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葉縣發(fā)現(xiàn)的《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碑,本人有如下看法,待與學者商榷:
一、該諸葛武侯祠應(yīng)該是紀念諸葛亮及劉關(guān)張的紀念性廟庵
??? 碑文中記載:“詢土人,云:如是有年矣。及考舊志,洪武十八年民蕭四重修,記不知其所始,慨然久之。遂捐金幣,屬鄉(xiāng)耆徐行和眾力作新之。不期月,廟貌完矣。撤去昭烈、關(guān)、張之像,獨像侯祠中"
?????? 也就是說,該祠為明朝洪武十八年重修過,而明朝之前的歷史無朔源性記錄,而且該廟中原有
劉備、關(guān)羽、張飛像,并非諸葛武侯一個人像,所以只能算是人們對劉關(guān)張及諸葛亮蜀四個漢杰出代表崇拜而建的祠。
二、碑文內(nèi)容極不嚴謹,其中關(guān)鍵的時間記載就出現(xiàn)錯誤,可信度不高。
??? 牛鳳游觀山寺時,親眼看到了刻有“此地有諸葛之舊墳墟”的隋開皇二年(582)的斷石幢。
該處碑文如下:
?? “再考石幢歲月,蓋隋文帝開皇壬寅物,去先主見武侯于隆中之歲三百一十六,其居此地而葬,必先十余年,是以墳墟猶存。今距開皇壬寅年余九百六十一,世遠墳沒,不知其處,固不足怪。"
????? 牛鳳是明嘉靖二十一年歲次壬寅(即是1542年)立碑,離隋開皇二年(582年)相差961年,這里沒錯!
????? 但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離劉備三顧茅廬見諸葛亮(公元207年)相去375年,而不是碑中說的“三百一十六年",相差了59年,連普通人都不應(yīng)該出錯的問題,連當?shù)剡M士牛風居然還出錯,由此可見,此碑的記錄不足為信。
三 、?諸葛亮父祖葬葉縣,沒有歷史根據(jù)。
???? 我們知道,諸葛亮是山東人,諸葛亮是17歲隨叔父到荊州避亂而來,其祖父諸葛豐曾任泰山郡守,沒有到南陽葉縣的記載,
?????碑文記載 “既而游觀山寺,有斷石幢在焉,刻文僅數(shù)十字。中云:此地有諸葛之舊墳墟高陽華里",牛鳳推測諸葛亮曾隨父祖在這里居住過。并葬在葉縣,但墳也沒有了,只剩“墳墟"猶存。
????? 其實,斷石幢刻文“此地有諸葛之舊墳墟高陽華里",他們?nèi)绾握J定為隋開皇二年之物的?沒有說明,這里的“諸葛"二字也未明指“諸葛亮",而且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堂兄諸葛誕一家在曹操帳下,距此不遠,諸葛誕家族后被滅門,也不排除有族人避難于此,所以確定諸葛亮父祖葬于此,只是明朝葉縣朱鳳一家之言,可信度不高。
????? 還有,歷史記載,諸葛亮幼年喪母,后喪父,才由叔父諸葛玄扶養(yǎng),公元195年,由叔父帶著他們四兄妹,先去南昌,就任失敗,才到襄陽投奔劉表。說明其父是死在了山東,怎么能葬到幾千里之外的葉縣?其祖父在山東任過職,亦無到葉縣的理由和記載。
??? 綜上幾種原因,明朝葉縣牛鳳撰文的該石碑,個人猜測的成份過多,缺乏史料支持,加上最基本時間也出現(xiàn)錯誤,而且關(guān)于諸葛亮父祖葬于葉縣的說法完全是不符合事實,故《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碑內(nèi)容不足采信。
附:《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碑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