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但是存在時間很短二世而亡,秦朝之后是漢朝,包括西漢和東漢的四百年國祚,秦漢奠定了我國大一統的格局,那么漢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呢?

西漢開國初期的疆域并不大,甚至在很長時間內還沒有恢復到秦朝的疆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并沒有局限于華夏族傳統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qū),而是進一步的開疆拓土,向北進攻匈奴,將匈奴逐出河套地區(qū),向南奪取嶺南、百越、象郡地區(qū)。

但是秦末天下大亂,匈奴重新奪取了河套地區(qū),而南方百越重新獨立,秦朝舊將趙佗也據守嶺南地區(qū)建立起南越國,因此在漢高祖劉邦到漢景帝時期的西漢漢初的四代帝王,西漢的疆域又退回到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西漢前期的疆域

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重現大一統局面

漢武帝時期,向北進攻匈奴,奪取河套地區(qū)和河西走廊,向東北攻滅古衛(wèi)滿朝鮮國,建立遼東四郡,向東南滅掉東越和閔越,向南滅掉南越國,同時開拓西南夷。西漢的版圖此時已經超越秦朝。

漢武帝時期的西漢版圖

張騫通西域,漢宣帝設置西域都護府,西漢的疆域到達頂峰

漢武帝時期,張騫兩次通西域,讓漢朝人第一次知道了西域各國的存在,此后通過不斷與匈奴的戰(zhàn)爭,西漢逐漸控制了西域地區(qū),到了漢武帝的重孫子漢宣帝劉病已時期,西漢最終在西域設立都護府,將西域納入西漢版圖,西漢的疆域達到頂峰。

西漢疆域全盛圖

東漢王朝的疆域

西漢被王莽篡奪后,建立新朝但是很快被綠林軍攻滅,后來劉漢皇室后裔劉秀,重新建立東漢王朝,東漢王朝初期,疆域較之西漢鼎盛時期有一定程度的萎縮,后來匈奴分裂,南匈奴降漢,竇憲征伐北匈奴,班超重新經歷西域,將西域收歸東漢版圖,到公元90年東漢的疆域達到頂峰。

東漢前期的疆域

班超經歷西域后的鼎盛時期的東漢疆域

最佳貢獻者
2

“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這是漢宣定胡碑上的話,就問你帥不帥,霸不霸氣?!

中國的國土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這么大,也是經過無數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打拼出來的。

西漢初期,國土面積僅剩214萬平方公里,也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有后來的大漢帝國。

貢獻最大的漢武帝

漢武帝繼位以后,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對外擴張。

衛(wèi)青北擊匈奴,收復了秦末丟掉的河套地區(qū);霍去病出塞,奪回了富饒的河西走廊。

公元前111年,南征南越,盡收其地,并扎領了海南島,同時還征服了西南夷,在政協新征服的土地上設置了14個郡,西南邊境推至到了云南的哀牢山一線。

公元前108年有滅亡了衛(wèi)滿朝鮮,新設四個郡,朝鮮半島大部分都歸于中國統治。公元前102年又修建外長城,將北部邊境線推進到戈壁沙漠灘。

達到鼎峰的漢宣帝時期

漢宣帝就是電視劇《烏龍闖情關》中的劉病已,漢朝在他的手中達到了鼎盛。

他派遣鄭吉大破車師國,受降北匈奴,威震西域,趁機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將西域超過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納入版圖。

這一時期的漢朝疆域最大,直屬面積就有600多萬平方公里,加上實際控制的其他地方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

還是很強的東漢

東漢初期,由于戰(zhàn)亂,國土面積相對西漢來說有些收縮。但經過竇憲北伐匈奴,班超經略西域,基本恢復了西漢時期的版圖。只是烏孫國和蔥嶺以西的西域諸國脫離了大漢的控制。

3

反正要比夜郎大!

