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最“驚人”的就是肯尼迪和林肯:

相似1:林肯1846年進入國會,肯尼迪在100年后的1946年也進入國會。

相似2:林肯1860年當選總統(tǒng),肯尼迪在100年后的1960年也當選總統(tǒng)。

相似3:林肯和肯尼迪都是遇刺身亡的。

相似4:林肯在一個星期五先遇刺,肯尼迪在100年后同樣也是一個星期五遇刺。

相似5:兩位總統(tǒng)遇刺的時間都是下午3點30分。

相似6: 殺林肯的兇手布思生于1839年。殺肯尼迪的兇手奧司華德生于1939年。殺林肯的兇手從一間戲院跑出,在一間倉庫被抓獲;刺殺肯尼迪的兇手從一間倉庫跑出,在一間戲院被抓獲。而且兩人都是南方人!

相似7:兩位總統(tǒng)的繼承人名字相同,林肯的繼位人名叫約翰遜,肯尼迪的繼位人也叫約翰遜。

是不是驚到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還有咱們中國古代,每隔幾個朝代就會出現(xiàn)“紅顏禍水”,奸妃擾亂朝綱,禍亂后宮,最早有妲己、褒姒,后來有明朝的鄭貴妃,清朝的慈禧等等。

再說個現(xiàn)代社會的,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請看下圖:

北京的房價永遠是“高攀不起”的,1989年就這樣,現(xiàn)在不也還是這樣嗎!

最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連長相也驚人的相似:

最佳貢獻者
2

不說世界歷史,只中國歷史就有不少驚人的相似事件。

人虧天不虧,天道好輪回---祖宗奪位子孫還

大理國的開國皇帝段思平在建國時期,弟弟段思良立下汗馬功勞。段思平死后,兒子段思英即位,沒多久就被叔叔段思平廢掉。段思平白開了開國,為弟弟做了嫁衣,大理國皇帝由段思平及后人傳承下去。

到了段思良的八世孫段素興時,段素興被權臣高智升所廢,迎立了段思平的玄孫段思廉,皇位才從段思良一系轉回段思平一系。

【段思廉影視圖】

就在段思平篡位之后沒多久,驚人的相似事件就發(fā)生了。宋國趙匡胤突然死了,不是兒子即位,而是在他黃袍加身時沒少穿針引線建立功勞的親弟弟趙光義即位,趙匡胤也是白給弟弟做了嫁衣裳。

到趙光義五世孫趙佶時,他這一系子孫都被金國女真人邀請北國旅游去,趙光義的六世孫趙構因為生不出兒子,只好把皇位傳給已經(jīng)是平民百姓的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昚,兜兜轉轉的,皇位又從趙光義系轉回趙匡胤系。

【宋孝宗趙昚】

這兩件相似事件可不是人虧天不虧,天道好輪回?

善惡終有報,蒼天饒過誰---得國于孤兒寡母失國于孤兒寡母

宋國開國皇帝趙匡胤本是一小卒,被后周世宗郭榮賞識,一路提成殿前都點檢,郭榮前腳死,留下孤兒寡母讓趙匡胤輔佐呢,后腳,趙匡胤自己就黃袍加身奪了孤兒寡母的江山。

有人說趙也是學郭威!郭威家人全被后漢皇帝殺了,君不仁臣不義,憑什么不能造反?但是,周世宗可有對不起你趙某人一星半點?不要說什么沒有趙匡胤還有李匡胤,你篡了恩主家的位就是篡了,何必還把自己打扮成白蓮花,說對得起恩主?

【后周恭帝】

南宋末年,蒙元兵臨城下,趙匡胤的后裔趙顯投降,也是孤兒寡母失國,不知道,趙顯母子可有想起后周恭帝郭宗訓母子,會不會想起一句善惡終有報看蒼天饒過誰這話?

