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是東亞的母文化,東亞的所有國家都受到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日本,日本保留了許多中國文化元素。更不用說,在中國已經(jīng)失去的某些文化元素在日本得到了新生,并成為日本文化的象征。。。今天看看您應(yīng)該了解的四個日本文化起源知識!
1.茶道
茶道(CAHDO),其實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日本自古以來,稱之為「茶之湯」(CHANOYU),而喝茶的敘會則稱為 「茶會」(CHAKAI)。
中日素來都有“以茶會友”的傳統(tǒng),茶道是由遣派往中國的日本僧侶,在中國的唐朝把佛教和茶一起帶回日本的。公元八零五年,傳教大師自唐歸日,帶茶種播於比叡山麓,翌年著名的弘法大師亦扔攜回茶種由行腳僧遍傳金國。
后來,由于平安時代的結(jié)束,在袁平氏族的混亂世界中,吃茶曾經(jīng)一度平息,直到和尚榮熙在公元1191年將茶樹從中國移植到九州,茶會再次興起。宇治今天仍然在。日本茶中心。后來榮熙寫了《喫茶養(yǎng)生記》一書,推崇茶為壽靈丹。
2.抹茶
日本的抹茶享譽世界,中國宋朝時,日本留學(xué)僧榮西將茶種、制茶法、及飲茶藝術(shù)帶回日本,以他主持的建仁寺為基地宣揚喝茶的益處,晚年著有「喫茶養(yǎng)生記」一書,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礎(chǔ)。
榮西在日本不只被尊為茶袒,還是日本禪宗臨濟派的開山祖師,位於京都的建仁弄至今仍是日本有名約寺廟之一。日本敬茶禮儀成熟於豐臣秀吉將軍統(tǒng)一日本之後,時當(dāng)中國的明朝,有名的茶師千利休就是豐臣秀吉的首席茶道老師。從中國宋朝傳入日本,成熟於豐臣秀吉時代的敬茶禮儀是以茶筅在碗內(nèi)打綠末茶的方式,在日本稱為「抹茶道」,至今仍是日本茶道的代表。
但就在中國明朝時代,中國的茶道演變成了用壺沖泡葉形茶的方式,這敬茶禮儀方式也傳入了日本,逐漸形成了日本以壺泡綠茶的新興敬茶禮儀,在日本稱為「煎敬茶禮儀」。抹敬茶禮儀至今仍繼續(xù)沿用綠末茶,煎敬茶禮儀至今雖仍似泡綠茶為主,但逐漸加入了烏龍茶與紅茶。中國式的茶道(以小壺小杯泡烏龍茶的方式)在日本也逐漸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