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哈,這個問題厲害了,有味道。

確實哈,在古代,生活條件和現(xiàn)在相比簡直相差甚遠,上個廁所都是個問題,更別提衛(wèi)生紙了。這不免讓我們產生疑惑,他們是如何擦屁股的呢?

我小時聽一些老年人說那時的人們都會用樹葉、動物皮毛等,光聽就已感到渾身不舒服,更何況用這些來擦屁股?別急,工具多著呢!

據(jù)史料記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紙還未普及的時候,人們會用石頭或鵝卵石,用過后還能清洗,非常環(huán)保,稍有一些權利和金錢的貴族階級會一種名叫“廁籌”的竹片,連皇帝也不例外。

沒辦法,紙可是稀罕玩意兒,拿來搽屁股,太奢侈了!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還有文化傳統(tǒng)的原因,古人認為紙是寫字用的,要“敬惜字紙”,不能沾染污穢

到了唐宋時期,粗紙誕生了,但由于技術水平不精進,生產出來的粗紙供不應求,因此價格十分昂貴,一些普通老百姓承擔不起,依舊用“廁籌”或土塊、草葉、樹葉、樹皮,有什么用什么。

之后到了元朝,隨著造紙技術逐漸成熟,生產力的逐漸提高,紙開始慢慢普及起來,同時元朝統(tǒng)治者是外來者,沒有“敬惜字紙”這樣的講究,這相對于使用“廁籌”是一個飛躍性的進步。

直至清朝,手紙真正的被廣泛使用,但那時的皇家貴族們不會用紙,他們非常注重享受,已經開始用布匹綢緞來擦屁股,因為他們覺得紙用來比較粗糙,沒有綢緞柔軟。

這里面最厲害還要數(shù)大豬蹄子乾隆皇帝,他擦屁股用的都是絲綢,要知道當時在外國人的心目中絲綢是無價之寶,如果他們得知把絲綢用來擦屁股,可能會直接刷新他們的價值觀。

說完我國古人用來擦屁股物品的發(fā)展后,我們再將目光轉向國外,看看有何不同?

先來說說印度,他們從來不用衛(wèi)生紙,至今亦是如此,他們擦屁股的方式讓大多數(shù)都覺得難以置信,無法接受,他們不借助其他清潔物品,而是直接用他們的左手,然后在用水沖洗。哎,我是真的想不通,他們吃飯好像也是用手抓的吧?

然后再來看看日本,他們是極其奢華的,堪比乾隆皇帝,他們用的是溫水浸泡三天的蟬翼,真的是豪華至極。當然,這也僅限于上層人士,可以說他們把生活細節(jié)做到了極致。


所以,請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吧,如今我們已適應衛(wèi)生紙的生活,如果我們脫離了它,可能真的有些束手無策吧!

最佳貢獻者
2

一句話回答:中國的富貴人家用棍子(專用名詞是廁籌)老百姓隨手取來,什么都用。全世界來看,更是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

咱們先說咱們的老祖先們。

如果是一個富貴人家,肯定用廁籌。

據(jù)說廁籌是偉大的佛祖發(fā)明的,有個和尚拉完屎擦屁股由于技術不嫻熟,把肛門劃破了,上課的時候一臉痛苦,佛祖知道后,立即更換上課內容,專門講述了擦屁股的方法,佛祖說上完廁所要用廁籌仔細刮干凈,不能在墻上蹭,不能用石頭、青草、土塊以及奇花異草。而且對于廁籌的具體用料規(guī)格佛祖也作出專門的規(guī)定:“所應用者,木竹葦作籌。度量法,極長者一磔,短者四指!绷钊瞬坏貌慌宸鹱娴募氈氯胛。

從佛祖的這個要求來看,說明當時人們隨地取材,連佛祖都看不下去了,對自己的徒弟提出新的要求。

不知道中國人使用廁籌是不是跟佛祖的要求有關系,反正中國古代的富貴人家都用廁籌。

例如三國時吳國的皇帝孫皓在他的后花園里挖出一個金人,這尊金人造型奇特,雙手合什,類似佛像,孫皓絲毫不在意,將它擺到廁所,這金人不是雙手供在胸前嗎,正好用來擺廁所的必用之物:廁籌。李商隱詩里所寫“長籌未必輸孫皓,香棗何勞問石崇”,指的就是這個。

