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雍正推薦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的橋段,屬于是鄔思道導演的,奪嫡系列劇中的一集。中心思想是進一步樹立,雍正一心為天下,而不是狹隘的謀私。

太子二度被廢

康熙將對愛妻的愛,全給了太子胤礽,將其接照接班人來培養(yǎng),有些放縱,以致于任意妄為。哪怕是“張五哥頂包”一案,引發(fā)了大清建國以來最大的司法腐敗,康熙借張廷玉兒子生病,說了一句:朕兒子的病,怕也是好不了。一個“怕”字說明了還對太子寄予希望,望其回頭是岸;其次心情極其復雜,要開始考慮太子新人選。

太子呢,嘗到權力的甜頭,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始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法跨越君臣的界限。復立后的太子,更深感權威受到挑戰(zhàn)。于是,寫信任伯安,索要《百官行述》,以此要挾百官。東窗事發(fā),在部下的慫恿下,殊死一搏,發(fā)動政變。事敗,二度被廢。

爭奪大將軍王

如此,太子之位虛懸,胤禩與雍正兩個陣營躍躍欲試。是時傅爾丹兵敗西北,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康熙急需一名大將,領兵西北,挽回頹勢。更長遠的考慮,康熙日漸年老,繼承人也提上日程。胤禩與雍正再清楚不過,此次領兵西北便是當選太子的重要砝碼,雙方勢在必得。

  • 八阿哥陣營:胤禩在太子首度被廢之時,與佟國維密謀太子之位,遭到康熙斥責,地位一落千丈。其次胤禩本人也無統(tǒng)兵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違心地,在八阿哥陣營內部推薦出老十四。
  • 雍正陣營:胤祥因幫太子謀殺鄭春華,以及派兵剿滅江廈鎮(zhèn)兩事的過失,遭到康熙圈禁。雍正痛失幫手,但也不能干著急,并無統(tǒng)兵之才的他,臨陣磨槍,練起了弓馬功夫。只不過效果不盡人意,打那指那。

鄔導演分析劇情

無奈之下,雍正以全家身家性命為賭注,上書保薦胤祥擔任大將軍王。旁觀的鄔思道,早在八阿哥陣營導演的“張德明相面”鬧劇中,洞悉其心,判斷出康熙的真實意圖,提出雍正推薦胤祥不當?shù)乃臈l理由:

  1. 胤祥外公為蒙古喀爾喀大汗,出任大將軍王,統(tǒng)兵西北,恐有不當之處;
  2. 傅爾丹真實兵敗原因,是胤禩陣營背后搞的鬼。一旦傅爾丹兵敗,胤禩他們便有機會上位,建功立業(yè),從而在繼位上取得領先;
  3. 即使胤祥出任,也會受得胤禩主導的戶部,老十四主部的兵部的鉗制,功敗垂成,進而累及雍正;
  4. 更重要的是,康熙此舉意在考察皇子。雍正若爭得大將王,反而影響此前樹立的一心為天下的形象。

鄔導演指點迷津

為此,鄔思道分兩步棋走:

  1. 讓雍正主動推薦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進一步贏得康熙的“印象分”;
  2. 力保年羹堯出任陜甘總督,目的在于制約老十四在西北糧餉,以免尾大不掉,威脅日后的奪嫡。胤禩陣營得了便宜,也不好意思再爭陜甘總督。

后記

前腿雍正還在斥責年羹堯送的壽禮,后腿便換了一幅面孔,當著老十四的面說預備好的壽禮,也算了老十四的一份。弄得來之前,還在為壽禮發(fā)愁的老十四,犯嘀咕:老四什么時候變“暖男”了。要不說好皇帝先得是好演員,狀況百出下,也能隨機應變。于是,兩兄弟拿著壽禮,在母親面前“和諧”了一陣子,之后實現(xiàn)了既定目標,皆大歡喜。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歡迎點贊留言^_^

