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豹眼認為,秦始皇最大的理想就是孤獨求敗,他已經(jīng)天下無敵,人生的目的就是希望遇到一個對手,能夠擊敗他一次。之所以尋求長生不老,也是在等待對手的出現(xiàn)。只有活著,才能有機會遇到可以與之交鋒的對手。

不管歷史對于秦始皇如何評價,不可否認他是頂尖牛人。他的成就不必多說,還是用毛主席以唐朝另一位牛人李白的詩對秦始皇的評價,作為說明吧:

古風·秦王掃六合
唐代: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 。。。

領(lǐng)袖認為古今稱贊秦始皇的文字太少,對此很不滿意。在與有關(guān)領(lǐng)導談話時,就引用了李白的這首詩,來說明秦始皇很了不起,給與了很大的肯定。

正如李白所言,秦始皇掃滅六國,虎視天下,何等的威風。

一統(tǒng)中國后,哪里還能遇到真正的對手呢?孤獨、郁悶哦。

因此,豹眼認為,始皇最大的理想就是孤獨求敗。

秦王政自為始皇帝,之后希望把皇位傳給二世、三世、直至萬世。

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fā)童男女數(shù)千人,入海求仙人。

秦始皇已經(jīng)無事可做,總要找點事干。

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聽齊人徐市等人說,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島上有神仙居住,那里有“不死之藥”,服用后就可以“長生不老”。

秦始皇聽說后就動心啦,派遣徐福(一名說徐市)帶領(lǐng)童男童女數(shù)千人,入海求仙。

自秦王政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前219--前215年),秦始皇連續(xù)到東方沿海及江淮流域巡游,恐怕就是為了尋找高手對決,同時也有求仙訪道的意圖吧。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膘妒鞘蓟蚀笈,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秦始皇路過彭城,想要打撈周鼎,命上千人下到淮水里去尋找,但沒有找到。泛舟江上,本打算去湘山祭拜,卻遇到了大風,幾乎不能渡水上山。

秦始皇就問博士,博士回答說:“聽說堯帝的女兒、舜帝的妃子娥皇、女英,為了去南方尋找死去的舜帝,死后就埋葬在這里。”人們把二妃稱作湘君神,秦始皇就以為是湘君神作怪,于是大怒,命令三千刑徒把湘山上的樹木全部伐光,光禿禿的湘山都變成了紅色。

在人世間,秦始皇已經(jīng)沒有對手,也沒有他感興趣的事可做,毫無快樂可言。只能去打撈周鼎、與湘妃等神仙過招,以尋求短暫的樂趣。

群臣誦功,請刻于石,表垂于常式。

無論走到哪里,秦始皇都要刻石記功,其實更像是向天下發(fā)出挑戰(zhàn)的英雄帖,其意是不服就來干。

漢初三杰、劉邦的謀臣張良,本是韓國貴族,韓國被始皇滅掉之后,就不甘心。在博浪沙就對秦始皇下了黑手,但運氣不佳,只擊中了秦始皇的副車,沒有得手。

不過,也把秦始皇嚇得夠嗆。

此后,再也無人敢于接招,秦始皇也覺得毫無生趣,于是把精力放在尋找神仙上。

盧生就對秦始皇說:“我們尋找了很久,也沒有遇到神仙,恐怕是有些東西傷害了他們。君主您要時常躲避惡鬼,那么真人就來了!

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

于是,秦始皇也不再稱朕,干脆自己就稱作“真人”。

由此可見,秦始皇是多么渴望能一睹神仙的風采。

世上哪里有靈丹妙藥,人間哪里有神仙?盧生、侯生弄不出靈丹妙藥就逃跑了,始皇大怒,就焚書坑儒。徐福也不敢回來,就跑到日本去了。

秦始皇也在郁悶中,孤獨地死去。

無論內(nèi)心多么強大的人,一旦沒有了對手,也會孤獨、郁悶,這或許就是英雄惺惺相惜的原因吧。

這或許就是“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亦無窮”吧。

在豹眼看來,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之后,已經(jīng)強大到?jīng)]人可與之相比。

掃平六國,可謂與人斗;修長城、修阿房宮,可謂與地斗;求仙訪道,可謂與天斗。

都是因為精力過剩,總得有個地方發(fā)泄才是。最終不稱朕而稱真人,到處尋找神仙,也就是想找點事做。

對于一個征服欲超強的人,沒有了對手,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孤獨求敗,并非說說而已,的確是一生最大的一種追求。

