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數(shù)數(shù)歷史上有幾個名將有外號的?又有那個名將外號比“人屠”更滲人?
毛主席評價白起說:“論打殲滅戰(zhàn),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卑灼鹂梢哉f是歷史上殲滅戰(zhàn)的第一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白起天生殘暴嗎?我談?wù)勎业目捶ā?/p>
秦朝的軍功爵位制度
商鞅變法秦國設(shè)立了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公士 、上造 、簪裊 、不更 、大夫 、官大夫 、公大夫 、公乘 、五大夫 、左庶長 、右庶長 、左更 、中更 、右更 、少上造 、大上造 、駟車 、大庶長 、關(guān)內(nèi)候 、徹候。
這就好比一個打怪升級的游戲,想要級別高,就得去戰(zhàn)場上砍人頭。所以秦國人才被稱為“虎狼之師”,因為敵人在他們眼里不是人,是一級級的爵位,是向上爬的階梯。
《韓非子·初見秦》這樣說秦國人:“ 出自懷衽之中,生未嘗見寇耳。聞戰(zhàn),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爐炭,斷死于前者皆是也。”可見因為這種制度,連秦國的孩子都不怕死,想要去戰(zhàn)場博取功名利祿。所以說不是白起嗜殺,而是整個秦國人都嗜殺,是秦國的制度造就了一群瘋狂的人。
在這種制度下,白起想要升官只能殺敵;手下的將軍和士兵要升官,也只能殺敵。所以說白起不殺也得殺,不殺就是擋人財路。
白起的戰(zhàn)術(shù)思想
因為秦國的制度,所以白起的戰(zhàn)術(shù)思想和許許多多名將都不相同。別人都以攻城略地為主,而白起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
白起尤其擅長野戰(zhàn)、圍殲;為了達到殲滅的目的對敵人窮追猛打,“窮寇勿追”在他眼里就是個笑話。這點從長平之戰(zhàn)后,他幾次要求趁機滅掉趙國就可以看出。
白起雖然以殲滅為主,但他的戰(zhàn)斗充滿了藝術(shù)。司馬遷評價白起說:“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總結(jié)
所以我認為正是在秦國的這種制度下,白起才會如此重視殲滅戰(zhàn)。這不光是為了他自己,也跟隨他的屬下。
白起為將30余年,攻城70余座;大小70余戰(zhàn),從來沒有失敗過。據(jù)梁啟超先生考證,整個戰(zhàn)國200余年期間共戰(zhàn)死200余萬人,而白起一人就占了一半。古今未有之,“人屠”之名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