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對不對”,再問“有沒有”。
如果說儒家沒神話,那么文廟是干什么的?里面塑的“四配十二哲七十二弟子”就是紀念?
建議你看看《中國各民族宗教神話大全》,里面“儒家神話”赫然在目。
所以題主會有這樣的疑問,原因是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極力撇清儒家和神話的關系,其中主要還是儒家學者。因為儒家集中處理的是現實問題,他們把研究神話看成一種墮落,即“小人儒”,“縉紳大夫不言之”。
但是人類很多時候都是以實用為先導的。比如佛教,原始佛教都是反對偶象崇拜的?傻搅撕笫溃鹣裨皆煸酱,都與原始佛教背道而馳了;浇桃彩,雖然號稱“一神教”,卻創(chuàng)造了多個天使或“圣人”做為上帝的從屬。
儒家也是,雖然極力宣稱自己不是宗教,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卻逐漸宗教化?鬃蛹捌涞茏拥闹鞫急慌鯙椤笆ソ洝,用來指導世人。
第二個誤區(qū)是雖然“宗教”和“神話”兩者經常連稱,但其實是兩個概念。很多人把所有宗教的模板看成單一的了。比如把佛教的祭祀方式,組織用來套其他宗教。這是有誤區(qū)的。很多人認為要有明確的主神才算宗教?鬃与m然把祭祀與宗教分開,但祭祀自然會讓人有宗教的思路。儒家雖然更關注現實,強調以自己的力量改變世界。但宗教該有的它都有。包括經典,教堂,祭祀方法,題主有時間可以看看《野叟曝言》很典型的儒教小說。
而且就算儒家不是宗教沒有“神”的位置也不影響其神話的存在,這一點很多人搞混了。
儒家宗教化有兩個高峰時期,一個在漢代,一個在明清時期。所以說沒有儒教神話本來就是錯的。《春秋繁露》、《白虎通》都是典型的儒家神話,我們缺失的,其實就是適合儒家神話的解讀方式。
就宗教的區(qū)別打一個不怎么恰當的比方,就象有一座房子,佛教說在外面有個主宰房子命運的神。道教說這房子有靈氣,有自己的意識。這兩種說法“神”或“靈”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于是被人說是神話。但儒教說這個房子與房子的主人是息息相關的,房子的好壞就決定了主人的好壞,主人的禍福影響房子的結構。而這種情況,房子并沒有獨立的神靈個體,即房子神。于是被認為不是神話。這當然是種誤解。因為實際上,房神與主人是合一的。
至于孔子和他弟子的神話,比比皆是,不了解這個幾乎可以確定不了解中國神話。
~xxx
這個回答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認可,但還是有些人不理解,就再深入講下:
很多人不接受儒家有神話的觀點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儒家沒神。
2,儒家只是祖先崇拜。
3,儒家的信仰只是儒學。
其實第一個問題就是誤解,儒家,特別發(fā)展到儒教后,它根本不否認神的存在,僅僅是不討論神的存在問題,這一點其實無關緊要。甚至有人說道教神靈就是儒教神靈。這可能有點激進。但的確道教神靈的結構和道家的“大道無為無形”精神內核相去甚遠,反而和儒家“君臣父子”接近。而且儒教傳說的很多圣王與其說是人,不如說是神,就是儒家經典里也有很多上古神話故事,比如《詩經》里提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文王百子”,“后稷誕生”,儒生們也相信孔子是黑帝感生,獲麟絕筆。如果僅僅是因為儒生們不稱這些圣王,圣人為神,就說他們不是神,可笑不?是的,他們有著凡人一樣的壽命,和凡人一樣死去,但這不能說他們的故事不是神話故事。事實上現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就有很多儒家的內容,這是經過神話學者的共同認定的。
其次,認為儒教和祖先崇拜密切,而祖先崇拜太泛了,所以不是神話。這其實是受到西方思維的影響。事實上西方人也早就校正了自己的觀點,F在世界宗教排名第一的就是中國民間信仰。這個位置光是靠中國那五萬注冊道士是撐不起來的。而且作為影響全國的祖先信仰還是屈指可數,有黃帝炎帝神話,各大姓氏的始祖神話,可以說,如果把祖先崇拜剔除,中國神話也會黯然失色。既然祖先故事都可以有神話,那么儒家為什么就不能有神話?其實像孔子,孟子這樣的儒學大師本人的神話故事也不在少數。單說一個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董仲舒,神話中他就是七仙女和董永的兒子。而且在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中就有很多神神鬼鬼的內容,如土龍祈雨,王者受命。事實上,所以說儒家沒有神話,真正的原因不是它太簡單,而是它太復雜。當然,這些對不了解儒家學說的現代人聞所未聞。
