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世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被稱為單挑王,劉關張三英戰(zhàn)呂布,呂布毫發(fā)無傷退下陣,曹操派了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員大將圍攻呂布,呂布依然毫發(fā)無損退下陣,呂布雖勇猛可惜人品不行,被曹操親率大軍攻打徐州后,呂布退縮下邳城,最后被手下綁了出城投降,這時候曹操對于這位天下第一猛將是收是殺選擇題上,不是問謀士郭嘉,而是問座上客劉備“何如?”其實這是曹操和劉備的又一次對決。

呂布是反復無常的小人,劉備好心收留卻被出賣。

呂布這個人被張飛罵為“三姓家奴”,先是當了丁原的義子,后來被董卓收買殺了丁原成了董卓的義子,深得董卓的喜愛和信任,把呂布當作貼身侍衛(wèi),負責保護董卓,呂布和董卓的愛妾私通,害怕董卓發(fā)現會報復,王允找到他并成功策反了他,呂布于是一戟將董卓殺死,大胖子董卓還被點了天燈燒了幾天。

呂布殺了董卓后,董卓的屬下李傕和郭汜等本想著解散部隊回家種田了,好死不死賈詡愛表現,給他們出計反殺入長安又引發(fā)了一場大亂,呂布被打敗后只帶了百余騎出逃,隨后投奔各方,先是跑到袁術那里,被袁術拒絕,然后跑到袁紹那里去,立了點軍功就開始提條件,遭到袁紹的疑恨,呂布又跑去投奔張楊,沒呆多久被張邈迎接去當了兗州牧,曹操知道后帶著部隊就去開干,雙方多次交戰(zhàn)相持了一百多天,最后呂布在鉅野被打敗,投奔占據徐州的劉備。

呂布看到劉備很開心,請劉備到自己營帳中喝酒,還讓自己的妻妾來見劉備,跟家人介紹說這是我弟,劉備雖然心里不滿卻沒說出來。呂布投奔劉備沒多久,袁術率軍攻打劉備,劉備帶著部隊去迎戰(zhàn),呂布就開始不老實了,袁術寫了一封信給他,在袁術的勾引下偷襲了下邳,此時張飛和曹豹相爭,城內大亂,呂布得到下邳打敗張飛,俘虜了劉備的家室。

劉備被呂布陰了,跟袁術打了敗戰(zhàn),逃亡海西,窮途末路下只好向呂布投降,呂布因為袁術答應的條件沒做到惱火,就讓劉備駐守小沛,呂布自己當了徐州牧,后來袁術又派了紀靈來攻打劉備,呂布也害怕失去劉備的屏障,于是出兵幫助,表演了一出轅門射戟,解了劉備的圍。

后來劉備在小沛招集舊部,重新糾集一萬多人,引起了呂布不滿,親自帶兵攻打劉備,劉備大敗,只好跑到許都去依附曹操,謀士程昱建議殺了劉備,以絕后患,郭嘉卻說殺了劉備的話,會有殺害賢士的惡名,以后那些智者、將士就會懷疑曹操求賢若渴的真心,曹操深以為然,不過郭嘉提出要軟禁劉備,曹操卻沒有接納,為了讓劉備心服于自己,還厚待劉備。

呂布被曹操打敗后,只好投降,對于這員蓋世驍勇的猛將曹操很想留為己用,卻又猶豫不決,于是問劉備如何處置呂布。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再次反叛朝廷,曹操親率大軍來征討呂布,呂布在彭城、徐州相繼被攻陷后,躲到了下邳城中,本來呂布的謀士陳宮出計,讓呂布出兵迎戰(zhàn)的,呂布的妻子卻怕他出戰(zhàn)有危險,哭求他不要出戰(zhàn),呂布沒有辦法,只能在城里和妻妾們飲酒,這樣一來軍心大亂,上下離心,在被曹操大軍圍困數月后,知道大勢已去的呂布主動出城投降。

呂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深知曹操愛才,于是跟曹操說:“曹公若得呂布,呂布任公驅馳,明公帶步兵,呂布帶騎兵,何愁天下不定!辈懿兕H為心動,呂布帳下有高順、張遼、陳宮等人,如果能收降呂布,這些人也都能納入麾下,如果殺了呂布,他的部下很可能就會拒絕投降了。

殺還是收,曹操猶豫不決,此時身邊有郭嘉等一眾謀士,曹操卻不問他們,而是問座上客劉備:“你看怎么處置?”劉備立馬回道:“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想想對啊,呂布留不得,殺了吧!