說到石崇,順便順便說他。

他這么愛炫富,廁所里都雇傭著十幾個丫鬟,有的管換衣服,有的管熏香,還有一個人專門就是捧廁籌的,他的廁籌就用錦囊裝著。

你看他這么有錢,也是用廁籌。

《北齊書》記載北齊皇帝高洋就用廁籌,而且所用廁籌都要宰相楊愔親自為他削好送來,他拉屎的時候,就讓宰相楊愔捧著廁籌站在一邊。

南唐后主李煜以帝王之尊帶著他的夫人小周后穿戴僧衣僧帽親自為僧人削廁籌,這還不算,削好廁籌,怕?lián)p害僧人們高貴的肛門,夫妻二人親自拿廁籌在臉上蹭拭一番,稍有芒刺,并再加修整。

普通普通百姓可沒有那個閑情逸志,他們糊口還是問題,絕對不會為了擦屁股專門去削一根棍子,他們用的東西頦就復雜了。

明朝有個學者叫胡應麟,有人告訴他安平這一帶老百姓男男女女都用瓦礫擦屁股,胡應麟博聞強記,馬上想起來安平唐朝時期屬于博陵,《西廂記》里的崔鶯鶯就是那兒的人,當即開玩笑:“鶯鶯那細皮嫩肉的金玉之臀用瓦礫擦屁股真讓人夠心疼的!

為什么不用紙張呢?

因為紙張多少年來一直被視作擦屁股的禁物,除官方明確規(guī)定文字故紙要嚴加敬惜之外,民間也有許多《惜字律》專門告誡人們愛惜字紙,后來大概覺得只講《惜字律》力度不夠,于是又扯大旗作虎皮抬出一個文昌帝君來,用文昌帝君的口氣告誡人們敬惜字紙,說但凡愛惜字紙的就一定能當上大官,享用富貴,反之則定要遭報應等等。這樣的思想灌輸之下人們哪敢用紙來擦屁股。

一直到了元朝,蒙古人來自塞外對這些禁忌毫不在意,這才打破僵局,讓紙的用途從形而上轉到形而下了。不過這個時候的紙張估計還是十分堅硬,元史上記載有個皇后對太后非常孝順,每次將穢紙團軟之后,在自己臉上蹭拭一番,確定不會對屁股造成傷害才進獻給太后—

到了明朝為了提升質量,提高效率,皇家專門設立了“大內衛(wèi)生紙廠”——寶鈔司專職生產御用衛(wèi)生紙(那時叫穢紙),大大提高了衛(wèi)生紙質量和產出效率,從此就用了專門擦屁股的紙張。

順便說個小故事。

明孝宗用過一次奢侈的擦屁股物品,絲綢。但他這擦屁股所用的絲綢不是江浙一帶所產的上等絲綢,而是四川野蠶所吐絲所織成的巴掌大小布塊,應該粗糙如土布,軟和吸水,這才符合屁股需要,每次他使用完,就隨手丟棄。有個太監(jiān)看得可惜,就把皇帝用過的布收集起來,洗去“龍屎”,縫制了一個門簾,結果被皇帝看見了,當皇帝得知這些門簾竟然從他屁股下“集腋成裘!贝笃鸸(jié)省之心,不再用布。

