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史稿》沒辦法成為一本真正的史書,為什么?歷朝歷代的史書,都是由下一代王朝的文臣來編纂的,比如說《宋史》是元朝人編的,《元史》是明朝人編的,《明史》則是清朝人編的。

而《清史稿》還是清朝人編的,這不就是在鬧笑話嘛?雖然趙爾巽組織編寫《清史稿》的時候,武昌起義已經(jīng)成功了,清王朝也覆滅了。

但是編寫《清史稿》的這一百多個人,全部都是清朝人,他們不是翰林就是進士,再次也得是個舉人。這幫人都在給清朝錦上添花,這玩意兒能看嗎?

再說了,組織編訂《清史稿》的政府,那是北洋政府。趙爾巽是在袁世凱點頭同意之下,才開始編纂的,而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為了自己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性,自然是要在諸多方面肯定清朝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清史稿》也沒辦法成為一本真正的史書,偏袒性太強。


《清史稿》成書倉促,來不及修訂。

1914年開始,清史館的館長趙爾巽便請示了袁世凱,開始編纂清史。趙爾巽是什么人?他是清朝的翰林學(xué)士,曾經(jīng)多次阻撓過辛亥革命,所以他是心向清朝的。

歷時14年時間,在1927年《清史稿》的雛形就這么出現(xiàn)了,期間參與人員多達100多號,這只是第一版,還沒來得及修訂,就急匆匆出版了。

雖然這本書里也是按照紀、志、表、傳的正統(tǒng)史書寫法來編寫的,可是寫的人太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搜集資料的渠道,所以導(dǎo)致書里面各種矛盾頻頻出現(xiàn)。

甚至連時間、人物、地點都存在差異,一經(jīng)發(fā)布以后,立刻引起了各種指責(zé)。趙爾巽也在同年去世,因此取代趙爾巽的柯劭忞表示,這個只是稿子,算不上什么正史。

就這么一句話,立刻將《清史稿》給定性了。為什么《清史稿》能夠成為正史當中字數(shù)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一本呢?就是因為這本書根本就沒刪減過。

工作人員直接把自己的草稿隨手交了上去,上面的人也不核驗,大致看了看就編入了書中。因此很多細節(jié)問題都被暴露了出來。


《清史稿》等于是未刪減版的原著。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清史稿》也是彌足珍貴的。為什么呢?因為這本書是最原汁原味的史書。

我們看其他朝代的史書,基本上是沒有錯漏的,因為他們反反復(fù)復(fù)修訂了很多次,把一些存在矛盾的地方、不利于本朝的地方都給刪掉了。

這就好比是一部好片子,因為種種原因,各種刪減,最后不成人形了才給播出來一樣,已經(jīng)變了味道了,不是導(dǎo)演和編輯最初想要的那種效果了。

但是沒辦法啊,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墒恰肚迨犯濉肪屯耆珌聿患白袷剡@種規(guī)矩。如果北洋政府還能再堅持個三五十年,那么這幫人或許有時間慢慢刪減內(nèi)容,可惜北洋政府眼看著就要垮臺了。


這本書如果不早點公諸于世,那么對不起,這本書可能就要從頭再來編纂了。因為過去北洋政府也是清朝的余孽,他們也是站在清朝這一邊的,所以這本書才能這么編寫。

如果完全改朝換代以后,那么史書可就不是這么寫的。至少應(yīng)該像張廷玉寫《明史》一樣,把明朝皇帝個個都寫成奇葩才行。

當然了,《清史稿》還是根據(jù)清實錄等權(quán)威性的材料作為編纂的主材料的,所以這本書相對來說,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但是正是因為不是刪減版,所以它始終無法登上大雅之堂。再給他們?nèi)陼r間,這本書或許就會成為二十五史之一。


編寫史書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其實你不管怎么編寫史書,總歸是有人會罵你。比如說張廷玉編寫的《明史》,基本上是個人都要罵兩句,因為他們覺得張廷玉寫得不客觀。

可是我們要知道,春秋筆法是自古就傳下來的,誰敢說自己百分之百客觀寫歷史呢?根本就不可能,尤其是正史。

因為前朝的歷史,一定是本朝來編寫。既然張廷玉是清朝人,那他總不能把明朝給吹上天吧?恐怕他的腦袋是不想要了。

可是如果不按照事實來寫的話,又會遭到人家的臭罵。所以說編寫史書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前朝人編寫會遭人罵,那么本朝人編寫呢?一樣還是會遭人罵。


這本《清史稿》名義上是北洋政府編寫的,其實全部都是清朝的遺老遺少們合伙編寫的,所以基本可以認定這是清朝人自己編寫的歷史。

這樣一來事情又麻煩了,更多人跑出來罵他們,說他們寫歷史不客觀,什么好就寫什么,簡直就是在捧清朝的臭腳。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人家是清朝人,承認清朝就等于是承認自己。你不能拿你的價值觀來要求人家的價值觀。因此《清史稿》依舊是遭到萬人唾棄。


總結(jié):成不了二十五史也好,算是史家絕唱了。

這本《清史稿》算得上是官方修訂的最后一本文言文體的正史了,這也標志著封建王朝的徹底終結(jié)。

我認為它成不了二十五史,是一件好事,沒有必要往上貼金。畢竟二十五史里又有幾本是真正憑良心來寫的呢?

再說了史書都是成功者彪炳自己功績的一種工具,他們需要通過史書來肯定本朝,否定前朝。所以說這么多史書當中,唯獨《清史稿》不是這么干的,也算是史家絕唱了。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