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丈青這個綽號在水滸里的出現(xiàn)應該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有所出處的。大家知道,《水滸傳》里的好漢,天罡星三十六個基本都是有出處的,歷史上也的確有宋江起義,只不過規(guī)模遠比書中描述小的多。而地煞星大部分是施耐庵獨創(chuàng)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矮腳虎和一丈青就是早就有這樣的故事存在。比如元代戲曲家關(guān)漢卿的《緋衣夢》中,有“比及拿王矮虎,先纏住一丈青”的說法。這就有了王矮虎和一丈青的說法,而且關(guān)于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傳說還不止一個,很顯然,施耐庵是借鑒了之前流行的一個故事傳說,只不過在水滸里面給了他們新的名字和身份,一個叫做王英,綽號矮腳虎,一個叫做扈三娘,綽號一丈青。

為什么王矮虎和一丈青的故事會在當時如此流行呢,肯定還是跟兩人的形象有關(guān)系,從關(guān)漢卿的詩句里也可以看出來,王矮虎顯然是個矬子,一丈青不用說就是個大高個了。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嚴重,何況本來正常情況夫妻男高女矮,偏偏有一對人女高男矮,而且相差懸殊,有著強烈的戲劇沖突效果,所以這個故事才這么出名。而為什么是一丈青而不是一丈紅一丈白呢,我覺得很有可能青是說膚色的,也就說這個一丈青是個又高又黑又壯的女子。如果歷史上真的有一丈青這個人的話,黑不黑不敢說,高壯基本沒得跑,因為首先高是與王矮虎對應,這個是可以確定的,而一個女子可以掄動武器上戰(zhàn)場,一定要足夠強壯,如果只高不壯,跟麻桿似的,絕對手無縛雞之力,跑幾步可能都要喘息,不信可以參考今天的瘦體模特。

那么這也就可以確定了,一丈青就是施耐庵化用來的一個故事,這個綽號主要形容一個人的身形的。然而,按照施耐庵對女性一般的排斥刻薄來看,他完全可以把扈三娘寫成一個五大三粗膀闊腰圓的女巨人啊,比如他對另外兩個女好漢就毫不留情,外貌形象都不咋地。而且按照實際情況來說,扈三娘是三名女將里排名最高武力最強的,體型應該最大才對得上她的武力值。但是偏偏施耐庵對扈三娘似乎愛護有加,不僅把她描寫的貌美如花,而且人品也沒有惡意描寫,簡直就是水滸女性里的一朵青蓮花。所以盡管扈三娘出現(xiàn)次數(shù)不多,臺詞不多,是個扁平化的人物,但也成為讀者無法忘懷的一個文學形象。

扈三娘在水滸女性里顯得有些太過完美,與其他女人相比格格不入。細細想一想,難道施耐庵寫到她突然轉(zhuǎn)了性,還是說寫她的時候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初戀對象?看著都不像,在我看來,在扈三娘身上,恰恰表達出了作者施耐庵最大的惡意。

扈三娘這個女人,要家世有家世,要本事有本事,要模樣有模樣,人品也無甚瑕疵,完全是一個世間少有的完美女性。但是施耐庵偏偏就不給她好生活,你家世好就讓你家破人亡,你長得好就把你許配給最丑最挫的一個男人。從一個千金大小姐直接成為一個整天跟強盜打交道的人,還要經(jīng)常面對自己的殺父仇人李逵等一伙人。悲劇就是讓美好的東西陷入慘境,看看扈三娘這個下場,到寧愿她不是一個身材高挑貌美如花的女人,而是又丑又胖,反而不會那么讓人惋惜。

最佳貢獻者
2

關(guān)于扈三娘的綽號“一丈青”的來源大概有這樣幾種說法:

1、毒蛇說。2、身高說。3、頭巾說。4、紋身說。5、繩索說。6、頭發(fā)說。7、一種發(fā)飾。

首先可以排除掉扈三娘“一丈青”的綽號是指毒蛇的說法。

一因為這個綽號自她在扈家莊做姑娘的時候就在流行,不可能一個黃花閨女自詡為毒蛇而洋洋自得。

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那首惡毒的詩: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懼子毒,最一毒婦人心。哪怕她真的就是一個心如蛇蝎的女人也不會這樣自我標榜,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如果她是這樣,祝家莊的三公子祝彪敢要她嗎?