這足以證明擦屁股的歷史多么豐富。

但更豐富的還是外國。

雖然佛祖發(fā)明了廁籌,但是印度人并沒有繼承,他們更喜歡用手,這個大家都知道。比這個有趣的多得很。

拉伯雷在他的《巨人傳》用盎然有趣的筆法做過總結,那個巨人高朗古杰問他的兒子高康大怎樣擦屁股。

高康大回答說:“我經過長時期、細心的試驗,發(fā)現(xiàn)了一種最高貴、最完善、最方便、從未有人見過的擦屁股方法!
“是哪一種方法?”高朗古杰問。
高康大說:“有一次我拿一位宮女的絲絨護面擦屁股,覺得很好,因為絲絨柔軟,使我的肛門非常舒服;
“還有一次,用了她們的帽子,也同樣舒服;
“另外有一次,用的是一條圍脖;
“還有一次,用的是紫紅色緞子的耳帽,但是那上邊的一大堆糞球似的金飾件把我整個的屁股都刮破了。巴不得圣安東尼的神火把造首飾的銀匠和戴首飾的宮女的大腸都爛掉!
“后來,我用了一個侍從的、插著羽毛的、瑞士衛(wèi)士式的帽子擦屁股才止住了疼痛。
“還有一次,我在一叢小樹后面大便,看見一只貓,我拿它擦了屁股,沒想到它的爪子把我的會陰部分抓了個稀爛。
“第二天,我用我母親熏過安息香的手套擦屁股,才算治好。
“從此,我擦屁股用過丹參、茴香、蒔蘿、牛膝草、玫瑰花、葫蘆葉、白菜、蘿卜、葡萄藤、葵花、玄參(花托是珠紅色的)、萵苣、菠菜——這些,用過之后,腿部都覺著很好!——還用過火焰菜、辣蓼、苧麻、止血草,但是用這些,我卻得上了痢疾病,我用我自己的褲襠擦屁股,才把它治好。
“此后,我擦屁股用過床單、被子、窗簾、坐墊、地毯、綠氈、臺布、毛巾、手帕、浴衣。這些,我覺著比長了疥癬叫人搔癢還舒服!
“后來,我還用過干草、麥秸、獸毛、羊毛、紙。不過用紙擦了臭屁股,誘惑留在腿深處!
……
高康大說:“后來,我擦屁股用過頭巾、枕頭、拖鞋、背包、筐子——筐子擦起來可不舒服——后來還用過帽子。你知道,帽子有平毛的、長毛的、絲絨的、綢子的、緞子的。而最好的是長毛的,因為用它擦屁股,擦得最干凈。
“后來,我還用過母雞、公雞、小雞、小牛皮、兔子、鴿子、鸕鶿、律師的公文皮包、風帽、頭巾,但是,總的看來,我可以說,并且也堅持這個意見,那就是:所有擦屁股的東西,什么也比不上一只絨毛豐滿的小鵝……”

這個高康大可真是一個擦屁股的勇敢實驗家,不過他經過這層層實踐卻得出一個荒謬的結論:用小鵝擦屁股。

這可不是小說家言,實際上俄國皇帝彼得一世的擦屁股就愛用用鵝頸,而且必須是新宰殺的,能看出脖頸上肉的顫動,也就是說每次他上廁所的時候,必定有一只鵝要遭殃。

這個皇帝不但使用鵝頸,也使用過最昂過的紙:鈔票,1717年俄國彼得大帝到法國訪問,無奈之下拿出一張百元法郎來解決“燃屁之急”,用過之后,他還將這張站滿污穢的紙賜給他的男仆,這個男仆居然頗有骨氣,“志士不要帶屎之錢!本芙^接受,這個皇帝很沒有面子,只好把錢扔在了地上,看門人聽說此事,極力慫恿男仆把錢撿回來,他說:“你用它買飲料跟新錢一樣多!

其實這個法國廁所應該有擦屁股用品的,一根繩子。當時皇宮里據(jù)說就用一根繩子。從房梁上垂下來,拉完屎后扯到胯下一蹭了事,這繩子還是循環(huán)使用,皇帝用完皇后用,皇后用完大臣用,也真夠節(jié)約的。那根繩子久而久之,想必亮澄澄猶如黃金一樣。不過繩子到了路易十三時期就被拋棄了,皇帝開始使用美利奴羊毛,路易十四改用網(wǎng)眼類絲織物當擦屁股,不過想必網(wǎng)眼不會很大,否則這皇帝肯定會一手“黃金”的。