曹操將這么重要的事情不去問自己的謀士郭嘉而是去問客人劉備,這其中有幾點:

一、試探劉備,后人都看的出來呂布是個禍害,曹操這個梟雄怎么可能會不明白,他心里就沒想著留呂布的命,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的時候,曹操問劉備天下誰是英雄,劉備繞著彎說了一大堆人物,最后還是曹操說了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笨梢姴懿傩睦飫涞姆萘靠刹惠p,是一個可以和自己爭雄的人物,對于這樣的人,曹操是想殺了,只不過劉備有仁義之名,無故殺了的話對自己名聲不好,如果劉備說留下呂布,那么曹操就會說你這人有野心啊,讓我留著呂布是想坑我嗎?就能找個理由把劉備殺了!

二、毀劉備的仁義之名,劉備說把呂布殺了,難免會落人口舌,在別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把這個包甩給劉備,也可以轉移呂布的仇恨,呂布的手下恨的人就會是劉備,曹操收降他們的時候就會少了顧慮,所以呂布會氣的大罵:“大耳賊最不講信用。

三、以示對劉備的親近,曹操此舉也是向劉備表示,你看看我手下這么多人在這里,能臣這么多,我都不問,就問你一個人,你看我多重視你,你可要好好的跟著我啊!

劉備道行也不淺,看出了曹操就沒想要留呂布這個狼子野心誠難久養(yǎng)的人,只不過也不能明著說殺了呂布,那樣太小人了,所以打了個太極,說你看看呂布對他的義父們做了什么,我只是提個醒,留或殺還是看你自己啊,巧妙的把皮球踢了回去。呂布成了他們倆個斗法的皮球,可憐呂布這個三國第一猛將在他們眼里就是一工具啊!

最佳貢獻者
2

?

曹操一生殺人很多,但多數情況下,其殺人是不征求別人意見的。殺呂布這件事是很有意思的,不管是否曹操征求了劉備的意見,但畢竟劉備是發(fā)話了。

就按照題主這個說法,曹操是給劉備挖了個大坑,劉備也是一個梟雄,聰明的很,兩害相權取其輕,主張殺掉劉備。

?

?

01

曹操主意已定

殺呂布之前,曹操是已經拿定主意啦,原因有二:

其一,呂布勇猛無比,但生性疑忌,反復無常。先殺丁原,后殺董卓。好利無義,貪得無厭。曹操久有殺呂布之心。

其二,沛相陳珪游說呂布拆散了呂布與袁術的聯姻,建議呂布與曹操合作。呂布派遣陳珪的兒子陳登拜見曹操,建議曹操早日除掉呂布。曹操跟陳登說:呂布狼子野心,實在不能讓他久留世上。并且當即把陳珪的年俸祿提到兩千石,任命陳登為廣陵太守。

殺呂布是大事,曹操不可能草率,隨時起意,應該是深思熟慮的。

?

?

02

一個大坑

既然是決定了的事,曹操就沒必要再征求謀士們的意見了。

如果曹操決定殺呂布是非常不合適的話,他的謀士們會提出不同建議的,特別是郭嘉等智謀之士在身旁,不可能保持沉默。

這是曹操老道之處,會做老板,保護自己的部下,不需要讓他們背黑鍋。

曹操跟呂布也是老朋友了,何況曹操還是個文學青年,自然跟呂布聊聊天的 , 感慨一下人生。

這個就有意思了哈。

呂布說:孟德,松一松綁唄,捆得不舒服啊。

曹操笑著說:捆綁老虎不得不緊啊!