【宋恭帝】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同樣是祖父看著孫子亡國

后周世宗郭榮,本是柴氏,從小過繼給了姑媽,郭榮繼承了姑父的江山,自然得奉郭家的宗廟,所以,有良心的郭榮終生不見親爹柴守禮,以元舅之禮相待,給他榮華富貴衣食無憂。柴守禮也就是后周恭帝郭宗訓的親爺爺,郭宗訓被趙匡胤背叛時,柴守禮還活著,眼看著孫子失國。

南宋度宗趙禥,是養(yǎng)父理宗趙昀的親侄子,生父是趙昀的親弟弟榮王趙與芮。趙禥死后,嫡子趙顯即位,被蒙元滅國,當時趙與芮也還活著,也是眼看著孫子失國。

中國歷史上,爺爺看著孫子當皇帝的,大概就是柴守禮和趙與芮他倆個人了。


請多多關注猴格!歡迎賜評!

3

1-死亡前的相遇,相似的死亡

1990年7月28日,意大利國王翁貝爾托一世到米蘭幾里外的蒙察,準備次日的頒獎。當晚國王到一間小飯店用膳,國王發(fā)現(xiàn)店主的容貌和體型跟自己十分相似,傾談后發(fā)現(xiàn),兩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于同地,名字相同,同在1868年4月22日結婚,妻子都叫瑪格麗塔,都有一個名為維托里奧的兒子,這飯店開張之時就是國王登基之日,兩人同時在1866年獲得英勇勛章。第二天店主在槍擊中意外中彈喪生,國王亦在同一天被刺客用槍殺死。 一樣的出生時間一樣的妻子姓名,還在同一天因同樣原因死亡。

2-泰坦尼克號相似物

1898年,英國作家摩根·羅伯森寫了一本名叫《徒勞無功》的小說。小說寫了一艘號永不沉沒的豪華巨輪,名為泰坦號,從英國首航駛向大洋彼岸的美國。這是人類航海史上空前巨大也最豪華的客輪,船上裝備了當時力所能及的一切華貴設施,滿船裝載的都是有錢的乘客,人們在這巨輪上盡情地享受著。但是,這艘巨輪首次出航就在途中撞上冰山,悲慘地沉沒,許多乘客葬身海底。誰也沒有料到,這本小說中寫的故事,竟成了十四年后不幸的現(xiàn)實。1912年4月有4日夜間,當時最大的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因撞上冰山而沉沒。

這兩者還有眾多的極其相似之處:

兩船都是初次出航就沉沒,其原因都是撞上冰山,地點都在北大西洋。

船名相似:泰坦號/泰坦尼克號

航行的時間:都是在四月份,航線都是從英國到美國。 遇難月份:4月/4月

乘客傷亡慘重的原因:都是船上的救生艇不夠

這兩艘船,一個小說一個現(xiàn)實,也有著驚人的相似。

?

4

誠邀,如題。自文字誕生起,有記錄的歷史也已經(jīng)有好幾千年了。在這千年的時光中,歷史不止一次的遵循著概率學原理,縱然紛亂不整,但總是會有些巧合,比如黃炎培老先生在延安提出的歷史周期律,當然這不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重點,小編要說的,是一些看似沒有聯(lián)系的小事

其一,愛美人而不要江山

江山對于帝王來說是最為重要的,沒有什么能敵過皇帝對權力的迷戀,但是在中國的古代,卻有著這樣一位皇帝,他不愛江山愛美人,美人在世時千依百順,美人去世了,就萬念俱灰,連江山都不要出家為僧,這就是大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順治,這位美人就是董鄂妃。

巧合的是,在萬里之外的大英帝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為了娶一位美國女子華里絲,同樣放棄了王位。不同的是董鄂妃起碼愛過順治,華里絲愛的卻是愛德華八世這個“國王”

其二,亡國之君總會有個美人

這個巧合就很好理解了,俗話說“酒是穿腸藥,色是刮骨刀”,酒色一道,皇帝的皇位可就難保了。放眼青史,亡國之君總會寵愛一個美人,商朝有妲己,西周有褒姒,隋末有蕭妃,明朝陳圓圓,至于秦,元,末代皇帝寵愛的妃子就更多了,你說這是不是一個巧合呢?也許不是,也許是人性,畢竟男人本色嘛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5

我是一個資深的歷史愛好者,熱衷于奇奇怪怪的歷史故事。

歷史上相似的故事有很多,什么三國歸晉三家分晉等等,畢竟中國歷史這么久,肯定能找到類似的事件、巧合,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個巧合,有關于劉邦和漢朝。

