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清有四大奇案,分別是張文祥刺馬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楊月樓案和太原奇案。

其中太原奇案以新娘靈堂詐尸,和尚暴斃古井,的奇詭情節(jié),名列四大奇案之最。

道光年間的太原陽曲縣,一天早晨,一位老頭去井邊挑水,他剛把桶放到井里,便驚恐的大叫起來,鄰居們圍過來一看,井里泡著一具尸體,眾人急忙報官。

曲陽縣令趕到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死者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光頭男子,頭部有明顯的刀傷,像是被殺后丟到井里的。

縣官還是比較有經(jīng)驗的,他判斷光頭男死者很有可能是個和尚,于是派人調(diào)查周圍的寺廟,是否有和尚失蹤。

查看失蹤和尚::

結果查到太原興善寺有一個和尚失蹤好幾天了。興善寺的僧人來到現(xiàn)場一辨認,確認這就是失蹤的和尚,可是當時下山的時候,穿的是和尚的僧服,撈出來的尸體穿著普通人的衣服,衣兜里還有幾粒黃豆。

縣令不愧久經(jīng)沙場,他想到這衣服肯定和做豆腐的有關,其他人一般口袋里不會有豆子。

于是縣令又讓人調(diào)查縣城附近賣豆腐的,查來查去,一個姓莫的老頭浮出了水面。

縣令命衙役將莫老頭帶到縣衙,把和尚的衣服往莫老頭前面一丟,喝問道:

“莫老頭,你殺死了這個和尚,還不從實招來!

莫老頭嚇得屁滾尿流,急忙否認道:

大老爺,小人只是個賣豆腐的,從不與和尚打交道,小人冤枉!”

縣令察言觀色,看上去莫老頭不像撒謊,于是問道:

你過來好好認認這衣服,是不是你的?”

莫老頭承認衣服是自己的,可是前幾天曬在外面,被人偷了,昨日天還沒亮,他正在磨豆腐,這時有人敲門,莫老頭打開門,一看見一個像是新娘子一樣的女子,頭戴鳳冠,身穿霞披,鉆進門來。

莫老頭正在奇怪,怎么會有新娘子這么早來自己的豆腐店,這時那個女子脫去鳳冠,露出一個大光頭。

仔細一看,原來是個和尚。 和尚對莫老頭說:

“施主,我是興善寺的僧人,昨夜偷喝了幾杯,醉倒在路邊,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僧衣沒了,不知道被誰套上了新娘子的鳳冠霞帔,現(xiàn)在這樣子沒法子回寺,請您借我一件干凈的衣服,這鳳冠霞帔我也沒用,就送給您了。”

莫老頭看到那鳳冠倒是值不少錢,就給和尚拿了自己件衣服,和尚穿上衣服就走了,至于怎么會死于井中,莫老頭也不知道。

縣令帶著衙役去豆腐店搜查,搜到了鳳冠霞帔和一把刀,縣令看著鳳冠霞帔,想起了兩天前有人來報案,說一個新娘子穿著鳳冠霞帔失蹤了,會不會就是這套行頭呢?

派人查探:

原來頭天,縣城的姚員外一大早就來告狀,說另一個張員外答應把女兒嫁給自己兒子,還收了自己家的聘禮,本來今日便是良辰吉日,沒想到自己兒子去娶親時,張員外耍賴,說他女兒暴病身亡,這婚結不成了。

姚員外認為張員外是想論詐,便來告狀?h令傳來張員外對質(zhì),張員外說自己女兒確實昨日暴病而亡,但是尸體詐尸了,現(xiàn)在不知道尸體跑哪去了。

太原知府對這個案子很重視,責令陽曲縣令限期破案?h令經(jīng)過一番推理,認定莫老漢見財起意,偷走張百萬女兒的尸體并扒下鳳冠霞帔,被和尚撞見,遂一刀將和尚殺死,拋尸水井。

莫老頭哪里肯認,但在一頓痛打之下,屈打成招,承認自己殺了和尚、偷了尸體之罪。

結案后的不久,突然有人來縣衙擊鼓為鳴冤。鳴冤人二十來歲,說自己叫曹文璜,是張小姐的丈夫,張小姐并沒有死。

曹文璜和張小姐:

原來曹文璜家早與張員外家訂了親,可是曹家后來家道中落,張員外就想悔婚,所以將小姐許配給姚員外家。曹文璜和張小姐早就私定了終身,叫張員外悔婚,兩人便決定私奔。

不料他們跑出張府沒多久,張員外就帶人追了出來。倆個情侶跑到張小姐的姐姐張金姑家,張金姑是個年輕的寡婦,可當晚怎么也不肯收留二人,讓他們趕快走。

張小姐和曹文璜沒辦法,只好繼續(xù)跑,跑著跑著就到了莫家豆腐坊,莫老頭同情他們的遭遇,就把自己的驢借給他們騎走。

縣令想來想去,感覺問題還在張員外身上,便將張員外拘來嚴加拷問。

張員外:

張員外受不了打,終于說道:

“那天他帶人追張小姐時,也追到了大女兒的住處,大女兒不肯開門,他懷疑張小姐就藏匿在此處,便帶人闖了進去。
這時他看到房間里有一口上了鎖的大箱子,箱子自己還在微微晃動,更加認定小姐藏在箱中,便讓人把箱子抬回府。

沒想到回府劈開箱子,里面是個昏過去的和尚,張員外一看就明白了,原來大女兒和這個和尚有奸情。 張員外正不知道拿這個和尚怎么辦,他的的管家獻上一計:

將這個和尚冒充小姐,就說小姐昨夜暴病身亡,既能安撫了姚家,也可掩蓋大女兒私通和尚的丑事。

張員外便依計而行。 沒想到他們給和尚穿上女子鳳冠霞帔后,和尚便醒了。

這和尚稀里糊涂的就穿著鳳冠霞帔跑了,這也就是后來張員外以為是詐尸了。

但是和尚是怎么死的呢?

縣令聽到這些供述,根本不信,他維持原判,并將曹文璜定為殺人同犯,與莫老漢關押在一起,等待秋后問斬。

過了幾個月,太原新任知府復核案件,覺得此案疑點重重,莫老漢怎么可能一刀將和尚殺死?

