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郃二十回合敗于馬超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jié)。當時曹操誘殺馬騰,氣的馬超帶著十萬西涼軍殺奔潼關(guān)。這一戰(zhàn),馬超擺明了是來找曹操拼命的,眼睛都殺紅了。只用了九天時間就攻破了潼關(guān),把曹洪和徐晃打得灰頭土臉。然后就等著曹操前來,打算親手將曹操手刃于刀下。




到了與曹操大決戰(zhàn)的那天,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最先上場,結(jié)果上去打了八九個回合就被馬超打的頂不住,敗下了陣。然后上去跟馬超打的就是張郃,他面對殺紅了眼的馬超也是不敢硬拼,頂了二十回合就敗了。

緊接著,一個叫李通二愣子上去戰(zhàn)馬超,結(jié)果幾個回合被馬超一槍刺死。然后西涼軍突然發(fā)動進攻,殺的曹操大敗。于是就有了搞笑的曹操棄袍割須,一條老命差點被馬超拿去的小說情節(jié)。

超咬牙切齒,大罵:“操賊!歉君罔上,罪不容誅!害我父弟,不共戴天之仇!吾當活捉生啖汝肉!”說罷,挺槍直殺過來。曹操背后于禁出迎。兩馬交戰(zhàn),斗得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zhàn)二十合亦敗走。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zhàn),數(shù)合之中,一槍刺李通于馬下。超把槍望后一招,西涼兵一齊沖殺過來。操兵大敗!度龂萘x》

如果僅從小說中的字面來看,張郃在馬超面前確實是個只能硬頂二十回合垃圾。但是我還是要說:這一戰(zhàn),一定要看馬超和張郃當時的心態(tài)才能做評價。


馬超是什么心態(tài)?父親被殺,他是懷著一種怒火上陣的。所謂人擋殺人,鬼擋殺鬼,佛擋弒佛,就是這個意思。

而張郃是什么心態(tài)?他就是個打工的,而且還是從袁紹那里跳槽到曹營的打工仔。馬騰又不是他殺的,他何必要玩命?犯不著為了曹操丟掉老命吧?

同樣的情況還有趙子龍在長坂坡七進七出的那次,面對殺紅了眼的趙云,張郃跟趙云打了三十回合就落荒而逃,到了第二次再見趙云,打都不敢打,直接轉(zhuǎn)身就跑。與馬超一樣,趙云當時也是殺紅了眼,連殺五十多員戰(zhàn)將,也是人擋殺人,佛擋弒佛。


所以說,張郃在馬超、趙云的面前走不了二三十回合。除了實力不如人以外,關(guān)鍵就是人家都是來拼命的,而張郃不需要玩命。實力弱加上心態(tài)崩,張郃打不贏馬超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張郃腦筋抽風(fēng),硬要跟馬超死戰(zhàn),結(jié)果會如何?想必就跟李通一樣的下場了。難道馬超是什么水平,張郃還沒看出來嗎?沒有金剛鉆,攬什么瓷器活?人可是只有一條命的哦。

換而言之,演義中的張郃雞賊的很。幾乎都是不跟人玩命的。只要在曹老板面前盡力了也就行了。再打下去也沒意義,既然能跑干嘛不跑呢?

畢竟,雞賊的人都活得久,而愣頭青一般在電視劇里面活不過三集。

比如說典韋,他倒是武力超群,號稱《三國演義》的第三號高手。然而最終結(jié)果呢?為了保護曹操,早早的就掛了。

比如夏侯惇、夏侯淵兄弟,明明可以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卻非要出去浪。結(jié)果一個是當了大半輩子的獨眼龍。一個則被黃忠一刀咔嚓了。并且夏侯淵出去浪之前,張郃還百般的勸阻,然而夏侯淵就是不聽,譏笑張郃膽小怯懦,最后把老命丟在定軍山了吧?



最愣的愣子就是許褚,居然脫了盔甲找馬超單挑。他輸?shù)故菦]輸,結(jié)果兩軍混戰(zhàn)時,由于他沒有穿鎧甲,結(jié)果被亂軍射中兩箭。如果當時許褚穿著盔甲,興許還能擋一擋。可是那廝非要臭顯擺。不過好在命硬,沒有像夏侯淵一樣被當場搞死。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能打就上去打,不行就趕緊跑。打工的人犯不著玩命。曹操帳下那么多名將,就屬張郃活得最長。因為沒人比他更賊!

