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友邀,子非魚,我們都不是當事人,也沒有與他們共過事,現(xiàn)在說的都是在這里猜測,你覺得有什么意義?看結果就是了。
我是刀筆傳神,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一提起康有為,躍入腦海的第一印象是梁啟超的老師,“公車上書”的領袖人物,“戊戌變法”失敗后逃到了日本,清朝的死忠分子!
下面我們就討論一下這個康有為:
咸豐八年二月初五日(1858年3月19日),康有為生于廣東南海西樵山銀塘鄉(xiāng)一個官僚地主家庭。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世人稱之為康南海。
早年的康有為讀了不少經(jīng)世致用的書,又游歷過香港,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比較認可,心中起了向西方學習,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國的念頭,初步形成了維新變法的思想體系。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清廷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康有為趁入京應試的機會,聯(lián)合各省應試舉人1300余人,于四月初八日(5月2日)聯(lián)名請愿,發(fā)動“公車上書”。他在“公車上書”中,請求拒和、遷都、練兵、變法,提出“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等改良派的救國綱領!肮嚿蠒北痪芙^代呈,光緒帝沒有看到。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六日,光緒帝在頤和園勤政殿召見康有為,歷史上有名的“百日維新”正式拉開了序幕。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七日(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宣布“臨朝聽政”,光緒帝被軟禁,戊戌六君子被殺?涤袨槭孪忍油鋈毡,“戊戌變法”失!
在海外期間,孫中山多次與康有為商談合作事宜,要求康有為放棄;矢牧贾鲝,實行“革命的辦法”來拯救中國,攜手推翻清王朝。但康有為堅持“不忘圣上(光緒皇帝)知遇之恩”的頑固立場,拒絕與革命派合作來對抗清王朝,談判最后無果而終。當他在民國初年為尊孔復古思潮推波助瀾,與袁世凱同流合污,充當?shù)壑茝捅龠\動的精神領袖時,就站到了歷史的對立面,從政治巨人蛻變?yōu)楝F(xiàn)實的侏儒。民國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1927年3月29日)因病死于青島。
結束語
康有為的一生,當時與后世皆褒貶不一。早期確實是為國為民,一心想讓國家富強。但到了后期,卻蛻變成徹頭徹尾的保皇黨,成為社會進步的絆腳石,被歷史所唾棄!
“晚清人物屬康梁”,作為一名資產(chǎn)階級理論家、思想家,康有為的一生,波詭云譎,其學問、性格、思想、人品等方面看,當時與后世皆褒貶不一。好之者稱其為“南海圣人”,而惡其者章太炎罵他“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我個人看來,他既為國,又為己,自號“長素”,就是因為孔子為“素王”,他對自己有成為“圣人”的期待。
一、主要事跡
1.“創(chuàng)新”理論,為變法造勢
