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如果不用馬謖守街亭的話,最合適的人選是王平。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因為馬謖違背他的命令,沒有守在街亭路口,而是率軍上山駐守。結(jié)果被張郃切斷水源,手下兵馬潰散,導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
而諸葛亮之所以讓馬謖去守街亭,一方面是因為夷陵之戰(zhàn)以后蜀漢損失慘重,人才匱乏。諸葛亮有意借此歷練馬謖,以備以后大用。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第一次北伐時雖然進展順利,連奪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但是這只是因為諸葛亮打了魏國一個出其不意,又用趙云引來了魏軍主力才采取得的成果,并非蜀軍真實實力的體現(xiàn)。
實際上就在街亭之戰(zhàn)發(fā)生以前,蜀軍曾經(jīng)進攻拒絕投降的隴西郡。結(jié)果被隴西郡太守游楚率軍擊退。此外雍州太守郭淮率領雍州魏軍主力退守上邽,涼州刺史徐邈也派遣涼州魏軍南下,向發(fā)生叛亂響應蜀軍的南安發(fā)起進攻。
所以在街亭之戰(zhàn)發(fā)生時,蜀軍在隴右還有很多敵人。如果不盡快平定隴右,那么即使守住街亭,蜀軍還是將陷入兩面受敵的窘境。一旦曹真擊敗趙云,魏軍主力趕來,蜀軍還是難逃失敗的命運。
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張郃統(tǒng)帥只是魏軍援兵的先頭部隊,兵力不會太多。魏延、吳懿等老將顯然不能浪費在守街亭這種難度不大的任務上,而是留在隴右盡快消滅魏軍抵抗力量。
既然魏延等人不能派,那么王平無疑是最佳人選。
王平在《三國演義》里名聲不顯,不過正史上卻是一員非常出色的將領。在街亭之戰(zhàn)時,王平只是馬謖的副手。他在馬謖戰(zhàn)敗以后以疑兵計嚇退張郃,避免了蜀軍更大的損失。在鹵城之戰(zhàn)時,王平又堅守營寨,牽制住了張郃,為諸葛亮擊敗司馬懿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曹爽伐蜀時,王平又主動出擊,以劣勢兵力守住隘口,擋住了魏軍前進之路,讓魏軍無法展開兵力,堅持到了蜀軍援兵趕到。
顯然王平是一位非常善于防守作戰(zhàn)的將領,而且還很擅長對付張郃。把他放在街亭足以擋住張郃,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