁島歸屬權。

中俄所有的邊界條約都沒規(guī)定唐努烏梁海、庫頁島兩地的歸屬,也就說這兩地對我們來說是名副其實的飛地。



8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東北那些事兒。(約500字,閱讀需2分)

庫頁島不僅是清朝的第一大島,也是太平洋的第一大島。

庫頁島外形

這個外形像一條鯨魚的島嶼,就位于中國、俄羅斯、日本三國的交匯處。

俄羅斯稱這個島叫“薩哈林島”,其實這個讀音是源自清代的國語——滿文。sahaliyan ula angga hada,意思就是:黑龍江的嘴頂。

這個名字很好的說明了此島嶼的方位,就是在黑龍江入?诘奈恢。

而庫頁島的這個稱呼,則由來更久,是唐代“窟說(yue)”元代“骨嵬”,明代“苦夷”等稱號的一個延續(xù),清代稱為“庫頁”“庫葉”或“庫野”。

庫頁島自古就和東北聯(lián)系密切,島上居民的文化習俗,與黑龍江下游與烏蘇里江以東的居民相似。從文獻記載來看,隋唐之后,庫頁島就開始處于中國的管轄之下了。

庫頁島上目前出土有隋唐和宋代的一些玻璃珠和耳環(huán)等文物,證明了這里很早就受中國文化之影響。

庫頁島上的捕貂人

清代設置三姓副都統(tǒng),管轄區(qū)域就包括庫頁島,還設置官員,令庫頁島居民每年貢貂皮,島上居民也是用的滿語和滿文?滴趸实墼尉幱啂祉搷u的民戶丁數(shù),在清朝,庫頁島毫無疑問是屬于大清的。

庫頁島原居民

1860年,這一年距離《璦琿條約》簽訂已過去了兩年,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的大清領土已經被俄國人侵吞。在這一年的11月14日,與西方列強交戰(zhàn)失利的清政府,被迫與沙俄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地域,包括清朝第一大島庫頁島在內的4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割給俄國。

《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中喪失的領土

庫頁島原居民

之后日本與俄國就庫頁島展開長久的爭奪,最終二戰(zhàn)后期,蘇聯(lián)依靠強大的武力,占領了此島,并順帶捎上了日本的北方四島。

從中、日、俄三國對于庫頁島的爭奪可以看出,這個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大島,是東亞戰(zhàn)略位置相當重要的一個島嶼。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xiàn)場,更多歷史類原創(chuàng)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9

說起中國第一大島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臺灣島,然而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大島并不是臺灣島,而是7.64萬平方公里的庫頁島,這比兩個臺灣島還大。庫頁島位于亞歐大陸的東北部,黑龍江入?诘臇|南,東為鄂霍次克海,西通過間宮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的北海道相鄰,目前為俄羅斯聯(lián)邦最大島嶼,政治上隸屬于薩哈林州,面積約76400平方公里。在冰河時期這里曾一度與大陸相連。島上最早的居民是以阿伊努族和尼夫赫族為代表的古亞細亞人以及以赫哲族和鄂倫春族為代表的通古斯人,他們的生活遺跡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四千年之久,這些居民在人種和文化習俗上與黑龍江下游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qū)的早期居民類似。