最佳貢獻者
2



西北準噶爾部是清朝前期的強大對手,從康熙皇帝在位的中期開始,準噶爾部屢屢進攻清朝的西北地區(qū)。清朝雖然也曾經擊退了準噶爾部的進攻,但是由于國力有限,清朝無力徹底消滅準噶爾部?滴57年,清朝西北地區(qū)的6萬多軍隊全軍覆沒,準噶爾部磨刀霍霍,準備進攻清朝的甘肅和青海等地。為了圍堵準噶爾部,清朝方面需要派遣大將前往西北地區(qū),康熙皇帝準備在皇子中挑選一位出任大將軍王。此時的康熙皇帝已經垂垂老矣,而且病入膏肓,誰掌握了軍權,就等于能夠在皇位的爭奪中占據(jù)優(yōu)勢。由于西北的戰(zhàn)事越來越大,清朝在西北地區(qū)聚集了20多萬軍隊,這相當于清朝一半的家底。



對于雍親王胤禛來說,自己的助手老十三胤祥仍被囚禁在宗人府,根本不可能被釋放。雍親王本人并不擅長軍事,因此,雍親王非常發(fā)愁,因為這等于把軍權拱手讓人。此時,雍親王的首席謀士鄔思道分析了當前的局勢,老十三胤祥能夠率兵出征是最好的結果,但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xiàn)。既然不能,那就退而求其次,推薦老十四胤禵為大將軍王。雖然老十四胤禵是老八集團的成員,但是并不是核心成員,老八對老十四很不信任。老八的計劃是自己出任大將軍往,并不愿意讓給老十四。老十四和老八貌合神離,對于這一點,鄔思道看的非常透徹。對于雍親王來說,絕不能讓老八掌握軍權,這是底線。



在這樣的情況下,讓老十四胤禵掌握軍權未嘗不是一個辦法。老十四胤禵也很靜明,自己對皇位有野心,但自己沒有機會,只能在老八集團暗中蟄伏,F(xiàn)在西北發(fā)生了戰(zhàn)爭,正是自己出手的機會。其實,老十四對老八也很警惕。自己在西北作戰(zhàn),如果后方軍需供應無法保障,那前線的大軍就會不戰(zhàn)自亂。為了防止老八集團暗中搗亂,老十四胤禵舉薦了年羹堯出任陜甘總督。從這一點來說,老十四胤禵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不過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是老十四最好的選擇,因為年羹堯是四哥的人,四哥最少不會坑自己。



緊接著,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前往西北前線作戰(zhàn)。老八集團自然要暗中牽制老十四的軍事行動,老十四身邊的幾個主要將領都是老八的人。但老十四的手段很高明,老十四利用一封假信件成功的策反了心腹大將鄂倫岱。結果,鄂倫岱投靠了老十四,老十四成功擺脫了老八集團的控制。在康熙皇帝生日之前,老十四完成了一次大捷,為康熙皇帝的生日獻禮。老十四進獻的生日禮物是天上的一枚隕石,等鄂倫岱送到京城以后,老八集團悄悄換成了一只死鷹。對于老八集團的小動作,康熙皇帝心知肚明,但此時的康熙皇帝已經無力理會這些事情了。



隨后,康熙皇帝去世。雍親王胤禛利用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放出了老十三胤祥,而老十三胤祥則利用自己在軍隊中的影響力,控制了城外的豐臺大營,掌握了京城附近的武裝力量。事已至此,老八集團已經無法形成什么太大的威脅。至于遠在西北的老十四,雖然擁有20多萬大軍。但陜甘總督年羹堯負責西北大軍的軍需供應,接到雍親王的命令以后,年羹堯立刻切斷了大軍的后勤補給線,同時命令甘肅和陜西進入戒嚴狀態(tài)。老十四原本擁有一把好牌,卻由于用人不當,最后滿盤皆輸。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jù)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jié)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wǎng)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chuàng)。

3

《雍正王朝》中,四爺與胤禵雖是同父同母,但兩人都對皇位情有獨鐘,所以競爭激烈,一直都是對頭。胤禛是權謀手腕高超的的“演員”,做任何事都會通盤考慮,長遠打算;胤禵軍事才能突出,但政治上比較幼稚。這對兄弟,明面上關系最好的一次,就是胤禛舉薦胤禵為大將軍王。既然兩人暗地里較勁,胤禛為何還要舉薦胤禵呢?