身高的說法也不貼譜,這是因為書中對她的描述中沒有特別說明她的身高突出,而書中另外有一個身高顯眼的“險道神”郁保四就相對比較詳細地介紹了他的特點,后來他也因此做了軍旗手,而扈三娘沒有,說明她不是身高一丈可以走T形臺的模特兒。

“頭巾說”也不怎么具有說服力,如果她喜歡經(jīng)常頭上裹一塊黑色的頭巾的話,久而久之被稱為“一丈青”的話,完全可以一筆就描述出來。

“紋身說”更不可能,要么就會像“九紋龍”史進與“浪子”燕青一樣會濃墨重彩的描述出來。另外一個大姑娘,怎么會拿關(guān)于屬于身體私密部分的情況當做“綽號”大咧咧的吆喝呢?

至于“繩索說”也是影視劇的一廂情愿,扈三娘根本就沒有這種獨門暗器。

我覺得最靠譜的就是后兩種,“頭發(fā)說”和一種發(fā)飾的說法。

古代形容頭發(fā)烏黑用“青絲”一詞,因為上古時期“青”就是指黑色,另外“青絲”也用來指妙齡少女。

這種說法是指扈三娘有一頭長長的烏黑透亮的秀發(fā),再用絹帕罩頭纏起來,符合巾幗英雄的形象。

其實最后一種說法也很貼切,“一丈青”是指古代女人的一種頭飾,功能和發(fā)簪類似。關(guān)于這一點,《紅樓夢》中有過生動的描述,說是晴雯拿起枕邊的一個叫“一丈青”的物件去戳墜兒的手,墜兒疼的亂叫。


既然從枕邊拿起,可見“一丈青”這個物件是女人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東西,而它的一端又很尖,既可以固定發(fā)型,還可以防身,甚至主動攻擊別人。用它隱喻表面漂亮的扈三娘也是一個可以扎人的花姑娘。

3

一、“一丈青”是多義詞

1、一丈青者以喻春色之濃耳!君徥、《宋江三十六贊》、《大宋宣和遺事》早期記載!

2、一丈青產(chǎn)于湖北的石首、鐘祥、黃岡、松滋;模式標本采自湖北!竞瘫究 中國數(shù)字植物標本館】

3、一丈青是帶挖耳杓的細長首飾,一頭尖細,一頭較粗,頂端作小杓!尽都t樓夢》第五二回:“ 墜兒 只得往前湊了幾步, 晴雯 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將他的手抓住,向枕邊拿起一丈青來,向他手上亂戳!薄、【《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頭上梳著短短的兩把頭兒,紥著大壯的猩紅頭把兒,彆著一枝大如意頭的扁方兒,一對三道線兒的玉簪棒兒,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薄

4、一丈青是人物綽號。【李清 《女世說·毅勇》:“ 馬皋 被誅, 閭勁 周恤其妻 一丈青 ,以為義女,后 勁 說 張用 歸朝,以 一丈青 妻之,遂為中軍統(tǒng)領(lǐng)。”】。

5、一丈青是一紋身圖案。在宋朝時期,紋身已經(jīng)成為“時尚潮流”。

6、一丈青是蛇類動物,【《封神演義》馬氏伸手接書,全無半毫顧戀之心。子牙嘆曰:「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由是可,最毒婦人心?」 馬氏收拾回家,改節(jié)去了不題!亢笥鳛閶D女惡毒。

二、扈三娘的綽號“一丈青”解析

1、在《水滸傳》中綽號以龍、虎、豹等飛禽走獸為稱謂的很多。一方面是為了彰顯其勇武和擁有長處的特點,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或其有護佑之稱。從而增加自信和意志力,達到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作用。

2、而《水滸傳》中對女性的蔑視與摧殘可以從其對女性的綽號名稱見其一斑: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一丈青扈三娘。這便成了貶低女性的代名詞,分別是指,惡虎、丑鬼、毒蛇。

母大蟲,亦稱母老虎,常用作兇悍婦女的綽號;

母夜叉,是形容丑陋、兇悍、不講理的女人。

而有“一丈青”的其他解意,也是一些人的特有想法,但從整部《水滸傳》除了一丈青扈三娘開始是的幾段人物形象的描寫外,扈三娘在《水滸傳》里她僅開口時說了四個字,就是第七十回里僅有的四個金光大字:“這廝無理”。作者真是“惜字如金”嗎?不是的,而是在反襯男性的男權(quán)至高權(quán)威與崇高。所以想從《水滸傳》里詮證“一丈青”的其他褒義的綽號是不可能的。

而那個年代,往往的民間傳說和志怪小說中對妖艷、多情的蛇妖的描述,歸類于俗語中性感而具誘惑力的不良女性,稱為“美女蛇”!