大約在西漢初年中原王朝大致隱約了解到黑龍江口外存在一個較大的島嶼,至少在晉代在中原王朝繪制的地圖中已清晰標明了庫頁島的位置。開元十三年(725年)李唐王朝在黑龍江下游地區(qū)設置黑水軍,繼而又設置黑水都督府,其轄區(qū)包括黑龍江中下游及庫頁島,治所位于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的伯力(今俄羅斯境內的哈巴羅夫斯克)。安史之亂后唐王朝對邊疆民族的控制力度日益下降,這導致黑水都督府大約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前后解體,當?shù)夭孔迕撾x唐王朝的統(tǒng)治。公元926年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國為契丹族建立的遼國所滅,遼國疆域擴張到黑龍江下游的濱海地區(qū),遼國在這一地區(qū)設置了五國部節(jié)度使,鄰近的庫頁島上的部族也在這一時期開始隸屬于遼國的五國部節(jié)度使管轄。12世紀金滅遼后庫頁島成為金國管轄下的領土。13世紀元朝政府為加強對黑龍江下游地區(qū)及其庫頁島等地的管理于至元元年(1264年)出征庫頁島上的骨嵬部族,在元朝的軍事壓力下吉里迷、骨嵬、亦里干等部相繼歸附。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朝政府在黑龍江口的奴爾干地方設置征東元帥府,其轄區(qū)囊括了黑龍江下游及庫頁島等地,隸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管轄。從1263年至1308年元朝連年對庫頁島用兵,島上的部族開始以海東青、貂鼠、水獺、海豹皮物作為貢賦繳納給元朝政府。明朝建立后庫頁島上的部族首領們曾前往北京朝見明朝皇帝,明朝政府在亨滾河口(今阿姆貢河口) 對岸的特林地方設有奴爾干都指揮使司,其轄區(qū)包括黑龍江、 烏蘇里江流域以及庫頁島。明王朝在庫頁島上正式設置有軍事衛(wèi)所,同時島上的居民需要以黑兔、黑狐、貂皮、獵鷹、白兔、皂雕、咸魚等物品作為賦稅上交。永樂年間的宦官亦失哈曾奉命10次巡視奴爾干地方,他在在特林建立了永寧寺,樹立了《敕修永寧寺碑記》 和 《重建永寧寺碑記》 兩塊石碑以記載對黑龍江下游及庫頁島等地的管理之事。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后庫頁島成為后金管轄之地——據(jù)當時的文獻記載:“清太祖遣兵四百收瀕海散各部 ,其島居負險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庫頁內附,歲貢貂皮,設姓長、鄉(xiāng)長子弟以統(tǒng)之”。1715年以前庫頁島由寧古塔副都統(tǒng)管轄,此后則劃歸三姓副都統(tǒng)管轄。

關于庫頁島曾為清朝領土這點在國際上是絕大多數(shù)國家公認的——在美國的世界史教科書插圖中的清朝地圖就繪有庫頁島,然而清政府對這一地區(qū)的管控力度就實在不敢恭維了。東北地區(qū)盡管是清王朝的龍興之地,然而實際上在相當漫長的時期內東北大部分地區(qū)處于未開發(fā)狀態(tài):這里氣候嚴寒,只生活著一些人數(shù)很少的原始漁獵民族。清軍入關后把東北作為自己的龍興之地禁止關內漢人移民,因此當時東北很多地方還是荒無人煙之地。更何況庫頁島還是位于東北地區(qū)外圍的一個島嶼,事實上清王朝對這里的管理一直是較為松散的。松散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說比同樣處于邊陲地區(qū)的西藏、新疆更為松散——至少準噶爾、尼泊爾入侵西藏后不久清政府就做出反應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清政府居然對日、俄兩國在庫頁島上長期的擴張行為不聞不問,甚至可能是毫不知情。盡管最終導致庫頁島被割讓的是1860年11月14日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然而事實上日、俄兩國在庫頁島上的擴張行為早就展開了。正是由于清政府對庫頁島的重視程度不夠才給了俄國人和日本人以可乘之機。清政府之所以不重視庫頁島主要可能有以下原因:清朝入關后已放棄傳統(tǒng)的漁獵生活,轉變?yōu)槎ň愚r耕文明國家,而庫頁島這種終年氣候嚴寒之地對農業(yè)生產的利用價值相對偏低;清朝前期的國防戰(zhàn)略重點是位于西部地區(qū),因此清政府并不認為處于苦寒之地的庫頁島存在多大的國防壓力;由于清王朝對東北地區(qū)的封禁政策使當?shù)氐拈_發(fā)程度在極為漫長的時間內相當?shù),因此包括庫頁島在內的整個東北地區(qū)的信息傳遞效率其實也是相當?shù)偷摹@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之前清政府對沙俄侵占黑龍江流域的反應速度也遠遠比不上對準噶爾、尼泊爾入侵西藏的反應速度。事實上對庫頁島的漠視還并非始于清朝,因為日本對庫頁島最早的滲透行為其實早在明代就已展開。

