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是一個超級大亂世,與局勢動蕩不安相伴而生的,是層出不窮的奇人異士,他們宛如流星,在歷史的天空中劃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輝。在這些奇人異士當中,曾辱罵劉備是老兵痞、慫恿馬超造反的蜀中狂士彭羕,堪稱典型代表。
彭羕,字永年,廣漢郡人,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加之聰慧過人、才華卓越,因而在蜀中頗有名望。然而,彭羕性格高傲,對他人大多輕視不睬,只敬重同鄉(xiāng)好友秦宓,由是得罪過很多名士,并因此獲得“狂士”的稱號。彭羕起初擔任書佐,但因性情孤傲得罪不少同僚,被人誣告誹謗州牧劉璋,因此被剃了光頭罰作苦役,后來又被罰為奴隸。
彭羕忍受了數年的折磨,直到劉備率軍入蜀后,他才迎來命運的大轉變。當時,劉備正率軍沿長江北上,彭羕得到消息后便逃出囚所,然后前去拜見劉備手下的大謀士龐統(tǒng)。龐統(tǒng)被彭羕的才華所折服,便與法正一起把他推薦給劉備(法正在蜀中任職多年,深知彭羕的才能)。此后,彭羕便留在劉備的軍中效力,負責傳達軍令行動,指導教授諸位將領,因表現卓越受到賞識。
等到劉備奪取益州后,彭羕被提拔為治中從事,負責管理諸曹的文書。彭羕徒手起家、位尊權重,并且深受劉備的欣賞,難免會跋扈囂張、不可一世。對此,諸葛亮雖然表面上對彭羕很熱情,經?滟澦薪浱炀暤刂,但內心對他并不以為然。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多次向劉備秘密進言,稱彭羕心大志高,如果不加以約束,恐怕會鬧出亂子。
諸葛亮的一番話引起劉備的警覺,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果然覺得此人行事乖張,便開始漸漸地疏遠他,數年后又將他外放為江陽(今四川省瀘州市)太守。當時的江陽郡靠近南中,屬于蠻荒之地,因而士人們都不愿到這里做官,彭羕調到此地任職,無異于降級使用,甚至相當于流放。因而,彭羕對此極為不爽,每日里牢騷滿腹,活像個深宮怨婦。
當時,馬超雖然官拜左將軍、假節(jié),但同樣得不到劉備的重用,彭羕大概是出于“同病相憐”的思維,認為馬超一定心懷不滿。為此,彭羕在離開成都赴任前,曾跑到馬超的府中大吐苦水、尋找安慰。見到彭羕后,馬超似乎也對他的遭遇鳴不平,便向他問道:“您的才能卓絕,絲毫不輸于諸葛亮、法正,主公之前對您也很器重,但為何會把您外放到偏遠小郡任職呢?真是讓人失望啊!
彭羕原本帶著滿腹牢騷而來,如今又借著幾杯悶酒入肚,難免會忘乎所以,恨恨地跟馬超講:“哼!這個老兵痞子,實在是荒唐無理,還有什么可說的呢?”馬超一臉愕然,緊接著又聽到一句更令他毛骨悚然的話:“將軍如果愿意做益州之主的話,可以在外舉兵,我則做內應,如此一來,何愁大事不成?”
馬超見他越說越離譜,便開始沉默不語,而彭羕也察覺到自己說錯了話,懊悔不迭之際,便找借口離開馬府,并叮囑馬超千萬不要泄露他們之間的談話。然而,彭羕前腳剛剛離開,馬超后腳便向劉備檢舉、告發(fā)他。劉備聞訊勃然大怒,即刻下令逮捕彭羕,經與諸葛亮等人會商后,下令將他處死,時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彭羕被殺時,年僅37歲。
(彭)羕聞當遠出,私情不悅,往詣馬超。超問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并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可復道邪!”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辭,於是收羕付有司。引文見《三國志·卷四十》。
根據史書記載,彭羕被關進監(jiān)獄后,曾給諸葛亮寫了一封長信,向他解釋自己那番話的真實含義,聲明絕對沒有污蔑主公、慫恿馬超造反的意思。與此同時,彭羕還在信中提及他跟龐統(tǒng)的友好關系,希望諸葛亮能替他求情,放他一條生路。可見,彭羕根本沒想到諸葛亮早就在“中傷”他,依然將其視作最值得信賴的人。當然,諸葛亮肯定不會為彭羕求情,后者大概至死也難以覺悟。
史料來源:《三國志》、《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