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崇禎通寶

在明思宗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這段時間所鑄造。

錢體文字楷書,順讀,主要是小平錢,也有折二、當五、當十等大錢,但數(shù)量不多。

在崇禎元年,規(guī)定每文重一錢二分五厘,三年以后,中央(北京錢局),改為一錢重,南京錢變成八分重,錢制開始趨于復雜。

崇禎通寶錢種類繁多,統(tǒng)計有一百多種,是中國古錢幣中最為復雜的一種,可以說是空前絕后。

錢體文字、輕重、大小不一,相差懸殊;背文更為繁雜多樣化,不僅有星、月等標記,還有文字記地、記局、記事、記重、干支兼記值,更有一種跑馬圖紋(跑馬崇禎)。

崇禎通寶小平錢,直徑2.2—2.6厘米之間,重2—4克,最重的可以達到5—6克。

最后,說一下你的問題,“求這枚銅錢真假”?

只從圖片,看不清楚,缺少很多鑒別要素,比如銅質(zhì)、包漿、穿孔磨損度等等,給鑒定增加了一定難度。

找找附近有經(jīng)驗的人,請他給你鑒定一下真?zhèn),就能得到準確的答案。

時間關(guān)系,不多說了。

最佳貢獻者
2

崇禎通寶

明代明思宗崇禎年間(1628一1644)鑄幣,鑄有

(一)小平錢

(二)折二錢

(三)折五錢

(四)折十錢

崇禎錢幣背文復雜,背星月,紀局名,紀重量,紀地名,紀天干,紀奉制(奉旨)等,背有戶五,工五,監(jiān)五等,分小平,折二,折五,折十,折十有一種背十一兩,平錢中還有一種穿下有奔馬紋飾,崇禎朝錢幣版別有上百種之多,也有光背錢。

你的問題是求圖上這枚銅錢真假?看文字是崇禎朝錢文,銅質(zhì)符合明代后期鑄幣材質(zhì),但是看面背地章銹色灰白膚淺,我對此幣有點疑問,崇禎朝至今三四百年傳世應有包漿,出土應有銹色,當然這也不是決對的,最好上手觀察,憑圖片只能說這幾點,再看看其他朋友的觀點,或找玩錢的人看一下,提供圖片供參考,回答不一定對,有誤望見諒,謝謝邀請。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