早在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日本就已迫使庫頁島上的阿依努族居民貢獻方物。1593年被譽為日本戰(zhàn)國三杰之一的豐臣秀吉正式將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島納為日本領土,同年豐臣秀吉派遣大將松前慶廣以北海道島為基地出征庫頁島南端。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掃部左衛(wèi)門巡視庫頁島。1644年在松前藩的提議下日本方面繪制了《正保御國繪圖》,在這張地圖中首次把北海道及庫頁島等原本由當?shù)卦∶窬幼〉牡胤絼澣肴毡景鎴D。1679年松前藩在庫頁島的久春古丹建造臨時性的漁民居住所并開始與當?shù)匕⒁僚寰用襁M行貿易。由于這一時期正值明清易代,盡管庫頁島先是隸屬于明朝的奴兒干都司管轄,后隸屬于后金政權極其演變而來的清王朝管轄,但由于明末清初的戰(zhàn)亂使明、清兩朝對庫頁島都無暇顧及,日本方面趁機在島上多次進行勘察和冒險活動。由此可見清王朝對庫頁島的控制力度從一開始就極為薄弱——清政府甚至對日本人早已在庫頁島上進行的滲透活動茫然無知,至少就目前現(xiàn)有的史料看來清政府從未就庫頁島的領土主權問題同日本方面有過任何交涉,也沒采取過任何反制措施。唯一的解釋就是清政府壓根不知道日本人在島上的活動情況。

正當日本利用明末清初庫頁島上形成的權力真空進行滲透擴張之時另一個國家的目光也開始瞄準庫頁島——這個國家就是沙皇俄國。俄國本來是一個歐洲國家,然而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向東擴張征服了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qū)。當俄國人在西伯利亞地區(qū)逐步向東推進之時西伯利亞南部的外貝加爾、外興安嶺等地也逐漸進入了他們的視野:這一時期正值明清易代,中原王朝對俄羅斯的東擴幾乎一無所知,當?shù)氐耐林孔迕鎸碛行率交饦尩亩砹_斯人處于絕對的劣勢。1643到1644年間哥薩克人瓦西里·波雅爾科夫沿黑龍江而下進行探險考察并建立了雅克薩城等要塞,沙俄的勢力開始滲透到外興安嶺、黑龍江一帶。直到1685年清軍對俄軍發(fā)起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盡管清軍戰(zhàn)勝了俄軍,然而這一時期蒙古準噶爾汗國崛起成為同清帝國和俄羅斯在北亞并立的三大地緣勢力之一。1689年8月27日簽訂的《尼布楚條約》為避免沙俄和準噶爾結盟還是在貝加爾湖等地對沙俄進行了讓步,根據(jù)《尼布楚條約》的規(guī)定:中俄東段邊界線以外興安嶺為界——嶺北屬俄國,嶺南屬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至海的地區(qū)由此被確定為中國領土,不過這時的俄國人還并不知道庫頁島的存在。在如今的俄羅斯歷史教科書中認為:《尼布楚條約》中所規(guī)定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土地屬中國只是對兩國陸上邊界的劃分,而并不包括當時俄國人尚不知曉的庫頁島;而清政府方面所謂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土地屬中國顯然是將庫頁島包含在內的。

康熙年間為加強對黑龍江流域及庫頁島地區(qū)的管轄力度開始將中原內地的編戶齊民制度引入這里: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先后三次對島上居民展開過戶籍編制工作。1709年康熙皇帝曾派遣地形測量隊陪同三位耶穌會修士測量全國版圖,這三名耶穌會修士在到達黑龍江下游時了解到在黑龍江口外有一個大島,在他們的建議下康熙皇帝于次年派出測量隊橫渡韃靼海峽到達了庫頁島,測量隊在庫頁島上豎立了刻有滿語碑文的石碑和木碑?滴跄觊g的《皇輿全覽圖》中清晰繪制出了庫頁島上幾個主要部落的活動地域。清雍正十年(1732年)清政府正式設立隸屬于吉林將軍管轄的三姓副都統(tǒng)衙門來管理黑龍江下游、烏蘇里江流域以及瀕東海地區(qū)和庫頁島的遼闊疆域。三姓副都統(tǒng)衙門成立時規(guī)定:“居住海島之庫頁費雅喀人貢貂由三姓副都統(tǒng)衙門派出官兵前往約定之奇集噶珊收集貢貂并頒賞烏林。如不前來約定之地則令官兵尋入海島喚起前來,征收貂皮并頒賞烏林。”同年三姓副都統(tǒng)衙門完成了對庫頁島的編戶工作,三姓副都統(tǒng)帶人渡海登島招撫當?shù)刈∶瘛?/p>

