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襄陽城破,郭靖和黃蓉是怎么死的呢?

小哥開一下腦洞,續(xù)寫一篇,歡迎大家品鑒!

(接上篇問答文章內(nèi)容。

上一篇文章講到黃蓉見城外的郭靖等人形勢危機,開襄陽城西門從里面帶人殺出,亂了蒙古軍陣腳,兩相呼應(yīng),大敗蒙古軍隊,那么,郭靖能不能成功率領(lǐng)大家進城呢?

小哥繼續(xù)吹!

入城

話說郭靖等人遙遙看見黃蓉等在蒙古軍后方廝殺,頓時精神一振,大家奮力向前,郭靖內(nèi)力深厚,快速殺入蒙古軍陣中,施展降龍十八掌左沖右突,一時間死傷無數(shù),蒙古鐵弓手再也無法發(fā)揮功效,紛紛策馬亂奔,一時間蒙古軍大亂,郭靖在前開路,眾武林高手隨后呼應(yīng),一起往黃蓉所帶領(lǐng)的人馬處回合。

但是蒙古人畢竟征戰(zhàn)四方,以驍勇著稱于世,待得郭靖黃蓉會和之后,這些蒙古軍迅速調(diào)整隊形,將這些江湖高手又團團圍困了起來,縱然郭靖神勇無比,但蒙古軍士實在太多,因此他雖然百方照顧,但仍是鞭長莫及,仍有部分江湖高手喪生,而蒙古軍號角長鳴,調(diào)兵遣將,陣法分明,讓眾人突圍的難度更加加重,形勢更加危機。

就在郭靖心焦如焚的時候,只聽見襄陽城上鼓聲大響,襄陽城西門大開,一隊宋軍將士殺了出來,為首的正是襄陽城守將呂文煥手下的第一高手常威,此人身高馬大,頗有一些拳腳功夫。

如此一來,戰(zhàn)場形勢又發(fā)生了逆轉(zhuǎn),宋軍將士雖然都是沒有什么武功的平常士兵,但是勝在人多,這樣一沖突,場上形式登時大轉(zhuǎn),蒙古軍縱然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強兵,但是也經(jīng)不住戰(zhàn)場如此多的變數(shù),況守護襄陽城的宋軍將士因多次和蒙古軍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作戰(zhàn)勇猛,比之蒙古軍也不差多少,所以郭靖等人迅速來到城西門,守城將士打開城門,眾將士魚貫而入,郭靖斷后,待得眾人都進入城門,郭靖且戰(zhàn)且退,到得城門,見城門外再無宋人,也不再顧忌,降龍十八掌大開大合,瞬間便擊殺了幾十名驍勇的蒙古士兵。

襄陽軍和蒙古人交戰(zhàn)多年,蒙古人都知道郭靖的勇猛,大家都是血肉之軀,誰又是不怕死的人呢?因此大家躊躇不前,雖然大聲呼喝,就是無人敢上來挑戰(zhàn)郭靖。

“嗚嗚嗚”“嗚嗚嗚”,伴隨著長長的號角聲,蒙古軍居然退兵了,城上宋軍見此情況,吶喊聲雷動,郭靖大踏步走入城門,早有黃蓉等在里面等待,大家交談了幾句,常威靠近郭靖,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后,郭靖就轉(zhuǎn)身和眾江湖人士打了個招呼,對黃蓉說呂文煥有事商議,就隨常威往將軍府去了。

《元史·亦思馬因傳》:“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炮于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fā),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

根據(jù)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看出來,在蒙古軍久圍襄陽城不能破的時候,蒙古軍調(diào)集回回炮來到襄陽城,置于東南角,最終摧毀了襄陽城。

計議

郭靖快步來到將軍府,呂文煥早已端坐于正堂,兩人經(jīng)過多年交往,彼此早以深知,此前呂文煥膽小如鼠,但是眼見了郭靖率領(lǐng)江湖人士多次擊殺蒙古軍,呂文煥被這些江湖豪杰所觸動,性格也變的剛毅起來。

“郭大俠,據(jù)探子報,蒙古人要大規(guī)模攻城了,這次忽必烈可汗親自督戰(zhàn),他調(diào)集多方軍隊,志在必得,郭大俠,這次咱們只怕是守不住了!眳挝臒ㄐ那榈吐洌瑹o奈的說道。