同樣的例子還有徐晃,曹營當中最賊的大將就屬他和張郃兩人。當年官渡之戰(zhàn),徐晃碰到顏良打了二十回合就跑,碰到文丑也是打了三兩下就跑。后來襄陽之戰(zhàn),碰上當年斬顏良誅文丑,但是胳膊有受傷的關(guān)羽時,他居然倒是來了勁,掄圓了斧頭砍得關(guān)羽都架不住。這叫什么?這就叫賊!

不過演義中的徐晃還是比張郃差一點,張郃熬到了三國后期,而徐晃因為跑去上庸找孟達瞎浪,被一箭射死,沒有做到像張郃那樣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成就。

跟張郃一樣多年媳婦熬成婆的還有魏延。想當年五虎上將活著的時候,蜀兵打先鋒的差事哪輪得到魏延?那時候的魏延就是個牙門將,替關(guān)羽、張飛、趙云打打下手,就像后來的王平一樣。可是一旦當資歷足夠了,魏延的出頭之日也就來了。

等到三國前期的一干單挑大將都死了,能跟張郃單挑的還有誰?板著指頭數(shù),應(yīng)該都不超過五個人了。

這個時候的張郃可以會心一笑——還是俺張儁乂聰明!哈哈哈哈……


最后不說演義,談?wù)務(wù)飞系膹堗A。其實在正史《三國志》中,張郃也是個聰明人。陳壽評價他:

郃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zhàn)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度龂尽堗A傳》

正史的這個評價,完美的解釋了張郃是個聰明人。從最早在韓馥手下打下手,到袁紹手下?lián)尾繉,再到曹操手下(lián)胃睂ⅲ瑥堗A在三國后期的地位,是靠他在前期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出來的。畢竟他不是士族出身,被士族瞧不起。他一輩子都沒有當過主將,永遠都是副將。但是一個副將居然在三國中能有這么大知名度,這就足以證明他的實力了。

他不缺實力,只是缺一個機會。當老人們都不在了,論資排輩,也該輪到他挑起大梁了。而他也能抓住機會,證明自己。這也就是為什么張郃在前期不出彩,但是后期大放異彩的原因了。

最佳貢獻者
2

千萬不能小看張郃啊。在后三國時代(蜀漢五虎全部去世后為節(jié)點),他幾乎就是天下第一猛將。

咱們先來看看張郃的戰(zhàn)績:


死亡原因:魏延詐敗,張郃被誘入木門道,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被亂箭射殺。

張郃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十分豐富,他對戰(zhàn)過的猛將達到八位,超一流猛將四人,一流戰(zhàn)將也是四人。

張郃曾經(jīng)對陣過的敵手中,超一流猛將有四人: 趙云、馬超、張飛、黃忠。

蜀漢五虎將,張郃曾經(jīng)對戰(zhàn)過四個。

而與張郃對陣過的一流戰(zhàn)將也有四人:張遼、龐德、魏延、關(guān)興。

張遼是曾經(jīng)與東吳第一名將太史慈打成平手的悍將;龐德曾經(jīng)與關(guān)羽八十合戰(zhàn)成平手,還射中了關(guān)羽;魏延是后三國時代蜀漢的第一猛將,關(guān)興是蜀漢后起之秀中戰(zhàn)績最好的年輕一代猛將。

在張郃戰(zhàn)斗生涯中,他遇到的唯一一個不入流的戰(zhàn)將是楊昂,被張郃秒殺了。

而更加難得的是:經(jīng)歷過這么多惡戰(zhàn),張郃居然能夠得以保全,甚至都沒有負過傷。

張郃的戰(zhàn)斗生涯中最輝煌時刻是在長坂坡,交戰(zhàn)十合,趙云不敢戀戰(zhàn),轉(zhuǎn)身逃跑,掉進了陷坑里,搞得灰頭土臉,帥哥形象大損。能把趙子龍逼進坑里,是張郃值得吹一輩子的戰(zhàn)績。

我們發(fā)現(xiàn)張郃的幾個特點:

1.善于自保

張郃能敏銳的辨別出對手的強弱,如果遇到差不多的對手,他就堅決打下去,如果對手比較強,他就迅速撤退。比如遇到張遼,他就戰(zhàn)至四五十合也依然堅持打下去,而遇到了強悍的趙云和馬超,就主動撤退。

2.防御堅固

張郃經(jīng)過這么多次惡戰(zhàn),對手又是如此悍猛,他仍然能毫發(fā)無傷,說明他的防御能力很強。

3.學(xué)習(xí)能力強

在與多個名將的戰(zhàn)斗中,張郃很善于總結(jié)和提高。開初打張飛,戰(zhàn)到三十余合,第二次再遇張飛,就撐到了三五十合。他還是很善于汲取戰(zhàn)斗經(jīng)驗的。

看看三國時代,各個人物對張郃的評價。

曹操:“暗暗稱奇”,對張郃的武藝非常欣賞。
郭淮: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認為張郃是將才!澳宋和跎類壅咭病,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曹操對張郃的信重。劉備:
張郃勝夏侯淵十倍。劉備通過前期的幾場戰(zhàn)役,確認張郃有大將之才,認為夏侯淵“安及張郃”。劉備看人很準,值得取信。諸葛亮:
“今日見之,方知其勇也”。通過現(xiàn)場觀戰(zhàn),諸葛亮對張郃深為忌憚,“若留下此人,必為蜀中之害”。后來,張郃木門道中了諸葛亮的暗算,被伏兵亂箭穿身,殞命沙場,壯烈殉國。

在后三國時代,張郃儼然成為天下第一的存在,有幾個原因:

1.他所畏懼的強手們逐漸凋零離世,他開始展露頭角。

2.張郃經(jīng)歷過的惡戰(zhàn)很多,為他提供了不同強手,不同風(fēng)格的各種戰(zhàn)斗經(jīng)驗。

3.張郃善于總結(jié)和學(xué)習(xí),從豐富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中汲取了教訓(xùn),提高了戰(zhàn)斗力。

3

“張將軍,諸葛亮如今糧盡而退,你不進兵追擊,反而躊躇不前,是何道理?”司馬懿質(zhì)問道。

“稟大將軍,諸葛亮為人謹慎,如今看他全隊退兵井然有序,料定有伏兵沿路接應(yīng),方可如此鎮(zhèn)定自若。萬萬追不得!”張郃回道。

“哼!”司馬懿冷冷的道:“張將軍今年年屆六旬,難道是怕敵蜀軍不過,才如此這般推脫的吧?”

“想我張郃一生近百戰(zhàn),雖有勝敗,但未曾怕過誰!饒是那燕人張冀德我也不懼!睆堗A有些生氣的道:“我雖年近花甲,但那黃忠尚能老當益壯,我有何不可?”

“那你還不快去追擊蜀軍,凈說大話又有何用?”司馬懿繼續(xù)拿話激張郃。

軍令難違,加上言語相激,無奈之下張郃只好領(lǐng)命前去追擊蜀軍。

“父親大人,前次您不是說過諸葛亮做事謹慎,退兵不可追之。為何這番又要讓張將軍發(fā)兵追趕?”見張郃出營走遠,司馬昭開口發(fā)問道。

“這張郃乃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善謀略,會帶兵,不打無把握之仗。且勇武過人,曾經(jīng)兩戰(zhàn)張飛而不敗。對曹魏又是忠心耿耿。其人不除,我司馬氏大事難成!今番我激他去追蜀軍,必中埋伏。若勝之,無他;若然兵敗,我罰他敗兵之責(zé)!”

二日后,木門峽谷。張郃領(lǐng)兵剛?cè)牍鹊,兩旁山坡上突然萬箭齊發(fā),傾刻間曹魏士兵傷亡慘重。張郃也膝蓋中箭險些跌落馬下。

待魏軍所剩無幾之時,蜀軍從山坡沖下,一番廝殺后,將張郃一人團團圍住。

張郃看著面前的蜀軍,知道今日難逃一死。仰天狂笑道:“呔,那蜀軍中可有敢與我張郃大戰(zhàn)三合之人?”

