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公主沒有婦德,情人太多

在社會風(fēng)氣極度開放的唐代,公主的私生活也極其豐富。多數(shù)唐代公主都有不止一個情人,有的公主婚前就在多處居所豢養(yǎng)了不少男寵,有的公主則在婚后還不守婦道,公然給駙馬難堪。唐代公主的濫情荒淫是當(dāng)時朝野皆知的秘密,正史和野史中均有明確記載。

1:,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為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她一共有過兩次婚姻;一是薛紹,二是武攸暨。

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yǎng)男寵,與朝臣通奸,并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即蓮花六郎張昌宗)。

2,安樂公主

安樂公主是唐中宗李顯之女,韋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稱。安樂公主嫁給了梁王武三思之子武崇訓(xùn),在嫁給武崇訓(xùn)之前,安樂公主就已和武崇訓(xùn)發(fā)生關(guān)系,卻又同時與武崇訓(xùn)的堂弟武廷秀私通。她甚至與武延秀公然在宮中、府中調(diào)情尋歡,所作所為令人咂舌。

,二:唐代女性地位高

唐朝是一個民族融合的時代。一方面,李唐皇族本身就有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血統(tǒng),他們長期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雜居生活,受到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并且發(fā)跡于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所以在文化習(xí)俗上直接繼承了北朝的傳統(tǒng)。另一方面,唐朝各民族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空前頻繁,對“蠻夷之邦”的文物風(fēng)習(xí)來者不拒,兼收并蓄,更助長了“胡化”的風(fēng)氣。當(dāng)時的周邊少數(shù)民族與國家,無論是鮮卑族,還是突厥、契丹、黨項等等,婚姻關(guān)系比較原始,女性地位較高而所受到的約束相對較少,比較自由放縱。而唐朝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所采取的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也使得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習(xí)俗不斷涌進中原,有力沖擊了中原漢族文化的封建禮教觀念,給唐朝社會帶來影響。這使得唐代婦女得以在社會舞臺上發(fā)揮其作用。

比如太平公主跟安樂公主均是宮廷政治的狂熱分子。她們都對唐朝的政局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三:駙馬比較悲劇

皇帝的女婿當(dāng)然不好當(dāng),駙馬盡管身份高貴,但公主卻是皇帝的女兒,這樣一來,駙馬不可以三妻四妾,不可以要求老婆三從四德。

1,宜城公主

唐中宗李顯的女兒宜城公主的附馬裴巽,在外面寵幸了一個女人,叫公主知道了。于是,公主把這個女人抓來,剝掉她身上一塊皮;又剝掉裴巽額頭一塊皮,然后,把剝下來的兩塊皮,互換位置貼之。貼完后,再叫裴巽到前廳辦理公務(wù),底下的臣僚們,看見附馬這個樣子,都忍俊不止。后來,公主也覺得不雅觀,于是,又從那個婦女的額頭剝下一塊皮,貼到裴巽的額頭上,把裴巽額頭上原先貼的那塊轉(zhuǎn)貼到那個婦女的額頭上。那個婦女羞愧難當(dāng),自縊身亡。從那以后,凡是認識裴巽的婦女,一見到他都躲得遠遠的。

2,升平公主

唐代宗的女兒升平公主嫁給了汾陽王郭子儀的兒子郭曖。有一年,郭子儀過壽,身為媳婦的升平公主不愿前去拜壽。

郭曖好言相勸,升平公主卻說:“我是皇族,他是臣子,平時臣子不行禮也就罷了,居然還要我屈尊給他拜壽,真是豈有此理!”郭曖強壓住怒火,說:“今天父親大壽,連皇太子都來拜壽了,你去拜壽也不算屈尊吧!鄙焦魅匀徊宦牎9鶗崛虩o可忍,出手扇了公主一記耳光。