“呂將軍,蒙古人雖然勇猛,但我宋軍將士也不懼他,何況我襄陽城城厚石堅,他蒙古人要攻破我們,也沒有那么容易,如今城內(nèi)人上下一心,只要我們再堅守數(shù)日,相信朝廷會派人救援的!惫干钪@只是安慰自己的話,朝廷昏暈,要是他們想要救援襄陽,早就救了,如今襄陽城被困數(shù)年,也不見朝廷救援一二。

“郭大俠,你有所不為,現(xiàn)如今我們城內(nèi)最缺的,不是守城將士,而是糧食啊,再者,聽聞蒙古人此次調(diào)集西征人馬,其中就有一個善于使炮的人,我襄陽城雖堅固,但是只怕蒙古人炮火強盛啊”呂文煥說到此處,神情頗為絕望。

“呂將軍,既然蒙古韃子此次全力而來,那我們也當全力以赴,所有守城器物當全力施展!惫腹麤Q的說道。

“嗯”,呂文煥沉重的應(yīng)了一聲,兩人都知道城內(nèi)的情況,也都抱了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

郭靖告別呂文煥回家不久,就接到消息,全城動員,準備守城事宜,襄陽城經(jīng)年被圍,投石奇缺,襄陽城街道上鋪路的巨石都被用盡,大宋武士賴以殺敵的強弩鐵箭也所剩不多,因此襄陽城不單單缺糧食,是什么都缺。

此刻的襄陽城,猶如懸崖邊的石子,仿佛一絲輕風(fēng)就足以將它推入萬丈懸崖。




圍城

1259年,忽必烈親征中原,圍攻襄陽城。

忽必烈此前一直在西征,他久聞襄陽城易守難攻,當年蒙哥汗更是在襄陽城大戰(zhàn)中殞命,所以他在安排好西征軍軍務(wù)后,調(diào)集軍隊,前來襄陽城一探究竟,誓要攻破襄陽城,而此次調(diào)集的軍隊里面,有伊爾汗國的阿拉伯、波斯軍隊,有欽察汗國的阿速軍、羅斯軍以及歐洲的騎士,同時還有察合臺汗國的突厥、花拉子模軍團。

最為關(guān)鍵的,忽必烈?guī)砹嘶鼗嘏,這種西征軍攻城掠地,攻無不克的利器。

是年九月,忽必烈大軍抵達襄陽城,開始了大規(guī)模圍城之戰(zhàn)。

蒙古軍選取襄陽城城墻較為低矮的東南角,安置回回炮,大肆破壞城墻,宋軍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機械所震撼,呂文煥和郭靖計議,回回炮威力巨大,如此攻打幾日,蒙古人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夠破壞襄陽城城墻,依蒙古人的行徑,必然會屠城,一念至此,兩人心里更是憂急,商議再三,郭靖決定帶人出城,損壞蒙古人回回炮,以期能讓破城之日晚晚點,畢竟全城百姓眾多。



蒙古床弩

當夜丑時,郭靖從軍中挑選身強體壯的軍士,和江湖高手共兩百多人,常威率5000士兵策應(yīng),大家吃了一頓飽飯,開城門,殺向蒙古人的回回炮。

忽必烈不愧一世梟雄,他將回回炮安置在襄陽城東南方位,一方面是此處城墻較低,但是實際原因是此地開闊,便于蒙古騎兵奔馳,同時他在東城門和南城門安置重兵,一旦有人破壞回回炮,則兩軍人馬迅速匯集,定讓來人命喪黃泉。

郭靖等人迅速殺向回回炮,守護回回炮的蒙古軍見到宋軍殺來,立馬調(diào)集弓箭手進行猛烈的射擊,郭靖等人被阻,至此當口,蒙古軍東、南兩個大營的將士迅速集結(jié),但他們只是遠遠的圍著,只以弓箭攢射,騎兵并不進攻。