新知府復審:

曹文璜與和尚無冤無仇,為什么要殺和尚?最關鍵的是,此案居然沒有提審過張小姐!知府決定重審此案。

張小姐見知府重審,一到大堂便大聲喊冤,她說曹文璜根本沒有殺人,那個和尚,他們根本不認識。

這個案子又陷入一團迷霧之中。知府仔細分析后認為:

兇手能一刀將和尚斃命,應該是經(jīng)常用刀的人。于是吩咐查當?shù)氐耐婪颉?/p>

果然查出城東屠夫吳一刀,失蹤多日。于是知府命人在太原附近捉拿吳一刀,不久后吳一刀到案。

公堂之上,吳一刀三兩下就招供了。原來那晚,吳一刀賣完肉回到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老婆與一名和尚在撕扯,大怒之下,抽出殺豬刀,將和尚一刀殺死。

殺人后,趁著天還沒亮,將和尚的尸體投進古井中。 這個死掉的和尚也是罪有應得。

他從箱子里跑出來后,受盡驚嚇,在莫老頭家換了身衣服,剛走到城東,看見吳一刀的老婆長得挺漂亮,于是撲過去把婦人抱住,誰知婦人不肯,拼命掙扎。

這時恰好吳一刀到家,見到此情,提刀砍在和尚后腦之上,和尚當場斃命。

吳一刀將和尚拋在井里,逃出太原城,躲避風頭。

誰想此種離奇案件被新來的知府破掉,真相大白于天下。

知府結案,讓曹文璜和張小姐有情人喜結連理,莫老頭無罪釋放,張員外罰沒一半家產(chǎn),張寡婦不守婦道,游街示眾,吳一刀殺人有因,杖責一百。

昭雪:

這就是晚清的太原奇案,我說故事的頭都說暈了,各位給個關注吧!

作者:歪眼小史工作室—— 馮生

最佳貢獻者
2

要說這清末太原的奇案,那真的是不得不稱之為奇案。這件案子情節(jié)曲折頗為戲劇化,整個案件中處處是意外。讓人忍不住懷疑這是不是在拍狗血電視劇,還好這件案子的原因始末最終水落石出,也算是圓滿了結了。

此次案件可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玉珠夫婦私奔”和“花和尚被殺”,欲知案件巨細,請聽我細細道來。

原來,這太原有一位叫張百萬的,人如其名,是一個愛錢如命的有錢人。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金珠,二女兒叫玉珠。

這女兒到了適合婚嫁的年齡,就要為她尋一個合適的夫君。張百萬選女婿的標準只有一個——有沒有錢。

于是他自作主張給玉珠選了一個有錢人曹文璜作老公,兩人定了親。

沒成想,玉珠還沒嫁過去呢,這個曹文璜家道就敗落了,從一個有錢人家的尊貴公子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窮小子。

張百萬一聽心想壞了,這下不劃算了,于是立馬取消了這門親事?墒沁@玉珠還是個有情有義的勇敢姑娘,直接拉著曹文璜私奔去了。

他們倆連投奔的人都想好了,那就是太原附近的交城縣縣令的朋友陳砥節(jié)(劃重點,這個人很重要)。

他們在去的路上經(jīng)過了一家豆腐店,店老板莫老漢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老頭,他一聽這兩個小娃娃的經(jīng)歷同情心就止不住地泛濫,先是安慰他們一通,又把自家的毛驢借給他們趕路。

于是兩個小年輕騎著毛驢上路了。

這邊玉珠的爸爸張百萬發(fā)現(xiàn)自己閨女跑了,連忙去找。首先他來到了金珠的家里,開始找女兒。 這個爸爸也是有才,他猜他女兒藏在衣柜里,也沒打開看看是不是真在里面就直接把衣柜扛走了。

意想不到的情節(jié)出現(xiàn)了,張百萬把衣柜扛回家打開一看,里面躺著一個昏倒了的和尚。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張百萬以為這個和尚死了。

可是就算和尚死了,那不應該是馬上去官府報案嗎,結果呢,張百萬竟然讓這個和尚穿上他女兒的衣服假扮玉珠,然后對外宣稱玉珠已經(jīng)死了,接著就開始辦喪事。

因為在封建社會里面,女兒和別人私奔是一件見不到人的事情。所以張百萬就想來一個假葬禮,然后把這件事情糊弄過去。

男扮女裝的“玉珠”,也就是和尚,醒來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棺材里,不知道他當時是什么心情,反正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巧的是,他也路過了那個豆腐鋪,還在人家的店里順便換了一身衣裳。這個開豆腐店的莫老漢還真是“現(xiàn)世濟公”啊,一直在干好事。

于是,穿著莫老漢衣服的和尚大搖大擺走出了豆腐店,突然看見一個美貌婦人,沒想到啊沒想到,這還是個花和尚。

且看這花和尚剛伸出淫手,這邊美婦人的丈夫吳屠夫就手起刀落,殺了這個淫賊。事情發(fā)展到這兒,坊間不太了解實情的人,在道聽途說之下,就傳出了兩大兇殘無比的案件:

有人說死了的張家二小姐突然起尸了。

還有人說看到一個和尚無緣無故被殺拋尸了。

一時流言四起,百姓都需要當官的給出一個說法。當時陽曲縣令楊重名負責審判該案件,不料這個縣令也只是一個沒用的狗官,不信?且看他的審判結果。

楊重明認為是豆腐鋪的老板莫老漢殺了這個和尚,原因是和尚身上穿著莫老漢的衣服。莫老漢叫冤,楊重民便對他用刑。最終,莫老漢屈打成招,案子了結。

這莫老漢一直好人好心干好事,卻被無能官員害慘了,還好蒼天有眼。

話說吳屠夫殺了人以后就逃走了,沒想到在路上遇見了曹文璜。真是無巧不成書,也不知道這兩個人是怎么碰上的。

碰上了以后兩個人還一見如故似的在一起喝了酒,可吳屠夫一個不小心喝高了,對著曹文璜開始傾訴心事。說著說著就說漏嘴了,還把自己殺了和尚的事告訴了曹文璜。

當時的曹文璜還不知道莫老漢被誣陷的事,等到他去找莫老漢還毛驢時才知曉。曹文璜也是個正直的人,連忙去找縣令給莫老漢證明清白。

楊重民這個狗官一聽氣死了,我好不容易把這個難纏的事甩掉,怎么又多出這么多事端,二話不說就把曹文璜定為莫老漢的同伙一起關押了。

這倆人這個冤啊,和竇娥有的一拼。

還好還好,玉珠的丫環(huán)去探了個監(jiān),得知真相后趕快回去告訴了玉珠,碰巧她們投奔的這個陳砥節(jié)升了個大官,是那種比狗官楊重民還大的官。
終于,整個案件真相大白了,玉珠和文璜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莫老漢的豆腐鋪也紅紅火火地開著。

3


答:清末太原奇案為何被稱之為奇案?因為,該案有十七奇。

下面我來簡單說一下。

第一奇:太原陽曲縣財主張百萬愛富嫌貧,將一女連許二主。

張百萬共有兩女,長女金珠、次女玉珠。

金珠嫁了個富家子,但那富家子命薄,婚后沒到一年,就掛了。金珠年紀輕輕開始守寡。

玉珠原先打算許配給另一富家子曹文璜,但尚未成婚,曹家家道中落。張百萬遂把玉珠改許給姚員外家。

第二奇:姚員外家前來迎親之日,張百萬卻稱玉珠暴病身亡。

實際上,玉珠并不是暴病身亡,而是與小情郎曹文璜私奔了——新婚前夜,與情郎私奔,可列為第三奇。

玉珠出逃,張百萬懷疑她是躲藏到了大女兒金珠家,帶家丁前去金珠家搜索,搜出了一只里面可藏人的大紅箱。

大紅箱上了鎖,金珠吱吱唔唔,死活不肯交出鑰匙。

張百萬認定箱里藏的就是玉珠,喝令家丁抬家里去。

但是,到家砸開箱,箱內(nèi)卻是一只渾身不著寸縷的光頭大和尚!