這也都是有錢人的事。

普通老百姓擦屁股也是隨地取材的。

如海邊的人們就用貝殼擦屁股,內陸的人就用樹葉秸稈等東西,而強盜嘯聚山林則用苔蘚。當年到美洲的第一批移民對玉米一見鐘情,便用玉米芯做擦屁股之用,鑒于玉米芯較為粗糙,他們就用水浸泡之后再用,那時候美洲移民地廁所里估計都放著一桶玉米芯。在這方面最有創(chuàng)意的是古羅馬人,他們用木耳來擦屁股,木耳柔軟厚實,擦起來應該比玉米芯等舒服得多,真是聰明。

最早的發(fā)明專利應該是羅馬人的,羅馬人不僅使用木耳,還有所發(fā)明,他用一根棍子上綁了海綿,浸水之后用來擦拭屁股,又柔軟又干凈還易于清洗。

但是最擅長利用工具的應該是咱們中國人。

我小時候親眼見小孩拉完屎之后,將自己家的狗叫過來,一番舔舐,迅速干凈。不過這全自動的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據(jù)說李蓮英小時候每拉完屎,他媽媽就喚他們家的“黃蓋”——一條小黃狗來給他舔屁股,有一天“黃蓋”大概覺得這屎遠不如肉好吃,見李蓮英胯下一塊肉似乎多余,一口咬下。

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真真假假就無從得知了。

錦翼系問答簽約作者。

3

15世紀以前,英國王室的屁股是用新鮮的鮭魚肉片擦的, 但是不用傭人幫忙,是自己來擦的。據(jù)說鮭魚有除臭和消痔的作用, 有痔瘡的朋友不妨從超市買上2磅鮭魚一試。

《源氏物語》中記載,日本皇族是用蟬的翅膀來擦屁股. 由于蟬翅很硬, 一般先把它們放到溫水泡上三天, 然后在使用。因為蟬翅是透明的, 所以肛門有什么病變就會一目了然。這是這種擦屁股方法的好處。

最有意思的是中世紀末的法國,皇宮里擦屁股是用粗麻繩,這繩子從豪華的廁所屋頂?shù)跸聛,正好垂在蹲位的旁邊。拉完屎后,就把繩子從兩腿中間穿過,前面一手拉, 后面一手拽,象拉大鋸一樣,搓屁股眼! 更妙的是,這根繩子是公用的,皇上用完了皇后用,皇后用完了寵臣用,都使那一根,常年不換。以體現(xiàn)君臣萬眾一心。

古羅馬是用一端裹著棉布的棍子,也就是羅馬人的“廁籌”,公共廁所的廁籌是公用的,用完了放入容器內消毒清洗。

最早有據(jù)可靠的擦屁股是從三國時期,那時候都用“廁籌”,也就是專門用竹片(北方用木頭片)做的擦屁股工具,據(jù)說這習慣是從印度引進的。

從唐宋開始廁籌與粗紙并用,之后元明清,粗紙,草紙已經是常規(guī)了!

4

紙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隨著時代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紙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形式也越來越多樣,不僅有用于書寫的紙張,還有我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質地柔軟的餐巾紙和廁紙,如今的我們上廁所用紙擦屁股更是早已習以為常。但是,我們知道,紙是在東漢時期才發(fā)明的,那時候的紙十分的珍貴稀少,根本不可能像我們現(xiàn)代一樣應用得如此廣泛,那么,在紙極其珍貴稀少的古代,人們又是用什么來擦屁股的呢?

一、廁籌

據(jù)傳,使用廁籌的方法最早是隨著佛教一同傳入中國,早期的佛教文獻中便有釋迦牟尼關于廁籌的回答:“起止已竟,用籌凈刮令凈。若無籌不得壁上拭令凈,不得廁板梁栿上拭令凈,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塊軟木皮軟葉奇木皆不得用;所應用者,木竹葦作籌。度量法,極長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凈者,不得著凈籌中。是名上廁用廁籌法!

