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的皇帝登基都是光明正大的一件事情,昭告天下?墒俏í氂赫实郏滴趸实鬯懒,他繼位當皇帝這個過程到現(xiàn)在還有人議論紛紛,說這里面有事,說雍正不是合法的繼承帝位,這是清朝留下來的諸多疑案當中最為撲朔迷離的。
今天咱們就說說這雍正登基之謎。這個事情的非議就是,康熙皇帝傳位給了十四王子,雍正叫胤幀,他是四皇子,說把十四皇子“的”十字上添一橫,底下添一勾就變成傳位于四皇子了,所以說雍正是假冒他爹的遺詔上來的,還有的說他給自己爹喝了一碗?yún),結(jié)果康熙喝了就死了,是雍正把他爹毒死的,是篡位。對雍正獲得皇位的合法性提出很多質(zhì)疑,那么說這些質(zhì)疑只要它存在就多多少少都能找出點根據(jù)來,那么說它的根據(jù)何在呢?咱們就把歷史簡單還原一下。
它的根據(jù)首先就在于證權(quán)更替的合法性上,就是你符不符合程序。清朝的程序是,康熙在位時他在諸多的皇子當中選一個,然后寫下遺詔,就是感覺我活的日子不多了,我得留個遺囑,寫完以后把它放在一個小匣子里頭,大臣手上一份,正大光明匾后面一份,他一死大臣們拿下來一看,和手上的一份一對兩份一樣,上面寫的誰的名字,就傳位給誰。那么康熙臨終那天很有意思,把身邊所有的人都趕出去,在康熙身邊的只有太監(jiān),所以康熙龍御歸天的時候,太監(jiān)一看嚇壞了,趕緊找人,離得最近的就是康熙的護衛(wèi),步兵統(tǒng)領(lǐng)隆科多,隆科多趕緊把這件接管下來了,但是很奇怪的是密不發(fā)喪,然后讓人找四皇子胤幀,就是后來的雍正皇帝,找他秘密進宮,然后隔了七天以后,才拿出皇帝的詔書說,康熙爺遺詔傳位給四皇子。所以,這個過程程序不對,有漏洞不合程序,這樣別人就可以質(zhì)疑這一點,主要猜疑點在傳位給誰,詔書上寫傳位十四皇子,上面加一橫,下面加一勾,這不就成頂替了十四皇子篡位了。
咱們分析一下,這個說法完全站不住腳,有以下幾個根據(jù),就是按照清朝的行文慣例,不是傳位于十四皇子,是傳位于皇十四子,不叫十四皇子,是皇十四子,那這樣要是把“十”改成“于”就不對了,變成了皇于四子,就讀不通了,這和當時的行文慣例不符。另外,繁體字“于”是“於”這樣寫的,所以說這兩點就決定了這種說法不合理。再說,前面說了,詔書是一式兩份,并且一份詔書是用三種文字寫成的,有漢文、滿文還有蒙古文字,這漢文能改,蒙文、滿文根本就沒法改。所以說詔書是沒有問題的。
那為什么康熙怎么突然就死了,有種說法是雍正進了一碗?yún)硇⑿模韧陞卸径。這也不合歷史規(guī)矩,首先就是無論是誰進參湯,皇上都不會直接喝,都是太監(jiān)先嘗,嘗了沒事了皇上才喝。再有就是康熙對藥學(xué)很有研究,他在生前不止一次說過,說這個參雖然大補,但不適合北方人,所以康熙一生基本上不喝參湯,怎么到這歲數(shù)糊涂了,接一碗?yún)秃饶?這不大可能。說雍正獻一碗?yún)桶炎约河H爹害死了,這事不靠譜。
那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說雍正害死康熙篡位呢?這里有個歷史背景,當初雍正年間有個讀書人叫曾靜,他仕途沒的走了,科舉也沒考上,就中了個秀才,他自己心里頭不舒服,心理就會不平衡,他聽有傳聞?wù)f雍正登基不合法,他就在底下宣傳這種傳聞,而且還想把雍正乃至整個清朝給推翻,“雍正六年秋天,曾靜給當時的川陜總督清軍名將岳鐘琪送了一封策反信,這封信的內(nèi)容充斥著大量的反清思想,信中還列舉了一些關(guān)于雍正皇帝弒父篡位殺兄屠弟的種種罪行,鼓動身為岳飛后人的岳鐘琪為了民族大義趁勢起兵推翻滿人的統(tǒng)治,恢復(fù)漢人的天下!