顯然,婚后守寡的金珠寂寞難耐,紅杏出墻,與和尚偷情了,是為第四奇。

箱雖打開,和尚卻氣息全無,想是在箱中已被悶死。

即張百萬無意中殺人,是為第五奇。

小女兒出逃,姚員外那邊明天要來迎親,張百萬已急得火燒眉毛,接著又撞破大女兒偷情丑行,羞憤難當,這會兒發(fā)現(xiàn)和尚已死,難逃責任。

前思后想,他一不干、二不休,干脆讓人給死和尚穿上為小女兒準備的嫁妝,設起靈堂,對外宣稱小女兒暴病身亡,一來是應付姚員外那邊的迎親,二來是埋尸滅跡,逃脫殺人罪責;三來又可掩蓋掉大女兒偷人的丑事。

即以死和尚冒充新郎,是為第六奇。

第七奇是一夜之后,身穿新娘裝的死和尚不見了。

第八奇是兩天之后,人們在附近的一口井里發(fā)現(xiàn)了和尚的尸體。

第九奇是和尚身上穿的不是新娘裝,而是一件衣兜里有幾粒黃豆的土布衣衫。

第十奇是和尚頭部刀傷,即不是掉進井里淹死,而是被殺后丟到井里的。

陽曲縣令通過查訪,找出了土布衣衫的主人——居住在離水井不遠以磨豆腐為生的莫老頭。

莫老頭說,和尚在凌晨時分光著身子到自己家里敲門,自稱興善寺的僧人,路上遇到強盜,被洗劫一穿,衣衫也被搶去,要借衣服回寺。

縣令卻認定莫老頭是殺人兇手,嚴刑拷打。

莫老頭屈打成招,被丟下了大牢。

莫老頭被捉,曹文璜出現(xiàn)了。曹文璜投案,說自己與玉珠私奔,玉珠的三寸金蓮走不了遠路,經(jīng)過莫家豆腐坊時,向莫老頭借驢遠走。

和尚和曹文璜同經(jīng)過莫家豆腐坊,同向莫老頭借東西,事情太巧,是為第十一奇。

第十二奇是曹文璜把玉珠安置在位于交城縣的朋友陳砥節(jié)家后,回向莫老頭還驢,路上遇上了城東屠夫吳一刀。兩人一起喝酒,吳屠夫酒后吐真言,說自己前段時間曾殺死一個和尚,拋尸水井。

原來,那天和尚在箱子里并沒死透,只是一時閉氣假死過去,經(jīng)過張百萬一番折騰后,悠悠醒來,趁下半夜人都去睡了,偷偷溜出,脫掉新娘裝,到莫老頭家借衣,回寺經(jīng)過吳屠夫家,看見吳屠夫娘子一個人在家,就色膽包天,要強行不軌之事。哪料吳屠夫殺豬回來,見死禿驢如此無禮,一刀將他砍死。

和尚與金珠偷情在前,要對吳屠夫娘子行不軌事于后,可謂賊性不改,是為第十三奇。

曹文璜回到陽曲,知道莫老漢被誣陷,趕緊去找縣令給莫老漢證明清白。

哪料縣令認為案子已結,不愿再生事端,把曹文璜定為莫老漢的同伙,一并關押。

案情已清,縣官卻惡意將之攪渾,是為第十四奇。

第十五奇是曹文璜和玉珠一起投奔的朋友陳砥節(jié)原是交城縣縣令,竟然官運亨通,當上了太原知府。

第十六奇是陳砥節(jié)聽說好友沉冤,復核案件,最終洗雪了冤情。

最后的結局是:曹文璜和張小姐有情人終成眷屬;莫老頭無罪釋放;張百萬罰沒一半家產(chǎn);金珠不守婦道,騎木驢示眾;吳一刀殺人有因,杖責一百。

故事講完了,細心的朋友可能會問,您開頭說本案共有十七奇,怎么只講十六奇就完了?

嗯,是這樣,第十七奇不在案中,而在案外。

此話怎么說呢?

其實,通過上面的案情介紹,大家也看出來了,案子巧合太多,而且私奔、偷情、假設靈堂、和尚行不軌,屠夫殺人等等事件又高度集中在一個晚上,很像是虛構編造的戲劇故事,而不是真實案件。

的確,所謂的“太原奇案”并不是真實事件,而是戲劇家的戲劇創(chuàng)作。

那么,第十七奇就奇在:“太原奇案”并不是真實事件,卻與其他真實的張文祥刺馬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楊月樓案并列為“清末四大奇案”,真是太神奇了!

4

清朝末年,列強侵華,朝廷昏庸無能,上層尸位素餐,下層收刮百姓,所謂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在如此的環(huán)境下,民間則出現(xiàn)了一件件奇聞冤案。

而其中的太原奇案更因其案情曲折離奇而名列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楔子

清道光年間,山西太原陽曲縣有一富貴人家姓張,家長是當?shù)赜忻母簧虖埌偃f。老張勞碌一生,膝下無子,只有兩個如珠如寶的女兒:金珠和玉珠。

做父親的自然想要為女兒找個好人家,讓她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從小就為金珠和玉珠安排了指腹為婚,對象都是當?shù)氐拇髴。張百萬認為這樣兩個女兒下半生就可以無憂了。尤其是大女兒按約定嫁了出去之后,現(xiàn)在張百萬的心里就只剩下二女兒玉珠這一塊大石頭了。

本來張百萬給老二指配的是曹家的公子曹文潢,可世事無常,曹文潢數(shù)次落第,曹家家道中落,沒錢了。而張百萬本就想靠著和曹家聯(lián)姻來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但現(xiàn)在這樣,自然不能把女兒嫁給一個朝不保夕的曹文潢了。于是張百萬給女兒重新選了人家并約定好了過門日期。


玉珠暴亡,尸首丟失,奇案連連

可一天夜里,玉珠突然失蹤,張百萬心急如焚,趕忙跑去大女兒金珠家里看看玉珠有沒有過去。在看到金珠遮遮掩掩的樣子后,張百萬讓家丁搜查。結果就在金珠房間的衣柜中找到了玉珠,可這時的玉珠已經(jīng)因為長時間缺氧而去世了。

張百萬痛苦萬分,只能取消了婚約,把玉珠裝入棺材,放置于靈堂,準備執(zhí)日下葬?僧斖韰s又發(fā)生了一件怪事:玉珠的尸首不見了。而幾天后,在城外的一處地方又發(fā)現(xiàn)一樁命案:死者是一個和尚,死因是利物致死,然后被扔到了附近的井里。