廁籌又稱廁簡和攪屎棍,是指大便后用來拭穢的木條或竹條。古代人一般會在使用廁籌后將其清洗以便再次使用,當然也有人嫌清洗麻煩而選擇將染了糞便的那一部分直接折去。廁籌的使用直到南唐時期都還曾有記載:宋馬令所著的《南唐書·浮屠傳》中就曾記載南唐皇帝周后信奉佛教,因此專門給和尚做廁籌:“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剌,則再加修治!被蛟S有人會疑惑,這個時期紙已經有了,為何不用紙呢?雖說有紙,但由于技術不夠成熟,紙是稀有物品,一般都是用來做記載文字用的,唐朝時就曾明令禁止使用寫過字的紙擦屁股。那個時候人們簡直惜字如金,怎么會用紙來擦拭穢物呢?

二、就地取材,茅草與土塊

上文所說的廁籌,在古代多用于比較講究的大戶人家,普通的尋常百姓家用來擦屁股的工具便沒有這么講究了。我們知道,廁所有一個別稱叫做茅廁,因為在古代的農戶很多,自然而然就有很多的茅草,人們上完廁所以后,就地取材,隨手撿起手邊的茅草就能解決擦屁股這件事。還有則是土塊,許多地方也稱土坷垃,也是最方便的就地取材,據(jù)說用土塊擦屁股是起源最早、最古老的一種擦屁股的方法。

除了土坷垃和茅草,人們也會選擇一些其他的東西來擦屁股,比如瓦片、樹葉、木棍、碎磚等,一些沿海的居民還會使用貝殼一類的東西來擦屁股。

三、草紙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一直到了明朝,紙張隨著造紙技術的不斷改進而更加普及,紙的造價也不再那么昂貴,紙張便逐漸成了擦屁股的大眾工具,名為草紙。草紙是用稻草等為原料制成的紙,質地粗糙,但是干燥吸水,較之之前的茅草、土塊、廁籌等,確實是當時最好不過的擦屁股工具了。

而紙張發(fā)展到現(xiàn)代,更是款式多樣、品種多樣。紙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不僅僅為歷史上的文化傳播立下了卓著功勛,更是逐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推動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進步。

5

古時候人們入茅房,如何凈股?歷史書上尚無普及。愚想,既叫茅房,定有許多茅草,出恭者定用茅草擦屁。


6

這注定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請大家在方便的時候閱讀。



關于古人方便完是如何擦屁股的?實際上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階層,都有不同的解決辦法。越關生活在華北農村地區(qū),90年代的時候,村兒里的人去地里干活兒的時候如果方便,還會用到樹葉、玉米皮,或者是必不可少的是土坷垃。

回到家中時,一般情況下,大家都用一些廢舊的報紙或者書本,搓一搓然后當廁紙用,當然也有人不搓?赡墁F(xiàn)在看來這種方法很遭罪,但如果穿越回宋朝以前,即便是皇族也享受不到這種待遇。

宋朝以前,古代貴族上完廁所會用一種叫做廁籌的東西。廁籌又叫廁簡、廁轍,最響亮的名字叫做“攪~屎~棍”。



一般情況下,廁籌都是木片或者竹片,長度10~25厘米之間,寬度兩指左右。每次如廁完畢之后,用一端刮去殘留的污穢之物,然后將廁籌放在水中清洗,等到下次如廁時繼續(xù)使用。

南北朝時期,北齊皇帝高洋對待臣子極其不尊重,他曾任命楊愔為宰相,但卻稱呼楊愔為楊大肚,并且經常讓楊愔拿著廁籌在一旁等著自己方便;

雖以楊愔為宰輔,使進廁籌。以其體肥,呼為楊大肚!侗笔贰R本紀》

到了唐朝時期,韓滉任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時曾向關中運送了大量物資,其中就有廁籌。

登舟,則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廁籌,滉皆手筆記列,無不周備。——《資治通鑒》

很多人疑問用木片或者竹片安全嗎?會不會菊花一緊傷到自己,這里給大家說一下廁籌非常安全!赌咸茣じ⊥纻鳌分杏涊d李煜曾和周后一起為和尚削廁籌,每次削完之后還用廁籌刮一下自己的臉,為和尚的屁股把第一道關,估計這和尚心里一定很開心。

