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嬰是漢高祖劉邦在沛縣起兵時跟隨他的小伙伴之一,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他本是沛縣官府的馬房里掌管養(yǎng)馬和駕車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公務(wù)車司機(jī)。他沒天駕著馬車迎來送往,接觸不少人,其中就有泗水亭長劉邦。夏侯嬰與劉邦關(guān)系親厚,他每次駕車從泗水過,總要去找劉邦聊天,而且一聊就是一天,兩人非常投機(jī)。后來劉邦起兵后,便一直跟隨劉邦南征北戰(zhàn),為劉邦創(chuàng)立西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痹谥袊糯飞虾芏嚅_國皇帝在平定天下后,就開始誅殺功臣,以更好的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劉邦算是其中比較出名的一個,皇后呂雉幫他殺了韓信、彭越,就連與他關(guān)系最好的盧綰都預(yù)感到威脅叛變了,甚至快死了還派周勃、陳平去誅殺他的連襟樊噲。但劉邦對夏侯嬰?yún)s非常信任,包括后來呂后專政,呂雉對他也非常禮遇,后來的漢文帝劉恒對他依然尊敬有加。為什么無論誰掌權(quán),無論朝政如何變化,夏侯嬰都能得到厚待呢?
劉邦之所以殺功臣是因?yàn)檫@些人功高震主,本識、實(shí)力都太大,威脅到他的皇權(quán),他自然要想法除掉他們。夏侯嬰則不同,他從跟隨劉邦打天下起到漢文帝八年去逝,基本就擔(dān)任一個職務(wù)太仆。秦漢時期太仆就是掌皇帝與馬和馬政的官,這個職務(wù)使他與歷任皇帝都很親近,而且不掌什么軍政大權(quán),夏侯嬰本人除了馬趕的比較出色外也沒什么長處,對當(dāng)權(quán)者沒有威脅,這是夏侯嬰能得善終的根本原因。
劉邦唯一一次欲殺夏侯嬰,是在他們功打彭城時兵敗,夏侯嬰載著劉邦逃跑的途中。當(dāng)時項(xiàng)羽的軍隊(duì)追趕的比較急,劉邦唯恐自己跑不掉,在路上他們又遇到了劉邦與呂雉的一雙兒女,即后來的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于是本來就不快的馬車又加上了兩個孩子跑的就更慢了,劉邦為了跑的快一點(diǎn),幾次把兩個孩子給踹下了車,都被夏侯嬰給抱了上來。后來為了防止劉邦再把孩子踹下去,夏侯嬰就把兩個孩子抱在掖下趕車。劉邦焦急萬分,有數(shù)十次舉劍欲殺了他,最后又都放下了。后來他們成功地逃脫了楚軍的追捕,劉邦也為夏侯嬰記了一大功。由此可見劉邦并不是真要?dú)⑺,只是情急之下的反?yīng),事后的劉邦應(yīng)該是非常感激夏侯嬰的。由此也可見夏侯嬰的忠心和仁義,如若他們被捕,劉邦和他都要死,劉邦自己都舍棄自己的兒女了,他卻不忍心,如此仁厚之人劉邦當(dāng)然對他寵信有加,怎會舍得殺呢!
也因?yàn)榇伺e,呂雉視他為救命恩人。呂雉專權(quán)時,很多劉姓宗室和元老大臣都被殺害,夏侯嬰?yún)s可以安然無恙。夏侯嬰不仁義而且很聰明,從不參于政治斗爭,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呂雉要不行的時候曾問夏侯嬰應(yīng)該立誰為帝,夏侯嬰只說這事是由呂雉來決定的,呂雉立誰為帝他就輔佐誰。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 他拎的很清。
誅滅諸呂以后,眾大臣擁立劉恒為帝。夏侯嬰做為老太仆,親自駕車去接劉恒,擁立劉恒為帝。劉恒自然投桃報(bào)李善待他,還讓他做太仆,直至漢文帝八年去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