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認為清朝主要是從乾隆皇帝開始衰敗的。
乾隆皇帝在位時間很長。清朝的衰弱和最后的命運,從那時候就注定下了。為啥我這么說,我下面就要分析下原因。
一切還要從乾隆朝的兩個政策說起。第一個是閉關鎖國,第二個就是搞文字獄、讓清朝當時變成了萬馬齊喑究可哀!
閉關鎖國導致與世隔絕、掩耳盜鈴
說起清朝滅亡的原因,閉關鎖國一定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到底是誰搞出這個政策的呢?不好意思,搞出這個政策的就是乾隆。1757年一道圣旨從京城傳到沿海各省,宣布我們天朝不和你們這些個蠻夷玩了,我們以后自己玩自己的了。這次鎖國之后一直到鴉片戰(zhàn)爭被英國佬砸開大門為止,這把鎖總共鎖了100年左右。
按道理說我們以前門也是鎖的,好像也無所謂呀,最后都是從北面來的什么匈奴、金國、蒙古這些哥們把我們給滅了呀,海上的洋人好像以前也不對我們構成啥威脅呀?墒牵@次運氣不太好,世界潮流變了,從苦逼種地變成了科學發(fā)展了。
我們來看看同時代的老外在干嘛。17世界60年代開始,西方發(fā)生了一場影響人類命運的事情-工業(yè)革命爆發(fā)了。我們以前和人家也差不多,打起架來都是用長矛、干起活來都是用鋤頭,F(xiàn)在不行了,人家開始整機器了,我們還是在整長矛加鋤頭,這差距按照現(xiàn)在來說,就是汗血寶馬和動車組的距離。這時開始我們和老外就好像不在一個地球上了,人家是火車、戰(zhàn)船、現(xiàn)代化的軍事裝備,我們還是老一套。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的時候,這仗打的就好像:一個大人拿著鐵棒來打手無寸鐵的三歲小孩一樣了。
上面是技術差距,其實還有制度差距。清朝當時反正還是老一套跪---起--萬歲、萬歲、萬萬歲,可是英國在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標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英國的這種制度到現(xiàn)在還在用,到底好不好、反正比清朝那個制度要好一點吧。這就是乾隆皇帝帶給我們的后果,我想說,清朝最后的命運已經(jīng)基本決定了。
乾隆搞文字獄,讓大家都閉嘴
古代歷史上我們國家的文字獄那是一絕,為什么要搞這個, 因為他們想長時間的為人民服務唄。古代的科舉有兩個重要目的:首先是把人才選拔出來,免得像劉邦、朱元璋這樣的人才漂泊在外,這可是古代朝廷的重大損失哦,其次是培養(yǎng)大家的愛國精神和守業(yè)信心。
大家都知道,我們長期學習和反復考核的就那么幾本書,在下不才看過幾本,內(nèi)容大多數(shù)就是教人怎么三從四德、報效國家、安居樂業(yè)的,長期讀下去對古代社會的穩(wěn)定有著重要意義。
乾隆皇帝可并不這么認為,他覺得你們在那里嘰嘰喳喳、啰哩吧嗦,嚴重影響了他的發(fā)展。乾隆時期的文字獄是古代歷史上的最高峰。乾隆帝施文字獄130多次遠遠勝于他爹的30多次、他爺爺?shù)?0多次。文字獄不光導致大量的文獻被毀,最后只剩下拍馬屁的書,還有一個重大問題:導致當時所有的讀書人都不敢講真話了,就剩下拍馬屁和撒謊的人了在那里長篇大論了。
一個萬馬齊喑的清朝,在當時會出現(xiàn)什么人,當然就會出現(xiàn)馬屁精和騙子。因為說真話肯定不行,那就說假話、好聽的話吧。后來的鴉片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時候,說假話和漂亮話的人一抓一大把,廣州城都被英國給打下來了,廣州守將奕山明明已經(jīng)簽訂了屈辱的《廣州合約》還賠了600萬贖城費,結果他上奏皇帝的時候,大吹特吹一番,意思就是他把英國人打跑了,結果這哥們還升了官。
以上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的這兩個政策確實不咋地,一個導致了清朝落后于時代潮流,另外一個導致清朝當時落后了還不敢說。從此以后,清朝就蒙著頭、聽著美好的故事,一直睡到了1840年英國人來敲門的時候,大清才再次醒來,最后也直接導致了清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