后主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剌,則再加修治。



宋朝以后,貴族逐漸的淘汰了廁籌,改用了廁紙。關于改用廁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唐宋時期的技術革新,使得造紙技術得到了發(fā)展,所以紙張變得廉價。還有一種說法是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他們并不像漢人一樣尊重紙張,所以才逐漸改用了廁紙。

不管哪一種說法,廁紙的出現(xiàn)對于我國古人而言確實是一個跨越式的發(fā)展,因為同時期的外國人遠遠落后于我們。

古羅馬人會在木棍上面綁上一塊海綿擦屁股,用完之后放在水池里面,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水池和木棍是公用的。法國人則用一根粗麻繩,每次方便完,他們會拿著粗麻繩來回蹭蹭,之后放回去,當然這根麻繩也是公用的。至于古代印度人,大家懂得,他們擦屁股的方法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最后說說我國明、清時期,這時皇族御用的廁紙簡直讓人大開眼界。

明代《五雜俎》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明孝宗朱佑樘時期,朱佑樘所用的廁紙是四川地區(qū)進貢的錦帛,用蠶絲織成。這些錦帛大小如紙片一般,每次朱佑樘方便完之后就會拋棄。

有一個太監(jiān)看到后覺得太奢侈了,于是把這些廁紙洗干凈收集了起來,之后還制作成了一個門簾。后來朱佑樘看到了,覺得太監(jiān)是不是有什么不良嗜好,于是責問太監(jiān)這是干什么呢?太監(jiān)據(jù)實以答,說這個東西太貴了,扔了可惜。

朱佑樘為人節(jié)儉,知道后下令讓四川停止了進貢錦帛。結果四川官員上奏,因為您停止進貢錦帛,四川當?shù)匕l(fā)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百姓失去了賴以為生的產業(yè),民不聊生呀。于是,朱佑樘有無奈的下令讓他們制作錦帛廁紙進貢。

以此看來,在明朝,皇帝上完廁所,都是要用錦帛擦屁股的。



至于清朝,《宮女往談錄》中記載,慈禧每次方便的時候會用白棉紙。白棉紙不僅加工程序非常復雜,即便是用的時候也非常講究。首先需要由專門的宮女裁剪成大小一樣的廁紙,然后擺放整齊。

等到慈禧方便時,再由宮女拿著裁剪好的白棉紙站在一旁等候。這時,宮女需要含一口水,均勻的噴在紙上,然后慈禧才能使用這塊紙。

7

古代人大便后擦屁股的東西叫"廁籌"。就是用木頭或竹片做成的,用于擦屁股的專用工具。不過一般是"就地取材",隨手一拿如:土坷垃、土塊、磚頭,還有稻草、菜葉等,后來使用的是粗紙。

明朝皇帝大便后擦屁股是最奢侈的,使用的不是紙,更不是上面的土塊和菜葉,而是一種專門從四川進貢的由野蠶絲制成的帛,并且是一次性使用。

清朝的慈禧用的是紙。不過是宮女們專門精心加工的細軟白棉紙,宮女將紙噴上霧氣讓紙發(fā)潮,再用熨斗熨平成柔軟干凈的紙,大便后使用。

古時的外國人大便后擦屁股就更奇葩了。

法國是用一條粗麻繩,從廁所的屋頂?shù)跸聛,正好垂在蹲位的旁邊,用者將繩子從兩腿間竄過,前面拉、后面拽,像拉鋸一樣,三兩下就解決了。

英國王室的"廁籌"是用新鮮的鮭魚片,用鮭魚片擦屁股涼爽,還據(jù)說有除臭味和消痔瘡的效果。

古羅馬就跟我們中國古人的"廁籌"差不多,是用木棍,但人家講究些,將木棍一端裹上棉布,用后還要放到容器里消毒,下次備用。

我們當小孩時,人們都較窮,一般大便后也都是"就地取材",如土塊、磚瓦塊、菜葉,還有上學用的廢書本紙、香煙盒紙和舊報刊雜志紙等等。還有"邋遢鬼"們用手指頭擦后,擦在廁所墻上,惡心死了。

