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觀云測天氣,大部分都很靠譜。
小時候聽老人說過很多農(nóng)村人觀云測天氣的說法,這些說法,都是古人通過實踐和自然現(xiàn)象相結(jié)合,流傳下來的寶貴經(jīng)驗。
過去沒有天氣預報,農(nóng)村人都是靠觀看天氣收、割、鋤、撥草,判斷能不能外出等等。
1.早霞不出門,早上東邊出現(xiàn)的紅云彩,今天就會下雨。
2.晚霞行千里,說的是傍晚西邊出現(xiàn)紅云彩,第二天好天,可以外出。
3.天上鯉魚斑,曬谷不用翻。
古人觀云測天氣,大部分都很靠譜。
小時候聽老人說過很多農(nóng)村人觀云測天氣的說法,這些說法,都是古人通過實踐和自然現(xiàn)象相結(jié)合,流傳下來的寶貴經(jīng)驗。
過去沒有天氣預報,農(nóng)村人都是靠觀看天氣收、割、鋤、撥草,判斷能不能外出等等。
1.早霞不出門,早上東邊出現(xiàn)的紅云彩,今天就會下雨。
2.晚霞行千里,說的是傍晚西邊出現(xiàn)紅云彩,第二天好天,可以外出。
3.天上鯉魚斑,曬谷不用翻。
那我們就聊聊古代人如何觀云測天氣的!
即通過觀察云的五色來預測未來的天氣。如有候日始出,日正中,有云覆日,而四方亦有云,黑者大雨,青者小雨”;“以六甲日,平旦清明,東向望日始出時,日上有直云大小貫日中,青者以甲乙日雨,赤者以丙丁日雨,白者以庚辛日雨,黑者壬癸日雨,黃者以成己日雨”;“日入方雨時,觀云有五色,黑赤并見者,雨即止;黃白者風多雨少;青黑雜者,雨隨之,必滂沛流潦”;“日沒,紅云見,次日雨”等等。
在民間則有烏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烏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黑云是風頭,白云是雨兆;烏云接日頭,半夜雨不愁;烏云腳底白,定有大雨來等天氣諺語。
即通過觀察云的形狀來預測未來的天氣。如有“四方有云如羊豬者,雨立至”;“云若魚鱗,次日風最大”;“黑云如羊群奔,如鳥飛,五日必雨”;“暴有異云如水牛,不三日大雨”等等。
在民間則有“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魚鱗天,不雨也風顛,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掃帚云,三天雨降淋”;“天上豆莢云,不久雨將臨等天氣預測諺語。
觀辨云位
即通過觀察云的方位來預測未來的天氣。如有“北斗獨有云,不五日大雨”;“日始出,東南有黑云,已刻雨”;“日入,西北有黑云覆日,夜半有雨”,“云在山下布滿者,連宵細雨數(shù)日”等等。在民間有“云在東,雨不兇,云在南,雨沖船”等天氣諺語。
觀辨云動
即通過觀察云的流動來預測未來的天氣。如有“云逆風行者,即雨也”;“天中有云亂擾者,風雨最多也”;“清晨云如海濤者,即時風雨興也”;“四方有躍魚云,游疾者,即日雨,游遲者,雨少難至”等等。在民間則有“西北來云無好天,不是風災(zāi)就是雹”;“云往東,刮陣風;云往西,披蓑衣”等天氣諺語
觀辨云量
即通過觀察云量來預測未來天氣,具體分為四方有云、東南有云、西北有云、僅當空有云等,如有“四方北斗中無云,唯河中有云,三枚相連,狀如浴豬,后三日大雨”“以丙丁辰之日,四方無云,唯漢中有云,六日風雨如常”,“四方北斗中有云,后五日大雨”,等等
觀辨云時
即通過觀察云出現(xiàn)的時間來預測未來天氣,具體分為日初出時、日已出時、日沒時、日中時等時刻云的形或色狀來判斷預測天氣,如“日沒時,云暗紅者,或云或雨”;“午刻,有云蔽日者,夜中大雨”;“日沒,紅云見,次日雨”等等。在民間則有“早起浮云走,中午曬死狗”;“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日出紅云升,動君莫遠行,日落紅云升,則日是晴天”等天氣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