升平公主何曾受此大辱,哭哭啼啼地跑去找唐代宗告狀。郭子儀聽說后大為惶恐,連忙帶著郭曖去唐代宗面前請罪。代宗召見他,寬慰老親家:“諺語說:‘不癡不聾,當(dāng)不了阿翁’,孩子夫妻間的事,哪里值得聽呢!惫觾x父子臨走,代宗還送了些禮物。郭子儀打了郭曖數(shù)十板就算結(jié)束了。

可見唐朝的駙馬的日子不好過。

四:名門不納李氏

據(jù)史料記載,唐高祖李淵有鮮卑血統(tǒng),因而世家名門多認為李氏出身于夷狄之地,不愿與李氏結(jié)親。

當(dāng)時,山東五大姓是公認門第最高的家族,分別是崔、盧、李(此“李”非李唐皇室的“李”)、鄭、王。唐代皇帝對于山東五大姓極為仰慕,一直想要把公主嫁到這樣的名門,然而在有唐300余年的歷史中也未能實現(xiàn)。

唐文宗時期他認為,李唐文化作為社會正統(tǒng)文化存在了200余年,皇族應(yīng)該有資格與世家名門結(jié)親了。于是,他提出要把公主嫁給山東五大姓,結(jié)果還是遭到了拒絕。

五:駙馬難以升官唐代駙馬多加封較高的官銜,然而都是閑職,根本沒有實權(quán)。據(jù)統(tǒng)計,唐代160余位駙馬中,能做到朝廷要員的只有10人左右,多數(shù)駙馬沒有正式官職。

在唐朝公主可以下嫁的對象,便多半是集中在功勛大臣的家族,尤其是那些不是出身于世襲門第或世家大族的功勛大臣們,這些人因為出身沒有世家大族那么名貴,也因為他們的地位,都是來自于朝廷給的官名,所以為了保持自己的高官爵位,功勛大臣們也就不得不接納公主為妻或媳婦。

最佳貢獻者
2

我是作家、歷史研究者煮酒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縱觀整個唐朝,一共有二百一十多位公主,可是能嫁得出去的只有過半。唐朝的公主吃人嗎?為什么嫁不掉?

唐憲宗之前,高門貴族是不要公主的。公主的配偶來源于一些不太具備勢力的官員,或者干脆從新科進士之中挑選。當(dāng)然,這種挑選在被挑選的階層里的人士看來,自然是惴惴不安的。

唐高宗年間,太平公主“含苞待放”許配于薛紹,薛紹萬分緊張,非是別的原因,就怕頂上。唐宣宗時,欲以公主配新科進士,這群土老帽居然哭著喊著不娶公主。唐憲宗時,欲自公卿大臣中取英俊以配公主,眾人唯恐避之不及。

當(dāng)然,這種問題自然不是唐高宗發(fā)現(xiàn)的,唐太宗還在時就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疑惑,一般的人都愿意跟門閥世族通婚,卻少有人愿意娶公主!湓虼笾氯缦拢

首先的一點,李唐有鮮卑族血統(tǒng),而中原人極重門第觀念,對李唐皇室繼承自胡夷風(fēng)俗的“弟娶兄嫂、子承父妃、父占子妃”這些玩意兒極是反感。高宗納了武則天,玄宗搶了楊玉環(huán),大家都能看到吧?這種事情自然不止李唐皇室存在,事實上,古時少數(shù)民族的風(fēng)俗可謂極其野蠻,于女子而言實非幸事。李唐宗室之內(nèi)這種風(fēng)俗大行其道,也就難免漢族的世家大族對與皇室聯(lián)姻不感興趣了。

其二,公主是皇室宗族,也就難免搞出個“妻為夫綱”,這在男權(quán)大行其道的狀況下,自然是不為世家宗族的青年接受,也就難免對娶個公主有些排斥。封建社會,五服之禮甚為嚴(yán)苛,所謂“五服”,即五種服喪的傳統(tǒng),“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傳統(tǒng)的“五服”,自然是妻子對丈夫的,但你弄了個公主就不一樣,得反過來。