呂布看曹操心情不錯,就有了想法,本來是想讓部下割了頭獻給曹操的。這會兒看曹操很開心,就有了生的期望。

于是,觍著臉說:曹公得到我,讓我統領騎兵,您老人家?guī)ьI步兵,你說咱倆還怕誰?!而且,斜著眼看了看劉備。

曹操一聽,說:是啊,是啊,說得極是。

劉備一看,急眼了哈,就曹操一個人還不好對付,呂布歸了曹操,這事就更難辦了。何況素來跟呂布不對付,曹操也總想著除掉自己。

這事不能含糊,立馬說:明公您忘了呂布是如何伺候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嗎?

呂布一聽,我靠,你個大耳朵賊落井下石,坑爹。

曹操遺憾地說:奉先啊,我倒是想跟你合作,玄德不愿意啊,可你做得那些事的確讓人心里不踏實哦!

于是乎,呂布就被殺掉了哈!

?

?

殺呂布是曹操自己早就確定了的事,這口黑鍋不得不背著。恰巧劉備在,那就讓他也背一段吧!

都是千年老狐貍,玩得就是聊齋哦!

?

3

曹操處死呂布時,去問了劉備,而不問郭嘉,那是因為另有玄機。但這個玄機,并非是曹操要陷害劉備,讓劉備背一個不能容人的惡名;而是劉備故意讓曹操處死呂布,使曹操背了一個不納賢才之名。同時,劉備唆使曹操處死了呂布,還讓曹操至少失去了呂布、陳宮、高順等三位頂尖人才,等于是大大減弱了曹操的實力。這對劉備而言,是最好的結果。整個事件,劉備才是大贏家,而曹操被劉備誘導了。三國人物中的曹操和劉備,因為評書、戲劇的緣故,通常會讓大家覺得,曹操是一個奸詐、陰狠、無情的小人,是一個十足的大奸臣。而劉備寬厚、平和,對人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乃是一位以德服人的兄弟或長者,是一位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的大忠臣。

如果真的這么認為,那就跟兩人實際的歷史形象相悖了。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其腹黑程度比曹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劉備相比曹操,已經達到了腹黑的最高境界。劉備的腹黑,如果不去仔細琢磨,根本很難看出來。劉備隱藏的太深了。

曹操相對而言,是更加的胸懷寬廣而坦蕩。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讓人誤解了千百年,但曹操的真實意思是“我對不起別人,難道就沒人對不起我嗎?”曹操對于是非對錯,還是很清楚的。只是因為特殊時期,過于謹慎,徒增了誤解與無奈,犯下了大錯,誤殺了呂伯奢一家。這句話,正好顯示了曹操非常自責的心情,實非一個完全殘酷無情之人。

曹操也是真正擁有以天下為己任抱負之人。他在《述志令》中言:“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事實上,也只有曹操做到了。如果將獻帝交到劉備手中,恐怕獻帝危矣。劉備完全可以憑借漢室宗親的身份繼承大統,但憑劉備的實力,又不足以震懾諸侯,那時候,恐怕天下會更亂。

曹操還是三國時期,真正廣納賢才,不計前嫌之人。曹操在《短歌行》中有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边@是曹操發(fā)自內心深處的,對人才的渴望呀。曹操甚至對于反復無常,跟自己有“殺子亡侄損將”大仇的張繡都能收為己用,并用之不疑。正因為此,曹操手下才聚集了一大批的能臣良將。

曹操連張繡都能容忍,更不要說呂布這類勇冠天下,頭腦卻相對簡單的猛將了。呂布因為不聽陳宮之言,導致大敗。而張繡卻能聽從賈詡的計策,多次贏了曹操。很明顯,曹操控制呂布,要比控制張繡更容易。那曹操為什么不收降了呂布呢?而且得了呂布,陳宮、高順很有可能跟著就投降了,一舉多得呀,豈不美哉?

