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可能。這五個人的三觀就不一致。
韓信能忍他人所不能忍,但是政治智商太差,萬一他喜歡上一塊地,讓封他為假王怎么辦?
項羽也是同樣的不靠譜,他的兵法戰(zhàn)術可以,但是卻不適合作為一個戰(zhàn)略家,所以他打仗次次大勝,卻輸在了戰(zhàn)略上,最終落個烏江自刎的結局。
霍去病呢,只是一個侍女與他人私通的結晶,他這樣的身份,剝去有一個當皇帝的姨夫,誰會看得上他?
再說諸葛亮,也是一個心高氣傲之人,要不,他早就不在南陽躬耕,早早地就投劉表或者其他人了,也不會有劉備的機會。
而呂布,雖說武功冠絕天下,罕無敵手,但此人重利輕義,連義父都可以背叛,誰敢用他。尤其是熟悉他過往的諸葛亮,打死也不會和他處于同一陣營。
所以,這幾個哥們在一起,沒等來人,自己就能先打起來。
很可能是以下的場景:
項羽:我乃項家之后,西楚霸王是也,大家就應該聽我的話。
眾人:呸!一個敗軍之將。也好意思稱雄?
韓信:我跟過你,什么結局還不清楚嗎?
項羽看到呂布,二人大眼瞪小眼。
項羽:兄弟貴姓,如何稱呼。
呂布:我乃呂布呂奉先,見過霸王。
項羽:你確定不姓項?我們長得也太像了。
項羽:我們比武爭雄。
呂布躍躍欲試:好啊,看看我呂奉先的方天畫戟和霸王戟,誰厲害!
其他人:白癡,只有莽夫才去比武。
諸葛亮:諸位,我們坐下來,論論道,講個禪,談論一下兵法可好。
眾人鄙視:一個連騎馬都不利索的人(孔明在演義中坐的兩輪車),好意思談軍略?
韓信:打下這個國,我要做假王。
項羽:沒志氣,做王還要做假王。
呂布:是滴是滴。
霍去病、諸葛亮:高祖有令,異姓不得封王。
霍去病:小爺我乃冠軍候,曾率軍與匈奴大戰(zhàn),就糧于敵,斬獲甚多。
韓信、項羽:小屁孩不要在爺爺們面前吹,我們玩兵法的時候,你在哪。
呂布:冠軍候高壽啊。
結語
總之,這幾個人在一起,強強聯(lián)合很難,項羽是一個不甘于下的人,想讓他臣服于人,很難,而當領導人,他的能力差點意思。
所以很有可能的是,項羽、呂布成一派,因為他們都用戟,喜歡用武力去解決一切。
韓信可能自成一派。而霍去病和諸葛亮會成為一派,因為他們都是挺漢派,是大漢的忠臣。
項羽和呂布一派,很可能在開局時,無人能敵。開疆拓木,勇猛無雙。而韓信擅長兵法,將兵多多益善良; 而諸葛亮擅長布局,再加上霍去病這個冠軍候。
如果他們三組,很可能會將其他的勢力掃蕩一盡,然后是三國之爭霸,項羽乃楚國貴族之后,可能立國號為楚,而韓信很可能立國號為齊,因為他曾經當過齊王; 而諸葛亮與霍去病,他們都是漢臣,很可能立國號為漢。
然后,就是楚、漢、齊三國的爭霸了。楚國勢大,漢齊次之。以諸葛亮的眼光和布局能力,很可能親自出馬,說動韓信,聯(lián)齊抗楚;齊漢共擊楚國,呂布也是一個不甘人后的人,而他容易被利益所驅動,很可能被諸葛亮施以離間計,要么是項羽看上了呂布的貂蟬,要么就是呂布暗戀上了項羽的虞姬,因為美女,二人反目。而被齊楚聯(lián)軍擊敗。
而呂布,很可能投入韓信,無他,因為諸葛亮看不上他。最后是齊、漢的淘汰賽。至于誰勝誰負?就看冠軍候能不能躲過天命,不再英年早逝了。
(文/木子君的小屋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