一時間和尚命案和張家走尸案響遍這個陽曲縣,甚至還有傳言:和尚是在半路遇上了尸變的玉珠,斗法失敗后被殺。不過當官是不信邪的,陽曲縣令楊重民正式審理此案,并得到了一些有力的證據(jù):和尚死時身上所穿衣物,乃距命案現(xiàn)場不遠處的一家豆腐店的老板莫老實所有。

楊重民下令徹查莫老實家,結果又在他家里搜出了玉珠入棺時所穿的衣服。這下真相大白了,原來莫老實久居孤獨,盜尸用以行茍且之事,但被路過的和尚發(fā)現(xiàn),于是惡向膽邊生,下毒手把和尚殺死后投井。

案件查到這步也就可以了,楊重民關閉卷宗,將其上交刑部結案。不過這案有個疑點:就是玉珠的尸首何在?莫老實家沒找到,他自己雖招了殺人,可絕口不提尸首的事。


峰回路轉(zhuǎn),案件似乎有了新的轉(zhuǎn)機

在莫老實入獄,等待秋后處決的時候,這天縣衙里突然來了一個人,自稱姓曹名文潢,乃陽曲縣以前的當?shù)卮髴簦山鼛啄昙业乐新淞恕?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據(jù)曹文潢所說:自己受莫老實恩情,為了把一頭驢子還給他而來。如今卻聽到莫老實含冤入獄,故特來申冤。

楊重民問:那真兇是誰?曹文潢答:乃晉祠鄉(xiāng)的吳屠戶,此事是他酒醉后自己說出來的。楊重民仔細一想:莫老實是人如其名的老實,而且年歲已高,怎么可能潛入高門大院的楊家盜尸而不被發(fā)現(xiàn)呢?再者死者和尚正值壯年,怎么會輕易死在一個老頭的手里?而且玉珠尸首下落不明,案件爆發(fā)之快,莫老實又如何來得及毀尸滅跡呢?

反觀吳屠戶,平日里橫行霸道,乃鄉(xiāng)里一霸,而事發(fā)地點離他的家又十分接近,案發(fā)之后他拋下家當,攜妻帶子地舉家搬遷到晉祠鄉(xiāng),如此舉動豈不怪哉!可楊重民轉(zhuǎn)念一想:此事已交刑部結案,此時再審,就算真相大白自己也難逃失職之罪。思考再三,楊重民決定維持原判,莫老實依舊秋后處斬,曹文潢因受莫老實恩情,想要誣蔑救人,下獄候?qū)彙?br/>

昏官斷昏案,朝廷大員千里救人命

莫老實和曹文潢都在獄中,楊重民本以為此事可以結束了?赏蝗挥幸惶欤氯蔚纳轿魈嵝贪床焖娟愴乒(jié)來到了陽曲縣,新官上任三把火,陳砥節(jié)來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曹文潢所在。

這就嚇壞了楊重民了:曹文潢到底是什么人?上官居然和他有交情,那會不會和最近這兩件奇案有關呢?楊重民本想打個馬虎眼糊弄過去,結果陳砥節(jié)一拍驚堂木,怒罵楊重民:“莫老實無罪,真兇另有其人,曹文潢乃本官世交,本官可證無罪,至于你心心念念的那個走尸案的尸首,現(xiàn)在正在本官家中喝茶呢!”

在場的人一聽這樣全都懵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真相大白,真相落網(wǎng),太原奇案最終水落石出

原來玉珠根本沒死,她是不愿嫁給姚家的子弟,而選擇了為愛付出,和曹文潢連夜私奔。在他們私奔途中路徑莫老實的豆腐店,得到了莫老實的幫助,還把唯一一頭搬貨的小驢給了他們。

至于張百萬在金珠家衣柜中找到的,其實就是那個被淹死的和尚,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金珠和和尚私通,當晚楊百萬查找金珠家時,和尚就躲在了衣柜里,結果被悶暈了。楊百萬不愿家丑外揚,于是對外宣揚玉珠已死,把和尚穿上玉珠的衣服,裝入棺材放置在靈堂。

半夜和尚醒來,連忙開溜,路上經(jīng)過了莫老實的點,于是把自己的女裝給了莫老實,換取了一套男裝繼續(xù)上路(莫老實家的玉珠女裝就是這樣來的)。在逃跑路上,和尚淫心又起,居然調(diào)戲吳屠戶的妻子,結果吳屠戶可不是好惹的,手起刀落就把和尚給了結了,案發(fā)后舉家搬遷到晉祠鄉(xiāng)。

而曹文潢和玉珠連夜逃走后,去到交城縣投靠故交陳砥節(jié),并在那里成了親、安了家。有感于莫老實的恩情,曹文潢特意帶著驢子前去感謝,在歇腳處遇到了吳屠戶,也是天網(wǎng)恢恢,吳屠戶酒過三巡,居然自己把案發(fā)經(jīng)過說了出來,曹文潢這才知道莫老實入獄的事,可曹文潢仗義執(zhí)言,卻被打成同黨下獄。

所幸他身邊的小丫頭秀香在探監(jiān)時知道了內(nèi)情,于是急忙稟報住在交城縣的玉珠。玉珠知道因為自己的緣故,導致了一條人命和恩人、相公的無妄之災,也立刻找到了陳砥節(jié),告知他其中詳情,在去找晉祠保長監(jiān)視住吳屠戶。

陳砥節(jié)到達陽曲縣后,吳屠戶隨后也被帶到了縣衙,并供認不諱。這下子真相大白了,莫老實、曹文潢無罪釋放,吳屠戶被判秋后處斬,楊重民革職查辦。楊百萬知道鬧出這么大的事,全是因為自己不顧女兒的想法,一心想要她嫁給金錢,卻不知女兒對于真愛的追求要遠遠高于利益。

最后楊百萬也是默認了玉珠和曹文潢的婚事,并讓他們搬回陽曲縣一家團聚。曲折離奇的太原奇案至此告一段落了,而此案雖不及刺馬案、科舉案那樣涉及政治斗爭,也不像楊乃武小白菜案那樣因慈禧親自審理而著名。

它能躋身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是關于一個女子反抗家族勢力,追求真愛的故事,其中夾雜的謀殺、冤屈、神鬼等,更讓此案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討論性。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寫三國,次寫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亂編,喜歡點贊!

5

晚末有四大奇案:分別是張文祥刺馬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楊月樓案和太原奇案。


清末太原奇案為何被稱之為奇案?