最佳貢獻者
2

秦始皇是一個偉大而神秘的君王,他橫掃六國,成為當時的霸主。

他統(tǒng)一度量衡、貨幣,興建長城,統(tǒng)一中國,可以說是雄才偉略。

他一生的理想好像都已經(jīng)成就,但是唯一遺憾的是,不能長生不老,也看不到江山永固。

他完成了消滅六國,統(tǒng)一中國的理想,希望秦國從自己開始,千秋萬代

秦始皇的第一個理想統(tǒng)一中國,這也是秦國幾代君王的理想,在他手上終于成為了現(xiàn)實,總說理想會照進現(xiàn)實,秦始皇把理想的微末之光,變成了陽光普照。

第一個理想,應該就是秦國能從自己開始,實現(xiàn)千秋萬代。

為了實現(xiàn)這個理想,他實現(xiàn)了“菜刀管理制度”,每五個人共用一把菜刀。商鞅還發(fā)明了“秦簡”,這相當于最早的身份證,出門在外,不帶“秦簡”一律視為犯罪分子,投進監(jiān)獄。

商鞅劇照

“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這就是秦始皇的理想,延續(xù)國祚到千秋萬代,可是歷史的發(fā)展,不會以個人的意志為轉(zhuǎn)變,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亂,各地豪強紛紛揭竿而起。

他最大的理想,應該是長生不老,然后看到大秦帝國繼續(xù)強盛

秦始皇晚年時,為了追求長生不老之道,用大量金錢,派徐福東渡扶桑去尋求仙藥。

可是徐福并沒有求來仙藥,而是逍遙到了海外。而秦始皇也沒有等到那一天,于公元前210年9月10日死在巡游途中,享年49歲。

而他夢想的千秋萬代,永續(xù)國祚,也于秦二世手中毀滅。

歷史總會不停的向前走,哪里有什么永垂不朽,千秋萬代。

3

秦始皇最大的理想是在晚年的時候,想長生不老,因此派御醫(yī)徐福去尋找仙藥。因迷戀奇藥和仙人,他甚至都想做真人了,還對外宣稱說,"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稱‘’了!

為了能長生不老,秦始皇就派徐福出海尋找神丹妙藥。誰知,徐福在一個島上發(fā)現(xiàn)了世外桃源之后,就回國欺騙了秦始皇,他是這么說的,說他在海中發(fā)現(xiàn)了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或許就是日本),因大鯊魚阻撓,未能取得仙藥。

徐福的一番話,使秦始皇深信不疑,于是便派人去射殺大魚,以便徐福一行人等能夠順利取到神仙藥。

徐福出海之前,秦始皇配給他三千童男童女,以及當時社會的各類精英人物,并預備下三年的糧食、衣履、藥品和耕田用的耕具。還雇傭了大批人馬送徐福一行浩浩蕩蕩出了海。

自徐福出海以后,秦始皇就日夜盼望著徐福能夠早日找到長生不老藥回來,可是,徐福這一走,就再也沒有過音信。

有人說徐福在海上遇見大風浪,大風把出海的人都吹到海里淹死了。也有說徐福是到了某座海島定居下來了,民間的傳說是到日本去了,也有人認為,神武天皇就是徐福。

有著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大業(yè),或許因為他在政治上的權(quán)利無邊,一手遮天,以為上蒼也會助他長生不老,但是世上哪有長生不老之人。

4

秦始皇的理想,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徹底完成,耗費百年才完成大一統(tǒng)

秦始皇,作為華夏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一統(tǒng)六國,北驅(qū)匈奴取河套之地,南伐百越擴地百萬平方公里,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

歷史上都說秦始皇是死于尋求長生不老藥,對于秦始皇的執(zhí)政,評價為“苛政虐民,扼殺民智”;但是誰能明白秦始皇真正的內(nèi)心,秦始皇的最終目標,只不過是想建立一個大一統(tǒng)的帝國,不再像戰(zhàn)國時期那般,互相征伐。

但是秦始皇的雄心壯志,當時的人們不懂,后世的人們又過于苛責;如果非要說秦始皇的缺點,可能就是太過于急切了一點,數(shù)千年的分封制已經(jīng)深入人心,又豈是短短十余年時間就能改變的?