蜀軍陣中跳出一員小將,銀盔銀甲,跨下白龍駒,手使一桿丈八銀槍。

小將一抖槍花,大喝一聲:“張郃匹夫,小爺趙廣前來會你!”來將正是趙云之子趙廣。

兩人戰(zhàn)至一處,只三合,被張郃撿了個破綻,一槍桿將趙廣頭盔打落,趙廣落敗而逃。

“哈哈哈!”伴著一陣大笑,一個小黑胖子從陣中拍馬殺出。這員小將滿臉絡(luò)腮胡須,手使一桿丈八蛇矛。

張郃識得這桿長矛乃是張飛遺物,料定來人是張飛兒子張苞。

張苞一矛刺向張郃腋下,張郃抬手抓住一扯槍桿,想奪長矛。豈料張苞天生神力,這一扯之下卻未能奪下長矛。張苞借力一挑想將張郃挑起。張郃一松手,掏出隨身熟銅锏,一锏向張苞當頭就砸。張苞忙側(cè)身躲锏,被張郃長槍橫掃,也被拍落下馬。

連敗蜀軍兩員大將,張郃勇力大盛,狂喝道:“蜀中小兒,尚有誰堪與爺爺一戰(zhàn)!”

一句話激的蜀軍羞愧難當,除已隨中軍大隊撤走的姜維、王平、魏延、馬超諸將之外,斷后的蜀軍將領(lǐng)悉數(shù)來與張郃單挑。

這一戰(zhàn)從中午直戰(zhàn)至天黑,張郃以花甲之齡連敗蜀軍四十七將,最終力竭吐血而亡。

諸葛亮得報后,感念張郃英勇,吩咐將尸身清洗干凈,金絲楠木棺槨運還回魏軍。

一代名將就此殞落木門峽,同時也用一己之力,讓曹魏知道了蜀軍再無能戰(zhàn)之將!

4

張郃三國魏國大將,原為袁紹部將,官渡之戰(zhàn)后歸曹操。曹丕稱帝后,任左將軍。公元228年,率軍西拒諸葛亮,在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大破蜀軍前鋒馬謖,因功升車騎將軍。后在木門(在今甘肅天水境)與蜀軍戰(zhàn)斗中,中箭而死。

張郃曾在馬超手下走不了二十回合,但為什么后期這么猛?

以演義來分析,個人認為有如下原因。

第一,本身實力不差

作為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將之一,張郃的作戰(zhàn)能力其實是毋庸置疑的,這里有一個后人對三國二十四名武將排名的順口溜,可參考。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guān)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前兩句大家都應(yīng)該耳熟能詳了,第四句二張即張遼張郃,可見張郃排名是第十四。

張郃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十分豐富,他對戰(zhàn)過的猛將達到八位,超一流猛將四人,一流戰(zhàn)將也是四人。張郃曾經(jīng)對陣過的敵手中,超一流猛將四人: 趙云、馬超、張飛、黃忠。

蜀漢五虎將,張郃曾經(jīng)對戰(zhàn)過四個,而與張郃對陣過的一流戰(zhàn)將也有四人:張遼、龐德、魏延、關(guān)興。

張遼是曾經(jīng)與東吳第一名將太史慈打成平手的悍將;龐德曾經(jīng)與關(guān)羽八十合戰(zhàn)成平手,還射中了關(guān)羽;魏延是后三國時代蜀漢的第一猛將,關(guān)興是蜀漢后起之秀中戰(zhàn)績最好的年輕一代猛將,由此種種可見,張郃確有幾分本領(lǐng)。

第二,前后故事背景

在后三國時代(蜀漢五虎全部去世后為節(jié)點),蜀漢將才凋零,能擺的上臺面的也就魏延、姜維,超一流的高手大多死去。這時候,張郃的武力就凸現(xiàn)出來,能正面打敗他的幾乎沒有多少。

加上張郃在早年就已經(jīng)打出名堂來了,名氣太大,那些新將都聽聞過張郃的大名,哪敢隨隨便便與之交戰(zhàn),先聞其名已喪膽,戰(zhàn)斗力也是大打折扣。


第三,張郃是聰明人,二十回合只是表面現(xiàn)象

一個聰明人最會審時度勢,他不一定有多高的武功,也不一定有多厲害的背景。張郃就是一樣,他的武力不一定最高,但卻是最懂隨機應(yīng)變的一個?v觀他在演義中的作戰(zhàn),也有不少是詐退。