當時,傳爾丹折戟沉沙,并非自己不能打,而是受制于后援補給。八爺黨為了爭取兵權,處處刁難。敗報傳回,康熙準備在皇子中選一個大將軍王,代皇帝出征,但老爺子也放出風,誰能成為大將軍王,誰就是下一個帝王。八爺黨因此而出現(xiàn)誤判,老八和老四都想要,以至于留下裂痕。

四爺差點也上了康熙的“當”,先是自己練箭,接著又想保舉老十三,但經鄔思道一番指點,頓時豁然開朗。

打上為國舉賢的標簽,贏得康熙賞識

康熙派誰為大將軍王,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之所以沒有透露,就是想考驗幾位皇子,看誰更有肚量。凡是爭得死去活來的人,那就說明心胸不夠寬廣,很可能被排除在候選人員之外。

胤禵是軍事科班出生,又管理多年兵部,擅長行軍布陣,出任大將軍王可謂專業(yè)對口。關鍵是派他去西北,后援不至于受制于人。他想去,可又不能毛遂自薦,這是朝堂忌諱,只能寄希望于別人舉薦。

舉朝上下都知道,胤禵是八爺黨的人,胤禛自成體系,兩人水火難容。胤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舉薦了胤禵,這會讓滿朝文武都覺得,四爺不僅僅是“孤臣”,也很有胸懷,能夠以大局為重?滴跻矔J為,胤禛為國舉賢,有仁君的格局,印象分也會增加不少,這就無形中增加了四爺奪嫡成功的概率。

如果舉薦胤祥,即便成功了,也會是一個大麻煩,人家會說你胤禛搞“小團伙”,何況后續(xù)還有很多問題;失敗了,那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二選一,舉薦老十四更加劃算,為自己臉上添金。

進一步分化八爺黨,減少競爭壓力

這個大將軍王的頭銜,給人的感覺就是誰拿到了,誰就是儲君。老八對皇位孜孜以求,肯定會爭取大將軍王,那就會與胤禵形成直接競爭關系。

八爺黨本就樹大根深,如果內部團結,一致對外,其他人根本不是對手;如果內部出現(xiàn)裂痕,對手才有機可乘。胤禛在這種時候舉薦胤禵,胤禵的心態(tài)明顯就會出現(xiàn)變化,我?guī)湍阖范T干壞事、背黑鍋,你居然連個大將軍王都舍不得,看來還是自己的親兄弟靠譜。

胤禵做了大將軍王,胤禩心里必然不高興,肯定也會對他有看法。此外,胤禵是帶著兵,去西北打仗,京城的對手就少了一個;胤禩沒有胤禵,軍事影響力也受到削弱。只要兩虎相爭,胤禛就能鷸蚌得利。

與胤禵私相授受

胤禵當上大將軍王,就會掌控十萬大軍,這讓胤禛也有幾分壓力。但鄔思道的分析是,西北用兵,看似兩軍對壘,其實打的是錢糧和后勤補給。控制后勤,就能制約前線。陜甘總督負責糧草接濟,只要控制了陜甘就能制衡西北的大軍。

因此,胤禛做了一個局,小兩口夫唱婦隨,引導胤禵上鉤,接著以保舉胤禵為大將軍王為條件,換取胤禵保舉年羹堯為陜甘總督。胤禵也知道陜甘總督意味著什么,但為了大將軍王,也只好接手條件。可以說,胤禛這招,完全是無中生有。