因此這“一丈青”就是表示武藝兇狠毒辣、美貌迷惑;即使是綽號,在書中多有貶低女性之意。

參考資料:

《水滸傳》

《封神演義》

《紅樓夢》

《兒女英雄傳》

《宣和遺事》

《女世說·毅勇》

禾本科 中國數(shù)字植物標本館

4

《水滸傳》講的是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之間的故事,巧的是這三個女人特有淵源,她們的名字分別叫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好像是一家子出來似的。



毫無疑問,扈三娘是這三個女人中的顏值擔當,她的綽號也是最好聽的,叫一丈青。

一丈青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詞匯,不大好理解,網(wǎng)上有如下五種比較常規(guī)的解釋:

①比喻春色之濃;

②形容身材高挑;

③一種毒蛇的名稱;

④古代女子的一種頭飾;

⑤一種特殊的文身。

從以上五種解釋來看,“一丈青”可真是一個意義非凡、包含甚廣的詞語,五種意思形態(tài)各異、互不相干。

扈三娘用“一丈青”作為代號是什么意思呢?要想整明白這事,就需要結(jié)合《水滸傳》原著進行分析了。



我們知道,梁山好漢的綽號都跟人物性格、特長及外貌相關(guān)。

例如大哥大宋江重義氣,綽號就稱“呼保義”;潯陽江江霸李俊會玩水,綽號就叫“混江龍”;糙漢子劉唐因為長著一頭亂糟糟的紅頭發(fā),綽號就被叫做“赤發(fā)鬼”。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扈三娘的綽號“一丈青”一定也跟她的性格、特長或外貌有關(guān)。所以,可以排除上面解釋中的①和④。

有人說是③,一種毒蛇,形容扈三娘的狠毒。其實不然,扈三娘本是大戶人家小姐,自強不息,學得一身好武藝,是一個難得的女中豪杰。

即使后來看著自己全家人被梁山所害,三娘也沒有半句怨言,她還毫無反抗的嫁給了王矮虎,本分過日子。所以,與其說扈三娘是毒蛇,不如說她是一只小白兔。

再來說⑤,扈三娘氣質(zhì)非凡,原本許配給了祝家莊的祝彪,絕對的正經(jīng)人家,這么一個倔強有氣質(zhì)的女子,怎么可能會像張柏芝一樣在白花花的身體上刺文身呢?

所以說排除了①③④⑤,就只能是②了,扈三娘身材高挑是最合理不過的解釋。



我國古典文化一直講究陰陽協(xié)調(diào),尤其注重搭配,男配女,高配矮,胖配瘦是最常見并最好理解的搭配。

扈三娘是梁山賊窩里最為引人注目的金鳳凰,美麗、高挑,在童話故事里,她與林沖最為般配。

但《水滸傳》畢竟不是童話,太過完美的東西,沒有看頭。

于是,扛把子宋江一不開心,就把高挑好看的扈三娘配給了矮小猥瑣的矮腳虎王英,成就了一段傳奇佳話。

其實,從遇著宋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扈三娘悲慘命運的開始。由此,她家破人亡,屈辱的活在仇人的身邊,最后,夫妻雙雙殞命于征討方臘途中,可謂慘烈。

所以說,姑娘們啊,請千萬記住,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向前,狠狠的掌握自己的命運,穩(wěn)穩(wěn)的幸福下去。

我是南宮尋歡,有緣再會喲!

5

一部《水滸傳》,多少豪杰事,千百年來,《水滸傳》的故事代代相傳,之所以書中人物能夠如此打動人心,就在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

我們都知道,水滸108條好漢,每個人名字前面都有一個綽號。有些綽號我們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像戴宗的綽號是神行太保,是說他走路走得特別快;像時遷被別人叫做鼓上蚤,是說他身法靈活,一般人找不到他。

但是有些綽號人們就不太理解了,像扈三娘的綽號是一丈青,一丈青為何物?作者施耐庵為什么要把這樣一個綽號安在一個女人身上?