康有為為變法運動創(chuàng)造理論。先后寫了《新學偽經(jīng)考》和《孔子改制考》兩部著作,這兩部書都是在尊孔名義下寫成的,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觀念?涤袨椤洞笸瑫钒l(fā)表,提出大同社會將是無私產(chǎn)、無階級、人人相親、人人平等的人間樂園。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強學報》,欲“托古以改今制”。
2.思想先驅,多有所創(chuàng)建
在經(jīng)濟上,康有為認為商興才能國富,統(tǒng)治者必須“保商”、輕稅。在政治上,他提出依憲治國觀念,主張君主立憲,提倡權力制衡;民權思想與政治觀,強調(diào)公民自治,主張實行地方自治。
3.變法維新,出謀劃策
1891年創(chuàng)辦了萬木草堂,成為戊戌變法策源地。1895年,康有為趁入京應試的機會,聯(lián)合各省應試舉人1300余人,于5月2日聯(lián)名請愿,發(fā)動“公車上書”。他在“公車上書”中,請求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等。1898年6月籌備變法事宜,史稱戊戌變法,提出不少改革建議,包括擬定憲法、開制度局、禁止婦女纏足、裁冗官等。史稱“百日維新”。
4.失敗逃亡,行為乖謬
1898年10月24日,康有為經(jīng)由吳淞、香港到達日本,他在途中發(fā)表公開信,說是“天禍中國,際此奇變”。義和團運動展開,他主張“助外人攻團匪以救上”。甚至在戊戌變法失敗后,康有為提出了荒唐的“中日合邦”說。
5.政治窮途,逆歷史潮流而動
辛亥革命后,康有為擔當軍閥張勛的謀主,發(fā)動復辟,但即為段祺瑞擊敗,“復辟”曇花一現(xiàn),為天下笑。
二、藝術成就
1.康有為的事業(yè)成就涉及多方面,皆有驚人建樹,僅著述就有700多萬字,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輯成《南海先生詩集》。代表詩篇即《出都留別諸公》,意氣豪邁。其政論文汪洋恣肆,駢散不拘,開梁啟超“新文體”先河。
2.康有為作為一名書論家。他于1889年所著的《廣藝舟雙楫》,從理論上全面地系統(tǒng)地總結碑學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說,大力推崇漢魏六朝碑學,對碑派書法的興盛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三、負面評價
1.具有投機家色彩的策士
康有為積極與達官貴人、軍閥交往,早在京城辦報時,就專門送給“顯貴士夫”。民國成立后,他與軍閥陸榮廷、吳佩孚多有交往。為陸榮廷提“明秀園”收取潤格,為吳佩孚作五十生日的壽聯(lián):牧野鷹揚,百世功名才半紀;洛陽虎視,八方風雨會中州。
2.無底線的投資者
在1901年前后的幾年間,康有為流亡初期的生活極為窘迫,主要靠梁啟超等人用辦報、開書店的收入來接濟他。后來,海外保皇勢力發(fā)展迅猛,海外華人不僅爭相入會,還慷慨解囊,康利用華僑的巨額捐款投資美、加等地的房地產(chǎn),并大獲其利。結束流亡生涯、決定回國定居上海后,康有為變賣祖產(chǎn),加上從海外帶回來的資金,投資上海地產(chǎn),再次大獲其利。
3.虛偽的女權主義者
他一方面極力鼓吹女權思想,呼吁男女平等,力倡一夫一妻制,現(xiàn)實中卻有一妻五妾——正妻張云珠,妾梁隨覺、何旃理(原名何金蘭)、市岡鶴子(日籍)、廖定征、張光。
4.奢侈的享樂主義者
由于妻妾子女眾多,康有為歸國后一擲千金,廣置房產(chǎn),尤其在晚年,他購建了四座豪華別墅,分別是位于上海愚園路的“康公館”,位于楊樹浦的“瑩園”,位于杭州西湖邊的“一天園”,位于青島的“提督樓”。
投資房地產(chǎn)發(fā)達后,康有為吃、住、行均極豪闊,很講究排場,豪華酒店、洋房別墅已成為其生活日常。他還長期接受美國憲政黨的捐助,比如他游歷歐洲諸國前,就曾一次性得到過十萬美金的贊助。
康有為落魄上海,天天狎妓,卻無錢償嫖資經(jīng)常被追討。后來,有人寫詩諷之:“避債無臺卻有舟,一錢不值莫風流”。