清乾隆七年(1742年)居住在庫頁島魁瑪鄉(xiāng)的赫哲費雅喀人伊特謝努殺死赫哲費雅喀人戴柱等人。命案發(fā)生后前往該處收納貢貂的章京即呈報吉林將軍和三姓副都統(tǒng),吉林將軍派寧古塔協(xié)領福順及三姓協(xié)領赫保等80余名官兵捉拿人犯伊特謝努。這充分證明清政府在庫頁島并非只是像有的說法聲稱的只是簡單征收貢物而已,而是曾對庫頁島行使過司法管轄權的,也就是說庫頁島的主權在當時毫無爭議應當是屬于中國的。17世紀至19世紀庫頁島上的阿伊努族、費雅喀族和赫哲族一直派出納貢代表團到清政府設在黑龍江邊的行署交納貢賦,一些原住民首領甚至遠行至寧古塔、吉林乃至直接進京朝見皇帝,在這一過程中原住民也會與中原百姓進行各種交易,而皇帝也會賞賜他們各種物品,原住民也會用獲得的物品與日本商人進行貿易。如果就此看來清政府對庫頁島顯然也不是完全漠視的,但清政府對庫頁島的管控力度其實真說不上有多強。

1697年沙俄在遠東的擴張已推進到堪察加半島,隨后開始致力于尋找與日本通商的航線,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從阿依努人口中得知了庫頁島的存在。1742年俄國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幾乎整個庫頁島的東海岸。1756年派勃拉吉謝夫奉沙俄政府的命令與清政府商談關于允許沙俄船只在黑龍江自由航行的問題,但遭到拒絕。與此同時英、法等國的各種“勘察隊”也涌到了北太平洋地區(qū)。在這種情況下沙俄政府為了奪取在北太平洋的“霸主”地位于1799年創(chuàng)設了受皇家保護的的俄美公司,這一公司成立的目的旨在使整個包括美洲西岸的加利福尼亞、夏威夷群島、庫頁島南部和黑龍江口在內的整個北太平洋地區(qū)牢牢掌握在俄國手中。清政府在庫頁島上的統(tǒng)治其實是極其薄弱的——這其中最明顯的一點是:清政府并未在島上駐軍,這也是日、俄兩國能無視中方主權而頻頻在島上采取行動的重要原因。1765年沙俄遠征隊入侵庫頁島北部,對當?shù)氐暮照苋诉M行屠殺和驅逐。1789年俄國又入侵了庫頁島南部,再次對當?shù)鼐用裾归_屠殺和驅逐。在這兩次軍事行動后俄國人在島上建立起政廳、教堂、監(jiān)獄、學校、軍營、煤礦等建筑,而對這一切不要說反擊了,事實上當時身在北京城中的乾隆皇帝仍醉心于自己所謂的十全武功,對庫頁島上發(fā)生的一切甚至壓根都不知情,這更進一步印證了清政府對庫頁島管理力度的薄弱。在此之后盡管就法理上而言:庫頁島仍是中國領土,但事實上中國在島上已不存在實際的管轄,庫頁島進入到日、俄兩國爭奪的時期。

1785年日本德川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鐵五郎等5人及隨從人員分兩路勘察千島群島和庫頁島。1790年日本松前藩派遣松井干藩和新井隆助到島上窺探并在庫頁島南端設置市集。盡管在1785年的勘察之后日方就已得出“庫頁島是隸屬于沿黑龍江而下擴張勢力范圍的中國清朝的”這一結論,但還是決定無視中方對庫頁島的主權而在繞開清政府的前提下與沙俄就瓜分庫頁島進行談判。1803年在沙俄政府的授意下組成了以伊·費·克魯遜什特恩為首的“環(huán)球探險隊”,這支探險隊的使命是 “描繪東洋海岸和考察薩哈林島和阿穆爾河河口”。這支探險隊僅是沿庫頁島西北海岸航行到黑龍江口,并未繼續(xù)南航,以致于探險結束后率隊的克魯遜什特恩堅持認為庫頁島是個與黑龍江下游河口相連的半島,這時俄國人還沒確切地知道這是一座島嶼而不是半島。1806年10月10日沙俄艦隊在庫頁島南端的亞庭灣襲擊了日本松前藩主設在島上的稅務所,隨即宣布庫頁島為俄國所有。這次襲擊事件發(fā)生后日本方面迅速做出回應:在此之前日本方面對庫頁島南部的實際管轄是由松前藩進行的,襲擊事件后德川幕府將松前藩對庫頁島的管轄權收歸幕府直轄,同時命令仙臺、會津兩藩派兵戍守庫頁島等地。1808年初發(fā)布了“俄船驅逐令”:指令沿海各地“今后無論在何處海面發(fā)現(xiàn)俄船,應即嚴加驅逐。如敢靠岸,應迅即逮捕或處死”。1808年春間宮林藏和松田傳十郎等人奉幕府之命前往庫頁島進行考察。1809年間宮林藏再次對庫頁島進行了考察并沿黑龍江溯流而上,訪問了中國清朝政府設在黑龍江下游德楞的地方政府,在這次考察的過程中他注意到盡管日、俄兩國已在島上大肆擴張勢力范圍,但島上居民與清朝地方政府的聯(lián)系并未完全斷絕——島上居民仍會向清朝地方政府交納貢物。

