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就像是一場長期的胡人暴動,自漢朝以來胡人便不斷內(nèi)遷,到了西晉長城以南胡人的數(shù)量已經(jīng)非常龐大,這時候正好碰上司馬氏諸王交相攻伐,一場“八王之亂”下來,西晉中央虛弱,各地方勢力崛起,這其中,有漢人,也有胡人。
成漢一直宅在西南,最后被東晉攻滅,跟統(tǒng)一北方無關。
回到北方,“八王之亂”中的王爺們手底下也有不少胡人,其中就有心懷不軌的,比如匈奴人劉淵,他是成都王司馬穎的手下,趁著西晉內(nèi)亂的機會,帶著自己的五部匈奴反晉,建立了匈奴漢國,后來這個政權改名趙,被稱為前趙,這是五胡十六國中的第二個國。
前趙離統(tǒng)一北方其實很近了,它先后攻占洛陽和長安,徹底滅亡西晉,占據(jù)了除涼州、代地以及遼東以外的北方地區(qū),相比于曹操時期,只少了涼州和代地。
正是因為前趙的存在,涼州與東晉的聯(lián)系被隔絕,西晉涼州刺史張寔名義上臣屬東晉,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王國,也就是前涼,五胡十六國里的第三個國。
劉淵當了四年皇帝去世,他死后,前趙君位頻繁更迭,其部將中的實力派蠢蠢欲動。到劉淵養(yǎng)子劉曜稱帝之后,劉淵手下的羯族大將石勒干脆反了,定都河北邢臺,國號也是趙,史稱后趙,這是這是五胡十六國里的第四個國。
前趙后趙很快展開互撕,終究是后浪拍前浪,前趙于329年滅亡,后趙統(tǒng)一北方大部。石勒也是當了幾年皇帝去世,他的侄子石虎很快篡位上臺,開啟暴君生涯。
石虎死后,后趙迅速上演了一場羯族版的“八王之亂”,諸王為了爭權奪利斗得不可開交,最終演變成石虎養(yǎng)孫冉閔與石祗的軍事相攻。
石祗自覺不敵,就找了外援,也就是盤踞遼東的鮮卑慕容氏,慕容氏早年臣服于東晉,后來勢力大了就自立為燕王,也就是前燕,五胡十六國里的第五個國。
前燕欣然南下,雖然仍沒能阻止后趙滅亡(前燕也不想阻止),但卻消滅了冉閔,自此之后,前燕的敵人就變成了后趙分裂后的各路軍閥勢力。
前燕自遼東經(jīng)河北南下,主要攻略方向是山西、河南和山東地區(qū),暫時顧及不了關中地區(qū),這里是后趙將領氐族苻洪和羌族姚弋仲的主場。
苻洪取得了勝利,姚弋仲不得不向東晉投降,而苻洪不久被人毒死,他的兒子苻健繼續(xù)攻略關中,最終建立前秦,五胡十六國里的第六個國。
至此,北方格局是秦、燕、代、涼四國并立,但前涼和代國均較弱小,無力跟前秦和前燕抗衡。
前燕本身國力占優(yōu),但后期庸主在位,國力下降,反觀前秦,在苻堅政變上位后,國勢日隆。369年,前秦滅前燕。
隨后,前秦四處征戰(zhàn),相繼滅掉前涼和代國,又從東晉手中奪取蜀地,苻堅還派大將氐人呂光出征西域,其疆域已經(jīng)達到滅吳前的西晉標準,不僅完全統(tǒng)一北方,還拿下了西南。
然而,淝水之戰(zhàn)南征失敗,前秦迅速崩解。
先是慕容垂在河北定州復國反秦,是為后燕,五胡十六國的第七個國。隨后鮮卑乞伏國仁在甘肅榆中起兵,建立西秦,五胡十六國的第八個國。接著姚弋仲的兒子姚萇稱帝建立后秦,五胡十六國的第九個國。
同時期,代國的殘余鮮卑人拓跋珪趁亂自立,建立了北魏,這在當時是個不起眼的小政權,但最終結束北方亂世的,就是這個死而復生的政權,故代國不被列入五胡十六國。
淝水之戰(zhàn)后次年,前秦已經(jīng)四分五裂,苻堅已經(jīng)死于后秦之手,征戰(zhàn)西域的呂光才率軍回到甘肅與西域交界,這才得知驚天巨變。
反正中原亂成了一鍋粥,干脆就不回去了,呂光就地割據(jù),在甘肅武威建立后涼,這是五胡十六國的第十個國。
后涼很不安穩(wěn),呂光的手下鮮卑人禿發(fā)烏孤和匈奴人沮渠蒙遜先后反叛,禿發(fā)烏孤建立南涼,這是五胡十六國的第十一個國;沮渠蒙遜擁立段業(yè)建立北涼,隨后取而代之,這是五胡十六國的第十二個國。
這邊是涼州一角的風風雨雨,另一邊中原可真是腥風血雨。
函谷關以東方面,后燕跟北魏掐上了,后燕重蹈前燕覆轍,雄主離世后便是庸主在位,拓跋珪抓住時機,連續(xù)出擊,奪取了后燕的都城以及半壁江山。
后燕此時出現(xiàn)分化,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德南下山東,建立南燕,這是五胡十六國里的第十三個國。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則北上遼東,繼續(xù)茍延殘喘。
再回到?jīng)鲋,北涼也走向了分裂?/span>敦煌太守漢人李暠自立為王,建立西涼,五胡十六國的第十四個國,這個政權雖小,后來卻被唐朝皇室攀了親戚。
接下來就是關中地區(qū),姚萇去世之后,他的兒子姚興繼位,先后消滅前秦的殘余勢力和西秦、后涼,后秦的疆域達到頂峰。
然而姚興太要面子,最終導致西秦復國,甚至滅掉了南涼,國勢頗有起色,而后秦就慘了。
匈奴人赫連勃勃反叛,建立胡夏,這是五胡十六國的第十五個國。
赫連勃勃為人殘暴,但打仗是一把好手,一手游擊戰(zhàn)術打得后秦疲于奔命,完全沒辦法向其他方向擴張。
407年,后燕也茍不動了,胡化漢人馮跋發(fā)動政變,取后燕而代之,建立北燕,五胡十六國的第十六個國就此建立。
整整十六個政權,從八王之亂算起,北方已經(jīng)混戰(zhàn)一百多年了,統(tǒng)一的曙光終于來臨。
409年,東晉太尉劉裕北伐,滅南燕。417年,劉裕再次北伐,滅后秦,但由于他急于回國奪位,關中得而復失,迅速被胡夏攻占。
420年,劉裕建宋代晉,南朝開始,與此同時,北朝還在孕育中。
421年,北涼滅西涼。
431年,胡夏滅西秦。
至此,北方又陷入四國并立局面,不過很顯然,北魏是最強的。
431年,北魏西進,吞并胡夏;436年,北魏滅北燕;439年,北魏滅北涼,北方完全統(tǒng)一。
五胡十六國的時代就這么結束了,接下來是南北并立的南北朝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