最后,就要歸結(jié)到這些公主本身的品行了。唐朝公主可謂“聲名遠揚”,在那個嚴(yán)苛的時代,居然敢不修婦禮,驕縱奢侈反倒成了小事了。

當(dāng)年太平公主“娶”了薛紹,因為其兄嫂、弟妹出身卑微,竟將她們掃地出門。

另外一個以“品德聞名”的公主,即唐太宗之女高陽公主,招了房玄齡之子房遺愛為駙馬,卻與辯機和尚私通,搞得天下皆知。房遺愛頭頂綠得像個草原,唐室公主便隨著高陽公主的行止弄了個聲名遠播……

看完朋友,記得關(guān)注隨手煮酒君哦~每天都有精彩有趣的內(nèi)容等著你~~~

3

唐代中前期皇帝要動腦筋嫁女兒,當(dāng)然看中的是名門望族子弟或前途看好的才子清流,但只是剃頭挑子一頭熱,誰都不愿意上皇帝的候選名單,唯恐避之不及。不稀罕當(dāng)皇帝的“駙馬爺”,能不去蹚那渾水就不蹚,唐朝皇家的公主就真的是“燙手的山芋”,聞著香難入手,這也是她們自己“作”出來的。

唐朝皇室有鮮卑血統(tǒng),本來對男女大防授受不親等觀念就不大講究,唐代社會風(fēng)氣又是極度的開放,皇家公主都一個個似女權(quán)主義者,持寵而驕地強勢。更要命的是她們婚后的濫情荒淫朝野皆知,正史野史都有記載,成為獵奇者茶余飯后的談資。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唐高祖的女兒永嘉公主和唐太宗女兒高陽公主,都是有樣學(xué)樣一個比一個不安分守己,肆意妄為包養(yǎng)男寵或與大臣暗通款曲。并且這些事她們都不避諱,是堂而皇之的公開行徑,娶一個公主成為身邊的桃色“定時炸彈”是高概率事件,有哪個青年才俊愿意呢。

唐朝公主們讓人頭疼的還不止這點,從武則天開始,唐皇室的女人都變得更跋扈起來,公主們都似乎認為自己能效法武則天,都熱衷于投入政治陰謀和宮廷政變。上面說到的幾位公主都參與或打算發(fā)動政變,最后都以失敗身死收場并累及家人。

本來當(dāng)了皇帝的駙馬爺后官職看上去挺高,其實都是賦閑虛職,歷代皇帝有親太監(jiān)的,有親外戚的,就是沒有親自己女婿的,所以一旦作駙馬,那仕途基本就到頭了。如果娶的公主不安分就算了,還和政治攪和在一起,有實權(quán)的官沒有做還得時刻有家破人亡的危險,和皇帝聯(lián)姻風(fēng)險實在嚇人。

如果駙馬爺運氣好,娶的公主沒有上面講到的毛病,那也先別高興太早。駙馬是皇帝的“倒插門”,唐代公主都異常得寵,駙馬就一個憋屈的命。公主有公主的派頭,有公主的封邑和下屬,即使嫁給了某個“走運”的駙馬,她還是對她所有的財產(chǎn)有支配權(quán),駙馬是絲毫動不得。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社會地位,在家里也一樣,駙馬低眉垂眼,甚至公公婆婆還得向公主行禮,不然怎么會有《打金枝》這出戲呢。唐代宗的女兒升平公主不愿意向公公郭子儀祝壽行禮,駙馬郭暖是忍無可忍才扇了她一耳光。

另外唐代許多望族都認為李唐出身夷狄,皇家再有權(quán)勢在他們看來還有“暴發(fā)戶”的味道,出于家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世襲門風(fēng),名門望族都不大愿意和李氏結(jié)親,這個觀念一直要到唐中晚期才有緩解。

4

娶公主為妻,又稱“尚主”,雖是極大榮耀,然而在唐代卻沒有多少人家愿意領(lǐng)受這份殊榮,“縉紳子弟皆怯于尚公主,蓋以帝戚強盛”,避之惟恐不及,甚至還有因此而結(jié)怨的。