但是,劉備不會讓這一切發(fā)生的。因為《三國志》中清清楚楚記錄下了整個事件的過程。

白門樓一役,呂布投降,被押到了曹操面前。呂布說綁的太緊了,松一松。曹操答復說,綁老虎不能不緊。呂布就向曹操說,他今天戰(zhàn)敗了,服氣了,希望能夠投靠曹操,帶領騎兵為曹操打天下。

接下來的事情,看看《三國志》原文怎么說的:“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

真相大白于天下了,劃重點,曹操沒問劉備,是劉備主動進言的;是劉備主動進言的,曹操沒問劉備。

劉備的可怕之處就在這里,表面可以裝出柔弱無助,哭起來梨花帶雨的,甚至可以伸出長手臂,把劉禪放到地上,名曰摜,用以收買人心。但是關鍵時刻,劉備對于何去何從,盤算的非常清楚,該出手時,就出手,毫不留情。這才使得呂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

善于識人的伯樂郭嘉,早就一眼看穿了劉備。劉備投曹之后,郭嘉對曹操說:“備有英雄志,今不早圖,后必為患”,建議曹操趁早殺了劉備。

而郭嘉參與了攻打呂布的整個徐州之戰(zhàn),原本呂布堅守,曹軍士卒疲倦,曹操都要退兵了,可是郭嘉卻勸說曹操,趕快乘勝加緊攻擊,必能取勝。呂布在郭嘉眼中,就是一個毫無大志,“威力不及項籍”的猛夫而已,降之可御,即使再叛也無足掛齒。如果曹操真的跟郭嘉商議過怎么處置呂布,那么郭嘉應該會建議曹操收了呂布,而曹操在呂布愿意投降時,也不會面露疑色了。

4

作為一個高智商的人才,這難道不是郭嘉讓曹操問劉備的嗎?

呂布:我和丞相一起,天下定為我所定。曹操:玄德公怎么看。劉備:君不見董卓與丁建陽呼?呂布卒。先記住一句話,忠誠是所有領導者最看重的最基礎品質,三國時代忠誠是個極其稀缺的東西。帝王留下的人首先是對自己沒有威脅,此外會給自己帶來好處——利益或者名聲。“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阿瞞說這句話時認真的!是認真的!是認真的!重要的話說三遍。曹阿瞞一生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何為把危險扼殺在萌芽中——寧可錯殺不可錯放過。逃亡的途中,呂伯奢一家本來要殺豬款待曹操,因曹操疑心以為要把自己捆起來殺了,不分青紅皂白,立刻殺了呂伯奢一家。曹操作為一個太監(jiān)的養(yǎng)子的兒子,家境雖然殷實,但是身份總是會被人詬病。這也讓曹操疑心病極其重。曹操的這句名言,翻譯過來就是:我可以不忠誠,但是你們得對我忠誠。我們看看曹操身邊的重要將領:曹仁、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彰、曹休,都是自己的本家;李典、樂進、于禁、徐晃都是跟著自己起家的;至于張遼、張頜等人投降的將領,等到這群老將老去,也就是經過了忠誠的考驗之后,才獲得重用的。年輕時候的曹操,經歷了從東漢昏暗的年代到各地軍閥混戰(zhàn)的時代。見證了太多的陰謀詭計,見證了太多的翻臉不認人,所以曹操才會有如此重的疑心病,否則他有一百個腦袋也被砍光了。曹操問劉備這就是帝王心術,曹操在攻伐呂布的時候,恐怕早就在大帳里何郭嘉不止一次討論過如何處置呂布的問題了,在還未攻破徐州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殺呂布了。曹操問劉備,其實是看劉備是不是對自己有什么“不軌”——哪怕是想法。曹操、劉備、孫權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忠誠。一個對自己不忠誠但是有才能的將領,只能在不得已的時候才能用一下。曹操為啥喜歡關二爺,不僅僅是因為能力,更重要的是關二爺忠義;劉備窮的都只剩下褲衩了,不知死活,關二爺還能始終不變心;還有當陽長坂坡的趙云,不僅僅是能力,八十萬軍隊,換做別人,早投降逃跑了;但是趙云能夠不顧生死,單槍匹馬抱著阿斗在曹軍中來回沖殺。這不僅僅是能力,還代表著一個人是否靠譜——是不是忠義;曹操看重的就是這個,對既有能力,又十分忠義的人投資,是最大的回報。曹操懂得——對人才的投資獲得的回報是最大的。比如關羽,解白馬之圍,直接讓自己的軍心大振,讓敵方膽寒。在三國里,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這句話看似沒毛病,但是卻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忠誠。今天你的良臣,明天可能提著刀來砍你。所以,對于呂布這樣一個先為了財寶殺了干爹丁原,而后為了美女殺了干爹董卓,???認了王允做干爹,徐州劉備收留了呂布,呂布反而奪取了劉備的徐州,呂布身上最致命的缺點就是——這人沒有忠義。上一秒他還叫你干爹,下一秒就可能拿著大方天畫戟逼著你叫爺爺。曹阿瞞這樣一個疑心如此重的人,怎么可能會收容一個毫無忠義的呂布?殺不殺呂布,曹操心中早有定奪,如果這種事情他還要問別人,那么曹操活不過兩集,別說征呂布了,恐怕征呂布的時候墳頭草都已經五尺多高了。所以,你明白了吧!三國里為何總是喜歡花大力氣勸降那些不怕死的人,因為這類人靠譜忠誠。比如,曹操破徐州后,張遼不怕死,曹操留下了他。劉備入西川,也是勸降了一堆反對他,不投降他的人。尤其是黃權,不但勸降,還委以重任。