康有為變法主張禍國殃民,與變法圖強的目的背道而馳。
康有為主張通過賣掉新疆西藏籌集變法資金;
康有為主張建立中日美英“合邦”,等于把清朝主權拱手讓給美英日;
康有為主張改造中國人種,要把中國人由黃種人改造成白種人。
如果上述措施落實,中國不僅喪失大片國土,主權完全丟失,中華文明被摧毀殆盡,直接變?yōu)榱袕姷耐耆趁竦亍?/p>
康有為,實乃中華民族大惡人,中華文明大惡人。
從這看來,慈禧太后果斷發(fā)動戊戌政變維護了國家根本利益。
康有為,一個私德有虧,控制欲極強的忽悠大家。
康有為這個人特別有意思,當然他心懷報國之志,有一套匡計天下的方案。但如果你從翻案史學的角度來看,他的私德是有問題的。比如說,雖然他天天講男女平權,但一生納妾無數(shù)、嫖娼無數(shù)。比如他說他拿了所謂的“衣帶詔”去海外籌款搬兵救駕這件事,后來被證明是假的,光緒皇帝沒有給過他什么。但他就說他有,天天在海外華僑當中募款,揚言要回去救皇上。但是他拿著這些錢干什么了呢?這些錢供他去過一種相對來說并不節(jié)儉甚至是有點兒奢侈的生活,比如拿錢給自己蓋小洋樓?涤袨橛蟹浅娏业目刂朴K诤M饨M織的;庶h基本上已經(jīng)成了一個利益集團,到了民國快要創(chuàng)建的時候,康有為這個小集團已經(jīng)有點兒不像話了。比如華僑如果想回國內(nèi)投資,那就得經(jīng)過他同意。他同意通常都要附著一點兒要求,比如說“我要入股”。如果沒經(jīng)他同意你回國投資,他甚至能夠派暗殺者回來把你干掉。
中國近代史是一個意識形態(tài)斗爭非常激烈的戰(zhàn)場,誰站在后世認為是正確 的、進步的、革命的一方,他基本上就擁有了對事實的描述權力。所以,今天我們對于戊戌變法的一整套看法,幾乎都來自于康有為和梁啟超他們師徒二人的說法。但是歷史就是歷史,當你細細地去辨別的時會發(fā)現(xiàn),好多細節(jié)都有問題。
比如說“公車上書”這件事到底有沒 有?袁世凱到底有沒有告密?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之間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后黨和帝黨在爭權奪利?所有這些,你真的細細考察,你會發(fā)現(xiàn)都有問題。康有為關于戊戌變法的很多說法不見得是真的。
可當時康有為的對立面慈禧老太后和清政府為什么不出來澄清呢?這就是歷史的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當政者在他權力的這片疆土上可以控制輿論,從這點看好像他是強者。但其實恰恰相反,從一個相對中長期的歷史去看,當政者恰恰在輿論制高點的爭奪戰(zhàn)上是弱勢的。你說朝廷能怎么說?他們能做的無非是發(fā)諭旨、布告天下?墒撬f的沒人信啊,本來你在政治上就已受到質(zhì)疑,你的言論的公信力已經(jīng)開始動搖,你說誰會信呢?所以這事搞得清廷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但康有為在海外的大名,跟清政府對他的那種痛恨是有關的?涤袨榈牟呗苑浅8呙鳎o外國人講的是這么個故事:中國分成兩種勢 力,第一種勢力叫慈禧,這是惡魔;另外一種勢力叫光緒,這個是神 仙,是光明偉大的力量。所以他給自己留下了非常好的一個解釋空間。第一解釋了他的祖國為什么恨他;第二,他為今后東山再起預留了空 間,又給自己所有在海外的籌款以及其他政治活動獲得了一種正當性。所以康有為反而是得利者,也就是說清政府越罵他,他越得利。因為康有為能把這個故事說圓了,而清政府缺乏把這個故事表達得特別好的能力。
當然,康有為最后的政治身價也開始沒落。什么時候呢?就是到慈禧死了之后。1909年,清政府自己已經(jīng)搞立憲改革了。一個政治上的反對派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他反對的那個人成了他的同志,這樣他的身價一下子就暴跌了。而這時候清政府的攝政王載灃又采取了特別聰明的策略。載灃吸取了慈禧太后的經(jīng)驗,他對康有為的政策就兩條:第一條,不罵你;第二條,不理你?涤袨檫@時候已經(jīng)對清政府拋媚眼了,成立各種協(xié)會預留總裁之位讓載灃去當,載灃哪會睬他呢?這時候康有為就沒招兒了。