1814年日本政府從南庫頁島撤兵,與此同時德川幕府不再對庫頁島進行直轄管理,松前藩重新成為代表日本對庫頁島進行管理的主體。1849年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派涅維爾斯科伊于6月26日乘“貝加爾”號軍事運輸船開往庫頁島東岸,再次對庫頁島進行“考察”。涅維爾斯科伊繞過了庫頁島北端,轉而向南侵入韃靼海峽。7月23日涅維爾斯科伊率“貝加爾”號軍事運輸船又進入黑龍江口進行考察,然后向北返航,開往鄂霍次克海域。1852年初涅維爾斯科伊占據(jù)了黑龍江口,隨之由設在江口灣北岸的彼羅夫的冬營地派出一支哥薩克軍進入庫頁島,搜集庫頁島的各種情報,為武裝占領庫頁島做準備工作。1853年4月23日沙俄政府指令俄美公司立即占領庫頁島并命令涅維爾斯科伊在庫頁島東西兩岸各設立一個武裝哨所。涅維爾斯科伊于同年8月在庫頁島東岸登陸,建立了以穆拉維約夫的名字命名的哨所并公然宣布:庫頁島“屬俄國所有”。1853年7月克里米亞戰(zhàn)爭爆發(fā)后沙俄方面為避免英法海軍在北太平洋的攻擊而從庫頁島撤退。1852年5月俄國的“遠東政策特別委員會”委派普提雅廷為俄方的全權代表赴日進行談判。經過兩年多的談判 日俄雙方于1855年2月7日簽訂了 《日俄下田條約》——根據(jù)條約規(guī)定:在庫頁島問題上是“不劃邊界,維持原狀”。《日俄下田條約》簽訂后德川幕府再次從松前藩手中收回了庫頁島的管理權,次年幕府正式在庫頁島設置管理機構。1856年克里米亞戰(zhàn)爭結束,與此同時英法聯(lián)軍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騰出手來的沙俄趁機出兵占領了庫頁島。1858年5月28日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迫使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璦琿條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由此被劃歸俄國,與此同時烏蘇里江以東(含庫頁島在內)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至此沙俄對庫頁島的管理擁有了法理上的依據(jù)。1859年8月穆拉維約夫在9艘軍艦的護送下赴江戶(今東京)與德川幕府進行談判,次年俄軍占領了庫頁島南端。與此同時沙俄以調停之功為由要求清政府承認《璦琿條約》的有效性并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予以確認,通過《中俄北京條約》沙俄得以割占包括庫頁島在內的整個外東北。

至此清王朝已從圍繞庫頁島展開的三方博弈中徹底出局,之后日、俄兩國圍繞庫頁島展開了更為激烈的爭奪,直到1875年5月7日沙俄與日本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沙俄把千島群島北部給予日本以換取日本在庫頁島的主權;日本則宣布完全放棄庫頁島的主權。至此圍繞庫頁島的爭奪暫時告一段落,直到1905年日俄戰(zhàn)爭結束后締結的《樸茨茅斯和約》將庫頁島南部地區(qū)劃歸日本。1918年協(xié)約國派遣軍隊在俄國遠東海岸登陸干涉蘇俄內戰(zhàn),日本在向西伯利亞派兵的同時趁機占領了整個庫頁島。1920年協(xié)約國撤出俄國后日軍單獨留在俄國遠東直到被蘇俄紅軍于1922年擊敗,而在庫頁島北部日軍則一直盤踞到1925年。1925年1月日本與蘇聯(lián)簽訂了《日蘇基本條約》——根據(jù)條約規(guī)定:“兩國建立外交關系”,“樸茨茅斯條約仍有效”!度仗K基本條約》簽訂后日軍從北庫頁島撤退,但日本對南庫頁島的統(tǒng)治一直維持到二戰(zhàn)結束。縱觀中、日、俄三國圍繞庫頁島的博弈歷程:清政府似乎一直是其中最為被動的一方。當日、俄兩國在庫頁島大肆滲透擴張之時清政府沒任何反抗之舉——不要說強力捍衛(wèi)國土,甚至連口頭的譴責抗議都沒有過。當日、俄兩國在島上修筑工事、屠殺原住民時清政府竟對此毫不知情。盡管表面上看起來庫頁島是因為1860年11月14日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而丟失的,實際上經歷了相當漫長復雜的歷程。

