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金庸、梁羽生來寫武松,在飛云浦別說4個,就是40個也得被武松干趴下,就算給武松在加一副腳鐐也是如此。施耐庵沒這么大的腦洞,所以只能老老實實去寫,于是原著是這樣描述的:
在出城的路上,武松遇到了施恩,施恩把一個包裹和兩只燒鵝交給武松,并叫武松小心兩個公差。
武松和公差又上路了,走出里許聽兩公差悄悄討論:“另外兩個怎么還不來?”武松冷笑,自顧自吃施恩給的燒鵝。
到了飛云浦,武松假裝問:此為何地?兩個公差回答說:“沒看見橋旁寫著“飛云浦”的牌子嗎?兩名提刀的公人剛要下手就被武松一個一個地踢進了河里,另外兩個人轉過頭就跑了,武松打破了木鐐銬,沖向將二人殺了。然后抓住了掉進水里的兩個人,經過審問,二人都是蔣門神的弟子。蔣門神要兩人來幫公差害武松,武松問明蔣門神身處之地在鴛鴦樓,將四人斬殺后,折回孟州,血濺鴛鴦樓。
事情經過大致就是這樣了,那么從原著來看,武松殺這四個很輕松嗎?首先看看對手是什么層次,2個衙門公差,2個是蔣門神徒弟。公差在水滸中出現(xiàn)了很多次,顯然不是武林高手。而蔣門神我們都知道,武松喝了30幾碗酒后照樣能“醉打蔣門神”,徒弟能蓋過師傅嗎?這個概率從書中來看顯然很低。而從書中來看武松就算對上這4個,殺的也是很小心,并不輕松愜意!為什么不輕松,我們一步步來看。
首先:這四個人武松不是一起殺的,他是用了計的。先假裝問話,引開對方注意力,然后一人一腳將蔣門神的兩個徒弟踢下河。而另外2個公差明顯不是好手,見狀慌了,往橋下而去,然后武松打破了木鐐銬,沖上去將二人先后殺了,最后在對付河里的兩個。
其次:殺人之前,武松以經得到施恩警示,心中已有提防。而經過施恩中途的看望,又是送包袱、送烤鵝的,武松的左手并不在枷內,而是散著的,看書中描述:“武松右手卻吃釘住在行枷上,左手卻散著。武松就枷上取下那熟鵝來,只顧自吃,也不睬那2個公人。又行了四五里路,再把這只熟鵝除來,右手扯著,把左手撕來,只顧自吃”。
從這里可以看出,武松并不是兩只手都在木枷內,如果都在枷內然后把木枷崩開,那得金庸來寫。左手在外,右手在內,然后同時發(fā)力把木枷(不是鐵枷)扯開,這個只要有力量、有技巧應該還是可以辦到的。
最后:從施恩預警之時,武松就說,憑這兩人還難不住我,就是再來兩人,也不在話下。而最后確實又來了兩個,從這里可以看出,武松已有預判,而在這種預判之上,武松極為警惕,一路之上武松對兩個公差盯得極緊,連說什么話都聽的一清二楚。
小結:從整個事件過程來看,武松極為心細,而且江湖經驗豐富,拼命之前先吃飽肚子(兩只燒鵝下肚),下手果斷,場面控制力極強,從發(fā)動到結束,節(jié)奏不亂,一步一步始終讓自己處于主動位置。
而且身手厲害,這里的厲害不是金庸的“起跳如飛,內力外溢”,而是處處透著“穩(wěn)、準、快、狠”,這才是真實的功夫,這才是真正的搏殺技。
最后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力氣大,沒力氣怎么能打死老虎。而且武松在遇到施恩時,曾經舉起了一塊據說五百斤重的巨石,而當時的武松身體還是受傷,所以他能靠兩只手扯開木枷。
說到這里,我們就可以回到題主所問的梁山之上還有誰可以如武松這般在飛云浦全身而退?
把對武松的總結一看,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在梁山上,具備武松這種綜合素質極強的人不是沒有,但很少,相當少!
我們先來說一說一些呼聲很高的梁山好漢。
1、“入云龍”公孫勝,這個說實話,水滸不是仙俠,如果寫的是仙俠,那么派去的4個就應該是仙家子弟了,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只有天知道。所以人間的事情我們還是按人間的思維去分析,玩茅山道術的去江湖玩命搏殺還是差了點。
2、“豹子頭”林沖,野豬林也是公差,最后是魯智深救的命。而且出生富裕家庭,江湖經驗不夠,太老實了,在就是心不夠細,猶猶豫豫不果斷。雖然殺王倫很果斷,但是對照之前的性格,典型的受刺激了,性格上容易走極端,這樣的性格遇事容易忽略很多細微之處。
3、“花和尚”魯智深,性格大大咧咧,粗心大意,雖然力氣夠大,但是沖動,肚子餓了都不顧,拿了兵器還被崔道成和邱小乙兩個二三流強盜欺負,和武松沒法比。在說,到了飛云浦,魯智深到哪里去找兩只燒鵝來填飽肚子,估計他都不會想到這一茬。
4、“青面獸”楊志,能夠喝下蒙汗藥的你能指望他處處小心?