雙方在爭奪話語控制權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是誰有權力誰贏。但是在一個中長期的時間內(nèi),你會發(fā)現(xiàn)誰有權威、誰站在時代進步的一方誰贏。而站在更長的時間內(nèi),你會發(fā)現(xiàn),時間遲早會把真相給到我們的公眾。所以這讓我想起了布萊希特的一句話:真理是誰的孩子?真理是時間的孩子,真理從來就不是權威的孩子。
不知道各位注意到?jīng)]有,從1898年6月11號光緒皇帝下《明定國是詔》,一直到9月21號慈禧太后突然還宮發(fā)動戊戌政變。請問這103天的戊戌變法到底變了什么?有什么雷厲風行不得了的成就嗎?其實你細一想,好像沒有。
其實就做了這么幾件事:第一個是建立京師大學堂,就是今天北京大學的前身,進行教育改革,這個慈禧太后給保留下來了。第二件事是裁汰冗官,結果鬧了一個大亂子。第三件事是各地的經(jīng)濟改革。這些事兒大家要搞清楚啊,這可不是康有為或者光緒皇帝此時此刻發(fā)動的改革,當時上上下下、各地督撫都在干,康有為只不過是把別人正在干的事兒寫到紙上而已啊。
在戊戌維新期間最重要的改革是康有為力主的“廢八股”。這個改革受到了巨大的爭議。100多年后我們再回去看這個改革,確實覺得當時有點兒過于草率。這里不是要替八股文翻案。八股文肯定是個壞東西。這個東西摧殘無數(shù)代中國有才之人士的智力。八股、科舉肯定是一件壞事。但是對中國社會結構而言,八股、科舉有好處。一個潛在的好處就是造成中國社會上下游的流動,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都可以靠勤奮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讓每個人都覺得有前途,這是它的一個好處?婆e這種制度和中國社會結構結合嚴密,如果你貿(mào)然把它拿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中國在唐朝之后歷次大的農(nóng)民起義都跟這個有關 系。黃巢、李自成和洪秀全這三個人都是什么人?要不就是考不上舉人的秀才,要不就是被革職的底層干部。如果一個社會不讓這種底層人員有出路的話,這個社會是很危險的。你不要看今年大學生簽約率不到30%好像只是一代人找不著工作,以后慢慢會好的。這個事情如果長期不解決,長久積淀,讓一幫有文化的人看不到出路,這對社會而言是個炸藥包啊,這個現(xiàn)象在今天也是值得重視的。
你別看康有為戊戌變法推翻科舉、八股這個努力沒有成功,但1905年慈禧老太后自己開始把這事兒干了。什么結果?兩個結果:第一個結果是所有那些原來背四書五經(jīng)的、考八股文的舉人沒出路了。清政府說:我給你們一條出路,你們?nèi)チ魧W。留學回來之后拿文憑來,我來提供各種各樣的官位給你。留學去哪?去日本吶!多簡單,菜又好吃,路又近,文字基本上還能看懂一點兒,又比較好學。所以那幫原來走科舉沒有出路的人,就一窩蜂去了日本。很多歷史學家分析近代所謂的留學其實分了兩派:一派是留學歐美的,他們回來之后基本上都成了各科門的專才,回來當教授和科學家。這幫人基本的政治態(tài)度都是相對保守,不愿意暴力革命。另外一幫就是留日的。日本人當時也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啊。給中國學生開辦了大量的速成班。比如魯迅在學醫(yī),你想現(xiàn)在學個醫(yī)學要花多少年工夫去學。亢髞眙斞笡]當醫(yī)生大家都說他是因為有感于當時中國的政治局勢,要操起筆來干革命。其實醫(yī)生他干得了嗎?你想想看,他在日本速成?茖W校能學多少醫(yī)術?當時日本回來的這幫留學生基本都成為了革命家。慈禧老太后親手廢掉八股本來是寄希望于用這一招保住清政府,結果卻培養(yǎng)了一幫自己的掘墓人和革命家,這是一個后果。