最后講一個故事:一個人養(yǎng)了兩個寵物,一個鸚鵡,一個藏獒,一天這個人出差,讓他弟弟照顧家,對他弟弟說:藏獒隨便逗。鸚鵡不要逗。過了幾天,藏獒怎么逗都可以。于是弟弟就想逗逗鸚鵡,剛逗了一下鸚鵡。只聽見鸚鵡對藏獒說:咬他。藏獒上去把弟弟咬了。主人回來后,帶了只八哥,一看弟弟被咬了,就知道弟弟逗鸚鵡了,二話不說,直接把鸚鵡抓住剁了。

又過了幾天,主人又出去了;讓爸爸替他看家。給爸爸說:藏獒隨便逗,八哥不要逗。爸爸呆了幾天,老是逗藏獒覺得沒趣,于是就逗八哥。結果,爸爸不管怎么逗八哥,八哥就是不開口。主人回來了一看,爸爸在逗八哥,八哥一直說:主人吉祥。主人很欣慰,給八哥價了好的食糧。

后來,藏獒問八哥:你為何不開口。八哥說:因為我看到了鸚鵡的下場。

所以,不要得罪能調動資源的人,他會干死你;盡管你能調動資源,你干死了關鍵的人,你也會死。

現在,劉備的位置就是那個八哥。

5

呂布是被自己手下大將宋憲和魏續(xù)用繩纏索綁著送給曹操的,當他在白門樓上看到曹操準備斬昔日恩人陳宮時,不由的心里就著急了,于是乘曹操下樓送陳宮之機,對旁邊的劉備說:“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fā)一言而相寬乎?劉備禮節(jié)上的點點頭,呂布心里燃起了生的希望。這時曹走上樓來,呂布心想:“劉備已經答應為我求情了,我自己再爭取一下,這樣2比1,活的機率就大大增加了!庇谑撬麑Σ懿俅舐曊f:“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辈懿僖粫r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回頭問劉備:“何如?”劉備答道:“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此話一出,氣的呂布翻白眼,也下定了曹操處死呂布的決心。

題目問:“身旁明明站著郭嘉,為何偏要問劉備呢?”那是因為劉備和曹操在政治上地位是相等的,在十八路諸侯反董卓時,劉備和曹操都是十八路諸侯之一,現在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弊苑鉃樨┫,但劉備也已認祖歸宗為劉皇叔了,曹操要保的漢皇室,也包括劉備在內,所以,無論出于商量、禮節(jié)、還是尊重,曹操問劉備都是正常的。至于郭嘉,只是曹操手下的一個謀士,在殺不殺呂布這事上,他們內部早已經商量好了,他們商量的結果肯定是要殺呂布的,如果當時劉備說不殺,那也許郭嘉會出來說話,現在劉備也說要殺,那郭嘉就沒有發(fā)言的必要了。

謝謝閱讀

6

因為劉備和呂布打交道的時間長,曹操想證實一下。郭嘉可能早說過:丞相要征袁紹,先了卻心中一件大事,呂布不除終為大患。曹操心中有數,只是找找劉備證明一下。

7

方圓論壇觀點!