“太原奇案”,它是真的很“奇”。奇到讓人懷疑這個案件是不是編造的。太原奇案以新娘靈堂詐尸,和尚暴斃古井,的奇詭情節(jié),名列四大奇案之最。

下面我們來詳細談談太原奇案的“奇”


案件起點


清道光年間,山西太原陽曲縣有一富貴人家姓張,家長是當?shù)赜忻母簧虖埌偃f。老張勞碌一生,膝下無子,只有兩個如珠如寶的女兒:金珠和玉珠。

做父親的自然想要為女兒找個好人家,讓她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從小就為金珠和玉珠安排了指腹為婚,對象都是當?shù)氐拇髴。本來張百萬給老二指配的是曹家的公子曹文潢,可世事無常,曹文潢數(shù)次落第,曹家家道中落,沒錢了。而張百萬本就想靠著和曹家聯(lián)姻來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但現(xiàn)在這樣,自然不能把女兒嫁給一個朝不保夕的曹文潢了。于是張百萬給女兒重新選了人家并約定好了過門日期。

玉珠暴亡,尸體丟失,案件迷離


可一天夜里,玉珠突然失蹤,張百萬心急如焚,趕忙跑去大女兒金珠家里看看玉珠有沒有過去。在看到金珠遮遮掩掩的樣子后,張百萬讓家丁搜查。結果就在金珠房間的衣柜中找到了玉珠,可這時的玉珠已經(jīng)因為長時間缺氧而去世了。


張百萬痛苦萬分,只能取消了婚約,把玉珠裝入棺材,放置于靈堂,準備執(zhí)日下葬。可當晚卻又發(fā)生了一件怪事:玉珠的尸首不見了。而幾天后,在城外的一處地方又發(fā)現(xiàn)一樁命案:死者是一個和尚,死因是利物致死,然后被扔到了附近的井里。


一時間和尚命案和張家走尸案響遍這個陽曲縣,陽曲縣令楊重民正式審理此案,并得到了一些有力的證據(jù):和尚死時身上所穿衣物,乃距命案現(xiàn)場不遠處的一家豆腐店的老板莫老實所有。


楊重民下令徹查莫老實家,結果又在他家里搜出了玉珠入棺時所穿的衣服。這下真相大白了,原來莫老實久居孤獨,盜尸用以行茍且之事,但被路過的和尚發(fā)現(xiàn),于是惡向膽邊生,下毒手把和尚殺死后投井。


案件查到這步也就可以了,楊重民關閉卷宗,將其上交刑部結案。


不過這案有個疑點:就是玉珠的尸首何在?



莫老實家沒找到,他自己雖招了殺人,可絕口不提尸首的事。

曹文潢伸冤


在莫老實入獄,等待秋后處決的時候,這天縣衙里突然來了一個人,自稱姓曹名文潢,乃陽曲縣以前的當?shù)卮髴,可近幾年家道中落了。?jù)曹文潢所說:自己受莫老實恩情,為了把一頭驢子還給他而來。如今卻聽到莫老實含冤入獄,故特來申冤。


楊重民問:那真兇是誰?

曹文潢答:乃晉祠鄉(xiāng)的吳屠戶,此事是他酒醉后自己說出來的。



楊重民仔細一想:莫老實是人如其名的老實,而且年歲已高,怎么可能潛入高門大院的楊家盜尸而不被發(fā)現(xiàn)呢?再者死者和尚正值壯年,怎么會輕易死在一個老頭的手里?而且玉珠尸首下落不明,案件爆發(fā)之快,莫老實又如何來得及毀尸滅跡呢?


反觀吳屠戶,平日里橫行霸道,乃鄉(xiāng)里一霸,而事發(fā)地點離他的家又十分接近,案發(fā)之后他拋下家當,攜妻帶子地舉家搬遷到晉祠鄉(xiāng),如此舉動豈不怪哉!


可楊重民轉(zhuǎn)念一想:此事已交刑部結案,此時再審,就算真相大白自己也難逃失職之罪。思考再三,楊重民決定維持原判,莫老實依舊秋后處斬,曹文潢因受莫老實恩情,想要誣蔑救人,下獄候?qū)彙?/p>


莫老實和曹文潢都在獄中,楊重民本以為此事可以結束了?赏蝗挥幸惶欤氯蔚纳轿魈嵝贪床焖娟愴乒(jié)來到了陽曲縣,新官上任三把火,陳砥節(jié)來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曹文潢所在。

太原奇案真相


原來玉珠根本沒死,她是不愿嫁給姚家的子弟,而選擇了為愛付出,和曹文潢連夜私奔。在他們私奔途中路徑莫老實的豆腐店,得到了莫老實的幫助,還把唯一一頭搬貨的小驢給了他們。


至于張百萬在金珠家衣柜中找到的,其實就是那個被淹死的和尚,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金珠和和尚私通,當晚楊百萬查找金珠家時,和尚就躲在了衣柜里,結果被悶暈了。楊百萬不愿家丑外揚,于是對外宣揚玉珠已死,把和尚穿上玉珠的衣服,裝入棺材放置在靈堂。


半夜和尚醒來,連忙開溜,路上經(jīng)過了莫老實的點,于是把自己的女裝給了莫老實,換取了一套男裝繼續(xù)上路(莫老實家的玉珠女裝就是這樣來的)。在逃跑路上,和尚淫心又起,居然調(diào)戲吳屠戶的妻子,結果吳屠戶可不是好惹的,手起刀落就把和尚給了結了,案發(fā)后舉家搬遷到晉祠鄉(xiāng)。


而曹文潢和玉珠連夜逃走后,去到交城縣投靠故交陳砥節(jié),并在那里成了親、安了家。有感于莫老實的恩情,曹文潢特意帶著驢子前去感謝,在歇腳處遇到了吳屠戶,也是天網(wǎng)恢恢,吳屠戶酒過三巡,居然自己把案發(fā)經(jīng)過說了出來,曹文潢這才知道莫老實入獄的事,可曹文潢仗義執(zhí)言,卻被打成同黨下獄。

所幸他身邊的小丫頭秀香在探監(jiān)時知道了內(nèi)情,于是急忙稟報住在交城縣的玉珠。


玉珠知道因為自己的緣故,導致了一條人命和恩人、相公的無妄之災,也立刻找到了陳砥節(jié),告知他其中詳情,在去找晉祠保長監(jiān)視住吳屠戶。


陳砥節(jié)到達陽曲縣后,吳屠戶隨后也被帶到了縣衙,并供認不諱。這下子真相大白了,莫老實、曹文潢無罪釋放,吳屠戶被判秋后處斬,楊重民革職查辦。



案件結局:楊百萬也是默認了玉珠和曹文潢的婚事,并讓他們搬回陽曲縣一家團聚。曲折離奇的太原奇案至此告一段落了,



總結:它能躋身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是關于一個女子反抗家族勢力,追求真愛的故事,其中夾雜的謀殺、冤屈、神鬼等,更讓此案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討論性。