郭靖黃蓉多次突圍,但是守護回回炮的弓箭手都是忽必烈親自挑選的善射之人,威力不可小噓,郭靖等人被密集如雨的弓箭一步步逼退,死傷無數(shù),待眾人退至城墻下面,蒙古人忽然停止了射擊,整個蒙古軍團瞬間安靜了下來,戰(zhàn)場上除了宋軍傷殘士兵的呻吟外,再沒有其他聲音,郭靖放眼望去,活下來的人,已經(jīng)不足五百,他仗著內(nèi)功深厚,還未受傷,但是剛才為了盡可能多的遮擋射來的弓箭,保護那些武功低微的人,內(nèi)力消耗很大,黃蓉緊緊跟在郭靖的后面,一根特制的竹棒漫天飛舞,打落弓箭無數(shù),但她內(nèi)功遠不如郭靖,此刻也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而其他人,除了幾位功夫高的,大多都或多或少受了傷。

城墻上的人早已放下繩索,準備拉下面的人上去,但是因為受傷人傷勢嚴重,因此半天也沒拉上去幾人。

“嗡”“嗡嗡”“嗡嗡嗡”,伴隨著沉重的號聲,只見圍在郭靖等人面前的大軍分三處裂開,三條分開的通道呈三個相等距離的方位,通道盡處,是一臺臺弩車。

弩車也是蒙古人西征的重要武器,面對西方重騎士軍團,蒙古軍多以此弩車將其陣形大亂并破之,弩箭為特質(zhì)鐵箭,箭柄長一丈有余,射程足有1500步之遠。

而郭靖等人距弩車的距離,不過五百多步。

“嗡”……“嗡”……“嗡”,三聲長號響畢,郭靖只聽前面咔的一聲,一只狀若長槍的物件直接迎面破風(fēng)飛來,其勢快若奔雷,郭靖渾身內(nèi)功迅速游走,在電花火石只見,一手攥住飛來的弓箭箭頭,但此弓箭去勢甚猛,郭靖的身體止不住后退了三步方才停下,而剛剛一擊,也讓他內(nèi)功稍一停滯,此刻氣血翻涌,眾人見郭靖尚且如此,心下更是大驚,因為在他們眼里,郭靖真如神人一般,那想敵人的箭駑如此厲害。

就在眾人心驚不已的時候,遠處傳來了“咔”“咔”“咔”的聲音,只聽蒙古軍四個通道咔咔聲此起彼伏。

隨之而來的,是和剛才一般大小的漫天弩箭,城下的宋軍立刻被射殺無數(shù),而郭靖為了庇護黃蓉,胳膊也中了一箭,幸好他有左右互搏術(shù),尚且可以憑借另一只手勉強撥去射來的弓箭。一呼一息后,弩箭停,郭靖向后面一掃,此刻還活著的,不過十幾人而已,并且大家都受傷極重,大部分被弩箭射穿了胳膊或者大腿,慘不忍睹,城墻上面的軍士見此情景,早就急紅了眼,扯動弓弦,奮力遠射,奈何距離蒙古軍距離實在太遠,射殺過去也不過是浪費弓箭罷了。



戰(zhàn)死沙場

郭靖和黃蓉見此,兩人心靈相通,郭靖在前,手握一只弩箭,黃蓉在后面,緊緊的抱著郭靖,他們都知道,今天生還無望,回想鎮(zhèn)守襄陽數(shù)十年,兩人問心無愧。

“蓉兒,你怪我嗎?”郭靖問黃蓉,他的另一只胳膊雖然點了穴道止血,但是依然血流不止,蒙古軍床弩威力實在太大了,遠非肉體凡胎可能抗衡。

“靖哥哥,你說的那里的話,我?guī)讜r怪過你?只不過我有點想芙兒、襄兒和破虜!秉S蓉緊緊抱著郭靖,聲音哽咽著說到。

“我也想他們,這幾年忙于軍務(wù),都沒有好好教導(dǎo)他們,蓉兒,我是不是做的很差!惫缸载(zé)的說道。

“不,靖哥哥,你做的很好,你告訴他們,何為忠君愛國,何為民族大義,何為家國天下。”黃蓉急切說到。

“唉,皇帝昏暈,奸臣當?shù),我的名字是郭靖,我的祖上和楊康的祖上是世交,父輩為我們兩個取這樣的名字,就是要激勵我們勿忘靖康之恥,所以我鎮(zhèn)守襄陽城,雖然能力有限,但鞠躬盡瘁,我活著,決不讓韃子踏進襄陽城一步,絕不丟失襄陽城一塊土地!惫竸C然說到。

