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說"食色性也",連道貌岸然的封建禮教的倡導(dǎo)者也這樣認(rèn)為,可見"色"并非什么不可告人的東西。
所以小人物是從來不避諱所謂的"色"的,他們茶余飯后,聊天搓麻,酒桌聚會都是把葷段子掛在嘴邊,甚至交流心得、炫耀收獲。
但越是大人物就越忌諱這些,這倒不是大人物思想覺悟多么高,也不是他們修行到家了坐懷不亂,而是他們頭上有耀眼的光環(huán),在意自己的形象,必須要裝,裝得一本正經(jīng)。其實大人物也食人間煙火,也有七情六欲。也會有"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壯舉,也會有"滅燭解羅裙"的渴望,大詩人郭沫若的情感生活有點五彩繽紛,美國著名的黑人運(yùn)動領(lǐng)袖馬丁路德金喜歡特殊服務(wù),但路歸路橋歸橋,一碼是一碼,瑕不掩瑜,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歷史地位。
和"不為君王唱贊歌,只為蒼生說人話"的"憤青"詩人比,大詩人白居易是體制中人,雖然寫過《賣炭翁》描述民間疾苦,但也寫過《長恨歌》為扒灰君主李隆基和兒媳婦的愛情唱贊歌。
首先白居易有愛色的條件,白居易當(dāng)過杭州、蘇州刺史,也做過江州司馬,還擔(dān)任過河南府尹,長期在官場中應(yīng)酬、穿行,接待上級也被下級接待,久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耳濡目染,不會也學(xué)會了。不會在官場中就沒有辦法生存。
而且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我們不能說白居易是貪官,也沒有證據(jù)說明人家有違法亂紀(jì)現(xiàn)象,但公款招待的事應(yīng)該不會少。
搬磚的農(nóng)民工要用血汗錢來找樂子,而當(dāng)官的老白至少不用掏腰包。
其次白居易有愛色的資本,詩人都好酒,李白斗酒詩百篇,酒是詩人的靈感,琴詩酒伴皆拋我,雪月花時最憶君。
——《寄殷協(xié)律》遇酒逢花還且醉,若論惆悵事何多。
——《曲江有感》三盞醺醺四體融,妓亭檐下夕陽中。
——《偶飲》酒是色媒人,酒色不分家。
再說詩大多數(shù)是要譜曲,譜曲后吟唱,而吟唱的歌手多數(shù)是處于風(fēng)花雪月的場所,就是出賣色相的場所,老白經(jīng)常出入歡場,有很多粉絲,也給別人當(dāng)粉絲,高朋滿座很正常,普通朋友也少不了,所以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一點,白居易在任時憂國憂民,肩負(fù)君王的重托,公務(wù)繁忙,愛色工夫也不多。而退休之后,一下子孤寂了,就要有業(yè)余愛好打發(fā)時間。要不然心情沉重,就會郁悶,免疫力就會下降。養(yǎng)花是愛好,釣魚是愛好,搓麻下棋是愛好,愛色也是愛好。只要不違法,不禍害社會。唐朝的時候可以納妾,也可以有侍女,也沒有規(guī)定不能出入歡場,所以白居易的愛色也就無可非議。
晚年的白居易不管參禪,論道、品酒、還集愛色于一身,修身養(yǎng)性談不上,但陶冶性情倒是很舒心,無傷大雅,有益身心。
白居易跟老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也以愛色之人自嘲,這說明他是坦蕩的,不是虛偽的,不裝腔作勢,不矯揉造作,非?蓯鄣囊粋小老頭。
白居易在愛色的同時,也得到了生活的體驗,豐富了自己的閱歷,也給后人奉獻(xiàn)出精彩紛呈的詩篇。
白居易晚年的家妓數(shù)量多得出乎想象,被他詩中提起過的,就有二十多個。
白居易五彩斑斕的詠妓詩,叫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如癡如醉。
白居易的《西湖留別》可謂紅顏美色的絕唱: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江山美,風(fēng)景美,花草美,但最美的還是情意纏綿的粉黛和紅顏。別人回家都是衣錦還鄉(xiāng),而老白回家則是歌姬滿載。
白居易的老鐵、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在《樂天寄憶舊游因作報白君以答》詩中,戲謔老白說"其奈錢塘蘇小小,憶君淚點石榴裙。"
蘇小小是江南第一名妓,被稱為"中國的茶花女",也是個有名的才女。
晚年的白居易,徜徉在伊水畔邙山旁,看紅葉滿山,觀落霞滿坡,聽小妾唱歌。
女色在白居易的晚年生活中是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是生活的調(diào)味劑,也是人生旅程的伴侶,有了他們,我們的大詩人才不會孤單,有了女色我們的大詩人才會有靈感。"人老心不老,常喝養(yǎng)命寶",而我們年屆花甲的大詩人白居易有了"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小女子,就會煥發(fā)青春活力,生活就會充滿詩情畫意,暮年也會酣暢如意。
正是那些多彩多姿的女色陪伴我們的大詩人走過了人生最后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