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信只要打下一塊兒地方,就會提出自己的要求。越是到了最關鍵的時候,韓信越是會提條件。

如果覺得那塊地方不太滿意,就讓劉邦封別人為王去治理。

如果覺得那塊地方十分滿意,就讓劉邦封自己為王去治理。

項羽誰都不放在眼里,無論是自己的上司,還是自己的君主。

行軍打仗的時候,如果對上司的戰(zhàn)略不滿意,立刻就會將上司殺掉,從而自己統(tǒng)兵去征戰(zhàn)。

當項羽的軍功威望達到一定的程度,即使是自己的君主一樣也可以殺掉。

霍去病有點心胸狹窄非常記仇,做起事來容易沖動并且不計后果。

只要有人得罪與他,霍去病能從背后把他們一箭射死。

諸葛亮只要小心一點兒或許能夠幸免,韓信、項羽、呂布很有可能會被他從背后射死。

呂布原本就是反復無常,誰用他誰就倒霉,就連曹操最后都放棄了呂布。

對手一方最不懼怕的就是呂布,策反呂布非常容易。

只需要一匹寶馬或者一個美姬,呂布就可以背叛自己的君主。

諸葛亮凡事都要事必親躬,內政和軍事都要一把抓。

項羽、呂布這些腦后有反骨的人,諸葛亮未必能與他們協(xié)同作戰(zhàn)。韓信想獨自領兵未必能夠行得通。

劉邦:這些人我都不敢用!

楚懷王:我更不敢用!

劉備:我倒是可以試試!

劉禪:可我不行。

胡亥:我能把他們全都送到敵人那邊去!



【我喜歡以連續(xù)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jié)點!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fā)、評論。如果喜歡敬請關注@寄暇學宮

最佳貢獻者
2

不太可能。這五個人的三觀就不一致。

韓信能忍他人所不能忍,但是政治智商太差,萬一他喜歡上一塊地,讓封他為假王怎么辦?

項羽也是同樣的不靠譜,他的兵法戰(zhàn)術可以,但是卻不適合作為一個戰(zhàn)略家,所以他打仗次次大勝,卻輸在了戰(zhàn)略上,最終落個烏江自刎的結局。

霍去病呢,只是一個侍女與他人私通的結晶,他這樣的身份,剝去有一個當皇帝的姨夫,誰會看得上他?

再說諸葛亮,也是一個心高氣傲之人,要不,他早就不在南陽躬耕,早早地就投劉表或者其他人了,也不會有劉備的機會。

而呂布,雖說武功冠絕天下,罕無敵手,但此人重利輕義,連義父都可以背叛,誰敢用他。尤其是熟悉他過往的諸葛亮,打死也不會和他處于同一陣營。

所以,這幾個哥們在一起,沒等來人,自己就能先打起來。

很可能是以下的場景:

項羽:我乃項家之后,西楚霸王是也,大家就應該聽我的話。

眾人:呸!一個敗軍之將。也好意思稱雄?

韓信:我跟過你,什么結局還不清楚嗎?


項羽看到呂布,二人大眼瞪小眼。

項羽:兄弟貴姓,如何稱呼。

呂布:我乃呂布呂奉先,見過霸王。

項羽:你確定不姓項?我們長得也太像了。


項羽:我們比武爭雄。

呂布躍躍欲試:好啊,看看我呂奉先的方天畫戟和霸王戟,誰厲害!

其他人:白癡,只有莽夫才去比武。


諸葛亮:諸位,我們坐下來,論論道,講個禪,談論一下兵法可好。

眾人鄙視:一個連騎馬都不利索的人(孔明在演義中坐的兩輪車),好意思談軍略?


韓信:打下這個國,我要做假王。

項羽:沒志氣,做王還要做假王。

呂布:是滴是滴。

霍去病、諸葛亮:高祖有令,異姓不得封王。


霍去病:小爺我乃冠軍候,曾率軍與匈奴大戰(zhàn),就糧于敵,斬獲甚多。

韓信、項羽:小屁孩不要在爺爺們面前吹,我們玩兵法的時候,你在哪。

呂布:冠軍候高壽啊。

結語

總之,這幾個人在一起,強強聯(lián)合很難,項羽是一個不甘于下的人,想讓他臣服于人,很難,而當領導人,他的能力差點意思。

所以很有可能的是,項羽、呂布成一派,因為他們都用戟,喜歡用武力去解決一切。

韓信可能自成一派。而霍去病和諸葛亮會成為一派,因為他們都是挺漢派,是大漢的忠臣。

項羽和呂布一派,很可能在開局時,無人能敵。開疆拓木,勇猛無雙。而韓信擅長兵法,將兵多多益善良; 而諸葛亮擅長布局,再加上霍去病這個冠軍候。

如果他們三組,很可能會將其他的勢力掃蕩一盡,然后是三國之爭霸,項羽乃楚國貴族之后,可能立國號為楚,而韓信很可能立國號為齊,因為他曾經當過齊王; 而諸葛亮與霍去病,他們都是漢臣,很可能立國號為漢。

然后,就是楚、漢、齊三國的爭霸了。楚國勢大,漢齊次之。以諸葛亮的眼光和布局能力,很可能親自出馬,說動韓信,聯(lián)齊抗楚;齊漢共擊楚國,呂布也是一個不甘人后的人,而他容易被利益所驅動,很可能被諸葛亮施以離間計,要么是項羽看上了呂布的貂蟬,要么就是呂布暗戀上了項羽的虞姬,因為美女,二人反目。而被齊楚聯(lián)軍擊敗。