遍查史料,我們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一丈青這三個字的解釋通常有這么幾種:一是指春色美麗;二是指一個人身材高大;三是一丈青是一種毒蛇;四是一丈青是古時女子戴在頭上的一種首飾;五是指紋身。

我們再對照扈三娘本人來逐個排除掉,扈三娘本為扈家莊人,宋江三打祝家莊時,因扈家莊與祝家莊有聯(lián)莊之好,故在扈家莊救援祝家莊時將其擒獲。扈三娘天生麗質(zhì),美貌異常,她的美不是像李師師一樣陰柔的美,而是陰柔之中又帶有剛強。

那么一丈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施耐庵在給小說中人物起綽號時一定是跟這個人的性格、武藝、長相、外貌或者經(jīng)歷有關(guān),所以我們可以先排除掉第一和第四,既談不到春色之美,更不可能是與首飾有關(guān)。

至于說扈三娘是一條毒蛇,這點也可以排除。雖然扈三娘在全家被梁山錯殺后,也曾經(jīng)難過過,但是沒有怨言,最后還是接受了宋江的安排,嫁給了王矮虎。

并且在和王矮虎結(jié)為夫妻后,一心一意跟著丈夫過日子,最后在征方臘時,夫妻雙雙慘死在戰(zhàn)場上。所以與其說扈三娘是毒蛇,倒不如說她是一頭逆來順受的綿羊,這其實也和中國古代女性一直以來的順從性格是對應的。

再說紋身,那就更不可能了,扈三娘是大家閨秀,已經(jīng)和祝家莊結(jié)了親,是標準的良家,怎么可能像一些江湖混混一樣在自己的身上刺紋身呢?所以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

剩下的就是一丈青形容的是扈三娘身材高挑,這也水滸傳中最讓人覺得著迷的地方。一個身材高挑的美女,嫁給了一個小矮子,這種反差強烈的對比本身就是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如果個個都是英雄配美女,哪不是成童話故事了嗎?就不可能有流傳千年的古典小說了。

所以綜合來說,一丈青是說扈三娘身材高挑,有丈夫之偉岸,但是又是女子(青古時指代美少女),再加上她本人善用丈把長的紅綿套索,功夫了得,所以才有了這么個綽號。

但為什么一定要叫一丈青?而不叫一青丈或者丈一青呢?因為水滸好漢首先要突出的是功夫,一青丈把功夫放在了后面,不合適。丈一青又讀起來特別別扭,所以最后施耐庵才給扈三娘定了個綽號叫一丈青,再合適不過了。

6

好問題。

小說《水滸傳》當中,梁山泊上的好漢絕大多數(shù)都是男的,但也有“女好漢”,“女好漢”不多,僅僅三人而已,其中扈家莊的“千金大小姐”扈三娘就是一個。

《水滸傳》的作者似乎對女人沒有什么太好的印象,在他的筆下,要么是長得漂亮但心腸很壞或淫蕩的女人,這占小說當中塑造的女性人物當中的大多數(shù)。大體上給人當老婆的就都沒什么好人,比如潘金蓮,潘巧云,李師師還有盧俊義的老婆,除了林沖的老婆之外。

梁山好漢當中的女性孫二娘和顧大嫂已經(jīng)不是像不像“女漢子”的問題,而是除了性別就沒有一點女人味的“彪悍女人”,就是在男人堆里,也算“彪悍”。

唯獨這個扈三娘是個例外。扈家大小姐無論是身材,長相,打扮都可以用“颯爽英姿”來形容,同時颯爽英姿的扈三娘又是一個武藝高強不輸給男人的女人,這在小說《水滸傳》當中獨一無二。

但是,這么一個長得漂亮又有一身武藝的姑娘,在自己全家被李逵殺干凈,而自己被林沖抓獲俘虜上山之后,卻很順從的入了伙,并被宋江許配給了那個色狼矮腳虎王英。而兩口子過的看起來很幸福,最終扈三娘居然為了搭救王英而送命。英姿颯爽的外表下,卻是一個無情也無血性的懦弱女子。

扈三娘綽號“一丈青”。從字面上都可以感受到一個英姿挺拔的“巾幗英雄”形象。

這個一丈青究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稱扈三娘為“一丈青”呢?

從字面上講,“一丈”是長度,借指身高,當然這是一個夸張的比喻,彪形大漢的身高也不過“身高八尺”。用“一丈”來形容扈三娘是要說說明這個扈三娘是個“細高挑”。身材絕非五大三粗。

“青”是一種顏色,也是中國傳統(tǒng)的顏色當中的一種,介乎于藍綠之間。這個青色,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是一個很特別,也是應用很廣泛的顏色,它有一個很特指的含義,那就是“生機勃勃,或春色靚麗”。

中國畫的講“水墨丹青”,這個“青”就是指的活力。京劇當中有“青衣”,人最有活力的時期成為“青春”,生機勃發(fā)的是“青青河邊草”。

那么這個一丈青就可以理解為扈三娘是一個颯爽英姿的活力四射的姑娘。

但是,一丈青這個詞,還有兩個專指。

第一是專指一種有工具作用的飾品,也就是可以當簪子用的“耳挖勺”或者當耳挖勺用的簪子。細長的一頭寬一頭尖帶耳挖勺的一個器物。

第二個就是專指一種毒性很強的毒蛇。

如果結(jié)合這兩個專指,那么扈三娘這個一丈青就比較明晰了:

一丈青扈三娘是一個有這英姿颯爽外貌的,但不堪大用(也就是有裝飾作用,或者能挖挖耳朵)的,并且冷血懦弱的女人。

7

一丈青乃是一種大蛇。北京香山地區(qū)就有這種蛇,長一丈余,色黑,常隱于草叢中,見人不跑迎頭而來,非常嚇人,當?shù)匕傩諓浩涿灰徽汕。青者,乃黑色也。所以一丈青不是說扈三娘長得漂亮,而是說此人心腸狠毒,要不如能與母大蟲母夜叉比肩。

事實上扈三娘是梁山上為數(shù)不多的女將,自己的老爹老娘還有家里人都被李逵殺死,扈三娘卻把自己的血海深仇置之腦后,與梁山淫賊矮腳虎王英結(jié)為夫妻,雖然扈三娘武藝高強,但也讓人看了心寒。 

扈三娘武功高強,一對日月雙刀神出鬼沒,更有陣前用繩套捉人的絕技。扈三娘原先所在的扈家莊和祝家莊一樣同為獨龍崗上的兩霸,宋江攻打祝家莊時,扈三娘首戰(zhàn)便捉了“矮腳虎”王英?墒呛髞肀涣譀_擒住后,不知何故對宋江死心塌地,成為梁山一個頭領(lǐng),或許是害怕自己煙消玉殞吧。但屈辱的活著更讓人痛心……

8



答:給女將起“一丈青”綽號并非《水滸傳》的獨創(chuàng)。

因為,歷史上真的有女將的綽號就叫“一丈青”,而且是在《水滸傳》成書之前。

則《水滸傳》給女將扈三娘起“一丈青”綽號,其實是因襲而來。

查南宋人徐夢莘所著《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三十八,可知金兵入寇的兩宋之交,有淮南大盜馬皋之妻綽號即是“一丈青”。馬皋死,“一丈青”改嫁另一好漢張用。

同書卷一百四十一還記載有“一丈青”到曹成軍中招中軍人隸己麾下的壯舉。

而岳珂《金侘稡編》卷五鄂王行實編年在記錄岳飛招撫張用和“一丈青”時,更著力描述了“一丈青”夫婦的英姿雄貌,云:“相州人張用,勇力絕倫,號張莽蕩。其妻勇在用右,帶甲上馬敵千人,自號一丈青,以兵五萬寇江西。”

另外,李日華的《六研齋二筆》卷四也交待張用和“一丈青”歸朝廷后,“一丈青”每次出戰(zhàn),即列二旗于馬前,上書“關(guān)西貞烈女,護國馬夫人”十字。

……

說了這么多,目的是強調(diào)史有號稱 “一丈青”之人,即這個名字可不是《水滸傳》作者拍腦袋想出來的,當然,也未必是馬皋之妻自己想出來的。

那么,它到底是啥意思咧?

《三朝北盟會編》、《水滸傳》等書均沒作解釋,即其應該是古代一個人人皆知的俗語。

而龔圣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關(guān)于燕青的贊語是:“平康巷陌,豈汝知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即“一丈青”是和春色相連的,可以喻春色之濃厚,大概與深閨、女子、美少年等等有關(guān)。

有趣的是,吳自牧《夢梁錄》卷十九有提到臨安有一名老妓女叫“一丈白”,很可能就是指其美色已衰,從“一丈青”變成了“一丈白”。

《武林舊事》卷六記諸色伎藝人名,也記有兩個相撲手的綽號,分別叫“一條黑”、“一條白”,估計就是從“一丈青”引申來的。

但“一丈青”到底是指什么東東?還是不得要領(lǐng)。

恰巧,《紅樓夢》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須鐲,勇晴雯病補雀金裘”有一情節(jié):晴雯從枕邊取了一丈青戳得墜兒亂哭亂喊。

果然,一丈青就是與深閨、女子有關(guān)的物件,而且體積不會很大。

但這個體積不會太大的物件仍須深考。

幸虧,清嘉慶甘泉林蘇門詩集《邗江三百吟》有《長耳挖》詩,詩中有序,稱:“此俗名一丈青也。金銀不一,婦女頭上斜插之!

原來,一丈青是末端帶有耳挖的長發(fā)簪!