劉邦起義時,有一天喝多了,暈暈乎乎就往家走,當時天很黑,劉邦遇到了一條挺長的白蟒蛇,蟒蛇人立而起,對劉邦說:“大兄弟,那啥我是白帝子,我看你能當皇帝啊,咱倆一起干唄。”劉邦當時喝了點酒有點彪,就對蛇說,我自己就行要你干啥,拔劍就要斬。白蛇懵逼了,于是說,你不識好歹,你斬我的頭我就亂你的頭,你斬我的尾巴我就亂你的尾巴。劉邦一聽,于是奔著蛇中間斬去,蛇當下就死了。

回到家,劉邦夢到了一個老婦,他自稱白帝妻子,稱劉邦為赤帝子,殺得正是白帝的孩子,于是對著劉邦一頓痛苦。整的劉邦也有點蒙圈。

劉邦建立漢朝以后,就忘了這回事,等到了漢朝中期,也就是西漢末期,除了一個名叫王莽的,篡了位,將整個漢朝從中間一分為二,有人說這就是白帝子前來報復了。

6

歷史長河中相似的事件不勝枚舉,很多重復的事件一次次發(fā)生,天道輪回,只是僅僅變換了其中的主角,來看下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相似事件!

一、從哪開始再到哪結束!

后周世宗柴榮北伐遼國病逝后,留下了小符后和一個7歲的幼子柴宗訓繼位,正是主少國疑的時候!

公元960年,此時作為殿前都點檢掌握禁軍的趙匡胤與手下親信謊稱北邊遼國入侵,沒有施政經(jīng)驗的小符后和宰相范質(zhì)匆忙中將軍權委任給趙匡胤前往迎敵。趙匡胤率兵經(jīng)過陳橋驛時,授意親信造謠擁立自己,然后半推半就黃袍加身,再帶領軍隊回到開封,造成既成事實,逼迫小皇帝禪讓給自己,輕而易舉登上皇位,幾乎兵不血刃。趙匡胤欺負后周孤兒寡母孱弱,奪取政權,得國之易可與楊堅相媲美。

公元1274年,三百年后的宋王朝已經(jīng)風雨飄搖,此時在位已經(jīng)十年的宋度宗因為常年沉溺于酒色,聽信權臣賈似道,使國家日益衰落,自己也英年早逝,而他卻只留下了三個年幼的皇子。后嫡長子宋恭帝繼位,年僅3歲,太皇太后謝氏輔政,一年以后,伯顏就率蒙古鐵騎逼近臨安,謝太后妄想與蒙古人和談,被伯顏拒絕,最終只能投降,并被押往大都,后宋廷分別立宋度宗的另外兩個兒子為帝,一個病死,一個在崖山和陸秀夫一同投海殉國,自此綿延三百年的大宋王朝以同樣孤兒寡母極其悲愴的方式結束了歷史的進程。

二、兩次北上結盟,兩次引禍上身!

公元1118年,遼國東北部的女真部落興起于白山黑水之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整個遼國,并建立金國。而當時的宋朝是宋徽宗在位時期,這位皇帝認為遼國目前外強內(nèi)干,屢被打擊,是收復故土燕云十六州的絕佳時機,因此派人從海陸前往東北金國協(xié)商共同滅遼,最后兩國協(xié)定共同出兵攻遼,而金國同意將燕云十六州交給宋朝,宋朝則將給遼國的歲幣轉交給金國。

而最后的結果也出人意料,童貫率軍北伐燕云,卻在遼國南京被二線部隊打的抱頭鼠竄,而金國則順利拿下燕云十六州,最后還是宋朝增加歲幣才得到了燕云的六個州,而且北伐損失了神宗改革以來積攢的大量軍事物質(zhì)和裝備,為后來的慘敗埋下了伏筆。在了解到了宋朝軍事實力的同時,金國也逐步認識到宋朝的內(nèi)部虛實,因此很快金國就將鐵蹄踏入宋朝,兩次南下攻宋,并引發(fā)靖康之變,導致北宋滅亡。