在潼關(guān),張郃與馬超交手,馬超當時是帶著一股氣來攻打曹操的,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此時的馬超肯定是超水平發(fā)揮,而張郃素來都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如果張郃正常和馬超打的話,五、六十回合可能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張郃知道此時馬超的實力,而自知自己又略有不如,所以只打了二十回合就提前敗退。

縱觀演義中張郃一生,敗多勝少,但敗多為小敗,勝卻是大勝,這可能里面有著他自己的取舍。

5

在《三國演義》里,張頜的武藝其實還是不錯的,第一次出場就和張遼打了五十多個回合戰(zhàn)成平手,雖然有二十個回合輸給馬超、三十多個回合輸給趙云兩場敗績,但是對張飛3次平手,最長一次打了三五十個回合,還有對黃忠二十個回合不分勝負,總體來說,在三國里也是一流高手了。

在后期張頜其實遇到單挑的機會不多,此時蜀軍能和他打的武將也所剩無幾,不過張頜遠沒到無敵的程度。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戰(zhàn)時,王平去救馬謖時曾經(jīng)和張頜交手,兩個人交手數(shù)十余合,王平因為力窮勢孤而敗走。

考慮到張頜所部兵力遠遠超過王平,王平的敗走不完全是武力的原因,張頜比王平武藝超出的也有限。這樣算下來,此時蜀軍里魏延、姜維、關(guān)興、張苞等人應(yīng)該和張頜武藝差不多。張頜看著無敵,主要還是因為蜀軍此時大將不多,諸葛亮不愿意讓魏延等人輕易出場。

6

三國時代,戰(zhàn)將如云。若論武力值排行,呂布當屬第一,屬于金字塔頂端的人,無人可以超越。



第二梯隊有蜀國馬超、趙云、關(guān)羽、張飛、黃忠,魏國許褚、典韋、張遼、徐晃,吳國太史慈,袁紹處的顏良、文丑。第二梯隊這些將領(lǐng),武力值相差不多,正常發(fā)揮的話,相互打一百個回合都不在話下。但戰(zhàn)場瞬息萬變,決定勝敗的不僅靠武功,還要靠毅力和反應(yīng)能力。若論戰(zhàn)斗的持續(xù)爆發(fā)力,當屬馬超、許褚、張飛為最,這三個都屬于打起來不要命類型的,意志力特別強悍,都是不搞死對方?jīng)Q不罷休的主。



第三梯隊有張郃、魏延、夏侯惇、文聘等,這些人和第二梯隊的人較量,估計撐不過五十回合。

張郃的優(yōu)勢就是年輕,雖然他打不過第二梯隊的,但他命硬,第二梯隊都死了差不多的時候,他還活的好好的。



第一梯隊,呂布雖然實力最強,但他死的最早,死于199年。

第二梯隊,蜀國陣營的,關(guān)羽死于220年,黃忠死于220年,張飛死于221年,馬超死于222年,趙云死于稍晚,死于229年。魏國典韋早亡,死于197年,都是好色的曹操害死了他,張遼死于222年,徐晃死于227年,許褚死于229年。吳國太史慈死于206年。



張郃什么時候死的呢?他死于231年,死的時候年近七十了。三國后期,老一輩戰(zhàn)將基本上都不在人世了,后面的新一代戰(zhàn)將關(guān)平、張苞等,論名氣、論資歷、論經(jīng)驗,都無法和張郃相提并論,所以張郃才成為了無敵的存在。

張郃能活到這么大年齡,靠的不是武力,而是自我認知能力和對敵方實力判斷。他信奉的戰(zhàn)場哲學(xué)是敵強我退,敵弱我打。所以遇到馬超、趙云之類的,知道自己打不過,但領(lǐng)導(dǎo)都在,不打又不好,于是只有象征性的打幾十和回合,然后立即撤退。只有遇到實力較差的愣頭青,張郃才奮勇向前,拔得頭功。



說到底,張郃就是戰(zhàn)場的兵油子,知道刀箭不長眼睛,就算你武力再強,也保不住被流箭射中。他絕不會像愣頭青一樣,一味蠻闖蠻干,那樣活著的機率就低的多了。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要不是被司馬懿算計,又誤中諸葛亮埋伏,或許還能再活個十年八年。

