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被美軍抓獲后,審判他的主審法官先后有兩個,他們分別是里茲賈爾?阿明和阿卜杜勒?拉赫曼,這兩人都是庫爾德人。由于薩達姆曾鎮(zhèn)壓過謀求獨立的庫爾德人,庫爾德人還是比較仇恨薩達姆的。美國如此安排,顯然是想借刀殺人,盡快除掉這個和美國長期作對的伊拉克前總統(tǒng)。
不過,讓美國沒想到的是,先上任的主審大法官阿明卻是一位忠于職業(yè)操守的人。對于美國多次要求他為薩達姆多攬罪、早定罪、并判處他死刑的暗示,阿明始終不為所動,而是堅持原則,讓薩達姆和他的辯護人暢所欲言,為自己做辯解。薩達姆也確實運用自己的口才,把很多事實真相都講了出來,說明他執(zhí)政時完全是在履行作為總統(tǒng)所應該盡的職責,并對美國干涉伊拉克內政和兩次打擊入侵伊拉克大加抨擊。
美國對阿明放任薩達姆在法庭上高談闊論的做法深為不滿。在美國人看來,阿明根本無意判薩達姆死刑。并且,如果任由薩達姆這么把事實真相都說出來,對美國而言是很不利的。所以,在美國的操作下,阿明很快就被解職。
接替阿明的就是拉赫曼,他是一位完全聽命于美國和伊拉克臨時政府的大法官。果然,他在審訊時,根本不給薩達姆說話辯解的機會,而是完全憑自己的主觀臆斷,控制審判的進程。拉赫曼的簡單粗暴,招致薩達姆律師團的強烈反對,他們以退場相威脅,要求拉赫曼審判薩達姆要客觀公正。但拉赫曼依然我行我素,按照美國人的意思,堅持判決薩達姆絞刑。薩達姆曾向拉赫曼提出,希望以槍決代替絞刑,讓自己死的有尊嚴一些,但被拉赫曼一口回絕。
(阿卜杜勒?拉赫曼)
薩達姆宣布被判絞刑后,阿明曾大義凜然的站出來反對,可他的話又有誰聽呢?最終,薩達姆還是被執(zhí)行絞刑,走完了他頗具爭議的一生。
薩達姆死后,原本以為為美國人做了件大好事的拉赫曼,會得到美國的重點照顧和保護。殊不知,拉赫曼作為美國的使用工具已沒有了利用價值,他一卸任主審法官,便被美國棄之不顧了。此后,拉赫曼不斷受到死亡威脅,他每天都生活在恐懼和不安當中,可謂是惶惶不可終日。最終,拉赫曼精神崩潰了,他選擇了出逃,希望以此擺脫這種噩夢般的生活?删驮谔油龅穆飞,他還是被支持薩達姆的人殺掉了。
同是法官,阿明可以做到不媚上,不欺下,堅持原則,客觀公正,他最后做到了全身而退,安然無恙。而一心趨炎附勢的拉赫曼,雖然在審理薩達姆的案子時,似乎風光無限,也很討美國人的歡心,但處死薩達姆之后不久,就慘遭殺身之禍,還留下一個壞名聲,報應來的可以說又快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