公元1232年,此時崛起于漠北草原的蒙古帝國已經(jīng)占據(jù)北方,滅亡西夏,而當年橫掃中原的金國已經(jīng)遷都到當年的宋朝都城開封,僅占據(jù)河南一帶。而蒙古派遣使者與宋朝聯(lián)合進攻金國,兩國協(xié)議宋朝可以得到河南作為回報。1233年宋將孟珙出兵金國,并與蒙古軍將金哀宗圍困于蔡州城下,后蔡州城破,金哀宗自縊身亡,金國滅亡,孟珙帶回了金哀宗的尸骨,算是報了當年的靖康之仇。

然而金國滅亡之后,蒙古人并沒有按照約定給宋朝土地,導致二者聯(lián)盟破壞,宋朝也試圖武力奪回河南的土地,但是被蒙古人擊退,而蒙古也很快調(diào)轉槍頭對準宋朝,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宋蒙戰(zhàn)爭,最后南宋也在蒙古的持續(xù)打擊下逐漸走向滅亡。

宋的統(tǒng)治者顯然沒有完全領悟唇亡齒寒的道理,致使兩次引禍上身,一次教訓不夠的情況下還又一次在同一個地方掉入坑里,君臣的時事判斷能力極差,戰(zhàn)略眼光堪憂,令后人扼腕。

三、我的今日就是你的明天!

公元1127年,已經(jīng)準備多年的金國南下進攻宋朝,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兩人最終攻破汴京城,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二帝以及皇室、后宮、貴族等三千多人,并被押送前往金國。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肆意凌辱,特別是后宮女眷被金人隨意蹂躪,貴族大臣被任意殺害,在押送途中,哭聲不絕于耳,不堪受辱自殺者比比皆是,凄慘程度令人不忍直視,到了北方則更是被隨意買賣,變奴為娼。昔日繁華東京也被搶掠一空,這個東方大都會從此凋零,再也沒有重返往日的盛況。

公元1233年,蒙古窩闊臺和拖雷率大軍進攻金國,拖雷在三峰山鈞州一戰(zhàn)中殲滅金國主力并斬殺金國多位主要將領,從此金國大勢已去。金哀宗逃離開封,開封守將西面元帥崔立投降,并將金國太后、宗王和宗室貴族五百余人押送到蒙古大營中,這之中的男性統(tǒng)統(tǒng)被殺,女性則成為蒙古人泄欲的玩物,可為慘絕人寰。百余年后,完顏一族也終于嘗到了靖康之恥的味道,而且蒙古人與完顏一族有世仇,對完顏氏更是趕盡殺絕,其結果比當年施加于宋朝宗室的十倍有余。

一個王朝的末期被傾覆,孤兒寡母自然是一個極為有利的時機,如果是一個周世宗這樣的有為之君,怎么能讓趙匡胤之流乘虛而入!宋朝重文輕武三百年,廟堂之上缺乏對戰(zhàn)爭及戰(zhàn)略的足夠認識,也不能及時意識到金國和蒙古的威脅,做出結盟的決定基本依賴于僥幸,謀略較淺,因此才有西夏和交趾的獨立,這樣的戰(zhàn)略失誤已經(jīng)不是首次發(fā)生,最終也是因為戰(zhàn)略誤判導致國破家亡!金國崛起源于遼國壓迫,但興起后又壓迫遼國、蒙古、宋朝,從而樹敵太多,誅戮太深,就像一個暴發(fā)戶,肆意揮霍,當武力消磨人力平庸之后,必然為眾敵所反噬,滅亡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歷史總是遵循其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看似偶然的結果,實際也是必然!


歡迎關注柔玄,一起品味歷史的樂趣,把握興亡的脈絡!

7

據(jù)說西方音樂界有一個著名的“9”字魔咒,不少音樂家的都中招了。

(貝多芬)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完成了他的《第九交響曲》之后,剛剛受邀請去寫《第十交響曲》,就去世了,享年57歲。

(舒伯特)

舒伯特,奧地利作曲家,天才一樣的人物,他在1825年的開始寫《第九交響曲》,嘔心瀝血三年,1828年3月完稿,年底,舒伯特去世,年僅31歲。

(安東·布魯克納)

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安東·布魯克納,作品產(chǎn)量也很驚人,他1896年10月去世,享年72歲,死的時候還在創(chuàng)作自己的《第九交響曲》,還沒來得及寫完。

據(jù)說還有俄羅斯作曲家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凱、美國著名作曲家羅杰·賽辛斯、英國作曲家沃恩威廉斯·拉爾夫……還有不少人,都是中了招。

那怎么辦?