最后,就是對于儒學了。事實上很多人對儒學隔膜得太厲害,大多數時候全憑想象,反正上來就把儒學罵一頓。封建落后的帽子帶上是沒錯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思考它到底是一種什么學說。有種說法說得好:“有些宗教,它并不主張有永恒不死的神,但是它主張有永恒不變的真理!焙煤米聊ヒ幌逻@句話的意思吧!事實上恐怕很多反對儒家存在神話的人,連“神”是什么也沒有深入思考呢。就像“三清”,為什么是道教神?因為它們代表的并不是具體的三個“生物”,而是道教“雷法,內丹,外丹”的三個概念。這才是關鍵!儒家崇拜的核心就是“君臣父子”,當然,現在這些已經被“去魅化”了,就像拋開嫦娥傳說談月亮神話,丟開太上老君說老子神話,能夠得出正確結論才怪。
說到底,還是有些人的思維太局限了,對于一些“官方答案”深信不疑。事實上世界不止一個,更沒有所謂“絕對真理”,那本身就是一個神話。以源自國外的“標準神話”概念否認儒家神話的存在,本身還是一個神話。
什么是“神話”?它其實就是人類用原始的思維解釋萬物起源和英雄人物的故事。這個其實不一定真要有“神”出場。例如佛教解釋世界起源就有“五輪轉世”,“光音天下降”的說法,這里是沒有神的作用的,道教也有“龍漢開天”的說法,同樣沒有“神”的影子,但它們還是神話。并不是只有像希臘、印度那樣的神創(chuàng)世論才是神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玩玩由BreakAway Games開發(fā)的游戲《龍之崛起》,里面的中國神就是四大陣營:祖先,佛教,道教,儒教。雖然它神靈的劃分有點問題,比如說把孫子劃為儒教戰(zhàn)神,但可以代表一個國際普遍看法。我們再說儒家沒有神話是不是有點閉目塞聽?
最后,附上一點我認為的儒家神話核心:天地間有一種規(guī)律,叫做“浩然正氣”,它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以它為根源誕生了天地萬物,在天化為日月星辰,在地成為山川湖泊,于人類的表現就是倫理綱常。但凡了解這種力量的就是儒生,掌握了它的就是圣人。能夠把這道理傳下去就是“道統(tǒng)”。儒家的經書就是傳承這種力量的書籍,也是這種力量的表現。但凡符合這種巨大力量,社會將趨于完美,各種美好物事將會出現,麒麟下生,鳳凰來翔。遠古三王之世就是這樣的世界。但后人為利所驅,背棄了圣人之道,造成禮崩樂壞,妖像頻生。只有圣君采用圣人治國,這個世界才能回歸正道。
而所謂“三綱五常八德”都是浩然正氣的體現,君子可以通過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這些規(guī)范涵養(yǎng)儲存在自己胸中的“浩然正氣”,這力量鬼神辟易。事實上和儒家最契合的就是先秦的鬼神觀,即神鬼人都來自于“氣”,氣可以從祖先轉到后人身上即所謂“福佑子孫”。一個人正常的死亡,應該是回歸天地之氣,非常安詳,余氣傳給子孫。只有“強死”的人,身上的“余氣”沒有被消耗盡,甚至沒有子孫可以傳輸,才會積在自己身上,成鬼做怪。如果鬼怪得到祭祀,就是神。它的氣會逐漸回歸天地正軌,重新找到歸宿。
事實上,所謂“儒家神話”的爭議性主要在儒家是否宗教方面,但這并不影響其神話有無。說儒家沒神話的都是不明白“何為神話”的。那么,為什么會有“儒家沒有神話”的觀點呢?原因有三點:
一,有人的理解其實是只有講神的故事的才是神話,這當然是不對的,英雄神話也是神話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英雄或祖先神話與儒家神話有一定距離。這是沒錯的,但它們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聯系被有意忽視了。
三,純儒家神話比較少,遠沒有《西游記》,《封神演義》著名。其實這是因為儒家對現實政治的巨大影響力,讓儒家神話成為“雷區(qū)”,但少并不等于沒有。
一個例子就是《野叟曝言》的作者夏敬渠,在乾隆皇帝南巡時曾經想給皇帝獻書,嚇得他的家人趕快把書藏了起來。幸好這樣,否則在那個文字獄時代,學者動輒以儒學與皇帝不同而被滿門抄斬,他與書的命運真是難以想象。
附上國外名著《人的宗教》里有關儒家的部分論述。以及一些有關儒家神話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