其實,歷史上對于漢朝的疆域,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劃定,因為這個國祚四百余年的朝代,其疆域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我只能選幾個特定時期,給大家概括性的講一下。

首先,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在滅掉項羽之后,國家初定,其疆域范圍相對較小,主要還是繼承秦朝的領土。但是呢并沒有完整的繼承下來。比如秦始皇北擊匈奴過程中所奪取的河套地區(qū),在秦朝末年,被匈奴乘機奪了回去。還有秦始皇南征百越所拿下的嶺南地區(qū),因為趙佗南越國的建立,而不屬于西漢版圖。
此外呢,還有西南地區(qū)的夜郎、滇國也不屬于漢朝。所以其國土面積在214萬平方公里左右。

后來西漢王朝一直處于一個休養(yǎng)生息的階段,并未開疆拓土,直到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迎來了大擴張。公元前一世紀左右,漢朝國力達到頂峰,一代雄主漢武帝,開啟了他的拓土攘夷之路。


向北,他擊敗匈奴,收復河套地區(qū),拿下河西走廊,疆域擴展到沙漠戈壁地區(qū),幾乎囊括了現在的蒙古草原。向南,他滅亡南越,置南海九郡,包括海南島在內東南廣大地區(qū)被收歸漢朝版圖。向西,他征伐西域,將西域(今新疆中亞一代)囊括麾下,向西南,他平定滇國,滇黔地區(qū),正式回歸華夏,將西南邊境推至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貢山。向東北,他攻滅朝鮮,朝鮮半島成為華夏版圖一部分。

而到了漢宣帝時期,隨著西域都護府的建立,西域正式被劃入西漢版圖,此時西漢王朝的疆域達到了頂峰,東抵日本海、 囊括朝鮮半島中北部,北逾陰山,西至中亞,西南至高黎貢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這是秦朝都未曾達到的成就。

此后西漢王朝開始走下坡路,面積并未有所擴展。特別是后來王莽篡漢,天下大亂,等到劉秀恢復漢室,建立東漢王朝的時候,其疆域已經大大縮水。西域沒了,海南丟了。

當然了,后來在班超、竇憲等人努力之下,東漢再度恢復了對西域的統治。

只可惜好景不長,東漢內政腐敗,外戚、宦官接連上場,國力衰退。而且東漢面臨的民族形勢也愈發(fā)復雜,西域烏孫隔脫離,西南羌族作亂,北方鮮卑和烏桓蠢蠢欲動,其疆域版圖逐漸縮水。

再不復當年盛景!

4

漢朝的疆域有多大?拿秦朝疆域與漢朝做對比。


秦始皇時,奪取河南地。平定南越。但時間很短。沒幾年,趙佗就等封關。秦始皇就失去了對50萬遠征軍和南越三郡的控制權。秦二世時,趙佗正式稱王。建立南越國。

秦朝穩(wěn)定有效控制的疆域并不大,不包括河套和南越三郡。


劉邦建立漢朝之初,疆域與秦朝穩(wěn)定的疆域大體相同。之后漢朝疆域穩(wěn)定擴大。

文景之治時期,南越就被正式列入漢朝疆土。

漢武帝時,打通了河西走廊。

漢宣帝時,漢朝在西域設立都護府。正式對西域實施國家主權。漢宣帝時,漢朝國力、疆域達到巔峰。

與秦朝短暫的管轄河套、南越不同。從西漢——新朝——東漢。漢朝的疆域一直比較穩(wěn)定。

東漢建立之初,短暫失去了對西域的管轄權。不久之后,又重新在西域建立都護府;謴蛯ξ饔虻闹鳈唷

至公元90年,東漢疆域超過漢宣帝時期。達到鼎盛。

5

西漢時期:東、南到海南,西到今巴爾喀什湖、費爾干納盆地、蔥嶺一線,西南到今云南、廣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東北至今朝鮮半島北部。面積達611萬平方公里)

