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入藏這件事,一直以來,都被看做民族團結的典范。
但在近幾年,網(wǎng)絡上流傳著很多不一樣的言論,包括松贊干布是到唐朝搶親的,文成公主只是松贊干布的妾室、文成公主地位低下等等言論。
這些言論,不知道從何而來,但流傳的有聲有色,甚至開始標榜真實的歷史。那么,從史料上記載看,文成公主到底地位如何呢?
漫長而坎坷的提親之路
松贊干布在統(tǒng)一吐蕃之后,開始迫切的想要發(fā)展,他從尼泊爾引進了文字,創(chuàng)造了藏文,同時,又渴望和大唐聯(lián)姻,因為他發(fā)現(xiàn),連小國吐谷渾也娶了大唐的公主,何況自己這個大國呢。
于是,吐蕃在貞觀十二年的時候,就嘗試求親,但被唐朝拒絕。并不是因為李世民眼高于頂,而是,他并不知道吐蕃到底是什么樣的國家。
求親失敗的使者,為了避免責罰,故意說是吐谷渾從中作梗。年輕氣盛的松贊干布,一怒之下,大破吐谷渾,這場勝利讓松贊干布自信心爆棚,于是,統(tǒng)兵二十萬侵占唐國邊境的數(shù)個羈糜州,并且將戰(zhàn)火燃燒到了松州。
唐王朝震怒,派侯君集帶領五萬精銳馳援松州,一舉擊敗吐蕃軍隊。
這場敗仗,讓吐蕃君臣震驚不止,內(nèi)部開始極力反對松贊干布和唐軍開戰(zhàn)。甚至,八個元老采用自殺的方式來進行進諫。
松贊干布冷靜下來,立刻退出所占據(jù)的羈糜州,將大軍退回吐蕃。然后安排手下最有智謀的祿東贊出使唐朝,而且,帶來的彩禮也很豐厚,包括黃金五千兩,各種奇珍異寶數(shù)千件,還包括一尊極為珍貴的佛像。
對于剛剛統(tǒng)一的吐蕃而言,這已經(jīng)是相當厚重的禮物了。
李世民經(jīng)過慎重考慮,并且考驗了大使,尼泊爾的求親隊伍,終于決定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于是,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
可見,這次和親,吐蕃下了很大的本錢,甚至還為文成公主修建了宮殿。當然,大唐的文化、制度、先進的技術、大量的經(jīng)文也傳到了吐蕃。松贊干布就是憑借這些嫁妝,完成了吐蕃改革,以及吐蕃封建化的進程。
松贊干布廢了如此大的力氣,才娶了文成公主?梢,沒有搶親一說。
炮制出來的尺尊公主
那么,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如何呢?歷史上,松贊干布的確有好幾個老婆,但地位最為崇高的還是文成公主。
在很多網(wǎng)絡文章中,松贊干布的諸多妃子中,有一個叫尺尊公主的人物,說是松贊干布的正室。
但我查過很多資料,這個尺尊公主,是個很奇怪的人,沒有生卒年月,沒有子孫后裔,松贊干布的兒子也沒有資料顯示就是尺尊公主生的。
更主要的是,這個公主的資料,基本上都是源于藏族傳說,這些傳說存在的時間,大約是在元朝招降吐蕃之后才神奇的出現(xiàn)。
另外,在敦煌發(fā)掘的吐蕃文書中,松贊干布的記年中,多次提到了文成公主,卻只字未提尺尊公主,而這些出土文書,是吐蕃方面的文書。
可見,當時吐蕃,并沒有一個叫尺尊公主的人物,不然,如果她真的是正室,為什么吐蕃內(nèi)部的歷史記錄只字未提呢?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宗教的對抗和沖突,更簡單講是中土佛教文化和藏傳佛教文化的沖突。在藏族人民心中,文成公主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但她代表的卻是中原佛教文化,而不是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為了能提高自己的地位,不得不炮制出來一個尼泊爾公主來為自己的理念站臺,而在元朝藏傳佛教大盛,喇嘛的地位很高,因此,這種宣傳被有意識的擴大,才形成了一個虛構的人物出現(xiàn)。
而現(xiàn)在的大小昭寺和布達拉宮,在吐蕃滅亡后破損嚴重,直到元朝,藏傳佛教大盛,元朝庭才開始重新修繕。所以,有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的塑像,也就很正常了。
事實上,松贊干布的確有妃子,但地位完全比不上文成公主,也無法享受文成公主的權力。但松贊干布只活了三十三歲就死了。
那么,文成公主在松贊干布死后的地位,又如何呢?
有地位無實權的文成公主及吐蕃贊普
在松贊干布死后,文成公主的地位沒有任何變化,卻也沒有掌握實權。因為,在松贊干布死后,吐蕃的局勢,出現(xiàn)巨大變革,別說是文成公主,就連吐蕃的贊普,都沒有了實權。
而吐蕃的權力,落在了噶爾家族的手中,這個家族的代表,就是祿東贊。
祿東贊對唐朝依然是十分友好,但并不因為和唐朝的友好就放棄了吐蕃的擴張。吐蕃開始向北擴張,而這時候的唐朝,也開始向西擴張。于是,吐蕃和唐朝,終于因為國家利益的沖突,開始在西域碰撞起來。
這時候的吐蕃,雖然和西突厥聯(lián)手,卻也遠不是唐朝的對手,吐蕃和西突厥的建軍屢戰(zhàn)屢敗。最終,西域被唐朝完全控制。
這時候,歷史上發(fā)生了一場非常富有爭議的戰(zhàn)役,被稱為烏海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蘇定方以一千精兵,大破吐蕃八萬大軍,殺死吐蕃主帥,祿東贊受傷。
烏海之戰(zhàn)奇怪之處在于,吐蕃的資料上記載了,唐朝的史書卻沒有記載。而在后來,大非川之戰(zhàn)勝利后,主帥論欽陵也憶苦思甜,提到了烏海之恥?梢,這場戰(zhàn)役真實存在,但卻沒有被唐朝歷史記錄。
這場戰(zhàn)役后,祿東贊就去世了。他的兒子論欽陵繼續(xù)掌握吐蕃朝局。并且開始和唐朝長時間纏斗。
有人因此,認為,文成公主在松贊干布死后,地位很低。其實不然,文成公主有很高地位,但沒有實權,而吐蕃這個爛攤子,已經(jīng)不是文成公主及贊普所能左右的。
文成公主五十五歲的時候死于拉薩,吐蕃國以最高禮節(jié)為文成公主送葬,并且在文成公主死后,多次祭祀。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很高,松贊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待遇依然非常好,畢竟像李治、李世民活的歲數(shù)也不過五十多歲,如果她的地位低下,恐怕在異國他鄉(xiāng)活不到這樣的歲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