10

庫頁島是被俄羅斯強占去的中國領土,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早在西漢初年的《山海經》中就記載了庫頁島和該島的住民“毛人”。

這里稱的“毛人”指的是庫頁島上的吉烈迷人。

《后漢書.東夷列傳》、元朝的《開元新志》、明朝的《殊域周咨錄》中都有關于庫頁島的記載,證明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掌握了庫頁島的地理情況和島上居民情況。

從唐朝開始,庫頁島就是中國有效管轄的固有領土。唐朝在黑龍江下游地區(qū)設置黑水府,管理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大片地區(qū)。

此后歷代中國中央政府都行使對庫頁島的管轄權,島上今天還保存著金代的古城遺址,這都是鐵證。

1409年,明朝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在庫頁島北部近海處設立囊哈兒衛(wèi),管轄當?shù)氐能、政,庫頁島的居民也奉明朝為正朔。

1689年,清政府與沙俄簽定《尼布楚條約》,規(guī)定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至海為中國領土,從法理上確定了庫頁島的歸屬。

而俄國人直到1738年,才知道庫頁島的存在。

直到1789年,沙俄侵略者才踏上這個東方大島,并對當?shù)鼐用襁M行了大屠殺和驅趕,強占了庫頁島北部地區(qū)。

說起庫頁島被俄羅斯占領的經過,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道光皇帝的侄子——愛新覺羅·奕山。

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擔任黑龍江將軍的奕山,在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的武力恫嚇和威脅下,被俄羅斯人的大炮嚇破了膽,認可了俄方“為了雙方的利益,清俄必須沿黑龍江、烏蘇里江劃界”的說法,對俄方撕毀《尼布楚條約》,強占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qū)的無理要求不敢辯駁。

奕山這個民族罪人屈服在俄國人的淫威之下,與俄國人簽訂了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劃歸俄國的《璦琿條約》。

使中國的領土、主權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凇

(奕山)

《璦琿條約》簽訂后,奕山也感到沒辦法交差,便向咸豐帝謊報軍情,說自己是在沙俄逼迫下簽約的,企圖為給自己開脫罪責。

而昏庸的清政府居然只將他撤職,并沒有追究他喪權辱國的賣國行徑責任。

一個如此不重視自己國土的政權,怎么可能不亡國!

庫頁島在日本和俄國人眼中是一塊“香餑餑”,日、俄雙方為了爭奪該島,來回拉鋸,最終在1904年的日俄戰(zhàn)爭中,日本打敗了俄國,占領了全島。

1905年,根據(jù)日、俄簽訂的《樸茨茅斯和約》,雙方以北緯50度為界,庫頁島南部地區(qū)由日本占領,北部歸俄國占領。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日本是戰(zhàn)敗國,蘇聯(lián)乘機奪走了庫頁島的全部領土。

而戰(zhàn)敗的日本于1951年宣布放棄庫頁島的主權。

目前總面積7.64萬平方公里的這座島嶼歸屬繼承蘇聯(lián)遺產的俄羅斯,經過多年數(shù)代的移民,全島人口中,俄羅斯族已占84.3%,已經完全俄羅斯化了。

雖然我們國家現(xiàn)在強大了,但我們不要忘記,曾經我們有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某個國家占據(jù),我們真的要居安思危,不能讓歷史重演。

不但不要重演歷史,寫此文出來讓大家謹記,北極熊是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一個國家。希望有生之年,我能看到失土被咱們拿回來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馮生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