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應(yīng)該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詞和宋徽宗趙佶的書畫雙絕。

其實中國歷史上“不務(wù)正業(yè)”的皇帝很多,很多皇帝的興趣都很“奇葩”!

一、梁武帝蕭衍—“和尚皇帝”

蕭衍是南北朝時期南梁的開國之君,但是他特別癡迷于佛教。某日蕭衍去禮佛后,便突然起了出家的念頭,國不可一日無君,朝中大臣相約上山,求皇帝蕭衍回宮主持大局。蕭衍說要他還俗可以,但必須要捐贈給寺院一個億,算是把自己的肉身贖回來。這樣荒誕的戲碼竟然發(fā)生過3次,當真是“不務(wù)正業(yè)”,奇葩至極。

二、唐玄宗李隆基—“梨園祖師”

李隆基即位之初,年號“開元”。先后用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為相,勵精圖治,銳意改革,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的盛唐景象。統(tǒng)治后期“天寶”年間,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導(dǎo)致“安史之亂”爆發(fā),愛妃楊玉環(huán)也魂斷馬嵬驛。史載李隆基多才多藝,書法、音樂都有很高造詣,最出名的還是在戲曲方面,據(jù)史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公元714年設(shè)“梨園亭”供樂工演奏樂曲,宮女習(xí)舞演唱,有會昌殿為玄宗親自按樂之所。當時還設(shè)有宮內(nèi)梨園法部、梨花園、太常系統(tǒng)的梨園別教院、洛陽梨園新院等,所以樂工多出梨園。梨園,實際為我國第一座國立戲曲學(xué)校,梨園,也就成了后世演藝界的代稱。因玄宗善用羯鼓指揮樂隊,后戲曲仍以司鼓板為樂隊指揮,尊稱打鼓佬,位于舞臺九龍口,并供奉玄宗為戲曲界祖師。

要論哪一朝皇帝最不務(wù)正業(yè),明朝當仁不讓!

三、明武宗朱厚照—“玩樂皇帝”

朱厚照即位時僅15歲,在以太監(jiān)劉瑾為首的“八虎”太監(jiān)蠱惑下沉湎玩樂。劉瑾為人陰險狡猾,想方設(shè)法鼓動武宗玩樂,每天進奉鷹犬狐兔,還偷偷帶武宗出去逛,哄著武宗高興,因此很受武宗的寵信,并逐漸掌握了大權(quán),人稱“立地皇帝”。建豹房,廣蓄美女、猛獸;搜羅男寵、收義子錢寧、江彬等127人,毀民居造“義子府”;改名朱壽,自封鎮(zhèn)國公,建鎮(zhèn)國府;自稱“大慶法王西天覺道圓明自在大定慧佛”,讓有司鑄印;連死亡也是因興致忽起自駕小舟捕魚落水,后不久去世。等等不一而足,《明史·武宗本紀》說他“然耽樂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

四、明熹宗朱由!澳竟せ实邸

這位皇帝有著與眾不同的愛好,他非常喜歡木匠活,喜歡雕刻一些藝術(shù)品。每天都會潛心鉆研木工技術(shù),荒廢了朝政,但是他卻在木工技術(shù)上有著非常高的造詣。更是有著非常多出名而且成熟的作品。如清初吳寶崖在《曠園雜志》中記載:“(明熹宗)嘗于庭院中蓋小宮殿,高四尺許,玲瓏巧妙!明末清初文秉在《先撥志始》也說到:“(明熹宗)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天啟年間的內(nèi)宮太監(jiān)劉若愚在《酌中記》這樣描述:“(熹宗)曾經(jīng)用木桶鑿孔,內(nèi)設(shè)機璜,往里面灌水,打開機關(guān),竟然能夠像噴泉瀑布一樣噴灑淋漓,美妙至極!絕對當?shù)闷鹉竟せ实鄣姆Q號!

歷史上“不務(wù)正業(yè)”的皇帝還有很多,494位皇帝當?shù)闷鹈骶膶嵲谔伲?/p>

最佳貢獻者
2

皇帝的稱號不光只有地位與榮耀,同時還有統(tǒng)治天下的責任。自贏政奮六世之余烈,先后滅關(guān)東六國,完成大一統(tǒng),稱始皇帝后,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位宣統(tǒng)皇帝,期間稱皇帝者不知凡幾、多不勝數(shù),有當?shù)暮,有當(shù)牟缓玫模敳缓没实塾泻芏嘣,其中很讓人感慨的就是像后唐李煜、北宋趙佶這種把興趣愛好凌駕于自己的責任之上,置國家大事于不顧,完全就是不務(wù)正業(yè)。這樣的皇帝還有沒有呢?請看下文。

1、南陳后主陳叔寶,對于詩詞藝術(shù)的追求遠高常人,興趣和工作之間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興趣上面,整日的和大臣、后宮嬪妃們吟詩作對,最終把陳國大好江山送給了楊堅。