6

慈禧垂簾聽政的清末年,所謂女子當?shù)离u犬不寧,當官的只想著如何討好慈禧老佛爺,不善其事導致有很多冤假錯案,實為錢財,將勢弱的那一方投入牢獄,用嚴刑逼供其認罪。其中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最為轟動,統(tǒng)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1840年三月的山西太原陽曲縣處處透著一股邪性陰祟,令人毛骨悚然。 原來,這陽曲縣城里新近出了一件又一件活見鬼的靈異事兒。那是龍?zhí)ь^的早上,有村民在村口的古井打水不料在井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看似人頭的玩意這可把平靜的縣城鬧開了鍋。

縣城張百萬家千金的尸體不翼而飛,縣官還沒開始調(diào)查怎么又來一樁命案。這可把縣官忙乎壞了。來到案發(fā)現(xiàn)場,這和尚穿的衣服不就是開豆腐店的莫老漢的衣服么?巧合的是在莫老漢家中發(fā)現(xiàn)了張百萬家千金的婚假衣服。于是莫老漢被縣衙緝拿了!幸虧張百萬家千金的丫頭看不下去了。自告奮勇的調(diào)查出真相,原來莫老漢既幫助千金與情郎私奔還給和尚換了衣服。可這個和尚居然是個花和尚被屠夫發(fā)現(xiàn)在家勾引他媳婦,一怒之下殺了和尚丟進了井里。幸虧莫老漢好心得好報,丫鬟拔刀相助,不然莫老漢就這樣死的冤枉!

總的說來太原奇案之下無不體現(xiàn)封建社會的各種陋習:

其一、忽視女子的意愿包辦婚姻,強行嫁娶。才導致千金小姐逃婚從而發(fā)生這一連串的事情。

其二、清末民不聊生,和尚都不遵循佛門教規(guī)喝酒吃肉玩女人,從中看出當時的民風應該很亂。

其三、辦案草率,僅憑衣服就斷案誰是兇手。可以推測清末官員的腐敗和武斷判案,死在劊子手刀下的冤魂不計其數(shù)。

太原奇案最離奇的地方就是:每一個細節(jié)表現(xiàn)的合情合理的。但是放在一起,又覺得太過于巧合和勉強。太像現(xiàn)在的狗血古裝劇了!的確很奇!

7

清朝末期,曾發(fā)生過四件案情離奇曲折的案子,分別是“刺馬案”、“楊月樓案”、“太原奇案”、“小白菜案”。也正是因為其中緣由涉及人情令人唏噓不已,它們才被歷史所記載了下來。那么今天咱們單說這個“太原奇案”,為何稱之為奇案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說的是清末道光年間,在太原有一個財主叫做張百萬,說來也都是淚張百萬沒有兒子,家中僅有兩個女兒,大女名為金珠、二女名為玉珠。張玉珠在她小時候便已經(jīng)和當?shù)氐牧硪患掖髴舨芗业墓硬芪蔫ㄏ铝嘶榧s,后來曹家經(jīng)營不善,曹文璜又屢次落底導致曹家家道中落,張百萬便悔婚將自己的二女兒許配給了一個姓姚的地主,并訂好了婚期

可是這張百萬的二女兒張玉珠獨愛曹文璜一人,兩人天天是以淚洗面,眼瞅著婚期越來越近,兩人底下一合計決定私奔去投奔交城縣的縣令陳砥節(jié),兩人出逃途中在一間豆腐鋪歇腳,兩人將經(jīng)歷告訴了豆腐店的莫老漢,莫老漢被兩人的真情實意打動了非常同情他們的遭遇,于是將自己的毛驢借給了這兩個人幫助他們趕路。

話分兩頭,這玉珠突然的失蹤可把張百萬急壞了,張百萬趕忙跑去大女兒金珠家中詢問玉珠的去向。說來也奇怪平時落落大方的金珠今天卻一反常態(tài),遮遮掩掩支支吾吾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張百萬當即就讓家丁搜查金珠的家,果不其然金珠房間的衣柜之中藏著一個人。張百萬心知玉珠不滿意他給安排的婚事,于是他也沒有大吵大鬧而是直接讓人將衣柜直接抬回了張府。

張百萬哪里知道衣柜中的人并不是玉珠而是一個光頭和尚,回到家打開衣柜當時就給張百萬嚇了一跳。先不說這和尚為何出現(xiàn)在自己大女兒的閨房中,眼前這和尚眼瞅著是沒氣了,這一路長時間缺氧竟給他憋死了。

大婚之日將近,張百萬一咬牙打算來個將錯就錯,將和尚換上衣服、裝進棺材對外稱自己的二女兒暴斃而亡。自然而然也就取消了原本定下的婚約,也不用解釋為什么自己家出現(xiàn)了一個死和尚,更保住了大女兒的清白。

可是就在當晚,和尚的尸首卻不見了,這一下子“張家小姐走尸案”轟動整個縣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走尸案還沒有頭緒,幾天后城外又發(fā)現(xiàn)了一具和尚的尸體,村民在一個井中撈上來一個死和尚,死因為利器致死。這和尚命案和張家走尸案越傳越邪乎,鬧的是沸沸揚揚,有的迷信人家甚至直接搬家去了別處。后來驚動了上層,曲陽縣令楊重民頂不住壓力決定正式介入調(diào)查這兩起案件。

說來也奇怪,這和尚假死之時穿的可是張家給安排的壽衣,但是他真死的時候身上所穿衣物竟然是距離投尸井不遠的豆腐店老板老莫的。楊重民立刻徹查了豆腐店,搜查之下發(fā)現(xiàn)了張家的壽衣。

楊重民在這一刻狄仁杰靈魂附體,開始了自己的推理,楊重民認為老莫孤身一人久居城外,得知張府二小姐玉珠暴斃的消息便盜取尸體,欲行變態(tài)的茍且之事,被路過的和尚發(fā)現(xiàn)。佛家人以慈悲為懷,看不下老莫的所作所為,于是兩人起了爭執(zhí),和尚雖然年輕力壯但是畢竟心地善良手下留情,沒曾想老莫心狠手辣直接將和尚殺害并將尸體投井。

楊重民說罷,手底下的小兵小將皆拍手稱好,奉承之詞不絕于耳,楊百萬自己也摸不到頭腦,不過既然有老莫當這個替死鬼,他也就不過多糾結了。案件到此算是結案了,卷宗上交了刑部,只是老莫雖然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但是玉珠的尸首在何處他是一個字也說不上來。

老莫入獄之后便是日復一日的等死,等到問斬的時候,縣衙外卻來了一個人擊鼓鳴冤,來人竟然是曹文璜。原來曹文璜受了老莫的恩情如今回來歸還驢子,曹文璜一邊擊鼓一邊大喊抓錯人了,惹得附近的老百姓全湊了過來。

楊重民得知事情原委之后出來對質(zhì)曹文璜,詢問真兇的下落,曹文璜當即將自己和玉珠出逃的經(jīng)過告訴了楊重民。曹文璜說到:“老莫就是一個老實人,更何況他年歲已高盜取尸體是一個體力活,他不可能在不被人發(fā)現(xiàn)的情況下帶走尸體,而且玉珠的尸首找不到因為玉珠根本就沒死”。除此之外曹文璜還說吳屠戶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自己親耳聽吳屠戶醉酒之后說他殺了和尚。