而呂布,很可能投入韓信,無他,因為諸葛亮看不上他。最后是齊、漢的淘汰賽。至于誰勝誰負?就看冠軍候能不能躲過天命,不再英年早逝了。

(文/木子君的小屋 圖/網絡)

3

王是根夲,如無有遠見的王,后面再多的師,也是零,

王者是確定,為什么打,而帥才是如何把仗打好,

總體的格局一定,為什么打東,而不打西,為什么要一先打南,而后打北,為什么聲東而打西,為什么打了談,而談了打。

為什么治大圖如享小鮮。那里王者的專利。

在王眼里沒有下角料,都有用,它知道用什么人做什么事。

在王眼里都是來料加工,會選才,會用料。

所以跟什么人有前途才是王道。

是將不是帥,是帥不是王。

再好的將軍,元帥,沒有王者,都是賣菜賣豆腐的,拉洋車的主。

也叫英雄無用武之地!

4

跨朝代人物組合,為現(xiàn)代所用,真是天才;更有天才的人,還著答了。

5

第一,這些人不可能聯(lián)合。第二,這些人即使在一個朝代,聯(lián)合起來,戰(zhàn)斗力也不一定強……為什么呢?這牽扯著“組織學”和“心理學”的知識,一句話,“強強聯(lián)合”不一定更強大。

怎么可能呢?實際上,卻真如此。打個比喻,蓋房子,一根大梁就可以了。大船水上行,一個舵手就行了……再說透徹一點,過猶不及。龍多了,反而不下雨。

6

真正的無敵是??不敵

7

我也有個組合不知道能不能與題主這個組合大戰(zhàn)三百回合。您的軍事統(tǒng)帥是國世無雙的韓信,我給您對你一個孫武為軍事統(tǒng)帥。孫武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后世稱兵圣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圣”,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吳楚大戰(zhàn)開始,孫武在柏舉之戰(zhàn)中指揮吳國軍隊以三萬之師,千里遠襲,深入大國,五戰(zhàn)五捷,直搗楚都,創(chuàng)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

您的中軍主將是項羽,我給你對一個殺神白起作為中軍主將。白起擔任秦國主將30多年,攻城70余座,伊闕之戰(zhàn)消滅韓魏聯(lián)軍24萬;鄢郢之戰(zhàn)破楚國都城淹殺軍民數(shù)十萬;華陽之戰(zhàn)斬首救援韓國的趙魏聯(lián)軍15萬;陘城之戰(zhàn)斬首韓軍5萬;長平之戰(zhàn)斬首坑殺趙軍45萬。僅這五場戰(zhàn)役,白起消滅敵軍就已超過百萬。為秦國統(tǒng)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

您的騎兵主帥是大司馬霍去病,我給你來北宋名將李繼隆。李繼隆和太宗趙光義用北伐得馬4萬匹,親自督建起來的一支騎兵部隊——靜塞軍。滿員3000人,一人5馬,騎士均是塞北易州人,能開200斤的硬弓,從軍士到戰(zhàn)馬皆披重甲。雖然人數(shù)不多卻屢次正面打敗遼國最強的王牌軍隊鐵林軍。在著名的唐河戰(zhàn)役(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中,靜塞軍騎兵作為宋軍的先鋒,作戰(zhàn)勇猛,首先攻入敵陣并沖垮遼軍陣型,遼軍大敗,宋軍追擊到曹河,斬首五千,獲馬萬匹。

您的先鋒主帥是呂布,我來一個蒙古將領郭侃,郭侃于公元1252年跟隨旭烈兀遠征西亞,獨自在西亞屢破伊斯蘭軍隊百二十余城、破十字軍百八十余城,討伐了諸多國家其足跡越過喀什米爾,為其征服之地的人們所畏懼,乃至對手驚呼“東天將軍,神人也”。

您以軍師諸葛亮主管后勤保障,既然主管后勤那來個蕭何吧,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有好幾次都是全軍潰敗,只身逃脫,全靠蕭何從關中派出軍隊來補充。有時,就是沒有劉邦的命令,蕭何一次也派遣幾萬人,正好補充了劉邦的急需。不僅是士兵,就是軍糧也全靠蕭何轉漕關中,才保證了供應。

大后方您選了漢武帝就徹,或者漢高祖劉邦。那我就選個能打一點的秦昭襄王贏稷吧,他帶著白起還是干掉了好多人。

騎兵的話靜塞軍3000,魏武卒全部也只有差不多7萬。我還差二十多萬才有你人多,不過不管了,我相信我選的人能自己招到人的。這些人應該是可以和你的人大戰(zhàn)幾百回和的。雖然你我說的都不可能實現(xiàn),但是就像下象棋,有了經典棋譜也可以研究其他的下法,象棋也是模擬戰(zhàn)爭的游戲,就當我們下了一盤無法決出勝負的棋吧。

8

強勢不可擋但不一定強權,跟對決策者可以造就人才:

只有天時地利人和均和時宜方可成就夢想!

組合在好必須有遠見卓識的決策者方可成就一片天地華宇!





9

如若一組合就\"無敵了\"難稱成就,與史中身位還有點失格,除非也有同等能耐級別可\"棋逢\"的對手,能敗之!方稱\"不世之英雄\"!

10

還需要個曹孟德,,,朱元璋,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