秦始皇的目標,在短短的秦朝并沒有完成,在秦末時期,整個華夏隨時可能又重回當初戰(zhàn)國諸侯并列的時代,所幸是一個如今看起來是“地痞無賴”的劉邦奪得了天下。

雖然看起來,劉邦和秦始皇是兩個截然不同類型的人,但劉邦卻是秦始皇理想最完美的繼承人,劉邦性格上雖然是個“小人”,但是劉邦的內(nèi)心,卻一直視秦始皇為畢生的偶像,也是天下寥寥真正懂得秦始皇抱負的男人。

一句“大丈夫當如是也”,充分展示了劉邦這個“秦始皇迷”的內(nèi)心。尤其是在劉邦建立漢朝之后,也面對了秦始皇當初所面臨的困境,但是劉邦終究不是秦始皇那個硬派男人,做事懂得委婉,加上在秦末長期的戰(zhàn)爭中,山東六國貴族已經(jīng)消失殆盡。

所以劉邦面臨的困難比起秦始皇小得太多,雖然劉邦也分封了許多諸侯王,但是隨著國家穩(wěn)定后,劉邦又陸續(xù)消滅了這些諸侯王,如今很多人都在為韓信抱屈,為此辱罵劉邦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但是如果劉邦乘著他還在世能壓制天下的時候,消滅這些異姓諸侯王,后世再想做就難了,這樣會有什么后果?這也是后世開國皇帝都要例行的剪除開國元勛的一個最重要原因,有的血腥,有的比較溫和,但目的都是一樣。

但是劉邦想徹底融合民心,也深感無力,他也想學習秦始皇,發(fā)動一場對外的戰(zhàn)爭,用來激勵民心的認同感,但是在北伐匈奴的時候,卻差點把命都丟了,“白馬之圍”是劉邦一生中最大的恥辱。

在之后的西漢統(tǒng)治者,面對匈奴的強勢,只得選擇屈辱的和親政策,送出了無數(shù)劉氏宗族女子,以換取茍且的和平;之后的漢文帝和漢景帝也是潛心選擇發(fā)展國力,并徹底消滅諸侯勢力,包括劉氏諸侯王。

直到漢武帝劉徹時期,國富力強,也或許,漢武帝劉徹才是秦始皇理想的真正實現(xiàn)者,手握衛(wèi)青和霍去病兩員千古難出的絕世名將,通過幾近讓漢王朝徹底崩潰的多次戰(zhàn)爭,終于徹底打敗了壓在華夏北方數(shù)百年的匈奴。

雖然后世對漢武帝的評價有很多都帶著“窮兵黷武”的標簽,但是漢民族,卻是通過對匈奴的偉大勝利中,建立了民族的認同感和一致性,也只有在此時此刻,屹立在東方的大帝國才是真正大一統(tǒng)的王朝。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如今的人說出來是那么的輕巧,但這卻是古代先烈,用賭上了國運才實現(xiàn)的,這其中到底有多少無名的白骨和鮮血,現(xiàn)在已不得而知;有空的話,建議大家可以看看“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從塵封的歷史中,尋找如今華夏再次崛起的血性

秦始皇是有野心有偉大抱負的人,是一個值得欽佩的人。


5

秦始皇是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央集權(quán)的中華第一帝王,號稱千古一帝。秦國奉“法家思想”為尊,以魏國商鞅為國師,“奮六世之余烈”,從而最終實現(xiàn)西秦東進統(tǒng)一六國完成中原統(tǒng)一的夙愿,從而“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完成開疆拓土為文化的輸入和政治統(tǒng)治締造了根基。

秦王朝雖然是短短十五年二世而亡,在歷史長劇中短暫而輝煌的一瞬,卻影響深遠,它是中國英文的源起,“CHINA”的構(gòu)詞和發(fā)音來自秦“QIN”的發(fā)音,像萬里長城、咸陽道直道、秦始皇陵、西安兵馬俑等都是秦朝的標志性勞動智慧結(jié)晶,也是秦朝的典型文化品牌。秦朝的文化統(tǒng)治是最高明的統(tǒng)治模式,意義深遠的徐福東渡就是代表。

6

個人認為秦始皇最大的愿望還是長生不老吧!