2、北齊皇帝高緯,一生癡迷音樂,當了皇帝后繼續(xù)不管不顧跟著自己的興趣來。每天呆在宮中譜曲,自己唱還不過癮,讓大臣、嬪妃、宮女太監(jiān)們一起唱,動不動就組織大合唱,全然不管北齊的衰敗和北周的強大。

3、南齊皇帝蕭寶卷,此君愛好獨特,喜歡雜技,不光自己玩,還得帶動大家一起玩,老花樣沒意思了,就自己研究新花樣,為此不惜頭破血流,至于國家大事,那還是算了,沒有雜技讓他舒暢。

4、唐僖宗李儇,天生足球運動員,曾放言如果蹴鞠搞科舉考試的話,他一定能考取進士,藩鎮(zhèn)越發(fā)做大,朝廷中黨爭不斷,他眼睛里貌似都看不見,整天的就是組織蹴鞠比賽,只要他進了球,那他就很高興。

5、后唐皇帝李存勖,本來挺好的一個小伙子,給父親報了仇以后,就開始沉迷自己的愛好里不可自拔了,天天就是看戲,興致來了就自己上去演,和戲子們稱兄道弟,玩的好不開心,最好把命都送給他們了。

6、明朝嘉靖帝朱厚熜,信奉道教到極點,自己親自上陣做道士皇帝,到了執(zhí)政后期啥事也不重視,就是呆在宮中煉丹修道,任用的首輔大臣,首先就得會寫修道用的青詞,這些靠阿諛奉承上去的官員操守不佳,導(dǎo)致吏治敗壞,貪污腐敗橫行,百姓不堪重負。

7、明朝天啟帝朱由校,熱衷木工,天賦非凡,每天就是在宮中做著自己的木工,據(jù)說用沉香做出來了一座惟妙惟肖的假山。把皇帝的責任完全拋諸腦后,任由宦官和文官集團大搞黨爭,直接把明朝引向了滅亡的軌道。

結(jié)語:這里列出的僅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歷史長河中像這樣的皇帝真的是不勝枚舉。概因皇帝是天下獨尊,沒有制度和人能夠有效約束皇帝的行為,這就讓皇帝很容易迷失在自己的興趣中,成為一個不務(wù)正業(yè)的皇帝。

3

大家好,這里是韓之豫。

說起來“不務(wù)正業(yè)”,怎么可以忘了大名鼎鼎的愛新覺羅·弘歷,即清高宗乾隆皇帝。

乾隆從小就聰明好學(xué),熟讀儒家經(jīng)典,得到了康熙和雍正的喜愛,因此在雍正去世后,25歲的乾隆就順利登基,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和掌權(quán)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的“不務(wù)正業(yè)”,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

其一,乾隆特別喜歡作詩。沒錯,他居然是中國歷史上作詩留存最多的人!據(jù)統(tǒng)計,他一生大概寫了42613首,一個人就比整個唐朝的詩人寫的還多,當然,質(zhì)量肯定就比不上了。乾隆活了89歲,平均算下來,他一天需要作兩首詩!難道這還不算“不務(wù)正業(yè)”么?

其二,乾隆喜歡外出游玩。大家以前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知道,一個皇帝要想出宮去,其實也是很難的,有的皇帝走出皇宮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乾隆就不一樣了,他前后多次外出游玩,一生巡幸次數(shù)達數(shù)百次。僅河北的避暑山莊,乾隆就去了52次,這離得近還好說,但是像江南、五臺山、山東曲阜等地,乾隆也前后去了很多次,而且每次到一個地方,就喜歡寫詩紀念,留下墨寶,怪不得寫詩這么多。一個皇帝,不在宮中好好的處理國家政務(wù),一年到頭四處游玩,這不就是“不務(wù)正業(yè)”么?

其三,乾隆帝喜歡修園林。雍正時候,圓明園只有28處美景,乾隆不滿意,就大手筆把圓明園擴建到40處景觀,而且相比之前,更是美輪美奐,還融入了西方建筑文化,花費不菲。另外,他還在玉泉山、香山等地大興土木,還有修建了頤和園等園林,構(gòu)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而且熱河避暑山莊,也是他在位期間擴建成豪華富麗的模樣的。這些錢,都是來自于國庫,歸根結(jié)底,都是來自于窮苦的百姓。

乾隆帝前期有才能有作為,然而后期他目光短淺,大興文字獄,又浮華奢侈,喜愛游玩,為了游玩把國家政事都耽誤了,不務(wù)正業(yè),對時局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當時的清朝明面上還是一片繁榮昌盛,實際上社會矛盾逐漸激化,嚴重的危機正在日益臨近。乾隆退位后,白蓮教就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起義活動,清王朝盡管平定了下去,但社會早已千瘡百孔,40年后,洪秀全在西南崛起。乾隆的不務(wù)正業(yè),留下了一個在歌舞升平的懷念中茍延殘喘的大清。

4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展暉論史。

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造就了四百多個皇帝。有的勤正愛民,心懷社稷。有的荒淫無道,殘暴肆殺。還有的不問政事,沉迷興趣而不務(wù)正業(yè)。下面我來盤點幾個點型的“不務(wù)正業(yè)”的皇帝。

一、音樂家——北齊皇帝高緯。高緯整天躲在后宮填詞作曲,并親自撫琴高歌,還讓太監(jiān)和宮女排列陣勢,和他一起吟唱,場面十分恢宏!