楊重民當即想要傳喚吳屠戶,結果村民卻說吳屠戶案發(fā)當天就拋下家業(yè)帶著妻子搬遷到了晉祠鄉(xiāng)。因為吳屠戶家里投尸井也很近,原本以為他是迷信鬼神傷人現(xiàn)在想來確實有點蹊蹺,再害怕也不能把家當都丟下不要啊?墒菞钪孛褶D(zhuǎn)念一想卷宗已經(jīng)上交刑部,自己再次翻案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猶豫了一會楊重民決定維持原判,張玉珠本人又不在,他不管曹文璜滔滔不絕的說辭,最終以繞亂人心企圖劫獄的罪名將曹文璜送進了大牢。

要說也是曹文璜命不該絕,他當初投奔的縣令陳砥節(jié)鳥槍換炮升了職,如今是山西提刑按察司。陳砥節(jié)來到陽曲縣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見曹文璜,這一下讓楊重民的心是咚咚直跳,陳砥節(jié)對著他便是破口大罵:“還找尸首呢?張玉珠現(xiàn)在還在本官家里喝茶等著他丈夫回去呢!曹文璜和我乃是世交,今天他要是有個閃失,你這頂帽子也就別戴了!”楊重民當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連忙叫人將曹文璜帶出來。

原來當初藏在金珠衣柜的和尚竟是一個花和尚,兩人私通已久。當晚楊百萬前去找人,和尚情急之下躲進了衣柜中,沒有人喚他他也不敢聲張,結果就在衣柜中悶暈過去。醒來之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棺材中,和尚趁人不注意逃了出來,怕事情敗露也不敢回去只能連夜出城。途徑老莫的豆腐店用自己身上的盤纏換取了一身男人的衣服,那張府的壽衣也就丟在了老莫家。

和尚又途徑吳屠戶家,見到吳屠戶的妻子頗有幾分姿色,老毛病又犯了上前去調(diào)戲了幾句。恰好被脾氣火爆的吳屠戶撞見,手起刀落就把和尚給砍死了。案發(fā)當天吳屠戶便謊稱自己住的地方不干凈,拖家?guī)Э诘奶拥搅藭x祠鄉(xiāng)。

曹文璜和張玉珠念及老莫的恩情,安頓下來之后便想著歸還老莫的驢子,曹文璜回來的途中在晉祠鄉(xiāng)歇腳竟然在巧遇了店中喝酒的吳屠戶。吳屠戶喝醉了酒嘴上沒門言語之中談到了自己如何殺和尚、昏官如何抓錯人、自己又如何逃出生天。曹文璜在一旁聽了個明白當即不敢再多做耽擱,連忙往陽曲縣城趕。

沒成想自己卻也被這個楊重民給關進了大獄,本來老莫便是屈打成招,在加上刻意隱瞞曹文璜口中的實情。陳砥節(jié)在一旁是越聽越氣,大罵楊重民草芥人命,實在是豬狗不如。楊重民跪在地上是冷汗直流,顫顫巍巍的命自己手下的衙役去捉拿吳屠戶歸案。沒成想陳砥節(jié)卻冷哼一聲大手一揮,只見那吳屠戶被兩名官兵壓了上來,楊重民一瞅知道自己這回算是徹底玩完了,連將功補過的機會都沒有。

最終在吳屠戶的供詞下這轟動一時的奇案才算真相大白,之后人們將走尸案和和尚案并稱為太原奇案。而吳屠戶被判處斬首、楊重民被革職查辦、曹文璜和老莫被無罪釋放。

這便是太原奇案的整個經(jīng)過,那么我們回到問題,這起殺人案件之所以被稱為奇案。我想除了它涉及鬼神、陰謀,過程一波三折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給了當時人民一個對美好事物的向往。玉珠違背父親逃婚的勇氣、曹文璜拯救恩人不惜入獄的決心、陳砥節(jié)查辦昏官大刀闊斧的風格。整件案子除了人性的陰暗更多的是人們?yōu)榱藧矍椤⒍髑、友情所付出的努力,當然了也正因為最終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才讓這件案子被人們津津樂道,以至于流傳至今,此等案件你說奇不奇?

以上便是太原奇案!

8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太原奇案,是清末時期四大奇案之一,因為案情曲折離奇,歷久不衰,在近世也都有劇本電影演出。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清朝末年,可能也就是1840年的山西太原。這個案子的離奇程度堪比推理大神寫出的精彩推理小說,千回百轉(zhuǎn)的。

如果不是女當事人之一的丫環(huán)和男當事人的好朋友,時任山西提刑案察司的陳砥節(jié),這個案子估計就要被判為冤案了。


在陽曲縣有個大戶叫張百萬,生有兩個女兒,但這個張百萬有點嫌貧愛富,所以他拆散了二女兒玉珠和窮女婿曹文璜的親事,非得讓玉珠嫁給一家姓姚的有錢人。玉珠堅守愛情,跟曹文璜私奔了,準備去找曹文璜的好朋友陳砥節(jié)。

張百萬發(fā)現(xiàn)女兒不見了,就去大女兒金珠家找,誰想這么不巧呢,金珠家的衣柜里藏了一個和尚,不小心弄出了點動靜,張百萬一生氣就把衣柜抬走了。


回到家的張百萬發(fā)現(xiàn)了躺在衣柜里的和尚,以為他死了,心里很害怕,就把和尚穿上嫁衣,謊稱是玉珠暴病身亡了,還報了官。其實和尚只是悶暈了,醒了就逃跑了,還到莫老漢家換了一身男裝繼續(xù)逃跑,逃跑路上又調(diào)戲婦女,被人家老公吳屠戶給殺了扔井里了,后來被人發(fā)現(xiàn)了。

這一下子,這個案子轟動了全城,有人跟陽曲縣令說和尚穿的衣裳是莫老漢的,然后莫老漢被當成了兇手屈打成招了。


幾天后,曹文璜回來為莫老漢辯白,原來他在路上遇見了吳屠戶,吳屠戶酒后失言說出了真相。但是陽曲縣令害怕暴露自己屈打成招的事兒,就索性說曹文璜也是同謀。玉珠的丫環(huán)去探監(jiān)得知事情的真相,就去找了剛升官的陳砥節(jié),終于真相大白了。

這個案子最離奇的地方就在于,單把每件事說出來都很合理的,但是放在一起的話,就讓人覺得巧合的不敢相信,如果判案者不能明察秋毫,就很容易造成冤假錯案。


太原奇案能躋身進入清末四大奇案,其實是有點名不副實的。就相對與故事而言,這是一個在古裝戲曲中很常見的嫌貧愛富的悔婚故事,癡情小姐、落難公子、父母反對、再加上一個忠誠聰明的丫鬟,歷經(jīng)波折,最后還是美好的結局。這樣的故事在古裝戲中數(shù)不勝數(shù)。