(安東尼·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安東尼·德沃夏克完成了自己“第九交響曲”之后,命名為《自新大陸》(也有翻譯《新大陸》或者《新世界》)。這部作品完成于1893年,他沒有接著寫新的交響曲,但是,撐了10年之后,還是死于心衰竭,享年63歲。

換個名字也不行?還有辦法沒?

(讓·西貝柳斯)

芬蘭作曲家讓·西貝柳斯,作品數(shù)量也不少,他出生于1865年,到1924年的時候,完成了自己的《第七交響曲》,然后他就基本不創(chuàng)作了。一直活到1957年去世,享年92歲……

不知道是不是西方音樂界真的有“9”字魔咒,就算沒有,這也算是一個神奇的巧合了。

話說,微軟也直接跳過win9,直接來了win10,你湊什么熱鬧啊……

8

陽光之下無新事。許多大事件其實都是反復上演,有的甚至極為雷同,不信看看下面幾個例子: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司馬家學曹魏的做法結果了曹魏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假投降巧計成虛話”這是《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回題目,講的是司馬昭學曹操,讓自己的兒子禪代魏主曹奐,建立西晉,史稱晉武帝,而當初的曹丕正是以禪代的方式篡奪了漢室江山,真是報應不爽,幾十年就一個輪回。

“黃袍加身”——趙匡胤之前已有郭威做樣子

大家都知道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事件,殊不知趙匡胤取代的后周江山,也是當初后周太祖郭威利用相同方式取得的,而且比趙匡胤早了十年,手段極為相似,都是北方有入侵警報(不知真假),然后太祖(周、宋)帶兵出征。然后兵行到路上發(fā)生“兵變”,把黃袍加于太祖之身,然后回師,一個是取代了后漢,一個是學樣取代了后周。

“攘外必先安內(nèi)”——崇禎皇帝和蔣介石時隔幾百年遭遇相同困局

明末崇禎皇帝和蔣介石面臨同樣先“攘外”還是先“安內(nèi)”的困局,“攘外必先安內(nèi)”,據(jù)說是洪承疇為崇禎出的策略。當時東北有外敵虎視眈眈,西北有李自成起義大軍,崇禎皇帝焦頭爛額。幾百年后,蔣面臨的幾乎一模一樣!而且二人最終都沒能應對此困局,一個上了吊,一個跑了路!

9

中國歷史很多時候就是王朝的輪回,興亡交替,自然容易發(fā)生相似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唐后主和宋徽宗了。

唐后主李煜除了當皇帝不行,在藝術方面是絕頂高手。他書法、繪畫、音律和詩詞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特別是在詩詞上被稱為千古詞帝。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李煜說: “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憐工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崩铎祥_創(chuàng)了詞的一個時代。

但是治國不能靠詩詞,最終李煜治國無方,把他老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給丟了。不得不投降北宋,辭廟北上。過慣了“玉樹瓊枝作煙蘿”的帝王生活的李煜成被為階下囚。不得不過起了俘虜?shù)纳。每每回首故國的明月,李煜便心如刀絞。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自己的夫人小周后還經(jīng)常被宋太宗趙光義接進宮中奸污,天天以淚洗面。面對小周后哀怨的眼神,他不得不發(fā)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嘆。最后這些牢騷被趙光義知道后,用牽機藥毒死了他。據(jù)說藥效發(fā)作是李煜痛苦的蜷縮成一團。這位前半生榮華富貴,后半生受盡屈辱的帝王終于結束了他的一生。