二、象棋大師——唐肅宗李亨。唐肅宗對象棋情有獨鐘,和一個小小的棋盤相比,偌大個天下算得了什么?他在位期間朝政幾近荒蕪,朝中大臣若要稟報國事,必須要和唐肅宗殺上幾局,估計唐肅宗時代的大臣們,在下象棋這件事上應(yīng)該都頗具造詣,有不少人因為會下棋而官運亨通。

三、“土匪”——南平君主高從海,是五代時期 南平第二主,不喜朝政,卻有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嗜好,喜歡當“ 響馬”,經(jīng)常掠奪南來北往途徑自己轄地的 使節(jié),樂此不疲,而且敢作敢當,并不否認是自己所為,一旦別的國家交涉討伐,就會恬不知恥的原物奉還給人家,臉上毫無愧色。此公就是圖一樂兒,人送外號“高賴子”。

四、畫家——宋徽宗趙佶。 在宋徽宗集團的腐朽統(tǒng)治下,內(nèi)部農(nóng)民起義風(fēng)起云涌,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先后爆發(fā),北宋統(tǒng)治危機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藝術(shù)上的造詣非常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quán)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shù)有了空前發(fā)展。他還自創(chuàng)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shù)型皇帝。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兵臨城下,受李綱之言,禪讓給太子趙桓。

五、木匠——明熹宗朱由校。明熹宗似乎是天生的木匠,皇宮中的許多木器擺件皆出自其手。明熹宗幾乎不理朝政,整天和刀鋸油漆混跡在一起,一般木匠與他相比當真是望塵莫及,宮中許多老木件,經(jīng)過他的修繕更是別具一格。

六、作詞家——南唐后主李煜。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位國君,其擅長書法,詩文,繪畫,音律,作詞等等,尤其在寫詞方面成就最高。李煜之所以在當國君方面是一個失敗者,是因為當時的時代背景使然,使他注定要成為一個失敗者,但他愛民如子,并不是一個昏君。

古代的皇帝,既是國家領(lǐng)袖,也是政府的首腦,二者合一。但很可惜,他們偏偏就生在了帝皇家,還成為了皇帝。即便是有著世人難以媲美的才能,也因為他的不務(wù)正業(yè)而蒙塵。

當然還有很多“不務(wù)正業(yè)”的皇帝,歡迎朋友們評論區(qū)一起探討!






5

也許當皇帝太過無聊了,以至于很多皇帝都產(chǎn)生了第二職業(yè)或者說是愛好,比如喜歡掙錢的漢靈帝,很有音樂才華的唐玄宗;干的一手好木匠活的明熹宗等等。下面小太陽就給大家一一介紹介紹吧。

喜歡掙錢的漢靈帝劉宏

漢靈帝劉宏那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數(shù)的出來的商人皇帝。也許是因為出身是王爺?shù)暮蟠瑢τ趧e的沒什么愛好,唯獨對于錢財十分上心。被大將軍竇武選擇立為皇帝之后,先是在各地郡縣上繳的錢財,以及番邦進貢的貢品里面抽成,收進自己的小財庫。之后又在自己的后宮建立起來一條商業(yè)街。

商業(yè)街上各種店鋪應(yīng)有盡有,從商店到酒館甚至還有青樓。然后他就讓宮里的太監(jiān)宮女去商業(yè)街shopping,他還在里面充當各種店鋪的老板,掙錢加玩樂,玩的不亦樂乎。不僅如此,他還以私人名義在老家購買大量的土地房產(chǎn)(咱也不知道他咋想的,都當皇帝了,還自己出去買地去,可能是怕皇帝當不長,以后還有個去處)。

慢慢的,這種小錢已經(jīng)滿足不了他了,于是他就開始賣官,沒錯,當皇帝的帶頭賣官,除了自己的皇位,只要是個官爵,就明碼標價,你給錢就能上任童叟無欺。這樣一來,那些買官上任的人又得搜刮民脂民膏來挽回自己的買官的損失。終于在漢靈帝的折騰之下,東漢末年農(nóng)民忍受不了了發(fā)動了黃巾起義。在之后就沒漢朝什么事兒了。漢靈帝為了自己掙錢,終于把祖宗的基業(yè)敗沒了。