此外,當時正好是德妃過生日,胤禛當著母親的面說出保舉之事,既能表現(xiàn)出兄弟和睦,也顯示了自己的孝心。

秋媚說:胤禛把一張牌的威力,發(fā)揮到極致,讓父母兄弟滿意的同時,還達成自己的目的。尤其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舉薦,既能讓八爺黨內部相互猜忌,還能贏得大家敬佩。

4

清朝前期,西北一帶戰(zhàn)事頻頻,繼噶爾丹率兵侵占喀爾喀蒙古,被御駕親征的康熙擊敗后不到二十年,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再度挑起戰(zhàn)火,派兵入侵西藏,殺死拉藏汗,囚禁達賴喇嘛,公然挑釁朝廷。康熙勃然震怒,任命傳爾丹為振武將軍,率6萬大軍前往平叛?滴跷迨吣,西北傳來戰(zhàn)報,傳爾丹貪功冒進,誤中圈套,6萬大軍全軍覆沒。獲悉戰(zhàn)敗的康熙決定從諸皇子中擇一賢者,封大將軍王,代父出征,率十萬大軍前往西北平叛。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方面可以在老爺子面前出頭露臉,美其名曰“替父分憂”,另一方面也是掌控兵權的絕佳時機。諸皇子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甚至連圈禁在咸安宮中的廢太子胤礽也托人帶口信給師傅王掞,舉薦他出來帶兵。老四胤禛也不例外,他頭一個想要舉薦的人就是老十三胤祥,但考慮到胤祥尚在圈禁,如若不蒙允準,甚至想過要毛遂自薦,千萬不能讓這個大將軍王落到八爺黨的手里。

那么為何胤禛最終卻在朝會上舉薦老十四胤禵出任大將軍王,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

博取“任人唯賢,不避私怨”的良好印象

雖然老十四和胤禛是一母同胞的嫡親兄弟,但兩人因政見不合,分屬兩個陣營。胤禛忠于太子一黨,老十四卻跟八爺黨打得火熱。胤禛舉薦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既展現(xiàn)了他內心的光明磊落,又表露出其任人唯賢的公正作派。在康熙的諸皇子中,只有老十三胤祥和老十四胤禵多年帶兵,深通兵略。在老十三被圈禁的情況下,老十四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最佳人選,實際上也是康熙心中默定的人選。之所以令眾臣當廷舉薦,一方面是為了考驗群臣的真實心意,另一方面是為了獲得廣納諫言的美名。胤禛順水推舟,舉薦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恰恰迎合了康熙的本意,在他心中留下了“任人唯賢,不避私怨”的良好印象。

獲得由年羹堯出任陜甘總督的政治博弈

大將軍王坐鎮(zhèn)西北,統(tǒng)率十萬大軍,無論將來由誰繼承大位,都是不容忽視的一支可怕力量。西北地瘠民貧,無法供應大軍糧草,因此負責籌措和轉運糧草的陜甘總督則成為制約大軍的關鍵職務。既然老十四是圣心默定的人選,胤禛何不做個順水人情,以博取派年羹堯出任陜甘總督一職。為此,胤禛借給生母德妃拜壽之機,在胤禵面前夸贊年羹堯的好處,又當場表示將舉薦他出任大將軍王。胤禵投桃報李,主動表示讓年羹堯出任陜甘總督,一場政治博弈就此達成共識。

有利于化解八爺黨勢力

老十四雖然跟八爺黨打得火熱,滿朝上下都把他和老八、老九、老十認作一黨?蓪嶋H情形卻有區(qū)別,老九、老十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保老八上位,老十四卻是在借機積攢人望,待時機成熟再另起爐灶,是八爺黨的“黨中之黨”。胤禛舉薦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可以讓他遠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同時胤禛跟老十四之間的頻繁走動會引起八爺黨內部的猜忌,對于化解八爺黨勢力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促使胤禵和八爺黨的矛盾得到激化。

綜上所述,胤禛舉薦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既博得了“任人唯賢”的好印象,又順利地把年羹堯安插在制約大軍糧草的關鍵位置上,還取得化解八爺黨勢力,緩和兄弟關系等種種作用,可謂是好處多多,玄機處處的奇謀妙策。

文/歷史茶坊 點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原創(chuàng)首發(fā)!請動動手指在下方點個贊,歡迎轉發(fā)和留言!