漢承秦制,但漢初疆域沒有秦國時期大 秦朝承繼了六國原有疆域,后征服南越及閩越地區(qū)。北起河套、陰山山脈和遼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東北部和廣東大陸,西起隴山、川西高原和云貴高原,東至朝鮮半島北部的遼闊疆域,設置48個郡,下轄近千個縣。疆域面積340萬平方公里左右。

高祖忙于平定內亂,無暇顧及邊疆。河套地區(qū)復被匈奴控制,南越及東越地區(qū),脫離漢政權統治,比秦朝有所縮減,縮減區(qū)域主要是南越東越及和套地區(qū)。

文帝時期,南越王短暫歸復,復又一統,后南越再次發(fā)動叛亂,遂又脫離漢朝轄制。



漢武大帝時期:疆域拓展,割制面積達611萬平方公里。 西漢國力強盛,徹底剿滅了南越王政權,南越從此并入中央管轄,不再復失。

漢將衛(wèi)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隴西、北地、上郡的北部,云中、雁門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擴展。西漢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陰山以北。

漢將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設酒泉郡。后分割為張掖、敦煌、武威三郡。連同在湟水流域設置的金城郡,合為五郡,開始對西域的控制。

西漢極盛時期:疆域東、南到海南,西到今巴爾喀什湖、費爾干納盆地、蔥嶺一線,西南到今云南、廣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東北至今朝鮮半島北部。共有郡國103個,轄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qū)1587個,面積達611萬平方公里

東漢時期

東漢時期的疆域面積比西漢全盛時期有所縮減。由于新莽時:與匈奴戰(zhàn)爭不斷,與西域的交通也斷絕了,西域都護府廢,光武帝初期,不得不放棄了河套至今山西、河北北部的疆域。

光武中興后形勢得到改善,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內附,以其地置永昌郡 ,西南得以擴充至大盈江一帶。

和帝永元六年(94年)徹底平定西域 ,西境抵海濱,永和五年(140年)國土面積恢復到580萬平方公里。

<凡人視角,文史俚說>,我是俚說,期待大家關注,歡迎大家指正。謝謝!

6

漢朝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歷史上把它分為西漢和東漢,主要是以定都分東西,繼承者的血緣卻是一脈相承。秦末天下大亂,義軍遍地,匯聚成楚漢二大力量,經過五年相爭,劉邦百折不撓打敗號稱戰(zhàn)神的西楚霸王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聽從張良婁敬的建議,定都長安,控扼天下,史稱西漢。


西漢先以中央秦制地方周制的集權與分封鞏固統治,就是郡國并行制,因楚漢相爭的需要,劉邦許諾分封了韓信彭越英布張耳等七大異姓王,后又借故逐一鏟除,只留下面對南越國的長沙王。大亂初定,百廢待興,中央王朝鞭長莫及,于是繼續(xù)分封皇室親族到各地為王拱衛(wèi)皇室,分封有利有害,對王朝的鞏固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也出現強支弱干,個別王侯國實力威逼中央的情況,經過文帝劉恒的以親制疏和景帝挑破毒瘤的七國之亂,直到武帝的推恩令,分封之禍才算平息。(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fā))


漢朝前期對外以和親羈絆匈奴,對內實行黃老之治與民生息的國策,經過三代蓄力,到漢武帝劉徹時,時機已到,對外主動打擊匈奴,北逐異族,又通西域開絲路,對內實行編戶齊民加強中央集權,到昭帝宣帝時改變恃武的國策,重新拾起黃老之治恢復國力,公元8年,外戚權臣王莽勢大,利用五行始終說等纖諱學說,篡奪了漢朝的江山,建立新朝,漢朝從這里被攔腰斬斷。