音樂才子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大家都是家喻戶曉了,不過唐玄宗的音樂才華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首先,最著名的一點!赌奚延鹨挛琛反蠹叶贾腊,這首曲子就是唐玄宗所做。不僅如此,唐玄宗對于音律還十分敏感,聽樂曲的時候,但凡是樂師有哪一個曲調(diào)彈錯了,唐玄宗都能聽得出來并且馬上就能指正出來,十分強悍。

還有就是現(xiàn)在代表戲曲的“梨園”,唱戲的人們還被稱為梨園子弟。這個梨園其實就來自唐玄宗這里。梨園最初乃是唐朝的一個地名,后來因為唐玄宗喜歡音律,戲曲。經(jīng)常在這里聽戲甚至教導(dǎo)別人唱戲,慢慢的,梨園就和戲曲聯(lián)系在一起了。

《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

在樂器方面,唐玄宗不僅可以聽,還會用,琵琶、二胡、笛子等等,唐玄宗無所不能,樣樣精通,可以說唐玄宗不僅是一個專情的男子,還是個全能型的音樂達人,戲曲大師。因為唐玄宗的皇帝身份十分尊貴,后世的戲曲行業(yè)還將唐玄宗供奉為祖師爺。真真是不務(wù)正業(yè)厲害到極致了。

戲曲票友唐莊宗

五代十國的唐莊宗李存勖(xù)和唐玄宗在戲曲方面比起來,那真是大巫見小巫了。不過雖然人家能力不行,但是架不住他喜歡啊。不過要是比較對戲曲的癡迷程度,李存勖可就比唐玄宗高出好多。

李存勖自幼就喜歡聽戲,經(jīng)常的伶人混在一起,稱帝之后甚至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出道的藝名叫李天下。正所謂愛屋及烏,癡迷戲曲的李存勖對唱戲的伶人十分寵幸,甚至還讓唱得好的伶人出任國家官員,最高的職位甚至到了一州刺史,掌管一州百姓。

不僅如此,在皇宮里面,伶人還可以隨意行走,這讓大臣們都十分憤怒,但是卻都敢怒不敢言,部分官員甚至還送禮給伶人來巴結(jié)他們。后來因為寵幸伶人致使朝廷大亂,地方將領(lǐng)起兵造反,各地相應(yīng)的人十分多。最后連守護李存勖的衛(wèi)兵都反叛了,于是李存勖死于亂箭之中。盡管死了,對他有舊情的伶人還將唱戲的樂器、衣服等蓋在了他的身上,然后一把火燒掉了。

木匠皇帝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相對而言,就比較有名了。雖然人家沒什么文化,稱呼他為半文盲也無不可。但是他心靈手巧,對于木匠活十分精通,他的木匠工藝可以說超越了當時大部分的木匠,可以算是大師級別的了。

根據(jù)史書記載,明代天啟年間,木匠做的床很是笨重,十多個人才能搬動,而且沒什么樣子,于是朱由校就自己研究,選料款式全都親力親為。歷時一年多,竟然打造出來一張折疊床,而且十分輕便,上面還雕刻著花紋,十分美觀。(沒錯,折疊床就是明熹宗最早做出來的)。

朱由校還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tài),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朱由校還派太監(jiān)拿自己的作品偷偷到市面上去賣,結(jié)果市人驚嘆做工精良,都愿高價購買,朱由校聽后深受鼓舞,干勁倍增。

朱由核對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并喜歡創(chuàng)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jiān)們欣賞評論。朱由校還擅長鏤雕工藝。他喜歡在木制器物上發(fā)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制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

到了冬天,朱由校還設(shè)計滑冰車。每到冬天,朱由校便命一群太監(jiān)隨他一起玩冰戲。他親自為自己設(shè)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攏,僅容一人,涂上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后都設(shè)有掛繩的小鉤,朱由校坐在拖床上,讓太監(jiān)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dǎo),一部分人在床后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shù)里。

天啟七年,明熹宗在湖上戲水不慎落水,被人救上來之后身體就越來越差,后來妄圖喝“仙藥”續(xù)命,結(jié)果中毒身亡,年僅23歲。

結(jié)語

從始皇帝登基稱帝一直到末代皇帝溥儀,中國歷史共經(jīng)歷了422任皇帝,形形色色什么樣的皇帝都有,所以有一些“不務(wù)正業(yè)”的皇帝也實屬正常,你們還知道有哪些不務(wù)正業(yè)的皇帝比較出名呢。

6

明朝皇帝朱由校,他被稱為木匠皇帝,整天不務(wù)正業(yè)研究木匠技藝,他喜歡雕刻小木人,經(jīng)常雕刻身邊的妃子和藝伎,雕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雕完還派遣太監(jiān)將這些小木人拿去宮外賣,竟被搶購一空。

他還喜歡雕刻袖珍版的亭臺樓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里面花草樹木,亭臺水榭,往來人仆,飛鳥走獸,均活靈活現(xiàn),甚至連房梁上的鏤刻花紋也與真的一般無二。