圖片源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5

在歷史中,并沒有出現(xiàn)老四推舉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的情節(jié)。這個問題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之中發(fā)生的,所以我們用《雍正王朝》來解讀這個問題,并非歷史。

背景: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康熙帝發(fā)兵救援。此時,已是九子奪嫡的后期,長子胤禔被誠親王胤祉檢舉詛咒太子被康熙帝圈禁,太子胤礽統(tǒng)兵作亂被圈禁,而第八子胤禩在推舉新太子之時實力太盛為康熙所忌憚,因此第八子、第九子、第十子都遭受打擊,奪嫡無望。所以九子奪嫡之中的五派爭鋒到最后演化為二王之爭,就是第四子胤禛和第十四子胤禵,這二位可是康熙后期爭儲的中心。而且按常理雍正應該反對弟弟胤禵建功立業(yè),但是雍正此時推舉胤禵為大將軍王是有以下幾點好處的。

讓胤禵遠離京城,胤禛更好控制時局

準噶爾部的叛亂可不是一年兩年能夠平定的,而準噶爾部先前的叛亂都是康熙御駕親征親自前去征討,可如今康熙帝的身體每況愈下,說不定哪天就駕崩了,而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也是一個時間長的差事,所以,雍正皇帝此時保舉胤禵出征,等于二王之爭處于京城的胤禛就占據(jù)了先機。

胤禛在京,如果康熙帝駕崩傳位不是自己,自己也可以篡改,就算傳給了自己,自己在京城也可以更好控制時局,從后來的結局也可以看出。胤禛康熙身邊接受遺詔,準備繼承皇位,而胤禵沒有在京城,胤祥順利接管豐臺大營的兵權,而八爺黨因為胤禵沒有在身邊也回天乏術了。

趁此時拉攏胤禵,讓年羹堯得到陜甘總督這位子

從一開始,十四爺就跟八爺黨成員混在一起,與胤禛等人劃清了界限,隨著諸位皇子的勢力倒臺,二位更是水火不相容。但是胤禛借著給自己生母過壽的時候,乘機和胤禵這個骨肉兄弟談一談兄弟感情,也在自己母親面前說了一下保舉自己十四弟為大將軍王的想法,這時候十四爺瞬間被胤禛打出的感情牌所迷惑,并表示自己坐上大將軍王的寶座立即保舉年羹堯做陜甘總督。因為胤禵知道年羹堯是胤禛的家奴,提拔胤禛的奴才,也就是為了報四哥胤禛的保舉之恩。

但是陜甘總督這個位子是胤禛大殺器,也是胤禛提前布好的一枚大棋。因為這個位子管著西北大營的糧草供應,胤禛即位后,立即讓年羹堯接管西北大營,胤禵乖乖就范就是因為年羹堯掌握著糧草,年羹堯又是胤禛家奴,所以等于胤禛控制了西北大營的命脈,胤禵縱有幾十萬大軍也不敢造次,只得乖乖就范。

胤禛此舉為了提升自己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增加自己的即位籌碼

康熙帝晚年遭受九子奪嫡之亂,讓其心力交瘁,所以康熙皇帝是非常喜歡看見皇子們之間和睦相處的。之前,三王爺胤祉因為與太子素來和睦,康熙帝就對這個兒子大加贊賞。

而康熙帝面對準格爾叛亂時,心里早就確定了胤禵這一人選,因為面對準格爾叛亂,之前康熙都是御駕親征的,與蒙古王公們一起戰(zhàn)斗,鼓舞人心,而今康熙自己年紀太大,只有選擇一位皇子代表自己前去,而諸多皇子之中,能夠為三軍統(tǒng)帥的只有十三子胤祥和十四子胤禵,但是此時胤祥遭受圈禁,所以只有胤禵才能勝任。