海外學者金觀濤有個觀點:中國近代的底層社會出現(xiàn)過一種動蕩,甚至是一種腐壞。原來村里的幾個有錢士紳,他們會通過考取秀才、舉人和進士來實現(xiàn)他們的登天之 梯。但現(xiàn)在科舉一撤,他們也沒有那么開化去留洋,那怎么辦?最后就變成土豪劣紳。所以這是為什么軍閥混戰(zhàn)時期和民國期間中國底層社會那么敗壞。沒有在社會進行大規(guī)模的建設和制度性調(diào)整的時候就把八股廢掉,這是有問題的。
康有為這一輩子其實就見光緒皇帝一次,最后卻被他弄得跟光緒皇帝多么惺惺相惜似的。其實就見了一次,時間還很短。他見了光緒皇帝之后,光緒就跟他聊當時的一些變革的事兒,他就提到了廢八股?涤袨閱柟饩w皇帝:“八股、科舉要不要廢?”皇帝說:“應該廢啊”他說:“如果要廢,我建議皇上不要把這個改革方案下到禮部;实勰憔妥约褐苯酉略t,一定要強行推行!边@說明什么?康有為是知道他這一套別說頑固派,就是改革派也受不了。這些人都是實用派官僚,他怎么能容忍你直接撼動這個王朝的根基呢?我們即使在歷史上不吝于給維新變法非常高的評價,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它從出發(fā)的那一天,就是一次魯莽的、一次草率的、一次不負責任的改革。
戊戌變法100多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主題,一個叫開制度局,一個叫開懋勤殿。本質(zhì)上就是要繞過當時的軍機處和官僚階層,在光緒皇帝身邊搞一個顧問班子為他做制度建議。
康有為自己當不了正根的宰相,當不了正根的軍機大臣,他就想當這個秘書班子的頭。在中國漫長的政治制度演化史當中,有這樣一個機會:皇帝不斷地會用自己身邊的秘書班子,來替代外朝的宰相的權力。因為皇帝是孤家寡人,他一個人處于深宮之中,他對外朝的臣子是不放心的。江山是我的又不是你的,你上了臺你沒準貪污受賄,沒準要挖空我的江山,沒準還想替換我,于是皇帝對外朝的那些高官,一直是懷有警懼之心的。所以皇帝們都有一個用自己身邊的人去替代外朝人的沖動。從中國古代政治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它一直有這樣一個趨勢。
“尚書”這個名稱是怎么來的?皇帝身邊有一些服務人員,如尚衣、尚食,其實就是伺候著穿衣、吃飯。尚書就是伺候他看書的,其實就是皇帝秘書。比如官員名稱中但凡帶“中”這個字的,基本上原來都是皇帝身邊的人,如侍中。明代時就更明顯了,朱元璋說設什么宰相?拿掉,以后不設宰 相,誰敢奏請復設宰相就直接殺掉!他設置了一個內(nèi)閣,找?guī)讉品級很低的五六品的官到內(nèi)閣來給皇帝幫幫忙,其實就是皇帝自己的秘書班 子。外朝是沒有宰相的,官員們直接聽命于皇帝。一直到明朝滅亡的時候,內(nèi)閣大學士還是五品官,當然變質(zhì)了,大學士都是由各部的尚書來兼任,但大學士的本官仍然是五品。到清代又來了一輪,雍正皇帝覺得內(nèi)閣漸漸的也是外朝官了,也不好用了。所以他組建了一個軍機處,在三大殿的后頭搞了一小房子,找?guī)讉親近人到身邊商量辦事,商量妥了讓外朝官去執(zhí)行。這就是軍機處的來源。
可是康有為把賬又算錯了,歷史上能干這種事兒的皇帝那是一般的皇帝嗎?能是光緒皇帝這種弱勢的皇帝嗎?你看都是什么人?都是朱元璋、雍正這種大權在握,乾綱獨斷的皇帝,光緒是萬萬做不到的。
所以對于康有為來說,他這樣一個念頭,雖然在理論上成立,但實際上辦不到。辦不到怎么辦?他只剩下最后一條路,就是不斷地給皇帝畫大餅,描述偉大的前程。6月15號光緒皇帝見他的那一個小時里,他就跟光緒皇帝說:“歐洲那幫人變法,花300年國家富強。日本人變法30年而天下富強。咱們倆變法,3年大清就富強了,從此國事蒸蒸日上,富可凌駕于萬國!