有這樣一句歇后語是:碗豆葉子擦屁股一一占青(親)。意思是這人關系不一般,與上層人占親帶故。

8

感謝邀請:

俗話說的好,管天管地,管不著拉屎放屁!古代人用什么擦屁股你也管得著,就好像你自己特別知道似的。你若自己知道,那你還是你自己來回答好了,這個問題你又何必問別人?

9

古人解決完大手,要如何擦屁股呢?

依據(jù)不同的情況,擦屁股的方式其實都是不一樣的。像是皇室、貴族們用的東西,就和平民百姓完全不一樣。

以慈禧的生活為例。作為晚清掌握大權長達四十八年之久的皇太后,慈禧的奢侈生活一直為許多人所津津樂道。

其中,關于上完廁所擦屁股的問題,曾侍奉過慈禧的宮女榮兒在《宮女談往錄》中這樣提到:

手紙是宮女加工好的。領來細軟的白綿紙,先把一大張分開裁好,再輕輕地噴上一點水,噴得比霧還細……把紙噴得發(fā)潮發(fā)蔫以后,用銅熨斗輕輕地走兩遍,隨后再裁成長條,墊上濕布,用熱熨斗在紙上只要一來一往就成了。

慈禧是用廁紙的。但是,與普通人不同——

慈禧用的廁紙會經過上述極為繁復的軟化處理,所以擦拭的時候不傷屁股。

但是,對于一般人而言,就不可能這么奢侈了。大家或是用比較粗黑、粗糙的草紙,或是使用廁籌。

廁籌,也叫廁簡或干屎橛,就是圖中所示的木制薄片。

這東西要怎么使用呢?就是你解完大手,用這個薄片伸進屁股,把東西刮干凈。

使用完以后,再把廁籌用水沖干凈,留著下次上廁所再用。

當然,如果身在野外,沒有廁籌、草紙這類東西,更多使用的還是樹葉子。

總而言之,我們還是要慶幸生在現(xiàn)代,不然上廁所真是老大難問題。

10

可以說,人是一生,從出生開始,就離不開四個字,那就是“吃喝拉撒”,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有坐便,有廁紙,甚至都有自動沖洗的坐便,那么在古代,古人是如何擦屁股呢?可以說方法千奇百怪。

竹片

說到擦屁股,就不得不說一下廁紙的發(fā)展和演變,在目前出土的文獻和古書中,最起碼到先秦的記錄中,沒有明確記載廁紙及古人如廁的細節(jié),但是有資料可查的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時候的有錢人使用一種竹片做成的“廁籌”來擦屁股!赌咸茣じ⊥纻鳌分芯兔鞔_記載南唐后主李煜,對佛教相當?shù)牡尿\,為了我證明自己的虔誠,他曾親自為僧侶和佛教徒削竹片,也就是做上廁所用的“廁籌”。

石片

在古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根本沒有辦法也沒有時間去使用“廁籌”,那怎么辦呢?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很厲害滴,他們用土塊、草葉、樹葉、樹皮等擦屁,且最普遍使用的是石片,一種石頭做成的片狀物,而且可以反復使用,洗干凈了下次還可以用!也許您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根據(jù)目前出土的文物時真是存在的,我們也不能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以前的事。

棉布

古達的皇宮貴族們就幸福多了,他們一般使用棉布,即帛擦屁股,這是很享受的!那位說了,漢朝以后不就是有紙了嗎,怎么不用紙擦屁股呢?當時的紙張非常的珍貴,王公貴族都要珍惜著用,何況普百姓。一直到了元朝,紙張才開始使用來擦屁股,清朝以后開始普遍。


所以,請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吧,萬一您穿越到了秦朝,那不僅僅是語言不通的問題,上廁所也是件麻煩事哦!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