所以康熙要諸位大臣推薦出任大將軍王人選,也就是對胤禛的一個考驗。幸好鄔思道識破了康熙的小心思,讓胤禛保舉十四爺。一方面顯出自己,不計前嫌,只為國家推薦賢能的無私之心。另一方面,也顯出自己愛護兄弟的一面。

這樣一來,康熙就更肯定胤禛是適合繼承皇位的人選。所以,胤禛在康熙心里就是人品貴重之人了。

6

《雍正王朝》中,新疆發(fā)生叛亂,新疆的六萬清軍被叛軍殲滅,形勢嚴峻,朝野震驚。為此,康熙下旨,讓朝臣從皇子中推薦一人,帶兵去新疆平亂。

千鈞一發(fā)之際,四爺本來是想推薦被關押的十三爺擔任大將軍王,但在潛邸謀士鄔思道的勸諫下,最終推薦了老十四當任大將軍王。

推薦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不管是于公于私,都有很多好處。

于公的方面

諸位皇子中,只有十四爺和十三爺懂如何帶兵、如何打戰(zhàn),在軍營中也有威望。從他們兩人中推薦,自然最為合適。不過,打仗打的是錢糧,錢糧的保障靠的的八爺主管的戶部。假如推薦十三爺,大軍的后勤保障必受十三爺掣肘,搞不好會全軍覆沒。如此一來,耽誤了朝廷剿滅叛軍,四爺和十三爺?shù)恼吻巴竟烙嬕搽S之泡湯。因此,四爺沒有選擇,只能推薦十四爺。

于私的方面

一、十四爺和八爺是一黨,可以說是八爺黨的左膀右臂,推薦十四爺擔任大將軍王,可以挑撥八爺和十四爺?shù)年P系(當時八爺也想出任大將軍王)。果然,十四爺擔任大將軍王后,開始覬覦皇位,在新疆,十四爺模仿八爺?shù)墓P記,挑撥鄂倫岱(八爺派在軍中監(jiān)視十四爺?shù)膶④姡┡c八爺?shù)年P系,讓八爺感受到了十四爺?shù)耐{,最終導致了死鷹事件的發(fā)生。

二、康熙明知十四爺和八爺是一黨,但四爺還是推薦了十四爺,這讓康熙以及朝臣看到了一個一心為公的四爺,這次的推薦,使四爺在康熙和朝臣們的心中又加了不少的分。

三、雍正推薦十四爺出任大將軍王的同時,作為交換(年羹堯出任陜甘總督需大將軍王認可),還推薦了時任四川總督的年羹堯出任陜甘總督,由年羹堯保障十四爺?shù)暮笄凇H绱艘粊,即便將來十四爺有異心,有陜甘總督年羹堯的掣肘,十四爺也掀不起風浪,此舉可謂萬無一失。

四、四爺此舉,使母親開心,緩和了與十四爺?shù)年P系,體現(xiàn)了自己孝順的一面。

綜上,四爺推薦十四爺出任大將軍王的好處有:在康熙與朝臣中博得了一心為公的美譽,在母親展現(xiàn)了自己孝順的一面,暫時緩和了自己與十四爺?shù)年P系,挑撥了十四爺和八爺?shù)年P系,保護十三爺,重用了自己的心腹年羹堯,好處簡直太多了。不得不說,鄔思道真神人也!

7

你好,我是小崔讀書說事,我來回答!


題主所問雍正王朝中:雍親王推薦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到底對自己有什么好處?