幾年后,劉邦的九世孫劉秀在群雄中脫穎而出,統一天下,重建漢朝,由于一些國策的不同并定都洛陽,歷史上把這個王朝稱為東漢。東漢初期也是息戰(zhàn)養(yǎng)民,歷經光武中興、明章之治,又大破匈奴,收復西域等事,封建王朝本身的痼疾使得它有周期性的興衰,到漢桓帝漢靈帝時,廷爭內亂的跡象已經出現,黨錮之禍愈演愈烈,社會撕裂嚴重,官員腐朽,治國無方,民不聊生,出現黃巾起義,漢王朝在鎮(zhèn)壓起義的過程,使得軍閥坐大割據地方,終至尾大不掉,互相攻伐吞并,形成三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fā))

論及漢朝域域最大時期,可能是西漢武帝宣帝時,當時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并立為東西方兩大強國,兩漢時期奠定漢地范圍,極盛時東并箕子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戈壁,國土面積約達609萬平方公里。

7

漢朝疆域之大,在同時期首屈一指。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一統而且強盛的朝代。雖然漢朝在我們看來很古老了,當時的交通方式后落后,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古人能到達的地方很有限。西漢時期蘇武在貝加爾湖畔牧羊,漢武帝出動大軍征討大宛,只為了幾匹好馬。東漢時,班超派出的使團達到波斯灣……這是漢朝的人所能到達的地域。那么疆域有多大呢?東到朝鮮,在朝鮮設立四個郡,南到交趾,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北到今天的內蒙古,西到蔥嶺,也就是帕米爾高原。漢朝的疆域之大,在同時期的世界中也屬于最大的,疆域面積在600多萬平方公里。當時的世界上有漢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

漢朝初期只有華夏九州

漢朝剛剛建立時,疆域并沒有這么大。漢朝初期的疆域只有華夏各州。西域,云貴高原,南部沿海都不在漢朝疆域以內。甚至北邊面對著強大的匈奴的軍事威脅,匈奴的勢力范圍位于漠南地區(qū)。呂后執(zhí)政期間,匈奴單于寫信羞辱呂后,呂后也只能忍氣吞聲。

漢武帝東征西討,南征北戰(zhàn),使得疆域在四個方向擴大

漢武帝時期,不僅對匈奴進行了有效的反擊,而且討平西南夷,征服百越、朝鮮使得疆域在四個方向上都有擴展。漢武帝跟匈奴最大的三次戰(zhàn)爭有漠南之戰(zhàn),河西之戰(zhàn),漠北之戰(zhàn)。漠南之戰(zhàn)徹底將匈奴從靠近諸夏的漠南草原趕走。河西之戰(zhàn)切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系,并且打通漢朝和西域之間的連接。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漠北之戰(zhàn)則深入今天的外蒙古境內,讓匈奴的勢力大減。

討平南越國,設置九郡。在朝鮮設置四郡

漢武帝派遣“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討滅南越國。在嶺南,越南北部,海南分別設置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個郡。位于海南的珠崖后來在漢元帝時期叛亂,漢元帝放棄對珠崖的統治。漢武帝又討伐朝鮮設置四郡。加上河西四郡和漠南地區(qū),漢武帝對疆域貢獻很大。但是漢武帝時期匈奴和西域都沒有正式臣服漢朝。

漢宣帝時期西漢達到全盛

漢宣帝時期,匈奴分裂為兩部。其中北匈奴遠遁,南匈奴向漢朝稱臣。同一時期開始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西域各國紛紛臣服漢朝。

東漢時期,恢復西漢的疆域

像漢武帝一樣,光武帝也派遣了一位“伏波將軍”和一位“樓船將軍”討平嶺南的叛亂,這位伏波將軍就是著名的馬援。光武帝因為中原剛剛平定而拒絕向西域各國授予印綬,漢明帝時期,班超收復西域五十五國,使得他們都重新歸于漢朝統治之下。東漢基本恢復了西漢的疆域。






8

漢朝每個時期的國土面積也是有所區(qū)別的,就漢朝初期和漢武帝時期差距就是明顯的。

漢朝是我國歷史上繼秦朝第二個大一統王朝。楚漢爭霸時期,劉邦抓住機會對項羽發(fā)動了垓下之戰(zhàn)。通過這一站奠定了西漢王朝的建立。漢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國祚四百多年,經歷29帝。