上圖晉劇《打金枝》

太平公主許嫁薛紹后,薛家愁苦萬分,薛紹兄長為此去請教族祖,族祖只能勸以“恭慎行之”,又慨嘆“不得不為之懼也”。宣宗選駙馬,“衣冠多避之”,有人推薦了進士王徽,王“聞之憂形于色”,向宰相哀求,才得以免婚。而出身山東士族的鄭顥本已準(zhǔn)備與士族盧氏女成婚,結(jié)果被宰相白敏中推薦,娶了萬壽公主,因此而與白結(jié)怨,不斷上表毀謗白敏中。上圖《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

人們將娶公主視為畏途,首先是懼怕政治斗爭的牽連和帝王家的權(quán)勢,惟恐無端招來禍?zhǔn)隆?/strong>唐朝民諺說:“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道出了人們對尚主的顧忌。

其次由于公主的特殊尊貴身份,進入夫家之后,姑媳、夫婦之間尊卑顛倒,很難相處,更難求其盡孝道、婦道。甚至婚禮中,公婆都要反過來拜見兒媳:“舊例,皇姬下嫁,舅姑反拜而婦不答。”貞觀中,南平公主出降宰相王珪之子,王珪為“成國家之美”,特與夫人就位而坐,令公主行拜見舅姑之禮,受到人們稱許。高宗顯慶二年才下令禁斷舅姑答拜之禮儀,詔稱:“公主出降、王妃作嬪,舅姑父母降禮答拜,此乃子道之替、婦道不循,何以式序家邦,儀刑閨閫!钡,這種表面文章難以真正改變公主在夫家的地位。 上圖《唐宮燕》安樂公主劇照

唐朝公主們的驕橫無禮更是人們害怕尚主的重要緣由。公主雖然間有“雅有禮度”者,如太宗女襄城公主“性孝睦”,太宗常令諸公主以其為楷模;憲宗女岐陽公主“卑委怡順”,稱為賢婦;宣宗女廣德公主“閨門有禮”等等;但潑悍、驕縱、不守禮法者可能為數(shù)更多。

她們自幼養(yǎng)尊處優(yōu),李唐皇族禮教訓(xùn)誡約束又素來不嚴(yán),所以極易養(yǎng)成驕悍、放縱的性情。宣宗本欲讓永福公主下嫁校書郎于琮,但一次與之一起吃飯,公主一時使性,竟當(dāng)場將筷子折斷了,宣宗慨嘆道:“性情如是,豈可為士大夫妻!”遂改將廣德公主嫁給于琮。

5

公主,皇家之女,天潢貴胄,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按理說在婚嫁上應(yīng)是十分搶手,可唐代的公主們貴為千金之軀卻為何有著“愁嫁”之說呢?

究其原因,還是出于公主自身。唐代社會風(fēng)氣開放,公主們也不例外,豢養(yǎng)男寵乃至私通之事皆屢見不鮮,如大家熟知的太平公主就因丈夫武攸暨性格軟弱,難以滿足,便大肆包養(yǎng)男寵甚至明目張膽與朝中大臣通奸。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也不遑多讓,她下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訓(xùn)卻又跟武崇訓(xùn)的堂兄弟武延秀淫亂,并公然在宮中調(diào)情,其他荒唐舉動更不甚枚舉。