你說這話康有為自個兒信嗎?我覺得他自個兒都不信。但是怎么辦呢?他是一個小臣,沒有辦法去繞過那么龐大的官僚體制,他又有那么強大的權力欲望,只好給皇帝上這種眼藥,讓皇帝去相信只要用了自 己,國家就會興旺發(fā)達,一切順利。這就是戊戌變法悲劇的真正根源。雖然提出了維新變法的主張,但他的注意力卻不在維新變法上,而是在怎么樣獲得改革維新的主動權和控制權上。權力落到這種人手上,輿論的控制權落到這種人手上,這樣的變法還能夠成功嗎?
但凡打著為國為民的政治文人墨客皆是這德性,請君仔細想想歷代??哪位政治文人待他勝券在握后的生活軌跡生活作風例如康??為之類的一切形為是不是為國為民呀?
開始應該還有為國同時為己轟轟烈烈干一番的想法,后面一看,原來改良還需要流血,徹底怕了,他后期的作為實在太無恥和奇葩了,應該只有愛國將軍老張能跟他交相輝映,我稱之為北張南康!
康有為是個滿腦子漿糊的憤青,為公則乏善可陳,為私則揮霍變法基金,中飽私囊。
我認為康有為變法私大于公,這從他選擇逃亡而不是殺身成仁就可見他變法的目地,他性格狂傲,卻不愿從小事做起,妄想一步登天借助改革成就功名,而在逃亡的路上更是借改革的名義斂財,一路上邊追美女邊用斂的財享受生活,早忘了為變化犧牲的六君子。
變法的背景是甲午海戰(zhàn)失敗。清朝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馬關條約》,一時引起各界的強烈反對,康有為趁進京趕考聯(lián)合各省舉子1300人聯(lián)名請愿,史稱公車上書,但公車上書被拒絕代呈,光緒沒有看到,康有為考上進士后再次上書光緒,提出改革,但又被頑固派拒呈。公元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康有為借這個機會再次上書,次年光緒帝招見康有為,任命他為總理衙門章京,開始變法。
變化的內(nèi)容包括擬定憲法,撤厘金,裁綠營,放旗兵,廢八股等,變化的內(nèi)容還是好的,為了強國,只是希望在不改變封建制度的情況下發(fā)展資本主義,保護工商業(yè),要求重練軍隊,廢科舉,辦學校。但這法案好是好,卻前后矛盾,不廢除封建制度怎么能發(fā)展資本主義。所以就算沒有慈禧的反對也不可能成功,果然法案一推出就遭到保皇派的反對,后黨掌握軍權,并策劃政變推翻改革派。此時光緒感受到危機,不久慈禧發(fā)動政變,撲殺了參加改革的六君子,康有為逃亡海外。
改革還是賣國:康有為主持改革期間,有英國傳教士建議請日本首相來治理中國,而當時的日本首相提議英美中日組成一國,康有為等人竟然贊同,我想這點才是慈禧下殺手的原因,都要把大清國賣了,能不殺你嗎。改革初期是好的,但后來就變了味。
逃亡海外后,康有為自稱有衣帶詔,借繼續(xù)為改革奮斗的口號獲得了大量錢財,他卻拿著這筆錢買房買地,娶美少女,過奢侈生活,改革早被他忘記了
我是天晴愛睡覺,我來回答:
康有為是為己,沽名釣譽驕奢淫逸狗賊一個:
一個人說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做;
一個人做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為公還是為私。
康有為高談闊論吸引皇帝注意,但變法策略卻又不可實行,這就像裝程序不會配置環(huán)境一樣,只能證明他是個嘴炮。
康有為變法失敗后逃往國外,驕奢淫逸,拿皇帝的圣旨四處詐騙錢財供自己消費,純屬沒心沒肺豬狗行徑。
如果不是康有為,光緒帝未必死的那么快;但是光緒帝死了,康有為仍在娛樂人間。
做人一定要小心身邊替你義憤填膺的狗頭軍師,他們往往別有所圖禽獸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