漢朝每個時期的面積不同

我們也知道漢朝時期的土地面積每個時期是不一樣的,就說漢朝初期和漢武帝時期,國土面積就相差不少。漢朝初期劉邦也想對匈奴發(fā)動戰(zhàn)爭,但是最終失敗,有了白登山之圍,還差點被擒。

之后和漢朝采用的和親政策,來換取和平。此時匈奴的一些地盤就不屬于漢朝,而經過漢朝幾代帝王的休養(yǎng)生息,到了漢武帝對匈奴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戰(zhàn)斗。

先后策動了十六次抗擊匈奴的戰(zhàn)斗,其中四次最為出名,也戰(zhàn)果碩碩,便是河南之戰(zhàn)、漠南之戰(zhàn)、河西之戰(zhàn)以及漠北之戰(zhàn),其中最后一次的漠北之戰(zhàn)更是打的匈奴幾乎再無還手之力。收復河套并將河西納入漢朝的版圖。而抗擊匈奴中涌現出的一些將領我們也是知道的,比如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等優(yōu)秀將領。

就漢武帝劉徹時期和開國之主劉邦時期的國土面積就有挺大差距的。

漢朝初期-劉邦

秦朝時期的疆域對比漢朝初期可謂是很大,因為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后還不斷的開拓疆土,向北進攻匈奴,將匈奴逐出河套地區(qū),向南收復了南方百越、奪取嶺南、象郡地區(qū),開拓西南,使云南等地區(qū)歸屬于秦朝。

在秦末天下大亂的時候,匈奴把河套地區(qū)重新奪回了,而南方百越也被秦朝的守將獨立,而劉邦得到了漢朝的就沒有秦朝原來的疆域。而漢朝初期因為國力不強,外交方面就是唯唯諾諾的態(tài)勢,疆域基本就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初期先是削除異姓諸侯,后又有呂后及七國之亂。國家政治動亂,無暇顧及邊防。河南地域為匈奴所有。南越,閩越,黔中地區(qū)亦先后放棄。

漢高祖劉邦到漢景帝時期的西漢漢初的四代帝王基本都在修養(yǎng)生息,國土面積基本沒有什么變化。漢朝初期的國土面積沒有具體記載。參照秦朝的國土面積大概354.69萬平方公里,而漢朝初期失去了部分地區(qū),所以是沒有秦朝時期的國土面積大。大概只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凈土吧。

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時期,經過前幾代的修養(yǎng)生息,西漢武功極盛,國土大幅擴展。公元前127年,衛(wèi)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隴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

云中、雁門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擴展。西漢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陰山以北。前121年,漢將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酒泉郡。后又分割為張掖、敦煌、武威三郡。連同在湟水流域設置的金城郡,合城河西五郡。

漢武帝時期,西漢疆域達到最大:東到日本海、黃海、東海暨朝鮮半島中北部,北逾陰山,西至中亞,西南至高黎貢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領土面積大概有660多萬平方公里。

東漢劉秀時期

西漢被王莽終結了,公元9年1月,王莽代漢建新,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之后便有了長達十幾年的王莽新政時期。之后被劉秀起兵,為光復漢室,最終展開了長達十多年的東漢統一戰(zhàn)爭。而劉秀可謂是漢朝時期的一大BOSS級別的人物,只不過不怎么出名,被人們知道的較少。

但是東漢光武帝劉秀能力絕對沒得說,自己就相當秀了,不愧是叫劉秀。

但是經過長期的戰(zhàn)亂,東漢初期的國土對比西漢時期國土面積有所收縮,之后又經過幾代皇帝的努力,逐漸將西漢時期的領土收復,東漢疆域最大時期大概在650萬平方公里左右。

東漢末年

東漢末期國土面積出現嚴重縮水,失去了云貴和內蒙的土地,新疆北部的土地也喪失殆盡,國土面積在公元140年有580萬平方公里左右領土。經過諸侯分裂的局面,國土面積也是有所下降。

