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翻看內(nèi)容,發(fā)現(xiàn)里面寫的是他的“五不解”和“十大過”。比如說他南巡花費大量民脂民膏,生活荒淫無度,到處尋找美色,因為金川戰(zhàn)役濫殺官員等等,最后還列舉了對清朝統(tǒng)治的合法性的種種質(zhì)疑。
乾隆忽然覺得一陣眩暈。他自從即位以來,從來聽到的都是臺下大臣的一片阿諛奉承,贊美之聲不絕于耳。即使是對他不滿,也是用包裝過的話小心翼翼的提出來。像這種如此粗俗直接赤果果的辱罵,從來沒有過。
震怒之后,他馬上派人去查,結果更是驚得他連睡覺都無法安穩(wěn)了。原本乾隆以為這只不過是極個別行為,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份奏稿卻在全國范圍流傳,傳閱此稿的人從平民百姓到地方官員,從秀才到做生意的,社會的各個階層都知道稿中的內(nèi)容。
如果乾隆活在當下,就會有媒體專家給他科普,這就是經(jīng)典的大眾傳播學。就像某企業(yè)關押員工251天一樣,不管該企業(yè)之前工作如何勤奮,業(yè)績?nèi)绾纬錾坏┏隽顺舐,喜聞樂見的大眾會將這樣的勁爆內(nèi)容一夜之間傳開。
乾隆感到無比的冤枉委屈和憤怒,兩年時間他把工作的重心都放在調(diào)查這份奏稿上,他發(fā)了無數(shù)圣旨,命各地無數(shù)官員找出幕后真兇。兩年時間,全國一片草木皆兵,上千人被抓,牽連的人越來越多,頭緒越來越亂,卻沒有任何結果。
就在調(diào)查此案的同時,兩江總督密報說湖北發(fā)生了聚眾謀反,有個叫馬朝柱的人,自稱是吳三桂的子孫,能撒豆成兵,讓大家跟著自己造反。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已經(jīng)在安徽、太湖、開封、南陽等地組織起信徒,并成立各地分部,設立將軍職位,共同約定起義。當?shù)胤焦俦謇U時查抄出武器三百多件,火藥上百斤,單是組織的骨干成員就抓了二百多人。
這件事讓乾隆驚出一身冷汗,如果不是及時發(fā)現(xiàn),可能一場大規(guī)模的反清起義就出來了。他突然發(fā)現(xiàn)眼前并不是一片四海升平,在這么廣闊的疆土內(nèi)其實四處暗流洶涌。
乾隆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在他的努力工作下,乾隆十二年到十七年,大清GDP扶搖直上,基本解決了全國人民的溫飽。他認為只要解決了民生問題,就不會有人造反。但是這兩件事發(fā)生時大部分人都是安居樂業(yè)的,他開始覺得儒家思想都是狗屁,對老百姓好是沒有用的,管他們就得像畜生一樣用鞭子不斷的猛抽。于是,在乾隆執(zhí)政的后半段,文字獄開始大行其道。
乾隆十八年,有個叫丁文彬的人跑到山東孔府,自稱是孔家的親戚,還說上帝托夢給他,把孔家的兩個女兒許配給他,他過來娶親。孔府報官后對此人審訊,發(fā)現(xiàn)此人是精神病人,從小父母雙亡,經(jīng)常覺得上帝在他耳邊說他天命非凡,注定要管理天下。
山東巡府認為這是一個極度貧賤之人,認識幾個字就覺得自己身懷奇才,妄想他人家中美色,已經(jīng)著魔成瘋。最重要的是,他把《春秋》和《洪范》私自改寫了一番,這種極其破壞三綱五常的行為建議處死。
此事上報給乾隆,乾隆一算,如果按正常程序,經(jīng)三法司會審,再和山東官員來來往往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丁文彬在監(jiān)獄已經(jīng)體力不支,堅持不了幾天。如果直接死在監(jiān)獄就太便宜他了。乾隆降旨讓當?shù)毓賳T自行行刑,不必走司法程序。
當?shù)刂盏较ⅠR上明白了皇帝的意圖,不敢怠慢,馬上將丁文彬押到至法場,在萬人圍觀中執(zhí)行凌遲之刑,用刀將其身上的肉一片片的割下來,可憐這個瘋子在行刑時嘴里還在念念叨叨感謝上帝的恩惠。
乾隆四十二年,有個叫王瀧南的地痞拿了一本叫《字貫》的書告狀同鄉(xiāng)的舉人王錫侯?h令翻了一下這本書,說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字典,反動在哪?