朱由校有時在木工房一待就是幾天,為了在這里休息,他自己設(shè)計了一張床。親自繪圖,鋸木釘板,很快就造出一張精美而實用的大床,還設(shè)計了一道機關(guān),可以使床任意折疊,移動方便,人躺在上面,還能根據(jù)自己的姿勢調(diào)整角度,讓人拍案叫絕。

朱由校還很具有工匠精神,每件作品都精雕細琢,寧缺毋濫。每次作品完成后,他都會讓親近太監(jiān)們來評價,但凡聽到半點兒不如意的地方,馬上手起錘落,砸了重來,直到無可挑剔為止。

作為一個野史記載的皇帝這位朱由校皇帝之所以沒有正史記載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他每天都要沉迷在雕刻木雕當中。對于正史來說這位皇帝可能沒有王侯將相的豐功偉績,可能沒有文人騷客的閑時雅興,但是這位皇帝一定是有著值得世人喜歡的奇妙故事的,這樣的故事之所以會被放到野史就正是因為他們能夠拿來茶余飯后供人們聊聊天。就像聊齋志異這樣會給大家從另一個方面帶來一個不一樣的歷史角度和看點。



7

明朝有一位蟋蟀皇帝。

明宣宗從小就有一個愛好,那就是斗蟋蟀。尤其是在他當上皇帝,沒有人約束之后,就更加癡迷斗蟋蟀了。他經(jīng)常讓宦官出宮,高價購買品質(zhì)好的蟋蟀,正所謂上行下效,皇帝這么愛玩蟋蟀,整個明朝都開始出現(xiàn)斗蟋蟀了,而且蟋蟀的價格就跟坐火箭一樣往上漲。

當時的蟋蟀叫促織,所以明宣宗就有個外號叫“促織皇帝”。后來,明宣宗覺得北京的蟋蟀品質(zhì)不好,就派太監(jiān)四處采購。當時,蘇州的蟋蟀是最好的,明宣宗還特意讓蘇州知府采辦一千只蟋蟀。據(jù)說當?shù)匾粋糧長用一匹馬換了一只好蟋蟀,準備交差,結(jié)果卻被妻子不小心給放跑了,他的妻子自知闖下大禍,就上吊自殺了。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明宣宗的愛好對整個明朝的影響有多么大。

明宣宗不僅喜歡斗蟋蟀,還特喜歡香爐。現(xiàn)在著名的“宣德爐”就是宣宗時期鑄造的。


8

以下是歷史上不好好做皇帝本職工作,只愿做感興趣的:

“不務(wù)正業(yè)”之明孝宗——朱右樘

“正業(yè)”:宣傳男女平等的模范丈夫(禁得起三千粉黛誘惑,對愛情至死不渝)

其實我把朱右樘放在這里,真有些于心不忍,因為其他四位與明孝宗朱右樘,即弘治皇帝,他只有一個皇后張氏并且夫妻感情非常和睦恩愛,生有一子,大臣們都勸皇帝納寵,但朱右樘從來不聽。要知道,在封建社會,身為天子,居然恪守一夫一妻制度,終身沒有第二個女人,實在是難能可貴。隋文帝和獨孤皇后雖然也是一夫一妻,但文帝是懾于獨孤皇后的威嚴,并非真正心甘情愿。所以說朱右樘實在是個好丈夫。

在人格上如此高尚的一個皇帝,為什么要說他“不務(wù)正業(yè)”呢?原因和其他四個皇帝一樣,如果朱右樘只是個普通人,那他無疑是標準的好男人,好丈夫。但是,可惜他是個皇上。身為天子,必須肩負與普通人不同的命運,其中皇帝的子孫多少,關(guān)系到國家的根基和大事。如果皇帝子孫多了,就可以在眾多皇子中挑選出色的繼承大統(tǒng),而且一旦國家有難,也可以有其他皇子支撐大局,例如宋徽宗,靖康之難中幾乎所有皇親都被俘虜,但由于徽宗子嗣很多,還是有個“漏網(wǎng)”的趙構(gòu),別小看這個“漏網(wǎng)之魚”,他可是延續(xù)宋代歷史的功臣。話說回來,這個朱右樘卻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便是游龍戲鳳里面那個荒唐皇帝明武宗。

朱右樘失敗就失敗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雖說生的多繼位的兒子未必就一定是好的,但只生一個,繼位了恰巧就是個大昏君,孝宗的責任就逃脫不了了。

不務(wù)正業(yè)”之唐僖宗李儇

“正業(yè)”:蹴鞠運動員(為了運動廢寢忘食)