唐代的公主們不僅私生活混亂,在脾氣上也是惹不起的主。公主自幼長于深宮之中,本就嬌生慣養(yǎng)金枝玉葉,脾氣自然也是驕縱任性。最有名的驕縱公主莫過于著名戲劇《打金枝》的原型“升平公主”了。升平公主是唐代宗的女兒,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有一年,郭子儀生日,郭曖好言相勸升平公主前去拜壽,升平公主卻說:“我是公主,他是臣子,臣子不行禮也就罷了,居然要我屈尊拜壽,豈有此理!”郭曖強壓住怒火繼續(xù)相勸,升平公主依舊不聽。郭曖忍無可忍,出手扇了公主一記耳光。升平公主受此大辱跑去找唐代宗告狀,郭子儀大為惶恐,連忙帶著郭曖去唐代宗面前請罪,幸好唐代宗沒有追究,反安慰郭子儀。唐代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也是個倒霉駙馬,他娶了太宗最寵愛的高陽公主,可任性的公主壓根就看不上這個駙馬,結(jié)婚當(dāng)晚就和房遺愛分房睡了,讓其相當(dāng)難堪。唐代可謂蠻橫公輩出,升平公主與高陽公主,只不過是她們中最為典型的代表罷了。因此,試想下在門第森嚴(yán),家風(fēng)嚴(yán)謹?shù)姆饨ㄉ鐣菓舾唛T希望娶一個驕縱跋扈,不修婦德生活作風(fēng)開放的千金悍婦呢。而且駙馬們在取得各種榮譽的同時,自己也被迫淪為公主的附庸,婚后華麗的公主府,乃至豐厚的嫁妝財物都歸公主一個人獨有。駙馬可能只會得到一頂大綠帽子,而駙馬的妻子作為皇家之女,駙馬還不得不只能選擇原諒她!讀到這里,你以為這就唐代高門不愿娶公主的全部原因嗎?錯!其實更重要的是因為唐代公主過于熱衷政治,娶了公主往往也代表政治上可能的滅頂之災(zāi)。就如房遺愛,他的妻子高陽公主涉嫌謀反,他雖然沒有參與,卻也被牽連腰斬,其后的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都熱衷政治,最終死于非命。傳統(tǒng)社會中,女強男弱,品行不端已是件難以接受的事情,更何況公主們還熱心政治,不知哪天會為家族招來殺身之禍,加之高門大族本就嫌棄李唐皇室的出身,所以唐代的士大夫乃至高門子弟,看到公主們自然是躲之唯恐不及,那公主們也只能“剩下”咯。

6

在古代,公主是就是皇室之人,能娶到公主,也會變成了皇親國戚,也是光耀門楣的事情,但為什么娶唐朝的公主卻并不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呢?

首先,主要是因為大唐公主和大唐皇帝的感情生活都一樣很混亂,都有面首、情人,因此唐朝又有臟唐的說法,公主是皇帝的親人,因此地位非常高,也很受皇帝的寵愛。

當(dāng)公主出嫁后,雖然她是男家中的兒媳,但她說到底還是公主,就讓她夫家人有所畏懼。在這種情況下,他的丈夫雖然變成了皇親國戚,但過的并不開心。

其次,大唐的公主有一些都是政治婚姻,就沒有什么感情,因此他們生活的并不快樂,所以一些公主就會生活不檢點。大唐公主生活不節(jié)制,而她的丈夫因為她是皇帝的親人,又對公主無可奈何。

所以娶了公主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的榮耀。

最后,大唐公主,從高陽公主、到太平公主、再到安樂公主。他們感情生活非;靵y,都有面首、情人。

因為這些,所以大唐公主的名聲并不是以往的那么好,所以娶了大唐公主并不是一定會光耀門楣。

7

歷史上很多朝代的公主都愁嫁,唐代尤其嚴(yán)重。其原因有二。

一是公主養(yǎng)尊處優(yōu),憑皇帝老爹的身份擺架子。這種情況歷來都有。南北朝時期的劉宋王朝的江敩寫過一封拒絕娶公主的公開信,信中歷數(shù)兩晉時期娶公主的男人的悲哀經(jīng)歷:王敦受盡了窩囊氣,桓溫頭都抬不起來,王獻之寧可把腳燒掉也不敢高攀,王偃被赤條條綁到大樹上,何瑞被扔進深井里。而王敦和桓溫都是手握重兵的人,還有這樣的遭遇,那普通駙馬更是可想而知了。唐代也是如此,公主憑著娘家的皇族身份,對丈夫擺架子,想怎樣就怎樣。