先聲明一下。這個問題我就按小說《三國演義》里面的情況來給大家分析一下。之前有好多朋友給我私信要我以后再寫關于三國方面的歷史,不要講正史。因為他們三國的歷史都是通過《三國演義》獲取的。寫正史他們有點懵。那我就滿足大家的要求。

小說《三國演義》有一章叫做“白門樓呂布殞命”講的就是曹操攻打呂布的下邳城,最終呂布這頭猛虎由于被部下出賣最后被曹操所擒。呂布被擒之后骨子里存在的懦弱又開始發(fā)作,他不斷的請求曹操饒命。并且對曹操說,我是天下無敵的猛將,曹公你只要能得到我,我?guī)湍蛱煜,您又何愁天下不平。曹操愛才是出了名的,所以曹操露出了心動的表情。于是他就問身邊的劉備,曹操這么做的原因有三。

一、曹操在試探劉備。雖然劉備一事無成,而且這個時候還在依附曹操。但是曹操一直都沒有對劉備放松警惕,他既想用劉備又怕劉備懷有異心。所以曹操就用呂布來試探劉備,在曹操心里呂布是必死無疑的。因為呂布的品行實在是太壞了,三姓家奴,投靠一個人害死一個人。曹操可不會把這么個炸彈放在身邊。而呂布的平行劉備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劉備敢勸曹操收降呂布。那劉備就很有可能會陪著呂布一起死了。但機智如劉備輕易的躲過了這一劫。

二、為了給劉備潑污水。雖然呂布占過劉備的便宜。但也救過劉備的命。當年呂布轅門射戟退紀靈可是救了劉備的性命。而劉備一向以仁義之名行走于諸侯之間。曹操要殺對劉備有恩的呂布。如果劉備敢替呂布求情。那么曹操會直接連劉備都處理掉,顯然劉備就是居心叵測。但如果劉備識破了曹操的計謀不替呂布求情。那么劉備在天下間也會名譽受損。畢竟他眼看著有恩于他的呂布被殺而無動于衷,這對于向來仁義的劉備顯然是一個污點。

三、為了收張遼高順等將之心。雖然呂布在曹操心里已經判了死刑。但是呂布麾下的將領曹操還是很感興趣的。曹操既想殺呂布,又怕寒了呂布麾下將領的心不好收服。所以就把這個燙手山芋拋給劉備。借劉備之手殺呂布。還正好試探劉備,簡直一舉兩得。

劉備也是個腹黑男。再加上劉備的第一塊基業(yè)徐州就是被呂布奪去的。別管劉備猜沒猜到曹操的用意。但是劉備絕不介意給呂布順手一擊。而且劉備也是心懷大志,他也怕萬一曹操收服了呂布之后更加的強大。所以劉備對曹操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乎”。什么叫殺人誅心!劉備這一句話比千百句詆毀呂布的話都管用!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fā)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8

呂布敗在了曹操手里后,曹操抓住了他想要收為己用,猶豫了很長時間,最后還是殺了他。在殺他之前曹操專門詢問了劉備的意見,卻沒有問一下身邊的謀士郭嘉。這是為什么呢?聽筆者跟您娓娓道來!

在曹操詢問劉備之前,曹操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非常的重視人才,對于呂布這樣的猛將,他心里確實是有點心動的。可惜的是呂布背叛了太多人,如果哪一天有人給他足夠的好處,他肯定還會背叛自己的。曹操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決定殺了呂布。憑借曹操多疑的性格,他是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所以劉備的回答其實并不能真正決定呂布的生死。

曹操心里早就給呂布判下了死刑,卻表現出一副非常重視人才,不忍心殺了呂布的樣子。這樣人們就會認為曹操是非常寬厚的,面對呂布這種人都愿意接受。這樣就會給曹操帶來更好的名聲,很多有才能的人就會來投靠他了。再說呂布手下還有好幾個大將,如果殺了呂布,呂布手下的幾個猛將肯定會非常惱恨他。曹操就不能把他們收服了,他考慮的是如何得到更多的人才。

還有一個原因這樣就是可以破壞劉備的名聲,為什么這樣說呢?劉備和呂布之間也有很多說不清的糾葛。呂布曾經奪走了劉備的地盤,這件事情讓劉備非常惱怒,但呂布也救過劉備的性命。當時劉備得罪了袁術,被袁術視為眼中釘,派大軍攻打劉備,想要盡快除掉劉備這個后患,后來呂布轅門射戟救下了劉備。