5、“黑旋風”李逵,倒是個不要命的主,但是你要說李逵很有心機,豬都要笑,而且單挑連焦挺都干不過也就沒必要多說,同時他是個旱鴨子,放在水邊拼命,心也是虛的。
6、“玉麒麟”盧俊義,被宋江、吳用如此弄上梁山,性格很單純,沒在江湖上飄過的在如此險惡的環(huán)境下估計不適應。書中也有很多對應的描寫,結果都不是很好。與盧俊義相同經歷的可以一概忽略。
7、“小李廣”花榮,技巧形的代表,力量是軟肋,沒有順手的兵器在給他帶個木枷,估計沒有施展技巧的余地。
8、單純的馬上將領,這是一個群體,飛云浦明顯步戰(zhàn),專業(yè)不對口,沒必要浪費時間。
9、梁山水上將領,比如張順還有阮氏三雄,這個有得一說,他們往河里一跳估計能跑出去,但是想反殺估計很難,迎接他們的將是無止境的追殺,這個好像算不上全身而退,而且也看不出一絲的豪俠氣概,與題好像不符,時遷這樣的也是如此。
10、還有個“浪子”燕青,這是個文藝青年,風流倜儻,精通樂器,是個泡妞高手,但是心思沒花在險惡人心上面,陡然放到飛云浦這個險地,估計也是心里發(fā)虛,做不到武松的舉重若輕。雖然燕青善于相撲之術,但是書中描寫也僅限于表演,實戰(zhàn)沒見他耍過。而且他的力氣好像還不足以掙脫枷鎖,帶著枷鎖能不能打過四個拿刀訓練有素的殺手,還真不好說,空手的高手也怕菜刀。
說了這么多,好像把一些能打的,夠份量的都說上了,難道就沒人能夠如武松一樣干凈利索的全身而退嗎?我覺得答案是有的,而且不是一個,就我覺得有兩個還是有機會做到的。
一、拼命三郎:石秀!
1、石秀一人就敢跳樓劫法場去救盧俊義,這就說明膽量足夠,“拼命三郎”這四個字就說明敢拼命、夠狠。
2、三打祝家莊,石秀故意讓孫立捉住,混入莊內作內應,這就說明誠服、心機夠深,江湖經驗也夠。
3、石秀號稱“天慧星”那就說明夠聰明,心雄膽大有機謀,是梁山上少有的聰明人。
4、“楊雄醉罵潘巧云 ,石秀智殺裴如!边@一章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同一般的石秀。在這里我們先不管石秀是不是偷窺狂,或者說他是不是有點變態(tài)。而是要知道當他想盯住一件事的話,他會牢牢的盯死對方。
在書中,有三次描寫他將潘巧云在暗中給盯死了,并且還偷聽了對方的談話,最后智殺了裴如海,讓楊雄殺了潘巧云。這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重溫一遍原著,好好體會。
這里我不是要說石秀喜歡偷窺美女啥的,而是要說明石秀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遇事夠穩(wěn),也夠狠,當他專注于一件事情的話,那就是不擇手段、全身心投入、隱而不發(fā)、謀定而后動,事情十拿九穩(wěn)了在發(fā)動致命一擊。
小結:敢拼命、夠狠;誠服、心機夠深;心雄膽大有機謀、夠聰明;不擇手段、隱而不發(fā);干事情極為專注、謀定而后動;江湖經驗也有;武功還不錯;綜合素質和武松有得一比,這樣的石秀放到飛云浦去估計還是能夠全身而退吧!雖然他的力氣可能會比武松差一點,但是誰又能知道石秀在險境之下,如果技能全開,會采取何種方式把那四個殺手干掉,然后在去鴛鴦樓殺一通呢?他是讓人琢磨不透的,所以,石秀是具備在飛云浦全身而退的自身條件的。
二、混江龍:李。
1、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李俊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最后跑到泰國去當了皇帝,如此的人物,你說他會走不出飛云浦,打死我都不信。
2、要說江湖經驗,李俊比武松更江湖。李俊沒上梁山之前,就是一跑船的,做得就是販賣私鹽,打家劫舍的勾當,而且名列當?shù)厝灾弧?/p>
3、極有眼光,謀事深遠。在只聽過宋江的名號下,就能在有心之下極為巧合的連救宋江兩次性命,讓能夠坐上梁山老大的宋江都不得不說:李俊是個好兄弟!
4、做為梁山水軍大頭領,武功肯定是不錯的,而飛云浦又有一條河。
5、對應“天壽星”,老天爺都得讓他長命,在自己頭腦夠得前提下運氣也是極好。梁山一百單八將最后就活了28個,李俊不但毫發(fā)無損,就連跟著他的童威、童猛兩兄弟也是毫發(fā)無損,這就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了。
6、看待事情極具眼光,遇事果斷,謀劃長遠。最后宋江得勝回朝,半路上李俊就裝病離開,然后發(fā)動前期布置,帶著童威、童猛等一起七人出海,最后跑到泰國當了皇帝, 這種操作,只能說是神操作。
7、“混江龍”就是混入江湖的一條真龍,李俊就是被施耐庵開了掛的!
小結:綜上所述,別的都不談,以書中李俊的如此人設下,如果李俊到了飛云浦,什么天時、地利、人和都沒必要多說。就憑腳下的這條河,別說四個,就是在多來幾個,估計也會被李俊慢慢磨死在河畔,然后李俊一樣會去鴛鴦樓,將事情徹底了斷。
最后總結:在飛云浦這種險絕之地,主要考研的就是人的心性、果敢、機謀、頭腦,而武力往往不是主要的因素。因此就春風渡雨覺得整個梁山能達到這個條件的無疑很少,思索良久也就覺得按石秀本身的素質具備全身而退的條件,至于怎么脫身由大家來討論。而“混江龍”李俊無疑可以全身而退,因為他開著掛在!好了,這就是春風渡雨為大家?guī)淼拇鸢,僅是一家之言,也許爭議很大,也許大家會有不同的答案,歡迎大家討論、分析,相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