9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 王毅

清末“四大奇案”,即同治、光緒時期在中國發(fā)生的比較奇特和復雜的四個案件,一般認為四大奇案為張汶祥刺馬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在這四個案件中太原奇案,很多人聞所未聞,但這是慈禧太后沒有插手的一個案件,情節(jié)也相對復雜,很接地氣。

案件情節(jié)如下:太原有個富人叫張百萬,因嫌棄窮女婿曹文璜,將二女兒玉珠許給一家姓姚的, 但他女兒玉珠喜歡小白臉不愛錢,與曹文璜私奔,準備投靠曹家故交交城縣令的陳砥節(jié)。途經(jīng)一間豆腐鋪,得豆腐鋪莫姓老漢同情及借出毛驢幫助逃走。 張百萬發(fā)現(xiàn)二女失蹤后,誤以為二女在大女金珠處,前往金珠家里,猜測玉珠藏身衣柜內(nèi),于是將衣柜抬走,實情藏身于衣柜內(nèi)的是一名和尚,其實和尚昏暈,張百萬又誤以和尚已死,于是替和尚換上其二女衣衫,揚言其二女已病死,之后將和尚送上靈堂。

其后,和尚蘇醒逃去,又經(jīng)過莫姓老漢的豆腐鋪,于此處換回衣服。原來此和尚乃一名花和尚,其后因調(diào)戲有夫之婦,遭婦人丈夫吳屠戶殺死,并將其棄尸于井內(nèi)。張家靈堂走尸,加上和尚命案,兩案一時全城沸騰。陽曲縣令楊重民遂開堂公審,因聞說和尚原身上衣物在豆腐鋪發(fā)現(xiàn),鑒于事件轟動,楊重民為求早日結案,草率將莫姓老漢視為兇手,并屈打成招,上報刑部以結案。至于吳屠戶殺死和尚后,打算搬往晉祠,途中遇上曹文璜,吳屠戶酒后向曹泄露他為和尚命案中真正兇手。曹文璜返到太原,打算將毛驢歸還莫姓老漢,始知他遭誣陷,遂替莫老漢申冤,豈料縣令楊重民得悉錯判后,反誣陷曹文璜為幫兇。

玉珠的丫環(huán)秀香在探監(jiān)時得知事件真相之后,于是就趕赴交城尋訪玉珠,其時玉珠投靠的陳砥節(jié)正巧升任山西提刑按察司,兩案終于真相大白。

10

“清末四大奇案”是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和張汶祥刺馬案,其中要說,論案件的精彩和離奇程度,太原奇案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清末第一奇案。

這個奇案到底有多奇了?如果你之前只是聽說,沒有了解過詳細案情,那么你第一次去了解他,絕對會以為那是推理小說家寫的小說。

案件經(jīng)過

這個案件發(fā)生在1840年。話說在山西太原陽曲縣,有個叫做張百萬的富商,一生無兒膝下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做金珠,小女兒叫做玉珠,寶貝的不得了。

女兒們都漸漸的長大了要嫁人了,大女兒順利的嫁了出去,可是小女兒卻犯了難小女兒偷偷的和一個叫曹文潢的窮書生好上了。

這天,玉珠聞聽爹爹要把自己許配給姚家,當時就慌了,找來愛人曹文潢進行商量。兩人一合計,決定一起私奔。

于是兩人簡單收拾了行李,連夜跑了出去。在逃跑路上,途經(jīng)一間豆腐鋪。豆腐鋪莫老漢聽說了兩人的事情后,很是同情他們,于是莫老漢借了他們兩人一頭毛驢,幫助兩人逃走。

第二天一早,張百萬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小女兒不見了,他以為小女兒不愿意嫁人躲到大女兒家里了。

眼看著姚家迎親的隊伍就要到了,于是張百萬帶著人去大女兒家,想把小女兒接回來。然而這個時候,他大女兒正在房間里和一名和尚偷情了,聽到外面有人來了,嚇得金珠慌忙將和尚藏到衣柜中。

張百萬進了房間后,找了一圈沒找到小女兒,這時聽到衣柜中有響動,便覺得自己的小女兒藏在衣柜內(nèi)。于是叫下人將衣柜和衣柜中的“小女兒”一起抬回家中,回家后,張百萬打開了衣柜,發(fā)現(xiàn)里面竟然躺著一個和尚。由于衣柜門關閉得太緊,空氣不夠,這名和尚缺氧已經(jīng)暈過去了。

張百萬看到這暈死的和尚,以為已經(jīng)死了。于是張百萬替和尚換上二女兒玉珠的衣衫,并對外說二女玉珠已病死。隨后將暈死過去的和尚當作死人送上了靈堂之中。

后來,和尚慢慢地蘇醒過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靈堂之上,嚇了一大跳,趕緊悄悄溜了出去逃走了。

他逃的時候,正好也經(jīng)過了莫老漢的鋪子,于是他悄悄地在莫老漢的鋪子換了一身衣服,將身上穿的玉珠的衣服隨手丟到了鋪子里。

從莫老漢的鋪子逃出來之后,看到路邊有一個漂亮的婦女,于是色心頓起,上前去調(diào)戲。沒成想到被他老公撞見,一刀捅死了和尚,并將尸體丟到了村外的一口枯井內(nèi)。

幾天后,村民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井中的尸體,于是報了官,加上之前張百萬家二女兒尸體在靈堂上丟失一事,頓時在陽曲縣傳的沸沸揚揚。

陽曲縣令楊重民看到事情鬧大了,在接到村民報案后,不剛耽擱,馬上開堂審案。

隨后衙役在莫老漢家鋪子里,發(fā)現(xiàn)了花和尚丟掉的玉珠衣物。

這時縣令急于結案,認定莫老漢在偷張家二女兒尸體時,被和尚撞見,便殺了和尚,拋尸枯井中。莫老漢不認罪,縣令便屈打成招,讓莫老漢簽字畫押,結案。

十幾天后,曹文潢安頓好玉珠后,便回鄉(xiāng)將驢子送還給莫老漢。在得知莫老漢被

冤枉后,便主動去縣衙為莫老漢鳴冤,縣令一看有人來為莫老漢叫冤,直接命人將曹文璜抓起來,并認定他為莫老漢的殺人幫兇,一并打入了死牢。

玉珠的丫環(huán)秀香在探監(jiān)曹文潢時得到了全部案情真相后,便連夜趕往交城尋找玉珠,玉珠又找到了曹文璜的好朋友,時任山西提刑按察司的陳砥節(jié)尋求幫助。

后來,陳砥節(jié)親自到太原,讓太原知府重新審理此案。

太原知府重新審理此案后,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結案

隨后,吳屠戶被判秋后問斬,楊縣令被革職查辦,曹文璜和莫老漢被無罪釋放。曹文璜和玉珠兩個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