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步槍刺刀上的鉤子,叫做“護手鉤”,是早期刺刀的慣用部件,不只是日本的刺刀有,其他國家的刺刀也多具備護手鉤。
日本所用的刺刀幾乎全部為30年式,日本將其稱為“30刺”,不要小看這款刺刀,這款刺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97年。雖然看上去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刀口鋒利,而且不易折斷。從一戰(zhàn)到二戰(zhàn)結束,日本人不知道用這款刺刀殺了多少人。可以說30刺絕對是款罪惡累累的刺刀。
刺刀的設計初衷雖然是安裝在槍支之上,但是往往也用于近身格斗拼殺。為了保護手部,但又不能累贅,因此簡易的護手鉤造型便出現。除了護手之外,那個超前的彎鉤,作用是為了在格斗中卡出對方的刀劍。當然還有一個更便捷的使用方式,你看老電影或老照片就可以看到,日本人搶了老百姓的雞鴨或其他物品后,往往是掛在這個鉤子上扛著走。因此,在漫畫作品中,這種形象好像成了鬼子的專利。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fā)現這種護手鉤其實沒啥作用,因此許多西方國家紛紛取消。日本也逐漸意識到護手鉤并非是什么重要配件,但是卻遲遲沒有取消,只是對其進行簡化,隨著戰(zhàn)爭的升級,日本的資源越發(fā)匱乏,以至于后期生產的刺刀質量低劣,材料更是五花八門,不但容易卷刃還容易折斷。
而護手鉤這種可有可無的配件,索性直接取消,省的浪費材料。因此,在一些戰(zhàn)爭后期的照片上,你發(fā)現日軍步槍上安裝的刺刀是沒有那個鉤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