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一代帝王秦始皇,雄才偉略,滅了六國。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他統(tǒng)一了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修建了世界矚目的萬里長城。他的歷史功績被史學家司馬遷載入史冊。
秦始皇親手建立起的大秦帝國。到了秦二世,在短短的幾年內(nèi)就滅亡了,為什么會是這樣呢?這還要從秦二世胡亥說起。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個兒子。是扶蘇的弟弟。他當皇帝僅僅三年。(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死的時候 才二十四歲。秦二世胡亥為什么沒把大秦朝的輝煌延續(xù)下去呢?下面談?wù)勎业膸c看法:
胡亥當上皇帝以后,荒淫無度, 沉迷于酒色之中。他從小受到父皇的溺愛沒有作為和能力。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深受父皇的喜愛,秦始皇外出巡游時,其他的孩子不敢提出請求。而他卻敢央求父皇帶他一起去。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凡事都要講規(guī)矩的。他居然能答應他,我認為,如果秦始皇能對胡亥嚴格要求。他就有可能會學會更多的治國的本領(lǐng)。不至于把時間都花費在吃喝玩樂上面。
胡亥殘暴,不會重于用人才,聽信奸臣趙高的讒言,是秦朝毀滅在他手里的直接原因。胡亥本來就不稱職當皇帝,公子扶蘇是最稱職成為一代國君的最佳人選。胡亥是他的老師趙高一手扶植扶起來的皇帝,他當上皇帝后,怕扶蘇跟他爭奪皇位。聽信趙高的讒言,殺了公子扶蘇,胡亥的這種行為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滿。胡亥心里卻十分得意。再也沒有人和自己爭奪皇位了。其他的兄弟姐妹他也不放過。這在皇室當中他就缺少了能幫助他的人,成了孤家寡人。蒙恬一家三代都是忠臣良將,在朝中的地位非常高。權(quán)利也很大。是大秦朝的頂梁柱。可趙高害怕他們的權(quán)利力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就挑撥離間說,當時秦始皇想立胡亥為太子,蒙恬兄弟極力反對。胡亥聽信了趙高的讒言。又給殺了蒙氏兄弟。他從此失去了左膀右臂。如果他有公子扶蘇和忠臣良將支持,秦朝的輝煌哪有不延續(xù)下去的理由?
胡亥不明是非。趙高在朝堂上上演了指鹿為馬的一場大戲,當時他還不明白趙高的用意。趙高把他扶上皇帝的寶座,他把趙高看成是自己的貴人,一點政治斗爭的頭腦都沒有,趙高才敢這么膽大妄為。趙高鏟除異己,只要不與他同流合污的人,趙高就讓他從朝堂上消失。胡亥自己被趙高一步一步的架空,成為傀儡。受奸臣的操控。作為一國君把江山讓一個奸臣去掌控,滅亡是歷史的必然了。
胡亥加重了賦稅,大興土墓。而且工程巨大。刑罰制度殘暴。殘暴的統(tǒng)治終于激起了陳勝吳廣的農(nóng)民起義。加速了秦朝滅亡的進程。
如果秦二世胡亥, 能像秦始皇那樣。能夠重用人才,明智地聽取意見,明辨是非,改正錯誤。減輕賦稅,上下同心完成使命,在政治斗爭中摖亮眼睛,秦朝的輝煌就能一直延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