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封兩千七百多個王,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不得已而為之。
太平天國前期,對官爵的管理十分嚴格。無大功不得封侯,更不要說封王了。封的王也就是那五個王,后來陸陸續(xù)續(xù)封了幾個王。這樣,雖然太平天國的官爵繁復(fù),但還是井井有條的。
在提拔選用人才方面,楊秀清是很重視的。即便是北伐軍深入敵境,提拔官爵還是要穿過敵境,上報楊秀清批準后才能實行。這就使得太平天國上下,對官爵十分敬重。當(dāng)時的清朝官僚評價說:
(太平天國)賞功課職,頗協(xié)眾情,初無依達,故其黨爭為致死,雖屢至蹙而不舍焉。
但是,由于權(quán)力過于集中在楊秀清的手中,后來釀成了天京事變。洪秀全過后,對此痛定思痛,決定從此再不封王,決定從根源上結(jié)束這一切。
但是,天京事變過后,朝野一片混亂。大批的優(yōu)秀骨干死于非命,人心浮動,太平天國的事業(yè)處于危急狀態(tài)。洪秀全為了提振士氣,又不得不采取過去出廣西時候的舊策略,濫封官爵。
由于不再封王,所以,這次大規(guī)模的封賞集中在王爵以下的爵位。
當(dāng)時,太平天國在侯爵和王爵之間加設(shè)了五級爵位,分別是義、安、福、燕、豫五爵,而后才到王爵。但是,由于濫封,這六等爵在用字作封號都用盡后,居然又用數(shù)字編排,以作無限制的封賞。這就造成了“舉朝內(nèi)外,皆義皆安”。
這種濫封,雖然暫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墒,它破壞了太平天國的官爵制度。雖然一時還沒有觸碰到王爵的底線,但是終究不可避免。
后來洪仁槔粗湊,洪虚b嗽鑾克耐,铺O盜慫輝俜饌醯吶笛裕夂槿詩為干王。隨后為了平息不滿情緒,又陸續(xù)封了陳玉成為英王,李秀成為忠王。開啟了封王的道路。
到了太平天國的后期,封王越來越濫。這里有因為戰(zhàn)功封王的,有因為行賄封王的,也有為了光宗耀祖封王的,最后達到二千七百多王。
這些王分幾等,一等為干王洪仁,譁惼朝政,二淀g蹺掠癯傘⒗钚慍,烦C媧笏,三淀g蹺澆,直至最祱D兜牧型酢W畹圖兜牧型醪揮謾竿酢棺鄭加謾笀n」字, 以區(qū)別于有名號的王爵和列王。這種所謂「坣字之封」者,它的意義是「小王」。
這種濫封,對太平天國運動造成的破壞很大。比如,李秀成手下的大將陳坤書,他違反李秀成的軍令,李秀成要處罰他。陳坤書一看不妙,就走門路給自己弄了個護王的爵位,李秀成居然對他無可奈何。
到了后期,由于遍地是王,洪秀全又不理朝政,使得太平軍各自為戰(zhàn),被清軍各個擊破。
所以說,太平天國濫封爵位,在剛開始一時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實質(zhì)上來說是飲鴆止渴,最終對太平天國運動的事業(yè)造成了更大的損害。
我是歷史笑春風(fēng),歡迎大家關(guān)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