當時東漢共分為十三個州,每個都有豪強割據。各方勢力彼此互相交戰(zhàn),百姓生活可謂是苦不堪言。之后便有了歷史著名的黃巾起義,持續(xù)了20多年的時間,雖然最終失敗,但是此時的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了。

但是東漢末年的國土面積也沒有具體記載,我們也只好推測,看看三國時期魏蜀吳各國的國土面積來推算。

魏國共87郡及十二州,國土面積約291平方公里;蜀國共有22郡,僅有益州一個洲,國土面積約107萬平方公里;吳國有32郡及3州(后增設廣州),國土面積約145萬平方公里。

從三國的國土面積可以得出,東漢末年時期的國土面積約為540萬平方公里。

總結:

綜合上述紫陌大致劃分也可以看出,漢朝時期的疆域程度也是大不相同,這還只是大致劃分了幾個時期,而比較認可的數據是官方得出的約609萬的數據。但是這只是個片面的數據,因為每個時期或多或少是有一定的變化,就比如漢朝初期的200多萬平方公里和漢武帝時期的大肆開疆拓土就區(qū)別很大。

漢朝是中國發(fā)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漢高祖劉邦至漢景帝劉啟時期的漢朝,經濟實力緩慢上升,成為世界第一大帝國,到了漢武帝劉徹時期,大漢王朝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


我是紫陌,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贊,期待和你一起探討更多的問題。

9

論土地面積:極盛時東并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戈壁,國土面積約達609萬平方公里。

論人口數量:公元2年,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余,占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

論經濟水平:冶鐵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農業(yè)質的飛躍;絲綢之路以及商業(yè)繁榮使中國經濟在當時一枝獨秀。

論文化質量:造紙術的發(fā)明促進了文化高速度發(fā)展,《史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漢書》第一部斷代史,史學標準領先世界。漢朝樂府集民間詩集一大成,隸書出現奠定了中國文字形態(tài)結構基礎的。

論科學技術:張衡的地動儀、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九章算術》《太初歷》等。四大發(fā)明之一的造紙術。

漢朝承上啟下,紀元開端、漢族成形,歷史功績之大可謂千古垂青。

10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約609萬平方公里。


中國在上古時期,主要活動區(qū)域是黃河流域,就是后來說的“中國,中華”,分為“九州”。北到遼寧河北山西,南到長江,東到大海,西到陜西。 之后夏商周領土都有出入。也不是越來越大或越來越小。

戰(zhàn)國時期,各大國紛紛進行領土托張,北占了內蒙,南占了長江流域,西南占了云貴川,西占了青海甘肅。


秦朝在此基礎上,北伐匈奴,南滅百越。把廣東廣西越南并入中國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東面吞并了朝鮮,西面吞并了西域(新疆)。南面占領了海南島。把中國周圍凡是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都占領了。漢朝沒有占領的地區(qū),都不適合農耕文明。例如黑龍江流域的原始森林,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緬甸泰國臺灣等。

漢朝的領土構成了漢族人基本分布區(qū)域。也是中國古代擴張最大的時期。三國時期,中國人忙于內戰(zhàn),放松了對異族的警惕,因此導致了東晉的五胡亂華。北方淪陷,中國退守長江流域和嶺南。


漢朝在漢武帝時期,大規(guī)模開邊拓土,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派衛(wèi)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武威郡、酒泉郡,后又分出張掖郡、敦煌郡 。

元鼎六年(前111年),攻滅南越國并進占海南島,于該地設設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

又平西南夷設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元封二年(前109年),吞并滇國置益州郡,將西南邊境推至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貢山。

元封三年(前108年),滅亡衛(wèi)滿朝鮮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自此奠定漢地基本范圍;太初三年(前102年),又修建外長城之光祿塞、居延塞,將北疆推進至戈壁沙漠一帶。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烏壘城置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