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倭寇橫行,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
明軍與倭寇接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倭寇自以為天下已無敵手,氣焰愈加囂張。
民心,士氣。明朝啊,太需要一場勝利了!
1557年,明朝地方大員胡宗憲調集大軍,準備攻打駐守在浙江岑港(地名)的倭寇和汪直余黨。
這年冬天,戚繼光招募了3000名浙江士兵,開始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
胡宗憲好大喜功,他說:目前,消滅倭寇是當務之急,戚將軍(戚繼光官職為參將)只管殺賊,訓練不訓練都無謂。
戚繼光卻認為:殺賊必須練兵,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自1557年冬季開始,戚繼光展開了練兵行動。他要求嚴格,采用優(yōu)勝劣汰的方法,對士兵進行了高強度的訓練,決心打造一支戰(zhàn)無不勝的新型軍隊????。
1558年2月,戚繼光奉命率領3000新軍,配合俞大猷部圍殲龜縮在岑港的倭寇,至此,新軍訓練還不足3個月????。
可是,剛剛到達岑港的戚繼光新軍,卻被調到了另一個抗倭戰(zhàn)場。戚繼光的3000新兵,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殺得倭寇是哭爹喊娘,連滾帶爬????????????。
戚繼光新軍連戰(zhàn)連捷,俞大猷卻未能攻下岑港。打了半年,明軍死傷不少,無奈倭寇死守,岑港就是拿不下來。
岑港久攻不克,朝廷嚴令,戚繼光重返岑港戰(zhàn)場,配合俞大猷圍殲岑港之敵。
戚繼光到后,先查看了岑港地形,發(fā)現:岑港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海,可謂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倭寇切斷了連接岑港的所有通道,只留下臨海這一面?磥,倭寇是鐵了心地死磕到底了。怎么辦?陸地上打不進去,海路上,倭寇又掌握著制海權。
當時,明軍海上力量薄弱,平時根本守不住自己的海域。倭寇呢!海上支援快捷,后勤補給源源不斷,這也是明軍久攻不克的重要原因之一。
嘉靖皇帝聽到消息后,認為俞大猷、戚繼光作戰(zhàn)不力,下旨將二人停職留用,限一個月內,拿下岑港。否則,就把參戰(zhàn)各級軍官一律軍法從事。
形勢緊迫,戚繼光決定改變戰(zhàn)術,采用疲敵之計:讓部隊輪番祥攻,晝夜不停地擂鼓吶喊,搞得倭寇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成。時間一長,倭寇疲憊不堪,只剩下了半口氣。
與此同時,戚繼光還運用了離間計,使倭寇之間互相猜疑,消耗了敵人的戰(zhàn)斗力。
一天拂曉,大霧彌漫,十步之外,不辨人馬。戚繼光和俞大猷,各率精兵強將,借著云霧掩護,悄悄摸到倭寇陣地,一聲炮響之后,殺聲震天動地。倭寇大驚,倉促應戰(zhàn),有的倘在夢中,便做了無頭之鬼????????????。
明軍大獲全勝,一舉奪回岑港,除少數倭寇乘船逃跑外,斬獲無數,取得了明軍抗倭以來第一次重大勝利????????????。
岑港之戰(zhàn),明軍全勝。戚繼光官復原職,不幸的是,俞大猷被誣陷入獄。
岑港之戰(zhàn)的勝利,鼓舞了士氣,讓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提升了沿海人民的斗爭手段和抗倭決心。
岑港之戰(zhàn),讓屢戰(zhàn)屢敗的明軍、慘遭屠戮的百姓,終于揚眉吐氣了,豈能不蕩氣回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