7

張郃是魏國“五子良將"之一,他也是當年袁紹帳下“河北四庭柱"之一,足以說明他的厲害。說他在馬超手下走不過二十回合,這是《三國演義》的描寫,史實上他們二人對陣機會很少,就算對陣,也不是大將之間比武單挑。

漢末三國有一個時間點,就是公元220年曹丕稱帝這一年前后,三國很多名將先后去世如蜀國五虎將僅剩趙云,魏五子良將只剩徐晃、張郃。這樣一來,張郃的作用就突顯出來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因為張郃大破馬謖而逼迫諸葛亮退兵。魏明帝曹叡時代尤其重用張郃,張郃也具備一個名將的綜合素養(yǎng),他官至征西車騎將軍,幾無敗績。

8

先簡單介紹下張郃。

張郃,字儁乂,東漢末年曾應(yīng)募參加黃巾軍起義鎮(zhèn)壓,后屬冀州軍韓馥為軍司馬,之后袁紹取冀州,張郃歸降,因為在袁紹手下破公孫瓚有功,還被袁紹升了官。

后來袁紹因官渡之戰(zhàn)完敗于曹操,張郃這個時候受不了聽信了小人讒言的袁紹的猜忌,最后投降于愛才的曹操,從此他為曹操和大魏的基業(yè)立下汗馬功勞,成為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直到他快70歲的時候,對抗諸葛亮北伐的戰(zhàn)爭當中,在木門道中諸葛亮之計,最終被亂箭射死。

張郃的作戰(zhàn)能力其實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曹操曹丕也不能這么看重他,還是五子良將之一,那么他作為一個武將,他的武藝又是什么水準?

后人對三國二十四名將做了個排名,咱們可以參考一下: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guān)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

前兩句大家都應(yīng)該耳熟能詳了,第四句二張即張遼張郃,可以說張郃排名是第十四。 其實這些排名都是基于三國演義中武將戰(zhàn)績KDA做出的橫向比較排名。

他跟馬超交手挺不住20回合這是怎么回事?

赤壁之戰(zhàn)之后,曹操完敗幾乎快到團滅的地步,多疑的他擔心馬騰的西涼軍偷襲許昌,就一不做二不休先先把馬騰騙到許昌干掉了馬騰,他兒子馬超為了報仇,殺紅了眼,(憤怒的馬超幾乎就是無敵)一口氣殺到了潼關(guān),殺得曹操割須斷袍,要不是曹操來一波繞樹蛇形走位,他就被馬超一槍刺死了。

這個時候張郃的心態(tài)跟馬超是不一樣的,馬超當時可是因為憤怒開了掛,估計還是加了多少倍暴擊率的戰(zhàn)斗力,張郃當時就是在曹操老板手下新來的打工仔,這兩個不同的心態(tài)使得他打不過馬超很正常,別說他了,什么張遼,徐晃,于禁,夏侯淵,夏侯惇,當時都招架不住馬超,連曹老板手下第一保鏢,號稱第二個典韋的許褚,也是跟馬超費勁巴拉地打了三百回合。要不是馬超沒那么多花花腸子,曹操能不能活下來真不一定。

張郃也清楚,兩將solo不能上頭,愣頭青就算你武功再高強,也都死的早,他要是真腦袋一熱怒送了人頭,他也就熬不到三朝老將軍了。

那么后期為啥他就“無敵的存在了呢”?

因為排在他前面的十三位除了趙云都涼涼了呀!

那十三位武將有幾個甚至覺得自己一個人操作猛如虎,就能頂千軍萬馬,比如呂布關(guān)羽之類的,最后死的老慘了。張郃就屬于媳婦熬成婆了,他跟魏延,司馬懿,王平還有廖化情況差不多。再說了,就算他在曹睿時代老了,精氣神可能不太足了,但是他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在魏國幾乎屬于國寶級別。況且古代是這樣,武將很多都是越老越能打,比如廉頗和黃忠。諸葛亮在北伐前期的時候,蜀漢不少年輕的小將都是打不過張郃的,甚至都不夠張郃打幾招的。馬謖那么快失街亭除了馬謖自己坑爹之外,剩下的都是張郃的功勞。只不過最后勝利的果實讓司馬懿搶了去,于是就有了后來諸葛亮最大的騙術(shù)空城計。