自古帝王荒廢朝政,只顧享樂者并不少見,否則就不會那么多個朝代滅亡了,但是,對于一項運動熱愛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到也值得人們借鑒。唐僖宗是大唐第十九位皇帝(不算武后),那個年代是唐朝末年,內(nèi)亂不斷。而僖宗卻對此不聞不問,而是把自己沉浸于蹴鞠這項運動中,據(jù)說,僖宗的蹴鞠技巧非常高超,他曾得意地說:“朕若應(yīng)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他有時一練起蹴鞠就是二三個時辰,連飯都忘了吃,急得身邊的太監(jiān)侍女們團團轉(zhuǎn)。

說這樣一個皇帝“不務(wù)正業(yè)”應(yīng)該不會引起人們的非議。在唐代已經(jīng)有一些小型的球社了,如果僖宗不是皇帝,而是一個球頭的話,我想應(yīng)該在當時也是盛名一時,尤其在唐代末年,蹴鞠作為一項運動已經(jīng)比較流行,僖宗這樣高超的技巧,一定會贏得人們的贊譽。然而,不幸的是,他做了皇帝,這樣,命運賦予他權(quán)利的同時,也交給了他義務(wù),便是要治國,可這位天生具有運動細胞的皇帝偏偏不這樣。

歷史記載,乾符元年,王仙芝在長恒起義,隨后黃巢響應(yīng)。起義平息后,田令孜專權(quán)。光啟元年,李克用進兵長安,僖宗不得不四處逃命,文德元年憂憤而死。就這樣,這位擅長蹴鞠的皇帝,走完了他無為而被人唾罵的一生,不能不說是歷史的悲哀啊。

南唐后主李昱

“正業(yè)”:專業(yè)作家(至死不忘詩詞創(chuàng)作,流傳后世)

李昱這個皇帝,不是個大國的皇帝,但是他卻不比任何一個大國的皇帝知名度低,因為他有很多篇傳世佳作,讓人耳熟能詳。李昱的父親中主便擅長詩詞,著有《攤破浣溪沙》等名篇,李昱繼承了他父親的辭學(xué)天賦和成就,據(jù)說他在位時期在宮廷內(nèi)與皇后常年以作詞為樂,文風(fēng)柔婉,有名篇《玉樓春》等。

其實,在現(xiàn)代人的觀點中,由于李昱的文學(xué)造詣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讓人忽略了他作為亡國之君的原因。李昱在位時生活十分奢靡,對朝政不理不睬,完全沉迷在享樂與作詞之中。他常常在宮中營造銷金紅羅幕壁,嵌上白金和玳瑁,插上奇花異草,題曰——錦洞天,每年的七夕之日,他叫人用紅羅絹裝扮成月宮天河的情景,為作詞創(chuàng)造靈感。李昱亡國其實也是咎由自取,這個責任是需要他來擔負的,所以說,李昱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值得同情的是,李昱被囚與趙氏天下的庭院中,寫出了一些催人淚下的佳句,最后還是被毒死了。這種命運對他來講是始料不及的,同樣,對歷史來說又未嘗不是一種諷刺呢?李昱的“不務(wù)正業(yè)”是不折不扣的,就連宋太祖也說:“李煜若以作詩工夫治國事,豈為吾虜也?”

“不務(wù)正業(yè)”之宋徽宗趙佶

“正業(yè)”:書畫藝術(shù)家(自創(chuàng)一體,才華橫溢)

宋代的開國者宋太祖之弟宋太宗囚禁殺死了李昱,并在一旁幸災(zāi)樂禍的說著風(fēng)涼話,殊不知,自他們不到十代后,自己的祖孫就在重復(fù)著李昱的道路。

宋徽宗,這個靖康之恥的間接制造者和受害者,現(xiàn)在只能接受著歷史學(xué)家,文化學(xué)家,民族學(xué)家等一系列學(xué)者不同形式和語言的評價。與李昱恰巧相反的是,宋徽宗雖然才華橫溢,但是由于政治上的昏庸無能,在歷代人民的心中,他的誤國遮住了才華的一面。

趙佶是個聰明的人,但是他的聰明只用到了藝術(shù)方面,宋徽宗創(chuàng)立了流傳至今的“瘦金體”,在繪畫方面的成就更大,擅長花鳥畫,其中有很多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珍品。但他在治國上,可以說是一塌糊涂,生活奢靡,大興土木,信任奸佞……如果說,不務(wù)正業(yè)造成后果最嚴重的,莫過于這位自創(chuàng)一派的藝術(shù)家皇帝了。趙佶最后被金人俘虜,死在五國城。

把他列在這里,實在是可惜了他一身的才華,如果不是做了皇帝,他會是中國歷史上相當出色的一個藝術(shù)家。他本不該做這個皇位,然而他哥哥早逝,沒有兒子,所以把他推上這個位置,實在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不務(wù)正業(yè)”之明熹宗朱由校

“正業(yè)”:建筑工程師(有做魯班弟子的天賦)

