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諸葛亮如果不用馬謖守街亭的話,最合適的人選是王平。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因為馬謖違背他的命令,沒有守在街亭路口,而是率軍上山駐守。結(jié)果被張郃切斷水源,手下兵馬潰散,導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

而諸葛亮之所以讓馬謖去守街亭,一方面是因為夷陵之戰(zhàn)以后蜀漢損失慘重,人才匱乏。諸葛亮有意借此歷練馬謖,以備以后大用。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第一次北伐時雖然進展順利,連奪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但是這只是因為諸葛亮打了魏國一個出其不意,又用趙云引來了魏軍主力才采取得的成果,并非蜀軍真實實力的體現(xiàn)。

實際上就在街亭之戰(zhàn)發(fā)生以前,蜀軍曾經(jīng)進攻拒絕投降的隴西郡。結(jié)果被隴西郡太守游楚率軍擊退。此外雍州太守郭淮率領雍州魏軍主力退守上邽,涼州刺史徐邈也派遣涼州魏軍南下,向發(fā)生叛亂響應蜀軍的南安發(fā)起進攻。

所以在街亭之戰(zhàn)發(fā)生時,蜀軍在隴右還有很多敵人。如果不盡快平定隴右,那么即使守住街亭,蜀軍還是將陷入兩面受敵的窘境。一旦曹真擊敗趙云,魏軍主力趕來,蜀軍還是難逃失敗的命運。

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張郃統(tǒng)帥只是魏軍援兵的先頭部隊,兵力不會太多。魏延、吳懿等老將顯然不能浪費在守街亭這種難度不大的任務上,而是留在隴右盡快消滅魏軍抵抗力量。

既然魏延等人不能派,那么王平無疑是最佳人選。

王平在《三國演義》里名聲不顯,不過正史上卻是一員非常出色的將領。在街亭之戰(zhàn)時,王平只是馬謖的副手。他在馬謖戰(zhàn)敗以后以疑兵計嚇退張郃,避免了蜀軍更大的損失。在鹵城之戰(zhàn)時,王平又堅守營寨,牽制住了張郃,為諸葛亮擊敗司馬懿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曹爽伐蜀時,王平又主動出擊,以劣勢兵力守住隘口,擋住了魏軍前進之路,讓魏軍無法展開兵力,堅持到了蜀軍援兵趕到。

顯然王平是一位非常善于防守作戰(zhàn)的將領,而且還很擅長對付張郃。把他放在街亭足以擋住張郃,再合適不過了。

最佳貢獻者
2

在諸葛亮發(fā)動的第一次北伐中,最讓人惋惜的是街亭一戰(zhàn)。在這次戰(zhàn)役中,擔任前線指揮的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揮,擅自改動了諸葛亮的作戰(zhàn)方案。他不去守衛(wèi)有城寨的街亭,反而將蜀軍拉到?jīng)]有水源的南山上扎營。結(jié)果魏將張郃先是切斷了馬謖軍隊汲水的道路,然后趁著馬謖軍隊干渴動搖之機,對其發(fā)起攻擊,輕易的擊敗了馬謖。


在街亭失守后,諸葛亮前無所據(jù),只得承認失敗,率領蜀軍撤退回到漢中。為了平息眾怒,他斬了馬謖以謝天下。我們可以看出,街亭之戰(zhàn)的失敗,主要是失敗在馬謖的身上。那么,如果不派馬謖去守街亭,那么派誰去合適呢?

我們看歷史的記載,當時諸葛亮用馬謖守衛(wèi)街亭的時候,是違背大家的意見的。那么,大家心中認為守街亭合適的人選是誰呢?是魏延、吳懿這樣的老將。如果從這兩人來說,他們都應該能夠守住街亭。


魏延是當年劉備的心腹將領,在率領軍隊入川的時候,劉備只帶了黃忠和魏延,可見劉備對魏延的器重。在奪取漢中之后,劉備選拔漢中太守,來鎮(zhèn)守蜀漢的北大門。這個時候,大家都以為會是張飛,張飛也認為是自己。誰知道一宣布卻是魏延。劉備問魏延守漢中的方略時,魏延回答道,如果是曹操率領所有的重兵到來,我為大王阻擊住他。如果是他派其他的將領率領十萬人馬攻打,我就為大王全殲了他。

魏延說到做到,在魏延任職漢中太守期間,漢中穩(wěn)如泰山。就是在魏延死后,漢中的防御體系也一直沿用魏延的方略。曹魏的大將軍曹爽率領十多萬人馬攻打漢中,幾乎全軍覆沒。這體現(xiàn)出魏延過人的軍事能力。如果魏延防守街亭,應該完全可以守住的。


至于說吳懿,他也是蜀漢的老將。他原本是劉璋的部下,在投降劉備后,他的妹妹嫁給了劉備。因此吳懿的身上還有國戚的身份。吳懿在魏延死后,受命接替魏延守衛(wèi)漢中,也沒有出過差錯。他和魏延一樣,都有著守住街亭的能力。