公元前220年,秦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大業(yè),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quán)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他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已經(jīng)超過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稱始皇帝。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tǒng)一了貨幣和文字,為了抵御匈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世界偉大奇跡之一——萬里長城!

大秦帝國經(jīng)濟軍事實力空前強盛。按照現(xiàn)在的話來說,他有點飄了,畢竟他有飄的資本。秦始皇在十年內(nèi)掃平六國,一統(tǒng)天下,主要有一支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軍隊,有一批運籌帷幄、勇冠三軍的善戰(zhàn)之將。如果當時他有世界地圖,他能讓全世界都講陜西話!他希望依靠強大的武力威鎮(zhèn)天下,以使江山永固,帝位恒傳。

但是人總躲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guī)律。這時他寄希望于長生不老,通過求得靈丹妙藥來延長自己的壽命,使得自己打下的江山基業(yè)長青,遂派徐福率五千童男女去東海尋仙丹。結(jié)果可以想象,仙丹肯定求不得。隨后命令工匠在驪山建造自己的地下王國,希望自己死后也能化成龍魄,保大秦江山永世不衰!所以地下王國之雄偉壯觀實屬罕見!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謝謝!




7

秦始皇最大的理想,有的人說是獨孤求敗,有的人說是長生不老,那是作為帝皇的理想。秦始皇說到底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會生老病死,我覺得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求得內(nèi)心的安寧。

從出生到死亡,可以看到秦始皇始終強烈的不安全感,無法信任其他人,無法從正常的人際關(guān)系中獲得情感慰籍,所以他才要到處尋仙訪藥,以求得內(nèi)心的安寧。

  • 一、出生邯鄲、危險的童年環(huán)境

根據(jù)史記記載,秦始皇是出生在邯鄲,那是趙國的都城。他的父親莊襄王不受重視,作為質(zhì)子留在趙國,當時趙國和秦國長期爆發(fā)戰(zhàn)爭,莊襄王在趙國的生活起居供應經(jīng)常出現(xiàn)斷供,生活極其窘迫。

直到遇到了商人呂不韋,呂不韋是個有錢人,不僅送金送銀,還送老婆。就這樣,莊襄王和呂不韋送的趙姬結(jié)婚生子,生下了秦始皇。

呂不韋可以解決他們一家的物質(zhì)問題,卻沒法解決他們的精神問題?梢栽O(shè)想,秦始皇從出生到離開趙國這一段時間,都是在擔心受怕中度過的。

出生的時候秦始皇就面臨一個身份的尷尬,“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出生在趙國的秦國質(zhì)子的兒子,不僅周圍的人都會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他,相信他的父親母親在他小時候都會反復告誡他要小心謹慎,不要亂說話不要做出格的事。

即便是這樣,他也險遭殺身之禍,秦國攻打邯鄲,趙孝成王還打算殺死他們一家。結(jié)果他們的一家之主莊襄王先逃跑,逃回秦國了,留下秦始皇和趙姬在邯鄲。

雖然后來莊襄王在秦國立足后,趙國主動把母子倆送回秦國。但在那不滿四歲的兒童秦始皇的心里,父親已經(jīng)不能信任了。

沒人知道秦始皇在邯鄲經(jīng)歷了什么,但相信在他記憶里,這段日子一定是很不愉快的,積累了很多怨恨。后來秦始皇攻占了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我想,十歲前的秦始皇,他的最大理想,也許就是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自由自在地玩耍,無拘無束地娛樂,不用為了突如其來的殺戮而擔心受怕。

  • 二、少年即位,破碎的家庭信任。

秦始皇即位的時候還只有十三歲,放在現(xiàn)在,也就是一個剛上初一的孩子。

他即位時,秦國的底子已經(jīng)很好。但比他童年時更悲催的是,秦始皇要面對的,不僅要面對戰(zhàn)國之間的勾心斗角,還要面對混亂的宮廷關(guān)系。

也許在剛回秦國時,秦始皇最信任的莫過于呂不韋了,正是呂不韋的幫助,讓他度過了在趙國最艱難的兒童歲月。但這種信任,在不到十年里碎得淋漓盡致。

先是傳出了呂不韋和母親趙姬私通的傳聞,然后又是傳來嫪毐和母親趙姬淫亂的消息,嫪毐在秦始皇眼里不過是一個小丑,但呂不韋和母親趙姬,卻是他幼年時的感情寄托。

不知道當二十歲的秦始皇發(fā)動“蘄年宮之變”之變時,與母親趙姬和呂不韋決裂時,是什么感覺。但是,在秦始皇堅硬殘酷的暴虐姿態(tài)下,背后也許是一顆支離破碎的心,最親近的人也無法信任。

