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頻繁,但是被稱為八大王朝的有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秦朝作為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tǒng)朝代入選無可厚非,為什么只有短短幾十年歷史的隋朝會入選呢?其實隋朝除了同是大一統(tǒng)王朝之外,它也有一些舉措對后世有深遠(yuǎn)影響,而隋朝入選八大王朝也絕不是偶然。
先來說說隋朝的皇帝,傀儡皇帝隋三世就不說了,在位時間太短,就是傀儡,沒啥可說的,只說隋文帝和隋煬帝父子。
隋文帝作為隋朝的開國皇帝,他結(jié)束了長達兩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實現(xiàn)了中原朝代的大一統(tǒng)。東征西戰(zhàn),馬上得天下,沒有超強的軍事才能完不成這么艱巨的任務(wù)。政治上,他銳意改革、政績卓著。他還是歷史上唯一踐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這在動輒后宮三千佳麗的帝王中多么難得。
而他不僅是位賢君,還是有資格跟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幾人爭一爭千古一帝的人。
說起隋煬帝,可千萬不要被電視劇誤導(dǎo),覺得這是個驕奢淫逸的皇帝,事實是,他的后宮妃嬪遠(yuǎn)不如唐太宗,也絕不是影視劇中的形象。而他修造大運河,這是政治需要,而多次下江南,是為了遷都洛陽做準(zhǔn)備,要是游玩的話非要坐船,馬車不行嗎?
休運河,遷都都是極具戰(zhàn)略眼光的重大舉措,隋煬帝只是性格缺陷明顯,太過急功近利,把重大的工程都擠壓在一起,嚴(yán)重壓縮工期,造成民力的重大損傷,這才導(dǎo)致隋末頻繁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
再來說說隋朝的重大舉措:
選官制度——科舉制
隋以前是貴族政治占主導(dǎo),一直延續(xù)到唐朝,直到武則天時期貴族政治才走向沒落。貴族政治就是幾個上層社會的大家族掌握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命脈,弊端明顯,隋煬帝奪位成功,李淵建立唐朝,他們本身的核心貴族身份是重要籌碼。而隋,唐都深知這種制度對國家?guī)淼碾[患,他們迫切希望改變這一格局,科舉制就這樣誕生了。
隋煬帝創(chuàng)立了科舉制,經(jīng)隋文帝直至唐朝,科舉制稱為選官的主流渠道。通過科舉制,公平的選拔人才,不僅顯示了社會的進步性,更為唐宋文化形成文化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奠定了基礎(chǔ)。后來的宋,元,明,清也都延續(xù)了科舉制。
國家命脈——大運河
大運河的修建,勞民傷財確實不假。但是我們不能以局限的眼光來看,從對隋朝的意義來說,它是一個壯舉,也是隋朝的國家命脈。交通上貫穿南北,漕運暢達。經(jīng)濟上,當(dāng)時的經(jīng)濟重心已有北方向南轉(zhuǎn)移,而大運河的修建,不只是連接了交通,更加緊了南北經(jīng)濟的溝通。而隋朝是貴族政治,隋煬帝和隋文帝父子一直想要擺脫冠龍門閥對皇權(quán)的控制,而隨著經(jīng)濟中心南移,隋煬帝也希望國家的政治中心隨之南移,。
而大運河一方面完成了經(jīng)濟重心的轉(zhuǎn)移,又幫助政治中心轉(zhuǎn)向洛陽,為隋煬帝遷都洛陽打下基礎(chǔ)。而大運河不僅對隋朝意義深遠(yuǎn),對后來的朝代一樣也意義重大,要不明朝也不會定都北京,沒有了隋朝大運河又修了京杭大運河。
唐朝 皮日休 《汴河銘》“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zhuǎn)輸,其為利也博哉”!
宋朝有“天下轉(zhuǎn)漕,仰此一渠”,“食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渠為主”。
而隋朝能夠在眾多王朝中脫穎而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隋朝雖然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歷史,但它卻是歷史上少有的富有朝代。不要看農(nóng)民起義不斷,就以為它很窮,相反這是個相當(dāng)富足的國家。隋朝多富有呢,唐朝監(jiān)察御史馬周跟李世民盤算盤算國家資產(chǎn),討論到隋朝遺留的幾個府庫里面的財寶還沒有用完,而元代史家馬端臨評論: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歷經(jīng)唐宋,依然不如隋富,可見隋朝藏有多少財富。
所以說,不能單憑隋朝只有幾十年的歷史,就否定它在歷史上的輝煌,如果不是隋煬帝不愛惜民力,過度傷民,誰能說它不會是另一個唐宋。
而李世民也正是見識了隋煬帝的所作所為才說出了那句千古名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過都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