這從清蘇三白的《浮生六記》中寫老鴇用一丈青簪花、清末升平署岔曲的一唱詞“粉臉桃腮白白勝過雪,斜戴著一丈青,水淋淋的玉簪棒兒在鬢邊別”可以得到印證。

9

扈三娘的秘密

散打三/水、品味智慧(26)

謝謝邀請!

據(jù)說,《水滸傳》傳到海外,譯名五花八門,其中公推賽珍珠所譯最好:《豹血: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是意譯,雄氣十足又頗有詩意。還有一個比較“知名”的譯名:《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水邊故事》,是直譯 + 天馬行空的揮發(fā),很有一股地攤兒文學的味道。

對了,水滸傳中寫男人居多,倒也寫了幾個女人,但要么品行不端,如閻婆惜,二潘,王婆,或悍丑陋,如顧大嫂、孫二娘——有人曾據(jù)此推斷:施大爺肯定這輩子吃過女人不少的苦頭,所以他大作中的女性朋友幾乎非奸/壞、即丑/怪。

但卻單單對這個扈三娘“網(wǎng)開一面”,寫的她一枝獨秀。在她的出場中就有兩處寫了:“玉雪肌膚,芙蓉模樣”,是“天然美貌海棠花”,漂亮是無疑的了。想當年金大俠苦追夏夢不成,就在他的“飛雪連天……”里面反反復復把女神以各種嬌姿秀態(tài)描繪——不曉得當年施大爺心中是不是也有個“隱隱而痛”的女神、寄托在扈三娘身上?

我們知道,綽號一般就是該人性情外貌的形容/體現(xiàn),施大爺給女神用“一丈青”來形容,到底要說明個啥……啥感受呢?

相信自打《水滸傳》傳播以來,就有不少猜測。其中比較“主流”的是:扈三娘是個高大美麗、有模特兒身材的女將——雖不至身高“一丈”、可也至少1.75米以上!這樣才可稱之為一、丈、青嘛!青,有很多美妙聯(lián)想——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多美的意境啊。

還有猜測說是紋身的、是一種毒蛇的……

不過可惜,這些都猜錯了,是——典型的誤解、誤讀。

以下,區(qū)區(qū)不才,就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來做一番考證和推論,權(quán)當是茶余飯后豆棚架下的一樁談資罷。

一丈青,首先顯然是跟身材有關(guān)。據(jù)相關(guān)資料,以古時各朝代的1尺來折合現(xiàn)代厘米:宋元時1尺約合今31.68cm ;明清時1尺約合31.1cm。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其所處或所描寫的時代(宋至明)尺寸相差不大。

再看水滸傳中以下要涉及的這組人物身高描寫:高者蔣門神、郁保四、任原,一丈;宋江“身軀六尺”;燕青“六尺以上身材”;王矮虎“五短身材”;武大郎“身不滿五尺”。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按1尺 = 31.39cm(取宋至明中間數(shù))算,那蔣/郁/任三個身高至少3.14米;宋江1.88米;燕青(不足7尺、取中數(shù)6.5尺)2.04米;王矮虎(就算比武大郎高點吧,5.5尺)1.73米;武大郎(算4.9尺吧)1.54米。

這,合常理嗎?

三個高者,高得連現(xiàn)代人也很少見嘛!

宋江都1米88了還叫“黑矮肥胖”?

燕青和任原打擂時宋江曾說“賢弟,聞知那人身長一丈,貌若金剛,約有千百斤氣力,你這般瘦小身材,縱有本事,怎地近傍得他?”——都2米多了還“瘦小”?

王矮虎1米73還“五短”?武大郎1米54咋說也不算“三寸丁”吧——如果哪個敢堅持這個“觀點”,敢保他走到全國任一地方、都立馬有一大撥“武大郎”圍上來找他要說法、搞不好挨一頓也是順理成章嘞!

——所以說這個尺寸/計量有問題!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出在羅貫中身上。

眾所周知羅貫中是施耐庵徒弟,《水滸傳》是經(jīng)他后來整理過的。是他把作品的“度量衡”給“統(tǒng)一”了的。

來看他的名著《三國演義》:劉備,7.5尺;關(guān)羽,9尺;張飛,8尺。按三國1尺合今24.2cm,那劉1.82米;關(guān)2.18米;張1.94米——這,是說得過去的。

再用這個三國尺寸來衡量上述水滸英雄:三個高者,2.42米;宋江1.45米;燕青1.57米;王矮虎1.33米;武大郎1.19米——是不是就比較合理了?