“好好好,靖哥哥說的好,國之疆土,寸土必爭。”黃蓉被郭靖的言語感動,一連說了三個好。

“嗡”……“嗡”……“嗡”……三聲低沉的號角響起,黃蓉知道號角終會響起,但是,這也來的太快了,她又加一份力緊緊抱了郭靖,偷眼看她的靖哥哥,此刻郭靖雖然滿臉鮮血,但是在黃蓉的心中,郭靖依然那么帥氣。

咔……咔咔……啦啦啦咔咔,伴隨著這催命的聲音,又一輪弩箭破空而至,郭靖還想奮力撥掉飛來的弩箭,奈何氣力不繼。

“靖哥哥,我愛你”,黃蓉大聲喊完這句話,一只弩箭直射郭靖胸口,瞬間洞穿郭靖和黃蓉的身體,弩箭去勢不消,觸及城墻,尚且入墻數(shù)寸。

郭靖還未倒下,三個方向的弩箭卻不留情,瞬間又飛來數(shù)枝,他們?nèi)缗趶椧话銕е更S蓉的身體向城墻飛去,一個呼吸過后,弩箭停,天地間一篇寂靜,世間萬物仿佛都死去了一般。

一代大俠郭靖,就此隕落,黃蓉死死抱著郭靖的尸體,兩個人一起被弩箭撕扯的血肉模糊,不分彼此。

過了良久,蒙古軍自行撤退,而城墻上的士兵,早已哭的天昏地暗,城中百姓更是悲痛欲絕。



城破

三日后,呂文煥率領(lǐng)城中武將,開城門投降。

原來郭靖等人戰(zhàn)死的第二天,忽必烈先是親自下令,收斂了郭靖夫婦的遺體,并選襄陽城風(fēng)水寶地,厚望了郭靖夫婦。隨后又給襄陽城守將呂文煥射了一份書信,信中言明,他非常敬佩郭靖和呂文煥等襄陽城守城將士的大義,因此決定,給襄陽城三天時間,要么開門投降,呂文煥攜手下忠心為蒙古軍效力,東去征服宋國朝堂,要么三日后攻城,城破之日,即是屠城之時。

呂文煥兩日夜不眠不休,和眾將商議,想那忽必烈身為蒙古大汗,當不會食言,最終決定投降,以求全城百姓安危。

最終忽必烈踐行諾言,沒有屠殺襄陽城百姓,而呂文煥感念忽必烈仁義,又痛恨大宋朝廷腐敗,自己多次求救都不援助自己,因此死心塌地的為忽必烈效力,一路東下,勸降了沿途多座城池,但呂文煥畢竟是賣國者,他總是想起郭靖大俠過往的事情,終日羞愧難當,悶悶不樂,最終郁郁而亡。

(備注:關(guān)于郭靖是怎么死的這個問題,我總共寫了兩篇文章,這是第二篇,有興趣的可以在問答文章里面找一下上一篇文章。)

謝謝大家!

最佳貢獻者
2

郭靖這個人,是不怕死的。他是金庸筆下,最完美的人格類型,叫做大智若愚。

他長在蒙古,但卻繼承了他爹郭嘯天的血統(tǒng)和脾性。他骨子里,不是個俠客,也缺乏一個俠客所應(yīng)有的灑脫。

俠客亡在江湖,將軍死于沙場,這是最好的歸宿。

無論成敗,只有死得其所。一個快意恩仇,任性,一個轟轟烈烈,血性。死就死了,都不丟人。

俠者不失其骨,志者不失其節(jié),誠然快哉。



對于郭靖這樣的人,早已脫離俠客的標簽,江湖上已沒他什么事了,只剩下射雕的傳說。他是仁人志士,一位出色的將軍統(tǒng)帥,他最好的歸屬,就是戰(zhàn)死沙場。

英雄遲暮,無用武之地,那份晚景凄涼,是多么的落寞啊。

黃蓉,則一直都是個俠客。她眼里,更多的只有一個人,就是郭靖。為了愛,她犧牲了自己的世界,放棄了做一個瀟灑的江湖俠客,選擇了同生共死。

她的一生,都給了郭靖,也就交付給了襄陽城。

她嫁給了郭靖,也就嫁給了襄陽城!