王瀧南說,這本字典說先皇的《康熙字典》檢索有問題,他做了改進,著此字典,那不就是直接說先祖皇帝的水平還不如他嗎?這簡直是大逆不道。
縣令心想這不是小題大作嗎?但是事關文字之案,皇帝對這類問題看得很重,再小的事都是大事,就嘉獎了地痞,控制住王錫侯,將案件上報給了江西巡撫海成。海成也覺得這不過是個小案,但是仍然小心翼翼的匯報給皇帝,建議革去其舉人頭銜。
乾隆讀到此匯報后暴跳如雷,先是大罵海成說他有眼無珠,明明是大逆之書,他竟然說無大逆之詞,明顯是工作懈怠,沒有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并讓海成戴罪立功將王錫侯押回京城,案件性質(zhì)定性為特大逆案。
讓乾隆生氣的是王錫侯在字典中有一行注解,為了讓人明白皇帝的名字要避諱,所以把康熙、雍正、乾隆三個人的名字寫了出來,并提醒如果遇到這幾個字,要么改寫同音的別的字,要么把這幾個字少寫幾畫。
中國古代對于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諱,既不能叫出來,也不能寫出來。字典中出于提醒出現(xiàn)皇帝的名字倒不算什么,但是乾隆很生氣,這件事就被抓了典型。
舉人王錫侯完成《字貫》時已經(jīng)六十五歲了,之前他九次參加會試都沒考中,生活沒有著落,所以想寫此書賣錢討個生活,但是沒想到一本工具書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王錫侯被打入大牢后不久,刑部按條律執(zhí)行凌遲,乾隆假惺惺的開恩將其輕判為斬立決,其兒子、孫子等七人從寬處理秋后問斬,其妻小賞給大臣為奴。抄家時王家所有的鍋碗瓢盆連同喂養(yǎng)的幾只雞一起一共才六十多兩銀子,還不夠知府大人宴請的一桌酒席錢。
王錫侯全家行刑時現(xiàn)場非常的悲涼,全家止不住的大聲痛哭,刑場所見之人受其感染也都默不著聲的跟著掉淚,有的人甚至哭的無法站立,倒地在上,哭聲越來越多,但是無人敢出聲喊冤。
巡府海成也因為上報的奏折措辭不當被停職接受檢查,以未認真貫徹皇帝的命令為由交至刑部斬立決,就連與此案并無太大關聯(lián)的兩江總督高晉也躺槍官降一級。
乾隆四十五年,廣西布政使朱椿坐轎子準備去桂林,剛一出門就遇到一個年近六十的老頭顫顫巍巍的跪在路邊,手里舉著一本冊子。
朱椿讓人接過冊子一看,這是一本獻言冊,里面的小楷寫的非常漂亮,內(nèi)容有五條建議:
一 請朝廷減免征糧,減輕底層人民的負擔。
二 建議各地添加義倉,救濟貧民。
三 革除鹽商盜案連坐。
四 禁止種煙,提高人民健康。
五 裁減寺廟僧侶,減輕社會負擔。
這本冊子不光獻計建言,而且有理有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詳實,足以看出是認真做過調(diào)查后的真實情況而非紙上談兵。在那個90%的百姓都不會認字的社會,這本冊子的水平放在現(xiàn)在,相當于一個圖書館管理員草擬的趕超深圳的新智慧城市規(guī)劃稿的水準。
朱大人并沒有被這份高水平的獻言冊打動,只覺得這個老頭掃了自己的雅興,他讓人抓起來捆住,掃興的回去了。
朱椿認為這是一起嚴重的政治案件,第一,一個普通人膽敢對國家政策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第二,冊中出現(xiàn)了“弘”字,沒有避諱皇帝的名字。他第一時間將此事上報給廣西巡府姚成烈,姚成烈對此高度重視,當天派出兩隊人馬,一隊人搜查吳英住宿的客棧,抓了老板和店小二,另一隊把吳英家全家二十多人抓來大刑審訊。