推薦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四爺胤禛這一手玩的是整部劇中最妙也是最關鍵的一次,看似是一步常規(guī)操作,實則波濤洶涌。為何這樣說呢?

其實只要仔細想一下就會明白,這一次舉薦可以達到多重功效:

一、給他父親康熙表明自己并沒有野心,我只是個辦事的“孤臣”;

二、瓦解“八爺黨”,挑起“八爺黨”內部的矛盾,自己好漁翁得利;

三、主動示好老十四,順便推出年羹堯,一舉兩得,即便老十四有什么動作,年羹堯卡著西北門戶,不給他錢糧,數(shù)十萬大軍寸步難行;

一、首先,來說說這件事發(fā)生的背景

康熙五十七年,中原平穩(wěn)無事,西疆策妄阿拉布坦與西藏喇嘛之間政教之爭卻愈演愈烈,終于釀出大變?滴跷迨,阿拉布坦遣準噶爾部將軍大策妄率兵大舉攻略青海,殺死大藏汗,大軍入藏占領拉薩城,囚禁達賴喇嘛,事情終于到了非管不可的時候了。兇信傳到北京,康熙皇帝赫然震怒,即命傳爾丹為振武將軍,祁德里為協(xié)理將軍,出阿爾泰山,會合富寧安軍嚴防準噶爾入寇,只遣西安將軍額魯特督兵入藏平叛,著四川提督年羹堯駐節(jié)西安守護中原門戶。

誰曾料想,傳爾丹輕敵冒進,六萬多名清兵中了誘敵深入之計,被困在喀喇烏蘇河岸。幾次突圍,竟被困得水桶似的滴水不漏。彼地水寒草薄,糧道又斷,不數(shù)日間準兵四面聚集,一陣攻擊,可憐六萬大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接濟無望,遂不攻自亂,全軍覆沒。這是康熙登極五十七年來空前未有的大敗,急報入京,立即引起舉朝震驚。

康熙十五歲廟謨獨運,智摘鰲拜;十九歲力排眾議決意撤藩;三十二歲收復臺灣,連同三次親征,大大小小親臨七十余戰(zhàn),從沒有吃過誰的虧。如今一個小小的阿拉布坦發(fā)難,卻奈何不得了!本想自己出征無奈年歲大了,所以,才決定讓眾臣推舉一個皇子統(tǒng)兵出征。

二、各位阿哥們們的打算和心思

這件事發(fā)生之后,連被囚禁的大阿哥、廢太子胤礽都得到了消息,他們也想方設法準備出來帶兵出征,無奈康熙已經下定決心永遠囚禁他們,他們也只能異想天開了。

康熙的兒子們好武的有老十三、老十四,他們二人都帶過兵,而且熟讀兵書。但老十三胤祥,這時候也被圈禁著,即使沒被圈禁,他也沒什么機會帶兵出征,首先,胤祥的外公是蒙古科爾沁草原的大汗,如果讓胤祥帶兵,不能不考慮到這一層,倒不是說胤祥帶兵會謀反,這樣做會影響軍心。其次,康熙囚禁老十三胤祥是為了保護他,因為胤祥是個俠王,康熙怕他在兒子們奪嫡的過程中胤祥也去爭,這過程中胤祥難免被害。

剩下的參與奪嫡的兒子們,三阿哥試探了一次,一擊不中,退而安心讀書著書,且他沒有過帶兵的經驗,四阿哥胤禛,是康熙兒子們里面辦差最多的人,但都是民生政務,他也不擅長兵略,但也想帶兵,或者推舉年羹堯,再有就是“八爺黨”的人,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是一檔子事,舉朝皆知。但里頭有點小小區(qū)分,八九十堅如磐石,十四阿哥卻是‘黨中之黨’,這四位阿哥在一起商量了一番,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都假意推辭,互相吹捧對方,誰也不肯說出心里話。