所以,郭靖死守襄陽,她就死守襄陽,城破身死就是歸路,才方得自由。

郭靖黃蓉一門節(jié)烈,身死殉城,郭家斷后,這才是大境界。

~我是三生有畫一書生,第三只眼讀金庸,第六感彈武俠,喜歡就關(guān)注哦~

話題預(yù)告: 小龍女被尹志平強奸了,為什么還要跟著他跑?

往期精彩: 郭襄給了穆念慈一句評語,雷到了黃蓉:“她是沒有法子啊!

3

在《神雕俠侶》中金庸先生并沒有交代郭靖和黃蓉之死的細節(jié),只是在《倚天屠龍記》里借滅絕師太之口,說“襄陽城破,他們戰(zhàn)死在襄陽城中”。我們可以根據(jù)郭靖和黃蓉的性格,來推斷他們戰(zhàn)死的一些細節(jié)。

郭靖是個意志堅定的人,他認定的事基本不會放棄,黃蓉雖然聰明,但在大事上絕對聽從于郭靖。

眼看蒙古大軍壓境,襄陽城被攻陷只是遲早的事。他們將楊過的玄鐵重劍找來,重鑄一把刀和劍,里面藏著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jīng)的精要,這就是屠龍寶刀和倚天劍。

他們將屠龍刀傳與郭破虜,本想將倚天劍傳與郭芙,但郭芙見是由楊過的劍所鑄而成,便堅決不要。因此,郭靖夫婦便派人將倚天劍送與郭襄,并告訴她寶刀和寶劍的秘密。

郭靖夫婦力勸郭芙和郭破虜離開襄陽,可他們堅決不肯,要陪著父母一起死守襄陽。蒙古大軍攻破襄陽城后,郭靖使出降龍十八掌與千軍萬馬對抗,無奈蒙古大軍人實在是太多,最后力竭而亡。

黃蓉也是寸步不離郭靖,打狗棒法也無法擊退蒙古大軍,郭芙、郭破虜也毫不退卻。在重重蒙古軍持續(xù)不斷的沖擊之下,他們均死于亂軍之中,屠龍刀也不知去向。

可惜一代大俠,武功高強、內(nèi)力深厚,然而還是斗不過千軍萬馬,最后連尸骨都找不到,更不用說立碑刻字了。等到郭襄聞訊趕到襄陽時,襄陽已面目全非,成為了蒙古軍的天下。

傷心不已的郭襄來到峨眉山,悶悶不樂,天下之大,卻沒有她的容身之處。她便留在了峨眉山中,四十歲是時,突然大徹大悟,剪斷青絲,郭家唯一后人也遠離了俗世和紛爭。

雖然郭靖夫婦死了,但是他們的俠義精神,仍然在江湖中廣為流傳,激勵著江湖義士不斷地與蒙古軍抗爭,仿佛他們一直就活在江湖中一般。

4

不管怎樣推測想象、玄幻意淫,對于郭靖和黃蓉來說,他們最好的結(jié)局都只有戰(zhàn)死襄陽!

求仁得仁,如此而已。

郭靖前有“射雕大俠”的美譽名馳江湖,后有“為國為民”的大德激勵武林,他只能以大俠之身且一定得有見證者的情況下戰(zhàn)死沙場,才是最符合他身份的歸宿。

憑他的武功,在城池破碎時當然能夠遁之千里;憑他的氣運,在國如危卵時當然可以繼續(xù)活著……

然而,蒼天在上!

大概惟有文天祥衣帶里那份氣壯山河的遺書可堪形容: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這——是什么?

是精神!

是氣節(jié)!

是楷模!

是榜樣!

惟其如此,才能激勵反元火種不滅、中華衣冠不滅、復(fù)國復(fù)種之火不滅!后之視此刻也,猶此刻之視昔日也!

很多年前我寫過兩篇《射雕物語》,前段時間又重發(fā)在了頭條號里,兩篇篇末都展現(xiàn)了郭靖的殉國:

城墻上,郭靖卓然而立,千百萬枝箭正對著他。
隨時準備射出。
這時,一把馬刀取弧線劈落。
阿袖凝望著城頭。一抹凄艷絕倫的刀芒,帶出漫天玫瑰花瓣般的紅。
與此同時,萬箭齊發(fā)。
“靖……”
再見了,襄陽。

第二個問題,為啥沒立碑?