估計是貫大爺寫三國手寫滑了,養(yǎng)成了使用這個尺寸的“習慣”——這也難怪,古人畢竟沒得現(xiàn)代人精確嘛。比方曾經(jīng)就有人考證過,三/水里面的地理方位就不太科學/準確。

而且貫大爺?shù)牧硪徊啃≌f《殘?zhí)莆宕费萘x》里,寫大魔頭黃巢也是“身長一丈,膀闊三!,按唐代1尺合今30.7cm那也是3米多高了!而用他“慣用”的三國尺寸呢,就合理了。


原來是貫大爺?shù)摹傲晳T”害大家對扈美女的綽號亂猜。雖不至唐突佳人、可也算任意“拔高”!

那么扈美女到底有多高呢?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中贊燕青“平康巷陌,豈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原來燕青也被人封過叫“一丈青”!那——扈美女估計大約是燕青的高度:1.57米,這符合通常女性的身高!(當然龔開南宋人和貫大爺無交集,不知咋先有了貫大爺?shù)摹傲晳T”?這個我手頭沒資料,只好瞎猜一下:可能因施、羅、龔三個都是江浙一帶人,是不是那地兒有這“習慣”?)

這樣,宋江把扈三娘許配給王矮虎就不至于差距太大、也才說得過去嘛——況且假設(shè):婚后三娘穿平底鞋、矮虎穿增高鞋、大概就差不多了喲!

說來說去,那“一丈青”究竟是個啥東東?

其實有個最貼邊/最靠譜的解釋:《紅樓夢》第52回:“墜兒只得往前湊了幾步,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將他的手抓住,向枕邊拿起一丈青來,向他手上亂戳。”《兒女英雄傳》第20回:“頭上梳著短短的兩把頭兒,紥著大壯的猩紅頭把兒,彆著一枝大如意頭的扁方兒,一對三道線兒的玉簪棒兒,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

原來,“一丈青”就是古代的一種細長首飾:一頭尖細,一頭較粗(頂端有挖耳用的小杓),現(xiàn)在也找得到啊,四川又叫“小安逸”(是指掏耳朵時的舒服/酸爽)——是古時那些姐姐、嬢嬢、婆婆們?nèi)鰸?防身的利器!

由此,可以引申出“一丈青”的真正含義:靜,則莊重/小巧/可愛,動則尖利不好惹——翻譯成現(xiàn)代詩意詞語,就叫:玫瑰,帶刺的。卻也正好用來形容扈三娘的性格,她——是好惹的么?


不曉得是不是當初施大爺在追女神時毛腳毛手過?遭扎了、刺了?

所以回首往事、他又愛/又惱?所以就……給自己的女神替身取了這么個綽,綽號?可也沒給女神安排個善終。

看來,相比金大俠,施大爺還是狠些、絕灑些。

10

“一丈青”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扈三娘被稱為“一丈青”?

在小說《水滸傳》里,扈家莊的扈三娘,綽號一丈青。那么,一丈青是什么意思呢?

一丈青據(jù)說有多種解釋:

1,形容春色美好,大片大片的青色。2,指一種特殊的、大片大片的紋身。3,形容年輕女人身材修長,窈窕。4,一種像發(fā)簪的細長首飾,一頭尖細,一頭較粗,頂端作小杓。也可以作為掏耳朵的工具。5,古人將頭發(fā)稱作青絲,“一丈青”也就是指很長的秀發(fā)。6,盛產(chǎn)于北京香山一帶的一種很毒的毒蛇。

從上面幾種情形來看,我一時權(quán)衡再三,委決不下。

還是讓我們來看看扈三娘其人,或許慢慢會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

她原本是扈家莊千金大小姐,因為祝家莊、扈家莊、李家莊三莊聯(lián)防,勢力逐漸擴展,威脅到了水泊梁山,因而遭到梁山二寨主宋江嫉恨,借石秀、楊雄、時遷一事,發(fā)動了三打祝家莊的戰(zhàn)役。結(jié)果是,三莊全部被毀,扈三娘也成為了梁山的俘虜,在心理陰暗的宋江主持下,只能逆來順受地當起了猥瑣鬼矮腳虎王英的老婆?芍^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狗屎里。

不過,作為梁山三位女將之一的扈三娘,那功夫可著實了得!看看《水滸傳》是怎么描寫她出場的。

在《水滸傳》里,對扈三娘出場裝束描述,有過數(shù)次描述。

1、第四十八回“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兩打祝家莊”:

山坡下來軍約有二三十騎馬軍,當中簇擁著一員女將。怎生結(jié)束,但見:

蟬鬢金釵雙壓,鳳鞋寶鐙斜踏。連環(huán)鎧甲襯紅紗,繡帶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亂砍,玉纖將猛將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當先出馬。