有了這一層關系,劉備怎么答復曹操都不好,如果不殺掉呂布的話,曹操可能會懷疑劉備不是真心投靠自己,劉備的野心也會就此暴露,劉備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如果建議殺掉劉備,那劉備的名聲就會受損,以后就沒有人愿意去投靠他了。

這是曹操一定要問劉備的原因,至于為什么不問郭嘉,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郭嘉是曹操手下頂尖的謀士,建安三年劉備歸順曹操的時候,曹操也曾想殺過劉備,當時他詢問了郭嘉的意見,郭嘉以劉備負有英雄之名,殺了會讓天下英雄寒心為理由阻止了曹操殺劉備。這次擊敗呂布,郭嘉也是功不可沒,這樣的謀士曹操是不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詢問他的意見的,就算要問,也是之前私下詢問過了。如果郭嘉真的在曹操要殺呂布的時候出言阻止,還說出來一番道理,這個時候難受的就該是曹操自己了。

這也就是曹操為什么抓了呂布之后,不問自己身邊的謀士郭嘉,而是去問劉備的原因。曹操順手給劉備挖了個坑,怎么會回頭再給自己挖一個?

9

謝邀!白樓門處死呂布前曹操不問身邊的郭嘉怎么處理,卻問一旁的劉備如何處置呂布,這個問題,反映了曹操一方面把劉備當客人、當哥們看待,表示客氣和高看,也表示自己和劉備一起共事的真心和誠意,如果在處理呂布這件事上問辦法于郭嘉而不問劉備,會讓劉備感到曹操瞧不起自己,沒有拿他當朋友和自己人,曹操可能出于這個考慮,才在處理呂布這件事情上問辦法于劉備而沒有問郭嘉。

另一個方面,曹操高看、客氣是假,他也壓根就把劉備沒有當作自己人,而把劉備看成是將來的對手和敵人,他向劉備詢問辦法是假,借機顯擺、威懾劉備是真,我認為這才是曹操的真正意圖,曹操是想借這件事情告訴劉備,呂布多厲害,在我手中不過是一個俘虜,你劉備再厲害,也不過如此,他沒有想到,由于他的忘乎所以,不知不覺卻中了劉備一石二鳥之計,劉備既趁機借曹操之手殺了呂布,又為將來自己與曹操爭奪天下除掉了一個勁敵。

曹操對劉備的提防在煮酒論英雄中可見一斑,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作為胸懷天下的曹操,不可能真正把劉備當作朋友,他時刻心里惦記和洞察著劉備,沒想到劉備不愧是曹操心中的英雄,和他相比技高一籌,一句不輕不重的"君不見董卓、丁建陽乎"就要了呂布的命,而且還是借他的手。謝謝!




10

是否處死呂布,郭嘉與曹操應該提前溝通過,曹操心中已有定數。他征詢劉備的意見,明著是給足劉備的面子,實則暗含三重意思。

一:如果劉備為呂布說好話,讓自己免其一死。那就證明劉備并非真心投奔自己,他還有野心。欲在將來,與呂布合力對付自己。因為呂布雖奪了劉備的徐州,然對他對劉備有轅門射戟的救命之恩,倆人并未情斷義絕。所以,今天只要劉備開口為呂布求情,那就把他倆一塊收拾,永絕后患。

二:如果劉備建議殺掉呂布,這才最合情理,最合曹操的心意。像呂布這種見利忘義、反復無常的小人,天地所不容。劉備想讓自己殺呂布,一是欲報奪徐州之仇,二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說明劉備投奔自己并無二心。

三:殺呂布的黑鍋必須讓劉備背上,這樣不僅能抹黑劉備寬厚仁義的形象,而且很容易給人一種假象:殺呂布是劉備提議的,并非他曹操的初衷。由此,呂布的手下必怨恨劉備,而自己則可落個惜才愛才的美名。

曹操不愧為梟雄,這次征詢劉備的意見可謂一箭三雕,不僅探視了劉備投奔自己真?zhèn),更借此籠絡了呂布手下將士的心。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