張郃最后的結(jié)局。

當時曹睿時代,張郃作為曹魏的鐵桿粉絲老忠臣,司馬懿很多的所作所為張郃看不慣,于是逐漸有了矛盾,大家都知道張郃最終死于木門道,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為了排除異己借刀殺人,司馬懿明知道木門道危險,大概率會中諸葛亮的埋伏,依然強行讓張郃去那迎敵,一代名將就這樣啞巴吃悶虧的送了人頭。

司馬懿聽說張郃陣亡最后戲精上身,利用夸張的演技哭得天昏地暗。比誰都猴精的魏國皇帝曹睿,聽說這件事之后也是氣的直咬牙,但是也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沒法治司馬懿的罪。

張郃的死,殊為可惜。

9

早期張郃作為河北四庭柱僅弱于顏良、文丑,若要論統(tǒng)兵打仗,機智謀略又高于顏良、文丑。張郃在戰(zhàn)史上最屈辱的一次是二十合敗于馬超,以此成就了馬超武藝僅次于呂布的理由。其實,仔細閱讀《三國演義》,你會發(fā)現(xiàn)羅貫中老先生的創(chuàng)作手法貫于錦上添花。當他重點突出一個人的時侯,在這個時期,或這個章回里面的勇武之力冠絕地?zé)o與論比。比如,天下諸侯討董卓突出的是呂布,三英齊上才勉強取勝。而平時張飛一人即可單挑百合不敗。白馬坡和千里走單騎突出的是關(guān)羽,過五關(guān)斬六將所向披靡。長坂坡突出的是趙云,百萬軍中往來沖殺,懷抱幼主突出重圍,斬將奪劍威振曹營。而長坂橋又專突出張飛,一聲怒吼喝退曹軍百萬,曹將抱頭鼠竄,任誰也無能為力。渭橋初戰(zhàn)專吹馬超,即使張郃也只抵得二十余合。接著再突出許褚裸戰(zhàn)馬超近三百合,其實許褚比張郃也只是稍強半籌。這是羅氏的創(chuàng)作手法,高潮迭起,魅力無限。至于后來的張郃無敵天下也遵循的這一手法。

10

用一句合適的話形容后三國時期的張郃,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前三國時期,群雄逐鹿,英雄輩出,武力最出名的當屬呂布第一,然后是蜀漢五虎,顏良文丑,許褚典韋,在這十位超一流武將面前,張郃那兩把刷子無疑是使不開的,三十合敗給連番惡戰(zhàn)接近力竭的趙云,二十合被身負血仇武力爆表的馬超擊敗,與張飛周旋五十合雖然沒明顯落敗已經(jīng)很不易了。再看夏侯惇十合敗給呂布,徐晃二十合敗給顔良,張郃武藝不高于夏侯惇徐晃,所以張郃在呂布顔良文丑面前也是被完虐的結(jié)果。至于單挑同為一個陣營的許褚典韋,結(jié)果應(yīng)該和單挑張飛差不多,五十合可保不敗,再打下去難說。

除了這十人,還有一人武藝明顯在張郃之上,就是樊城大戰(zhàn)關(guān)羽的龐德,能在關(guān)羽手下走一百合,龐德武藝可排第十一位。至于剩下曹營眾人,像二張徐晃兩夏侯等人,和張郃基本就一個水平了。還有東吳甘寧太史慈凌統(tǒng)等人,武力也基本和張郃張遼相當。



所以到了后三國時期,武力值靠前的武將或陣亡或病死,剩下張郃這個小癟三就到了可以狂一狂了,雖然不敢說天下第一,但至少能打過張郃的人再也沒有了,蜀國的魏延或許能敵張郃,也不過勉強打個平手。張郃此人能夠活到后三國稱王稱霸,除了武藝確實過得去,也與此人老奸巨猾的性格有關(guān),不硬拚不蠻干,打不過趕緊跑,好漢不吃眼前虧。但再狡猾的狐貍也斗不過好獵手,在諸葛武侯的一番精心操作之下,匹夫之勇的張郃還是掛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