審訊的結果就是,動機和吳英最初交待的一樣,沒有指使,沒有同黨,老頭只是想在自己死前為國家獻計建言。姚成烈這才將此案加急奏報給皇帝。乾隆做出決定,吳英凌遲處死,吳英的弟弟和兩個侄子秋后問斬,為顯皇恩,家中的女性、孩子寬大處理,發(fā)配為奴。
乾隆以制造冤案錯案、小案大作,殺一儆百的方式制造出籠罩全國的恐怖氣氛。他相信那句名言:人們會背叛一個愛他的人,卻不會背叛一個拿著鞭子恨他的敵人。冤枉幾個官員,殺幾個百姓就能讓整個官僚體系和社會變得順從,是保證國家和社稷安全的遠大戰(zhàn)略所付出的必要的微不足道的成本。
在乾隆的標準下,“女真”不能出現(xiàn),“滿州”不能出現(xiàn),“遼東”不能出現(xiàn),“虜”、“戎”、“胡”、“夷狄”、 “犬戎”、 “蕃”、 “酋” 、“偽” 、“賊”等統(tǒng)統(tǒng)不能出現(xiàn)。
康熙、雍正兩朝文字獄共有十三起,到了乾隆期間的文字獄就多達一百三十起,全國銷毀的圖書多達一百七十多種,十五萬冊,武英殿前的字紙爐不分晝夜的焚燒著那些禁書,大量的歷史文獻和珍貴的資料被毀于一旦。文字獄的成本,是中國歷史幾千年來的最大一次的文化浩劫。
1757年,乾隆進行第二次南巡,他坐在轎子里欣賞著野外的春色,心情格外輕松,走著走著轎子停了下來,外面?zhèn)鞒鲆魂囙须s聲。乾隆探出頭一看,有兩個衣裳衫不整,面容憔悴的人舉著紙跪在路上,這顯然是來上訪的。
乾隆略微皺了一下眉頭,讓他們過來。兩個人哆嗦著爬了過來,豫西口音再加上極度的緊張讓乾隆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
乾隆找來人幫忙翻譯,費了半天力氣才弄明白,這兩個人叫張欽和艾鶴年,他們反映說河南遭受水災,夏邑縣地方官員串通隱瞞災情,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這才壯著膽子來告御狀。
這件事乾隆早就有所耳聞,他南巡剛進入山東時就有人舉報,當時他就悄悄安排了一個隨從去秘密調(diào)查此事,但水災和官員不作為卻不是他關心的重點。
一路上,乾隆也會深入群眾,主動問寒問暖,如果群眾反映貧窮困難,乾隆就會施舍一些,但是如果群眾反映官員問題,乾隆就會非常不高興。他認為愚民的智商是有限的,不懂政治,只看到局部,所以此類問題不值關注,何況一介布衣憑什么對地方官員評頭論足,這是對大清統(tǒng)治的大不敬。
眼前這兩個災民說的話他相信是真的,但是讓他不爽的是隨便兩個阿貓阿狗就能攔住他的御駕越級反映問題。順民就不該對自己的父母官指指點點,如此不安份守已的人一定是大膽刁民。這背后至少暴露出三個問題:
一 他的行蹤被透露了出去。
二 老百姓有冤只能層層上報,絕對不能越級上訪。
三 這背后很有可能是有人操縱,把他們當槍使。
乾隆把這兩個人交給河南巡撫,讓他好好審一審,當然,如何審案,手段就自由發(fā)揮了?墒菦]走兩天,又有同樣口音的災民跪在路上反映同樣的問題,這就讓乾隆臉色變得難看了。
如果是一次,可能是出于偶然,但是連續(xù)出現(xiàn)兩次,這背后肯定有陰謀,按乾隆的政治推斷,這很可能是當?shù)氐耐诵莨賳T彭家屏借故利用此事想扳倒當?shù)乜h令和巡府。
任由這種以下犯上的事情發(fā)生,是乾隆絕對不能容忍的。乾隆在經(jīng)濟上對農(nóng)民和窮人非?犊,但是在政治權利上,他不允許任何平民有一絲的政治權利。乾隆對于群眾表達政治述求的處理方法就是,嚴厲打擊,決不手軟。