唐代后期還出過一個稀罕事,唐宣宗時期,已經(jīng)訂了婚馬上要出嫁的永福公主,因為脾氣太臭,當(dāng)著老爹的面發(fā)脾氣,又是摔碗又是折筷子的,結(jié)果唐宣宗臨時改變主意,把永福公主換掉,為駙馬重現(xiàn)選了一個賢惠的廣德公主。而永福公主,后來沒有了記載,大概是老死宮中了。



第二個原因,看看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就知道了。唐代社會風(fēng)氣太開放,公主的丈夫根本就不被當(dāng)回事。唐代的很多公主喜歡玩出家當(dāng)?shù)朗俊R驗樵谔拼,道觀是另一種交際場所,這個場所里的人很雜很亂,有人想通過這個場所結(jié)交顯貴,從而達到走進官場晉升仕途的目的,也有人想通過這個場所尋求刺激,找到所謂的夢中情人。唐代的公主們出家當(dāng)?shù)拦玫模蠖鄶?shù)屬于后者。太平公主就是她們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很多人通過她謀求出路,而她自己,則在這些人中求得心理和生理上的刺激。

8


一注重門第——以皇帝之至尊,門第卻不是當(dāng)時沿革下來最尊貴的姓氏,這很讓唐代的皇帝們很郁悶;二注重禮法——在一個禮義廉恥四維大張的時代,升官發(fā)財當(dāng)然也很重要,但若失守禮法,一切都是浮云。娶公主和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女人為妻,她難免驕橫,所以,年輕氣盛的駙馬郭曖才揮拳打了金枝玉葉。金枝玉葉的父母還不得不勸女兒,放棄身份,遵禮法,以遠恥辱。

9

愁什么愁……不客氣地說,這種提問敘述就是典型的男性視角。誰能上個唐代公主因為自己嫁不出去而發(fā)愁的史料?有原始出處的那種?

愁也就愁個她們的爹,皇帝因為自己看上的女婿不樂意娶自己女兒發(fā)愁,跟各大城市天天跑相親角標(biāo)價掛牌賣兒賣女的可憐心父母似的,哎喲他們崔盧鄭王各大世家為啥不愛要我閨女呀,為啥不肯跟我們老李家結(jié)親呀,為啥我家當(dāng)二百年皇帝他們還看不上呀……至于女兒妹妹樂意不樂意嫁,結(jié)婚以后幸福不幸福,那皇帝是完全不考慮的。

更可笑的是掌握話語權(quán)的文人替公主們“愁嫁”,總覺得你們這些小賤人仗著娘家勢力,一個個“不守婦道”,看我們偉光正的士人君子用唾沫淹不死你們……哼哼哼,怕了吧,在宮里吃香喝辣的還會天天想男人吧,怕自己變大齡剩女怕得夜里睡不著覺吧,我們寫了那么多宮怨詩恨嫁詩,那當(dāng)然都是真理。畢竟公主也是女人,女人的存在價值就是嫁男人生兒子嘛,除此之外她們還能想著啥?

至于那些帶兵打仗的,玩政治的,養(yǎng)男寵的,找情人的,開文藝沙龍的唐代公主,那些都是妖孽,可以選擇性無視。還有些硬是不肯當(dāng)夫家附屬品寧可出家當(dāng)?shù)朗康墓,比如唐玄宗的妹妹金仙、玉真,自己說的:“先帝許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賦,誠愿去公主號,罷邑司,歸之王府。”皇兄開始不讓,倆妹子又堅持:“妾,高宗之孫,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為賤,何必名系主號、資湯沐,然后為貴?請入數(shù)百家之產(chǎn),延十年之命!边@是連公主封號都不樂意要了,哪里能看出她們愁嫁?

不嫁人的公主過得慘嗎?玉真出家當(dāng)女道士以后,也就跟詩仙李白、詩佛王維這種級別的男人看看星星月亮談?wù)劺硐肴松硎芤魳匪囆g(shù)而已,比生孩子養(yǎng)孩子斗婆婆打小三的已婚婦女生活怎么樣?