庇赫@時候也聽說民間包括朝堂之上有人傳他篡改詔書,害死親爹。他心里也窩著火。這曾靜給雍正羅列了十大罪狀,雍正氣得把這個曾靜找來,讓他和自己一塊辦公,給他好吃好喝,給曾靜辯論,逐一駁倒他的十大罪狀,說他這十條全不成立,駁倒了還不算。雍正很勤奮,每天晚上就睡四個小時,批折子到四五點,然后就上朝。自己動手把駁曾靜的十大罪狀都寫下來,出來一本書叫《大義覺迷錄》,意思在我這種大義感召之下,你們應(yīng)該迷途知返,其實這本書就是雍正自辯,對大家說沒那回事?墒菦]想到的是,結(jié)果適得其反,影響更壞了。后來乾隆皇帝對這事認識的很清楚,下令誰家有這本書滿門抄宰,把這本書列為禁書。這事雍正方法有問題,弄巧成拙了。
那他到底會不會弒父篡位,咱們在歷史中找找根據(jù),先說康熙晚年立誰當太子,經(jīng)歷了多種波折,一開始立的是正宮皇后索額圖的女人赫舍里生的兒子,二阿哥胤礽,大阿哥是明珠的妹妹納蘭明慧生的兒子。立胤礽為太子,可是他自己能耐大就總覺得孩子不爭氣,所以立了胤礽,把他又廢了一次,又一次立為太子,然后又廢,經(jīng)歷很多波折?滴踝约荷眢w好兒子也多,他總共有35個兒子,去掉沒能力的和年紀小的真正能繼承皇權(quán)的就九個兒子,康熙二次廢了胤礽之后,起碼是四阿哥、十四阿哥還有八阿哥都有能力。八阿哥很會籠絡(luò)人脈,也確實有能耐有資源,但是他是庶出,不是皇后生的,沒有資格競爭太子。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是一奶同胞,皇后生的,他們兩個在康熙心里位置最重。在這種情況下,雍正表現(xiàn)得很出色,治理天下能力很強,他完全可以通過正當方式競爭,用不著去篡改詔書。
那么通過這些推理,雍正他不會篡改詔書,他也不會毒死他爹,那為什么天下還會有那么多人說他弒父篡位呢?主要原因在于,他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他不該得罪讀書人,雍正對知識分子下手非常狠,現(xiàn)在歷史研究都說雍正年間文字獄是最多的,其實不光是這樣,那只是個表象,雍正年間是整個對讀書人這些貴族下狠手了。有個外號叫“抄家皇帝”,康熙晚年貪官太多,雍正上來要整肅吏治,讓他們把錢吐出來,充實國庫。所以雍正年間抄家特別多,曹雪芹家就是因為雍正抄家而敗落,要不是雍正抄家就不會有《紅樓夢》,這都有因果關(guān)系。雍正抄家表面上是肅清吏治了,可是他抄家的官員往往是讀書人,當時都有門第關(guān)系,抄一個官員家,得罪他背后一幫讀書人,讀書有骨氣,動了他們的利用,他們就會站出來說這個說那個,他們不光說還能寫呢。所以天下到處都是罵雍正的,說他壞話。所以,罵雍正的那么多人,跟他得罪讀書人有很多關(guān)系,讀書人凈給他做負面宣傳了。但是,如果沒有雍正執(zhí)政的13年也不可能有康乾盛世,應(yīng)該叫康雍乾盛世。康熙到晚年,大清國庫基本上 都空了,他一輩子凈折騰事了,而且呢,前面說了貪污的官僚特別多,雍正上來的這13年,充盈了大清的國庫,而且休養(yǎng)生息加強水利建設(shè),康熙年間最重視兵部,雍正年間最重視的是工部,大興土木修建各種水利工程,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而且有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這些充盈國家財政的積極政策,所雍正在這點來說他的老百姓要比康熙年間的老百姓日子好過的多,即使他的皇位是篡位得的,他也是一個不錯的皇帝,也是對老百姓有好處。中國歷史上那么多皇帝,即使不是 篡位上來的,又有幾個好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