乾隆六年時,戶部下面鑄銀子的工廠的兩千多名工人因為反對克扣工資而鬧罷工,步軍統(tǒng)領帶兵鎮(zhèn)壓,乾隆因為沒有殺幾個人責怪責任人鎮(zhèn)壓不力,辦事無方。
乾隆十三年,蘇州米商哄抬糧價,一個叫顧堯年的綁住自己,跪著向官府請愿,被官府抓入獄。蘇州地方百姓因此群情激奮的一起要求釋放顧堯年,乾隆卻讓官員逮捕了幾十人,把顧堯年用杖刑活活打死。
他處理第二次越級上訪的方法是,下令把這個叫劉元德的止訪的倒霉蛋給關起來嚴加審問,拷打一番后,劉元德說他來告御狀的路費是縣里的兩個秀才給的,秀才說如果他能告倒縣太爺就是造福全縣。
被乾隆秘密派去調(diào)查的隨從回來報告說,夏邑縣遇到百年難遇的大水災,當?shù)匚飪r奇高,到處都是餓死的百姓和賣兒賣女的現(xiàn)象,百姓對于縣令和巡府極度不滿,已經(jīng)快爆發(fā)了。
看來,上訪的災民所言是實,但是如何處理成了乾隆的難題。如果因此處理地方官員,那么就等于開了一個人人都可以越級上訪告黑狀,百姓打倒地方官的途徑,如果處理災民,地方官員會更肆無忌憚,老百姓的慘狀還會繼續(xù)加深。
問題是,如果不越級上訪,百姓們通常都無處投訴,原地方官員有問題,百姓是冒著極大的風險萬不得一才上訪舉報,如果只向上級反映,被當?shù)貏萘髲偷目赡苄詷O大,就像孫子向爺爺告爸爸一樣,結果只能是爺爺手一擺,讓爸爸把孫子拎回去打一頓了事。
乾隆想了一下,然后開啟了一波神操作。
他先發(fā)了道諭旨,說他自己在秘密巡查時發(fā)現(xiàn)災情,但是當?shù)毓賳T不作為,所以全部革職,其它人要全力賑災。然后秘密指示將上訪的劉元德和支持他的兩個秀才抓起來處理,并暗示要求被革職的地方官員戴罪立功。
那個被老百姓舉報的縣令叫孫默,他收到消息后知道自己的烏紗帽即將不保,不過如何處理這幾個上訪的刁民還是非常富有政治智慧的。他馬上親自帶隊去秀才家里搜查書籍和文章,果不其然的讓他找到幾頁吳三桂起兵反清的檄文。
有了這樣的證據(jù)接下來就好辦了,他馬上上報說這幾個人大逆不道,并添油加醋一番上報巡府,巡府再添油加醋一番報給皇帝。
乾隆一看,說這些官員雖然犯了錯,但好在能偵破如此反清大案,對大清還是忠心耿耿,所以暫時收回革職,對于上訪的刁民,繼續(xù)深挖,看看背后有沒有境外敵對勢力插手。
地方官員再一審,審出退休地方官員彭家屏也有“問題”,然后在抄這個退休官員的家時發(fā)現(xiàn)一些明末野史。于是,這個彭家屏有地位,有利益關聯(lián),有作案動機,有證據(jù),成了此案的最大幕后黑手。
一切真相大白,最后這次上訪的處理結果是,責令退休地方官員彭家屏自盡,其子秋后問斬,家中幾千畝土地分給當?shù)亍柏毭瘛。造反的秀才凌遲處死,其妻子和小妾發(fā)配當奴隸,其它人該處死的處死,該無期的無期。
至此,一項驚動全國的大案奇案就此圓滿結案。結案后乾隆還不忘進行售后滿意度調(diào)查,他又特意派出特使去夏邑縣了解老百姓的滿意度。
根據(jù)河南布政使匯報,當?shù)乩习傩占娂娤鹿蚩念^,一致認為處理的無比光榮偉大正確,所有人歡呼聲動天,稱這是千古未有之鴻福,今后絕不再會有一人上訪,人人遵紀守法,共同維護社會和諧之風,以此感激皇帝的大恩。
乾隆覺得很滿意,大筆一揮,下令將夏邑縣拖欠的農(nóng)業(yè)稅一律免除,原巡府調(diào)回京城,縣令仍然作革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