其實,主要的競爭對象就剩下下三個人,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這三人也是太子的主要人選,但這主要要看康熙是怎么打算,選誰去當這個大將軍王,其實,康熙心里默定的人選是管著兵部的十四阿哥。

三、胤禛為什么要舉薦十四阿哥呢?這背后有什么深意嗎

其實,胤禛得到這個消息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十三阿哥,無奈胤祥被圈了,他就想自己爭取這個機會,大家在電視劇里也看到了,他還練了一會射箭,無奈四爺箭發(fā)太臭,沒一箭準的,之后獨自生悶氣呢。

這時,他府里的重要謀士鄔思道,問明了緣由,二人談論了一番,起先胤禛說:“大將軍位置至關緊要,所以軍權不能旁落他人之手,至少不能在老八手中!實在不行,我就舉薦年羹堯!或者是岳鐘麒!”

鄔思道微微一笑,“四爺安坐,聽我說!编w思道穩(wěn)穩(wěn)坐了回去,娓娓說道:“舉薦年羹堯,或者什么岳鐘麒,是絕不可行的。反之,皇上若問你誰可將兵,你就毫不含糊地回奏‘惟獨十四阿哥能當此大任’!”

胤禛聽他這么說一下子怔住了,鄔思道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道:“十四阿哥是圣心默定的將軍,他管著兵部,無論何人難以替代,四爺素來以孤臣自居,突然另舉他人為將,萬歲疑心不疑心?八爺九爺十爺十四爺是一檔子事,舉朝皆知。但里頭有點小小區(qū)分,八九十堅如磐石,十四爺卻是‘黨中之黨’,八爺也怕十四爺在京另起爐灶,你力阻十四爺出征,也犯了八爺?shù)募,這一條先就不合算。十四爺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學的是晉國重耳,獨自將兵在外,手握兵符觀變,一旦萬歲大行,北京起亂,他來收拾局面,然后擁兵自立,你阻他此行,十四爺怎么想?”

經過鄔思道這一番深入的分析,胤禛猶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之后,在他母親烏雅氏的壽辰上,胤禛主動提出要舉薦十四弟出任大將軍王,他母親很欣慰,十四阿哥很震驚,震驚之后是欣喜若狂,胤禛這一招正好撓到了他的癢處,有胤禛支持,他這個大將軍王的位置穩(wěn)了,之后他們二人出來并馬前行,胤禛又假意說了一番真心話:“即使老十三不被圈禁,我也要舉薦十四弟你,誰讓咱們是親兄弟呢”,十四阿哥聽了,大為感動,提出要保舉年羹堯做陜甘總督,替他督辦糧草,這正好中了胤禛的計,兩好合一好,二人都很滿意,各有所得。

后來,在朝堂上,康熙問了各位阿哥的看法,準備推薦誰,老九、老十都推薦老八,康熙比較看中胤禛的看法,又問到了胤禛,胤禛滿臉虔誠,提出保舉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眾人的臉色都變了,八阿哥一伙臉上很難看,十四阿哥暗自偷笑,康熙起先很震驚,后來很欣慰,于是就定了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

后來的效果果然不錯,八爺黨內部互相不信任了,老十四出征的時候,八阿哥在他身邊安插了,鄂倫岱和八爺?shù)哪坦挪箭R,來監(jiān)視老十四,并且處處制肘,老十四也不傻,策反了鄂倫岱,但最大的勝利者還是四爺。


結語:四爺保舉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王這一舉動可謂一石數(shù)鳥,首先,贏得了康熙的贊許,讓康熙覺得他沒有野心,一心一意為國家著想;其次,給八爺黨內部制造了矛盾,從內部瓦解了八爺黨,讓他們互相猜疑;最后,示好十四阿哥,少了一個對手,并且把年羹堯推了出去,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不得不說這一手玩的實在是高明!

需要說明的是,小崔在這里討論的是電視劇里的情節(jié),與真實歷史事件無關,請看清楚再評論,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小崔拙見,歡迎關注點評!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