2、第六十三回“宋江兵打北京城 關(guān)勝議取梁山泊”:

當先一騎馬上,卻是一員女將,結(jié)束得十分標致。有《念奴嬌》為證:

玉雪肌膚,芙蓉模樣,有天然標格。金鎧輝煌鱗甲動,銀滲紅羅抹額。玉手纖纖,雙持寶刃。恁英雄烜赫,眼溜秋波,萬種妖嬈堪摘。謾馳寶馬當前,霜刃如風,要把官兵斬馘。粉面塵飛,征袍汗?jié)瘢瑲怛v胸腋。戰(zhàn)士消魂,敵人喪膽,女將中間奇特。得勝歸來,隱隱笑生雙頰。

這就是扈三娘的兩次出場亮相,但從這兩次出場中,自然沒法弄清楚扈三娘為什么叫做“一丈青”的原因?磥,我們只能想別的辦法了。

我們知道,在《水滸傳》中,對于紋身的描述很多。魯智深、史進、燕青和阮小五,都是紋身愛好者,聯(lián)想起“岳母刺字”,看來,宋代紋身者絕不是少數(shù)人。

那么,一丈青扈三娘會不會也是因為有紋身,才被稱為“一丈青”的呢?按說女人紋身并不多,但扈三娘她可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一個殺氣騰騰的女中丈夫,巾幗豪杰!紋一身花團錦簇的圖案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從字面上找不到扈三娘“一丈青”的來歷,小說《水滸傳》也沒有說過扈三娘曾經(jīng)紋身,看來我們只能從宋代其他方面尋找一下這件事的蛛絲馬跡了。

宋朝,是我國一個各種文化燦爛多姿的時代。不僅有聞名遐邇的宋詞,還有瓷器的五大窯系:鈞窯、定窯、磁州窯、耀州窯、龍泉窯。另外還有正史沒有提及的汝窯、官窯。宋代瓷器圖案一反從前的格律式構(gòu)成,創(chuàng)造了輕松生動、親近自然的新風格。題材有花鳥、魚蟲、山水、人物等。描繪方法有用線勾勒、色彩平涂、圖案模印、圖案手工剔劃等?梢姡浼y飾多種多樣,讓人眼花繚亂。宋瓷圖案的題材涉及動物、靜物、花卉和人物等多方面。對后世影響特別深遠的有蓮花紋、牡丹紋、草葉紋。

說了宋詞、宋瓷,再看看宋代服飾。

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三種樣式。官服面料以“羅”為主,官服服色基本沿襲唐制。三品以上為紫色,五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綠色,九品以上青色。除了執(zhí)行公務以外,官員們平常還有官服以外的便服。就像我們平常在單位穿工作服,下班以后都要換一身行頭,意思差不多。遺老服的意思,則是過去朝代遺留下來的,以存古風之意。

但不管是官服、便服,還是遺老服,花色品種都很多,工藝樣式比較偏重寫實。衣服裝飾樣式,主要有牡丹紋、蓮花紋、菊花紋、草葉紋等。

另外,刺繡、緙絲等,注重生色花,并有了空前的水平。這種風氣也影響到了社會的各個行業(yè)、各個方面,比如建筑、彩繪、服飾、陶瓷等多種行業(yè)和領(lǐng)域。

那么,扈三娘的一丈青的綽號,是不是與這些圖案、紋飾有關(guān)呢?究竟是指她身上的紋身呢?還是指她衣服上的紋飾呢?或者,還有另外我們根本不知的說道呢?

寫到這,突然想起戲劇里的青衣角色。我們知道,所謂青衣,就是專指戲劇里的年輕女子,最多到中年,老年女人就不能用“青衣”來表示了,只能稱呼“老旦”。那是不是扈三娘平時在家時,喜歡穿一身青色長裙,加上她身材高挑,給人一種凹凸不平、修長有致的流線型的青色印象?比如像下圖這樣?

不管怎么說,“一丈青”在當時肯定是大家一見就知的一個名詞,經(jīng)過一千多年的歲月風霜,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確切明白它究竟是什么意思了。其含義,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過,我個人覺得,很可能是跟她平常閨閣中休閑時的穿著有關(guān)。朋友們可以想想,扈三娘盡管在戰(zhàn)場上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女中豪杰,但也是她父母眼面前的一個乖乖女,掌上明珠。她總不能每天都穿著一身戎裝,手里拿著殺人的兵器,在所有人面前都表現(xiàn)出一副女魔頭殺氣騰騰的樣子吧?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