然而天道輪回,李煜慘死后的104年,大宋一位皇帝出生了。他就是宋徽宗趙佶;兆诤喼本褪抢铎系姆妗M瑯拥木ㄋ囆g,繪畫、書法和詩詞無一不精;兆诳釔劾L畫,擅長工筆花鳥,技藝一絕。書法更是創(chuàng)造出了個人風格獨特的瘦金體。在詩詞的造詣幾乎不輸李煜。他也同樣最不適合做皇帝。在他的折騰之下本來就積貧積弱的大宋很快就被折騰的國防虛弱、民不聊生。被金國抓住時機把北宋給滅了。在靖康之變中,徽宗和兒子欽宗連帶大批的王公大臣和宮室子女被劫掠北上,昔日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公主嬪妃更是受盡凌辱或淪為軍妓,或淪為奴隸。欽宗的皇后最后不堪凌辱自殺。而臉皮厚的徽宗竟然在還在金國的折磨和侮辱中茍活了好多年,死后尸體被煉成了燈油。這熟悉一幕如果被李煜看到了不知會作何感想。


10

說說武則天和慈禧,這兩個人發(fā)跡的路線,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她們都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有權勢的女人。除了生活的朝代不一樣,一個稱帝了,一個沒有稱帝。其它的關于發(fā)生在她們兩人身上的經(jīng)歷,竟然是驚人的一致。

先說兩個人的出身?

她們兩個比較幸運,都是生在官宦之家,正是因為有這一層關系,所以,他們才能有選秀的資格,才有進入到皇帝視野的資格。

更加幸運的是,她們都被皇帝點中了。當然她們的地位還是很低的,武則天也只不過是唐太宗的一個才人而已。慈禧僅僅是咸豐皇帝的一個貴人。兩個人的品級都是最低的。



不過,武則天始終沒有得到唐太宗的喜愛,所以,她也就沒有為唐太宗生孩子。

在這一點,慈禧比武則天強,因為她為咸豐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后來的同治皇帝。

武則天走上人生開掛之路,是從丈夫唐太宗死后,她勾搭上了唐太宗的兒子李治也就是唐高宗開始的。

李治這個人很軟弱,用今天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個媽寶娃。

這樣的人,喜歡強勢的女人。而武則天就是強勢的女人。所以,李治對武則天寵愛有加,還把武則天給封為了皇后,武則天為他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咸豐皇帝也是一個比較窩囊的皇帝,在加上他所處的時代比較亂,經(jīng)常受外國入侵者的氣。咸豐帝一肚子的委屈無處訴說,他去找皇后也就是慈安去傾訴,慈安根本不鳥他。所以他只能找到慈禧來商量。



慈禧不但聽他的嘮叨,而且聽得還津津有味,瞬間咸豐覺得找到了人生的知己。

漸漸地咸豐就把奏折,拿給慈禧讓他代替自己審閱,先是從不重要的,再到重要的。

最后就到了離不開她的地步。

武則天和唐高宗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因為唐高宗身體比較差。所以,他就把朝中的大事,交給武則天來處理。奏折也都是武則天說了算,一開始武則天是垂簾聽政。這和后來的慈禧如出一轍。

久而久之武則天和慈禧,都嘗到了權利的甜頭。

他們的老公都是英年早逝的,這時候嘗到甜頭的他們,就開始為以后掌權布局了。



你看他們選繼承人的時候,都是選傀儡當皇帝。

武則天因為大兒子比唐高宗去世早,所以只能讓二兒子當皇帝,但是二兒子當皇帝后,不聽武則天的,武則天一怒之下,就把他給廢掉了,并且貶到了邊遠地區(qū)。

武則天選了第三子當皇帝,第三子因為在二哥那里得到了教訓,開始讓位給母親,武則天只好勉為其難的,當了一代女皇。

慈禧也是這種情況,她是在自己的丈夫死后,讓自己兒子繼位,他的兒子也就是同治皇帝?墒,同治是個短命鬼,因為嫖娼得了病,早早地死去了。

所以,慈禧只好把他們妹妹的兒子,年僅只有四歲的兒子,也就是光緒帝接來當皇帝、

就這樣慈禧成了大清的掌舵人,光緒僅僅是慈禧的一顆棋子。

只不過不同的是,武則天把大唐治理的越來越好,慈禧把大清治理的越來越差。這不但是時代背景造成的,也是個人能力不同的表現(xiàn)。

你看他們兩個的歷史軌跡是不是極其的相似,對了,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歷史機遇,是因為他們都是飽讀詩書之士。武則天對過往的歷史如數(shù)家珍,慈禧更是熟讀過二十四史。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