射雕三部曲中都提到了郭靖、黃蓉,但截止《倚天屠龍記》結(jié)尾都還是元末明初。

襄陽于元末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才被明軍攻陷,而《倚天》結(jié)尾張無忌攜趙敏隱退約在至正十五年至至正二十年(1355年—1360年)之間。

因為襄陽其實仍屬元朝勢力范圍,至少無人敢為郭靖、黃蓉二人立碑,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從阿青于春秋時代驚鴻一現(xiàn),中間蕭峰退遼帝百萬雄兵自殺身死,到韋小寶歸隱大理的清初,武林人士似乎都沒有為大俠立碑的傳統(tǒng)。畢竟那時候不需要像現(xiàn)在這樣搶占旅游資源,大俠是活在江湖中、活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立碑還是著相了。

5

我覺得他們是自然老死的。

這么好的人,能活到自然死啊!

美好愿望!

6

守襄陽戰(zhàn)死的不是更好!!

《射雕英雄傳》的主角,《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中的關(guān)鍵人物,串著射雕三部曲,郭靖郭大俠一生“為國為民”,被后人廣稱之為“俠之大者”,是后人學(xué)習(xí)的榜樣,一代英雄人物,可惜了最后的結(jié)局,并不是我們想的那么完美,有多少人想著郭大俠能夠攜手妻子退隱江湖,做一對神仙眷侶呢?

金庸老師并沒有明確的描述郭靖夫婦死時候的經(jīng)過,只是通過小說中其他人的口中,說出了他們?yōu)榱耸刈o襄陽城,最后戰(zhàn)死。

永遠都給無數(shù)的讀者留下了許多的想象空間。畢竟沒有說出具體經(jīng)過,崇拜者總是會好奇的自己來構(gòu)思。

郭靖少年成名,一生為國為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俠,蒙古大軍進攻襄陽,郭靖夫婦義不容辭,投入到戰(zhàn)爭中去,再也沒有過過一天安穩(wěn)的日子,從此日夜操勞,多少時候都是在城樓上休息的,連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是在大戰(zhàn)中出生的,仗著自己在江湖中打下的名聲,對江湖上的影響,一大幫的江湖豪俠來幫助郭靖守護襄陽,丐幫弟子,江湖游俠等。在最后一次襄陽大戰(zhàn)中,更是有五絕,以及楊過等人的參與,可以說聲勢浩蕩,這次大戰(zhàn),楊過出盡了風(fēng)頭,最終逼退蒙古大軍,爭取了暫時的安定,但是戰(zhàn)爭還沒結(jié)束,他們只是暫時的退兵,再次卷土重來的時候,卻沒有抵擋住。

我相信郭靖夫婦是死在戰(zhàn)場上的,我覺不相信他們是活著被捕,英雄有英雄的死法,寧死不屈,所以肯定力竭而死,同時縱使本領(lǐng)通天,也無力挽回局面。

所以,他們的死很壯烈。是江湖中的損失,是百姓的損失,同時也是國家的損失。因此,這樣的大俠,他是我們應(yīng)該敬重的,做的事夠英雄,所以我們不必糾結(jié)他們怎么死的過程,更應(yīng)該弘揚他們的精神。

7

肯定是被蒙古兵拿刀砍死的。郭靖黃蓉憑一己之力力抗蒙古幾十年,以是十分不容易。而神雕中明確說朝廷無能,賈似道當權(quán),城破國亡只是遲早的事。而郭靖對此早已心知肚明,當楊過問他襄陽能否守住,郭靖回答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所以當襄陽城破,郭靖必然是力戰(zhàn)不懈,最后內(nèi)力耗盡而死。黃蓉帶領(lǐng)的丐幫傷亡慘眾,黃蓉見大勢已定,為給丐幫留下香火便讓殘存的丐幫弟子逃命,自己嫁夫隨夫,陪郭靖殉難襄陽。

8

根據(jù)“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交代,郭靖夫婦死守襄陽,最終襄陽城被蒙古人攻破,郭靖夫婦及其幼子郭破虜壯烈殉國。