朱由校,崇禎的哥哥,人們在同情崇禎的時候,不禁把罪名扣在了朱由校的身上,其實這也是應(yīng)該的,縱觀明代諸位皇帝,沒有比朱由校更無能的君主了,可以說由于他,金人才開始大張旗鼓的虎視中原,也是他重用大奸臣魏忠賢,弄得民不聊生。但是,從另一方面講,他對建筑學(xué)的熱愛也使他的昏庸帶上了一些悲劇的色彩。

朱由校喜歡做木匠活,喜歡設(shè)計房屋,設(shè)計家具,凡是木質(zhì)的東西都能引起他的興趣,不僅如此,他心靈手巧,有記載說,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設(shè)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折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摟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嘆服。可見皇帝的水平已經(jīng)超越了時代水平。如果朱由校不是個皇帝,可能會成為讓人嘖嘖稱奇的魯班第二。歷史是捉弄人的,偏偏讓這樣一個人從政,除了荒唐,只能讓我們嘆息了。

絕對超白金“樂隊”主唱的皇帝高緯 上榜理由:一人身兼詞曲唱,超炫的樂隊組合。 高緯是南北朝時北齊的第五位皇帝,國力見衰朝綱紊亂這哥們根本不聞不問,還自稱“無憂天子”,玩的花樣也別出心裁,最雷人的就是他自己作詞作曲,抱著琵琶自彈自唱,唱到興處,還命令上千名太監(jiān)、奴婢一起給他伴唱,場面宏大之極,火爆程度不亞于現(xiàn)在的“超男超女”?胺Q“樂隊組合”的開山鼻祖。

大搞時裝秀的皇帝宇文赟 上榜理由:不遜培羅蒙,氣死范思哲。 宇文贇(yun)是南北朝北周的第四帝,荒淫奢侈,史稱:“宣帝即位,即逞奢欲”。但他最雷人之處莫過于鐘情服裝另類,每每別出心裁,裝靚扮酷。我們看看他的裝束:頭戴高高的通天冠,身上是金蟬做的飾物,斜配幾近夸張的大綬帶。要是趕在今天,這主一準會去“T”型臺上亮亮相。自己這么臭屁,卻發(fā)布命令:除宮人外,天下婦女一律不準涂脂抹粉。敢情就興他。

第八名:耍雜技耍到自殘的皇帝蕭寶卷 上榜理由:雜技成為皇宮的“表演秀” 南北朝時南齊的第六代皇帝,此公不愛讀書,嬉戲無度,常常通宵捕鼠取樂,不理朝政。更雷人的是他還酷愛雜技,以致到了癡迷的程度,他親自對一些雜技老節(jié)目進行搜集整理總結(jié),甚至還自創(chuàng)了許多新節(jié)目。比如他仗著自己力大如牛,將7丈5尺長的木質(zhì)道具扛在肩上,讓演員在上面翻騰,自己表演用牙叼幢木的絕技,結(jié)果弄得滿嘴是血。他還為自己設(shè)計了一套戲裝,穿著戲裝在后宮打打鬧鬧,追逐嬉戲,皇帝做到這個樣子,也真夠難為他的。 第七名:打馬球中狀元的皇帝唐僖宗 上榜理由:酷愛運動,可惜那時沒有奧運會。 唐僖宗可謂是另類到了極點,除了不喜歡朝政外,愛好十分廣泛,他喜歡算術(shù)、音樂、下棋、斗雞、賭鵝、蹴鞠、騎射、劍術(shù),而且無不玩的精妙,特別是對打馬球十分迷戀,而且技藝高超,他曾經(jīng)很自負地對身邊的優(yōu)伶石野豬說:朕若參加擊球進士科考試,應(yīng)該中個狀元。你看看,當皇帝還屈才了,要是參加奧運會,拿個馬球比賽金牌也未可知。 第六名:一天不干木工活就手癢癢的皇帝明熹宗 上榜理由:不是“缺一門”,而是“獨一門”。 明熹宗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份,不事朝政,整天沉迷于刀鋸斧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嫻熟,一般的能工巧匠只能望塵莫及。凡是他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他都能夠做出來,這哥們絕對是個天才。而且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定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真是生錯了地方。李湘拍的《十全九美》原型恐怕是他。 第五名:喝酒絕對“大師級”的王曦 上榜理由:醉一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天醉的不省人事。 按說喝酒作樂對于皇帝來講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喝酒要喝到“大師級”就不是雖便誰都能做到的了。王曦是五代時期閩國第五主,好貪杯中之物,酗酒成性,可巧皇后也好貪杯中之物,真是臭味相投,這二位每天共飲,不醉不休,丑態(tài)畢露,朝政交與寵妃打理。一次,王曦與宰相李光準一起喝酒,喝醉后爭執(zhí)起來,王曦命令武士將他推出去斬首,李光準被拖到刑場酒都沒醒,監(jiān)斬官沒敢行刑。第二天,王曦醒來還找李光準,敢情昨個兒的事忘了個干凈。酒喝成這樣絕對酷斃。