除了他們之外,蜀軍中還有兩位將領可以守住街亭。一位是被諸葛亮派去兵出斜谷的趙云。另一位則是當時在馬謖手下的王平。趙云此人智勇雙全,一身都是膽。他在漢水之戰(zhàn)中,偃旗息鼓,僅憑少數(shù)的兵力,不但守住了軍營,還將對方的優(yōu)勢兵力打得大敗。


而王平則是在馬謖的部下,多次對馬謖布陣的錯誤進行規(guī)勸。在得不到馬謖的認可后,王平率領自己僅有的一千人馬扎營山腳。在張郃打敗馬謖后,王平擊鼓鳴角,造成有伏兵的假象。這使得張郃沒有繼續(xù)緊追馬謖的逃兵,撤退而且,從而減少了蜀軍的損失。

在戰(zhàn)后,諸葛亮對王平的表現(xiàn)十分贊賞。他提拔了王平,并且在第四次北伐中,以王平抵御張郃的進攻。張郃雖然攻打王平的陣營,但是最終也沒有拿下。在曹爽的那次攻擊中,也是當時鎮(zhèn)守漢中的王平,當機立斷采取措施,擊退了曹爽的進攻。這些表現(xiàn),都說明了王平是一名富有防御能力的將領。


不過在當時,諸葛亮在進行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就將將領的任務安排錯了。他沒有派有獨立行動能力的魏延去率領出斜谷的疑兵,而是派了習慣接受指揮的將領趙云。這使得趙云沒有能夠參加街亭之戰(zhàn)。

至于說王平,他在當時的職位太低,根本就沒有資格指揮那么大的軍隊。諸葛亮在當時,也不會認識這個連大字都不識的文盲低級軍官。所以,王平去守街亭是根本不可能的。


剩下的魏延和吳懿兩人中,魏延是諸葛亮隨時掌握在手中的預備隊。諸葛亮習慣于將魏延這支最強的軍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應付突發(fā)事件,所以他也不會派魏延去守街亭。

那么,在整個蜀軍之中,唯一能夠被派去守街亭的將領就是吳懿了。吳懿無論是從資歷、身份、能力方面,都足以勝任守街亭這個任務?上,諸葛亮連吳懿都不派,卻派了一個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馬謖去守街亭。


這樣一來,街亭失守就不可避免了。這也是事后諸葛亮想起劉備臨終對他的囑托,感到十分后悔的原因。正是諸葛亮用人失誤,這才造成了他最有希望成功的那次北伐的失敗。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3

若諸葛亮真不用馬謖守街亭,那守街亭的人選可能是魏延,或者是吳壹。也有人會說王平在街亭之戰(zhàn)中表現(xiàn)不俗,諸葛亮應該會用他。但并非如此,王平雖然有能力,諸葛亮也很器重他,但諸葛亮真正器重他是在街亭之戰(zhàn)后。所以在街亭之戰(zhàn)前,還沒有極大表現(xiàn)的王平,還是很難被諸葛亮選中。

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曹魏,他重用馬謖,讓其守街亭。本來諸葛亮都為馬謖制定好了作戰(zhàn)方略,但馬謖卻自視甚高,他不僅不聽諸葛亮的叮囑,也不聽先鋒王平的規(guī)勸,結(jié)果可想而知,馬謖失了街亭,讓諸葛亮此次北伐無功而返。

馬謖守街亭是立下軍令狀的,馬謖兵敗,諸葛亮只得揮淚斬馬謖。諸葛亮為什么揮淚,一是因為馬謖確實有才,他深受諸葛亮器重,只是他親自臨戰(zhàn)少。二是劉備在臨終之前曾告誡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然而諸葛亮卻沒有聽劉備臨終之言,才有了如今街亭之敗。諸葛亮想到這,又怎么能不傷心落淚呢!

那退一步說,如果諸葛亮不用馬謖守街亭,他應該用誰呢?

當時,諸葛亮若不用馬謖守街亭,最有可能的人選就是魏延和吳壹,這兩個人也是當時蜀軍將領中議論守街亭的公認人選,只不過諸葛亮想提拔馬謖而沒有用他們而已。

魏延自不用說,他是關羽、張飛、黃忠、馬超之下的首席大將。重要的是他不僅勇猛,而且還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比如他曾經(jīng)就鎮(zhèn)守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

魏延征戰(zhàn)多年,立功不少,在諸葛亮北伐時,魏延絕對算是蜀漢的重要將領。雖然他性格孤傲,諸葛亮對他有所猜疑,但因為他勇猛,所以諸葛亮又不得不用他的勇猛來為蜀漢沖鋒陷陣。

在此次北伐守街亭之事上,蜀營諸將議論的人選,首推魏延,不過可惜的是諸葛亮卻有私心,他想提拔馬謖而沒用魏延。若是諸葛亮知道馬謖不能守街亭,或者再給諸葛亮一次機會,他可能就會選魏延了。

除了魏延外,吳壹也有可能被諸葛亮選中,這吳壹是穆皇后吳氏的哥哥,他歸降劉備后,曾做過討逆將軍、護軍、關中都督。后來又隨諸葛亮北伐。吳壹不僅久經(jīng)戰(zhàn)陣,而且又是外戚,還是有可能被選中的,只不過可能性沒有魏延大。但諸葛亮若想壓制魏延,那吳壹的機會就大了。

有人說諸葛亮若不用馬謖,可能會用王平,真的是這樣嗎?