這個結(jié)局是郭靖這個人物性格的必然結(jié)局,郭靖是金庸筆下真正的大俠,一生俠義,為國為民,而南宋朝廷腐朽墮落,在歷史上確實被元朝蒙古人所滅亡,那么郭靖既然一生為國為民死守襄陽,那么他的結(jié)局只有隨著襄陽城殉國。

而黃蓉一生摯愛著靖哥哥,即使她明知南宋敗亡已無可避免,但是她依然選擇了跟隨靖哥哥同生共死,誓與襄陽城共存亡,那么靖哥哥以身殉國,蓉兒自然要生死相隨。

其實金庸先生筆下的郭靖歷史上確有其人,《宋史·忠義傳四·郭靖》中就對這位南宋義士郭靖有過詳細記載:

有郭靖者,高橋土豪巡檢也。吳曦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棄田宅,推老稚,順嘉陵而下。過大安軍,楊震仲計口給粟,境內(nèi)無餒死者。曦盡驅(qū)驚移之民使還,皆不肯行。靖時亦在遣中,至白崖關(guān),告其弟端曰:“吾家世為王民,自金人犯邊,吾兄弟不能以死報國,避難入關(guān),今為曦所逐,吾不忍棄漢衣冠,愿死于此,為趙氏鬼!彼旄敖。

歷史上的這位郭靖就是金庸先生筆下大俠郭靖的人物原型之一,歷史上的郭靖是四川民兵首領(lǐng),因四川主將吳曦叛宋降金,四川軍民不愿淪為異族人統(tǒng)治,千里逃奔南宋,吳曦派兵追趕逃跑的軍民,這位義士郭靖怕被追上抓回去淪為異族統(tǒng)治下的奴隸,于是自投江河而死,這件事被《宋史》記載為義士傳記。

其實郭靖的原型除了這位宋朝義士郭靖以外,還有蒙古漢將郭侃,小說中郭靖自幼被蒙古人撫養(yǎng)長大經(jīng)歷以及成為華箏公主的金刀駙馬,都與郭侃相似。

郭侃自幼被成吉思汗的大將木華黎和史天澤收養(yǎng),屬于是在蒙古軍中長大的孩子,長大以后一直為蒙古軍隊效力。

郭侃率領(lǐng)蒙古鐵騎西征歐洲,打遍歐亞大陸無敵手,郭侃曾經(jīng)獨自率軍橫掃中亞,先后攻占巴格達等歐亞城市七百余座,縱橫歐亞大陸,大破十字軍,生擒伊斯蘭哈里發(fā)穆斯臺綏木,結(jié)束了伊斯蘭教教主政權(quán)。

可以說郭侃是歐亞大陸的噩夢,被歐洲人稱為東方神將,由于郭侃一生非常善用火炮攻城,也被當時人稱為郭大炮。

歷史上的郭侃可和郭靖那么俠肝義膽不太一樣,不過他的部分事跡也被金庸先生套進了郭靖這個人物之中。

所以說郭靖的人物形象是以南宋義士郭靖和元初名將郭侃性格和事跡糅合而成。

小島知風(fēng)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guān)注和點評!

9

年輕的時候一直不能接受金庸老爺子把郭靖黃蓉夫婦的結(jié)局寫成這樣子,后來長大了,覺得所謂的英雄俠士終歸也有魂歸塵土的一刻,既然要死,那就轟轟烈烈的死,而不是老年以后纏綿病榻坐吃等死,那更不是我們心目中的郭靖和黃蓉,所以突然又覺得欣慰,金老是愛重郭黃夫婦,所以才選擇讓他們力戰(zhàn)沙場不屈而亡

10

金庸沒有明寫戰(zhàn)死經(jīng)過。但肯定也很壯烈,倚天上貌似后人只有郭襄,其他應(yīng)該全部戰(zhàn)死。郭襄又看破紅塵出家,故應(yīng)該不會立碑祭拜。何況當年郭靜夫婦是戰(zhàn)死沙場,尸骨無存,搞不好首級都可能被取走鼓舞士氣。不過也死得其所,悲壯的結(jié)局總比老死來的蕩氣回腸,何況戰(zhàn)死時郭靜最少也7-80歲了,戰(zhàn)死沙場馬革裹尸正是他最好的歸宿。只是對他的后輩太殘忍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