熱衷于組團旅游的皇帝楊廣 上榜理由:最炫的旅游專家,超強的組團能力。 史上還沒有哪一個皇帝像隋煬帝楊廣這么熱衷于旅游開發(fā)。他在洛陽西郊建筑的“西苑”占地方圓200里,院內(nèi)有海,海中有島,島上有閣苑內(nèi)還有16個院落,由各妃主管,負責接待。楊廣則帶著幾千宮女騎著馬在苑內(nèi)游覽玩賞,晚上在妃子主管的“招待所”夜宴。大運河修通后,他先后3次大規(guī)模出游,隨行的旅行團包括嬪妃大臣乘坐的船就有幾千艘之多,自己則在四層龍舟之上飲酒觀光。這活恐怕現(xiàn)在哪個旅行社也接不起。為了方便游玩,他還專門建造了一座活動的宮殿“觀風(fēng)殿”,下面有輪子,可隨時拆裝,能容納數(shù)百人,省卻了住宿的麻煩。你還別說,這老小子還真是個干旅游的材料。

當和尚有癮的皇帝蕭衍 上榜理由:皇帝不是我最后的傳奇,我要追求那不老的傳說。 蕭衍南北朝時南梁的創(chuàng)建者,信奉佛教達到癡迷的程度,一次去拜佛,說什么也不回去當皇帝了,要就地出家,做了四天和尚后被大臣們哀求著回宮,回來后想想不對,因為和尚還俗要向寺院贖身,于是“財政”上拿出了一億錢把他的肉身算是贖了回來。這樣的事后來還發(fā)生過3次,夠一心向佛的吧!他不理朝政,卻寫了大量的佛教著作,他根據(jù)《涅經(jīng)》等上乘佛教的內(nèi)容寫了《斷酒肉文》,首次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的戒律,并以身作則:每日只吃一頓飯,不沾酒肉,住小殿暗室,一頂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蓋了兩年。瞧這皇帝當?shù)摹?/p>

當“響馬”樂在其中的皇帝高從海 上榜理由: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高從海是五代時期南平第二主,不喜朝政,卻有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嗜好,喜歡當“響馬”,經(jīng)常掠奪南來北往途徑自己轄地的使節(jié),樂此不疲,而且敢作敢當,并不否認是自己所為,一旦別的國家交涉討伐,就會恬不知恥的原物奉還給人家,臉上毫無愧色。此公就是圖一樂兒,人送外號“高賴子”。

唱戲被扇耳光的皇帝李存勖 上榜理由:超乎想象的“敬業(yè)精神” 李存勖是五代十國時期后唐的建立者,自幼喜歡看戲、演戲,當皇帝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戲裝,登臺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藝名為“李天下”。有一次上臺演戲,他連喊兩聲“李天下”,一個伶人上去扇了他個耳光,周圍人都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李存勖問為什么打他,伶人阿諛地說: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兩聲,還有一人是誰呢?李存勖聽了不僅沒有責罰,反而予以賞賜。伶人倍受寵幸,可以自由出入宮中和皇帝打打鬧鬧,侮辱戲弄朝臣,簡直荒唐到了極點。

9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歲即位,在位七年。

皇帝水平不行,在位期間,魏忠賢與客氏專權(quán),制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行。

然而動手能力確實極強,做過精美的梳子,還有縮小版皇宮,據(jù)說雪橇,折疊床也是他想出來的。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木工出色他或許不適合做皇帝吧。



10

南唐后主李煜可能是最不靠譜的皇帝了吧。

李煜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

。南唐最后一位皇帝,被世人成為南唐后主,李后主。961年李煜繼位,975年兵敗降宋,被俘到汴京,作為一個階下囚被封為違命侯。最后,因虞美人中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而喪命。

作為一個皇帝,李煜不是盛世明君,沒有創(chuàng)下千秋基業(yè);他也不是暴虐成性,沒有被后人唾罵。他是一個無心皇位的皇帝,甚至以“號鐘隱,蓮峰居士”來表示自己無心朝政,他只想寄情詩詞喝酒,沒想到命運跟他開了個玩笑,其兄暴斃,他被迫坐上太子之位。961年繼位以后開始了他無力的后半生。風(fēng)雨飄搖的南唐在一個優(yōu)柔寡斷,用人不善,不諳治國之道的李煜手中徹底敗落。

作為一個皇帝,李煜確實是不合格的,但他卻成為了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詞人,甚至被后人稱之為“千古詞帝”。

李煜的詞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多寫宮廷生活,辭藻華麗旖旎,后期多寫亡國之恨,詞風(fēng)哀怨悲涼。一曲《虞美人》既是李煜的亡國哀歌,也將他自己送到了閻王殿里,宋太宗聽聞李煜寫了一首如此感懷故國的哀歌,便決定不再留他,毒死了他,至此,這位在政治上失敗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篇章的“千古詞帝”給自己的生命畫上了一個句號。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