捋一遍新唐書公主傳里記載的所有唐代公主,只有年輕病死的,喪夫改嫁的,偷情通奸的,離婚再嫁的,生娃難產(chǎn)的,白頭到老的,自愿出家的,降藩和親的。。。。公主嘛,無論多老多丑,沒一個是真。想嫁沒男人要自己最后孤獨終老的,F(xiàn)代人就別那么把古代酸腐書生的YY當(dāng)真了。

10

在古代,很多人除了想考狀元之外,最大的愿望就是娶當(dāng)朝公主為妻。

因為這是一個除了科舉,捐貢之外唯一能做到二品官的途徑。(不包括沒有開設(shè)捐貢的朝代)按作者所說各個朝代的公主應(yīng)該不愁嫁,到有一個朝代則是特例。唐朝的公主可真是這么回事,據(jù)史料記載,李隆基的大公主在28歲的時候才出嫁。到底為什么唐朝的公主這么難嫁呢?

咱們先從幾個小故事看起,到作者故事講完了,你們也就知道為什么唐朝公主難嫁了。

唐太宗有位女兒史稱高陽公主

這位李世民最疼愛的公主嫁給了太宗重臣房玄齡的小兒子房遺愛;楹筮@公主在性行為方面相當(dāng)開放——老公不夠玩,還跑到寺廟里找和尚當(dāng)性伴侶,不光有和尚,后來還有道士,真?zhèn)叫“佛道不分家”啊。為了表示補償,她找了兩個美女供老公享用,夫妻之間“各行其是”,生活倒也“十分和諧”。說實話這倆人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老婆奇葩,老公更奇葩。

這事被她老爹李世民知道之后,首先遭殃的就是那幾個和尚道士。于是父女兩個從此“結(jié)下梁子”,太宗死時,高陽哭都懶得哭。除了在床第生活上需求旺盛外,高陽公主在政治上也挺有“野心”,高宗李治即位后,她拉著老公搞政變,想擁立他叔叔李元景,結(jié)果雙雙命歸黃泉,還搭上了令后世為之慨嘆的李恪——被冤枉的。在后代公主之中,高陽幾乎成了反面教育的樣板。

高宗李治的女兒太平公主熱衷于政治

武則天40歲才生下她,她對政治的興趣及能力顯然得到了武則天的真?zhèn)。而除了政治外,太平公主在性生活方面也相?dāng)開放,相好無數(shù),連宰相都是枕邊人,大約是得了她母親當(dāng)皇帝后男寵不少的啟發(fā)。

太平公主嫁過三次,第一次嫁人前,她穿了紫袍玉帶男式官服在老娘武則天面前跳啊唱的,暗示自己想嫁人,武則天看出來了,讓她嫁了薛紹;薛紹死后,太平公主又嫁給了武承嗣,不過剛好武承嗣得了病,于是罷婚;第三次比較狠,是把武攸暨的老婆殺了,讓他娶太平公主)。而在最初的時候,武則天為了不讓這個最喜歡的女兒出嫁吐蕃,讓她假裝出家做道士。

武則天在位時,太平公主曾很開心地把美男張宗昌送給老媽當(dāng)男寵。七個宰相有五個出于她的門下,可謂權(quán)傾天下。太平公主最開心的莫過于在政壇上跳來跳去,對她來說搞政治就像過家家一樣簡單——資質(zhì)太高了。從生到死,她經(jīng)歷了幾任皇帝,經(jīng)常玩得高潮迭起,舉國上下無人不知她的威名和手段,甚至皇帝都怕她三分。最后玩火自焚,被逼自殺。相信大平公主的光輝事跡大家在電視劇上沒少看。和她的長輩高陽公主一樣,太平公主也成了后世反面教育的榜樣——當(dāng)然,她的“杰出”要遠勝過高陽公主,是唐代最最最“杰出”的榜樣。唐宣宗就經(jīng)常拿她來警示后人。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