喪失了親人的信任,秦始皇也想有二三個親密的好友,可是作為年少時已是帝王的他,已經(jīng)沒人敢把他當親密朋友了。

秦王見尉繚亢禮,衣服飲食與繚同。

秦王也許只是像接近尉繚子,可僅僅是這樣,尉繚子都怕了,評價“秦王居約易出人下,得志易輕食人。”然后就跑了。

秦始皇不知道是該哭笑不得,還是該哭笑不得,也許只是想和尉繚子交和朋友,卻被人這樣評價。不管怎樣,二十歲前就完全失去對父母信任的他,也沒有機會交到純粹的好朋友,心里必然是孤獨的。

也許二十歲前的秦始皇,最大的理想,就是像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一樣,和幾個知心好友聊聊天,擼擼串,和母親正常地嘮嘮家常,盡享天倫,不用顧及君臣之分,不用擔心爾虞我詐。

  • 三、一統(tǒng)天下,不安的心理投射。

一統(tǒng)天下,縱橫四海,秦始皇事業(yè)是成功的。但沒有親人的情感和朋友的慰籍,秦始皇對身邊的人和事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總覺得有人要害他。

在他初統(tǒng)天下發(fā)布的諭令里,他之所以滅六國,是因為諸侯倍約,背盟,不講信用,不能信任。

不僅對人不能信任,對神他也是心懷警惕。過河過不了,就以為是湘神跟他作對,讓人把樹全部砍了。

現(xiàn)代心理學家分析,有暴力傾向的人,暴力的實質(zhì)是內(nèi)心的脆弱。每次暴虐行為的背后,都是強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為什么他一統(tǒng)天下后,要派人到處訪仙尋藥,正常人對死亡都有恐懼,但其實細想之下,長生不老是很可怕的,看著身邊的至親至愛的人一個個離開這個世界,但自己卻一直孤獨地在這個世界上。

可能對與秦始皇來說,寄望長生不老的背后,是一份沒有親人親友的孤獨。他一統(tǒng)天下后的理想,也許是想通過永續(xù)的生命,求得內(nèi)心的安寧,找回在童年和少年時就已經(jīng)丟失不見的至親情感

  • 小結(jié)

南宋皇帝劉淮,曾發(fā)出愿生生世世勿生在帝王家的感慨。對于普通人來說,也許登高望遠,權(quán)傾一時,生殺予奪,就已經(jīng)是可望不可及的理想了。但對于開創(chuàng)了不世基業(yè)的秦始皇來說,他所缺失的,也許反而是正常家庭里的溫暖和信任,也許反而是童年少年時期丟失的內(nèi)心安寧和平靜。

8

1長生不老。2建立萬世基業(yè)。




9

秦始皇最大的理想是在晚年的時候,想長生不老,因此派御醫(yī)徐福去尋找仙藥。因迷戀奇藥和仙人,他甚至都想做真人了,還對外宣稱說,"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稱‘’了!

公元前220年,秦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大業(yè)。

他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已經(jīng)超過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稱始皇帝。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tǒng)一了貨幣和文字,為了抵御匈奴,修建了萬里長城!

他寄希望于長生不老,通過求得靈丹妙藥來延長自己的壽命,使得自己打下的江山基業(yè)長青,遂派徐福率三千童男女去東海尋找仙丹。結(jié)果可以想象,仙丹肯定求不得。隨后命令工匠在驪山建造自己的地下王國。

10

秦始皇嬴政,最大的功績無疑是統(tǒng)一了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而對于他最大的理想,只實現(xiàn)了三分之一,為什么這樣說呢?

嬴政還沒統(tǒng)一六國之前,少年的他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可以說這個想法十分偉大。但是在當時的局勢,秦國的戰(zhàn)力并不是十分強大,經(jīng)過一系列的舉措,他終究實現(xiàn)了六國的統(tǒng)一,這真是一個奇跡!

所有的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夠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但沒有一位皇帝真正實現(xiàn)這一個愿望,因為封建王朝最終走向滅亡,可惜秦二代王朝就滅亡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