下面來說下王平。

王平,字子均,他是蜀漢后期重要將領。王平是在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時歸降劉備的。其歸降劉備后,劉備那時封他為牙門將。

到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時,諸葛亮讓他和馬謖一起守街亭,為馬謖的先鋒。馬謖執(zhí)意舍水上山,不聽王平規(guī)勸,結(jié)果馬謖軍大敗。

馬謖軍雖敗,但王平帶領他千余名士兵鳴鼓自持,讓曹軍懷疑是有疑軍而不敢再一步進攻。于是王平就把諸軍將士統(tǒng)一起來,而率領他們平安歸來。

因王平此戰(zhàn)的表現(xiàn)很突出,所以后來深受諸葛亮器重,不僅拜他為參軍,還讓他統(tǒng)領無當飛軍,晉位討寇將軍。

后來在延熙七年時,王平又為鎮(zhèn)北大將軍、統(tǒng)領漢中。當時王平守漢中,防備曹魏。馬忠守南中,防備南蠻。鄧芝守永安,防備東吳。他們?nèi)烁魇匾环,保障蜀漢的安全,所以就有了平安三侯之名。

不難看出,王平后來在蜀漢的地位確實很高,也曾深受諸葛亮器重,但這一切都是街亭之戰(zhàn)之后的事。是因為王平在街亭出色的表現(xiàn),才引得諸葛亮的注視和器重。

反過來說,王平雖然有能力,但在街亭之戰(zhàn)未發(fā)生前,諸葛亮對他的重視程度并不是很高,而難以被選中。所以,個人認為,諸葛亮若不用馬謖守街亭,那守街亭的第一人選可能是魏延,其次是吳壹。

4

如果諸葛亮不用馬謖去鎮(zhèn)守街亭,那從當時跟隨諸葛亮北伐的眾將來看,王平是諸葛亮最為中意的一個。原因如下。

街亭,位于秦嶺之西,與旁鄰的柳城同為漢中的咽喉要道。要是街亭和柳城被司馬懿的魏軍奪取的話,那諸葛亮的蜀軍就難以守住隴西。而隴西不能守,那漢中必然首當其沖。所以,作為漢中前方的要道,街亭和柳城是重中之重。

但是,雖然重要,街亭卻也有一處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街亭附近無城郭,又無險阻,只能靠派遣士卒守住各個要道才能守住。而這,是需要大量的兵力的。

而之所以說諸葛亮中意王平,一方面是王平生性謹慎。諸葛亮和龐統(tǒng),以及魏延等用兵不同,諸葛亮用兵講究穩(wěn)和謹慎,若是沒有太大的把握,諸葛亮不會輕易地冒險。也正是因為如此,諸葛亮才否定了魏延的“奇襲子午谷計劃”;也才讓他的對手司馬懿能夠?qū)ΠY下藥,使得諸葛亮無可奈何。王平雖然是從曹魏投降過來的將領,但是他因為生性謹慎,使得他深受諸葛亮的器重。

另一方面是王平會嚴格地遵守諸葛亮的交代。在馬謖和王平去鎮(zhèn)守街亭的時候,馬謖就曾放棄了諸葛亮的部署,紙上談兵;而相對的,王平卻嚴格地遵守諸葛亮的交代,想要勸馬謖把兵下寨到各要道上。只可惜的是,王平是副將,約束不了馬謖。所以,若是諸葛亮用王平,王平必然會遵從諸葛亮的交代,嚴謹?shù)夭贾梅烙罕?/p>

其實,街亭的防守,諸葛亮只要派遣任何一個謹慎,知兵用兵,嚴格執(zhí)行命令的將領都行。畢竟,從諸葛亮的布置來看,街亭和柳城的兩處防御,都是諸葛亮用來當作防御的。諸葛亮對此不要求有功,只要求無過就行。

因為諸葛亮的真正用兵之處,是從斜谷徑取郿城,威脅長安。但可惜的是,諸葛亮所托非人,而且司馬懿也看穿了諸葛亮的意圖。所以,諸葛亮的這一次北伐無建功是遲早的事兒。

5

諸葛亮剛愎自用、任人唯親,放著宿將魏延、趙云不用,偏偏用那只會紙上談兵毫無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參謀人員馬謖,試想當初諸葛亮如果讓馬謖循序漸進從基層做起慢慢成長或許會成為蜀漢后期一顆徐徐升起的將星!然而因為諸葛亮的這次用人失誤不但害的趙云和自己貶官,更使得蜀漢北伐失敗,馬謖兵敗被處死。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