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七雄,齊、楚、燕、趙、韓、魏、秦,這七個國家,各有各的特色,但是都有過爆發(fā)期。
韓國,作為七雄之一,可能是最弱的一個,不論國土面積,還是人口等。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他占據了了那個時代最好的一處資源,那就是宜陽鐵山,這個地方有富鐵礦資源,所以韓國的武器裝備在當時是很不錯的,但是武器畢竟是人在用,韓國沒有太大的國力起伏。只是到了戰(zhàn)國中期有一次變法,史稱韓昭侯變法,這個變法,是當時的法家名士申不害主持,他的變法主要圍繞術勢進行,內強軍隊建設、對外營造機會,找準時機異軍突起。經過不到十年的變法,變法初見成效,但是沒有實施完,遭到了當時一等戰(zhàn)國魏國攻擊,此時韓國變法還未結束,被迫應戰(zhàn),在此次的韓、魏大戰(zhàn)的較量中,韓國宜陽未被攻破,但是編練得新軍被消耗殆凈。韓昭侯暴斃,申不害自殺,韓國從此一闋不振,直到滅亡。但是這次韓魏之戰(zhàn),魏國沒有打敗韓國,也使韓國獲得勁韓的美譽。
文/玉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