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在張五哥刑部冤案后,康熙看清楚了太子的為非作歹,明白了八阿哥的陰險狡詐。適逢入秋,正好按例秋狝,康熙下令所有皇子皇孫都要到熱河一起去狩獵。其實上是因為張五哥案子后,康熙看到了許多事情后,想借此狩獵檢驗考察一下他那些個寶貝兒子,到底各自是什么成色。此次秋狝之典,除了太子胤礽和;乃陌⒏缲范G沒參加狩獵外,其他皇子都參加了狩獵。可是狩獵統(tǒng)計結(jié)果后論賞時,因八阿哥狩獵有“逮而不殺”的仁義之舉,而獵獲最多又是十三阿哥胤祥,如此到底賞賜誰出現(xiàn)了爭議。值此關(guān)鍵之時,經(jīng)鄔思道提前教導(dǎo)過的小皇孫弘歷出了頭,在康熙等皇子大臣面前據(jù)理論說一番,并贊稱康熙時大清第一巴圖魯,康熙皇帝龍心大悅,最終將從太子手里剝奪的賞物賞給了皇孫弘歷。狩獵結(jié)束后,因兒子為自己爭了面子、立了功的四阿哥回去見鄔思道和年秋月后,獎賞了年秋月,并且給年秋月一家都抬了旗。實際上沒年秋月什么事兒,如題所問,那為什么在弘歷得到了康熙賞賜的如意后,四爺要賞賜年秋月呢?私以為,要理解這個問題,需從以下三個角度去分析思考,詳見下:
秋狝之典,本是按照清朝慣例,為了籠絡(luò)旗人和蒙古等游獵民族而舉行的皇家活動,但是在“特殊”之時,例行活動也可成為了實現(xiàn)某些目標(biāo)的手段。此次狩獵,正好發(fā)生在張五哥刑部冤案之后,諸皇子禍心暗藏、蠢蠢欲動之時,康熙安排秋狝之局自然有其目的。不過,要理解清楚康熙安排秋狩的真正意圖,還需從張五哥案子后朝局變化和各皇子表現(xiàn)出發(fā)。那么,到底張五哥案子后,各皇子的處境、表現(xiàn)如何呢?朝局有什么樣的變化?
胤禔:“剛才我聽說,老八在宴席上說什么,古往今來圣主只有兩個人,一是我太祖高皇帝,再就是皇阿瑪。你說,他這樣說不是把我大清的太宗文皇帝和世祖章皇帝排除在外了嗎?”
胤祉:“話可不能這樣理解。太祖爺那么多皇子,太宗文皇帝在太祖爺?shù)幕首又信帕械诎。他老人家不圣明,太祖爺會把大位傳給他嗎?”
胤禔:“沒錯!沒錯!太祖爺是第一圣主,把皇位傳給了第八子太宗爺;皇阿瑪是第二圣主,那自然也會把皇位傳給他老八了……高手!高手!到底是你的書讀得好!”
胤祉:“大哥!我可沒這樣說。你往我身上扯,我可不認(rèn)賬!”
張五哥案子前后,最“奸詐”的要數(shù)四爺了。其時暗藏奪嫡之心的四爺,還不敢漏出什么苗頭來,可是種種跡象表明,他老四也是居心不良的。比如在鄔思道的指點下知道了張五哥案子審結(jié)時即是太子被廢之日,身為太子黨的四阿哥,想得不是如何協(xié)助太子化解風(fēng)險,而是如何乘機(jī)在康熙面前表現(xiàn)自己。張五哥案子前,四爺對自己下狠手,搞出一場大病,可能在康熙看起來沒什么大問題,可是到了張五哥案子審結(jié)之后,康熙大概也猜出了四阿哥“突然病了”這件事背后的真義了。
張五哥案子爆發(fā)后,最激動的要數(shù)八阿哥了。因為他處處學(xué)康熙的寬仁之舉,也頗得康熙的欣賞,且他有一個實力強(qiáng)大的八爺黨。所以,八阿哥在張五哥案子前后,他非常的興奮。尤其是在陰謀審理張五哥案子主謀肖國興后,先是被晉封為廉親王,后又破例被康熙安排代替太子接見蒙古王爺,做起事兒來非常得意,幾乎鐵定地以為康熙很快廢除太子就立他了。不過,八爺想不到的是,在此關(guān)鍵之際,康熙對他如此之好,其實上只是為了徹底看清他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八爺他豈知康熙對他搞壞國庫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他豈知朝廷要追比國庫欠款是他因怕得罪人辭職不干、間接搞太子等拙劣之舉康熙是全看在眼里的,他豈知自己陰謀誘審肖國興后獲得了康熙“該死、其心可誅”的考語呢?
康熙:“肖國興已經(jīng)安置好了嗎?”
圖里。骸笆恰J⒕⿲④姲阉麊为氷P(guān)在一個地方,任何人都見不到他!
康熙:“這一路上他沒說什么嗎?”
圖里。骸盎厝f歲爺,一路上肖國興不斷地叫屈……”
康熙:“唔?他叫什么屈?”
圖里琛:“他說,八爺說過,萬歲爺答應(yīng)過的,只要他說出太子的事就既往不咎……”
康熙:“他真是這樣說的?! ”
圖里。骸八沁@樣說的。”
康熙:“該死!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圖里琛:“是。奴才這就趕去殺了肖國興?”
康熙:“什么?誰叫你去殺肖國興了?”
三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在張五哥案子前后,依然按照他們自己的身份幾乎重復(fù)著同樣的事情。三阿哥繼續(xù)不壞好心的作他的讀書人,且從他給大阿哥下套及后面一舉搞死大阿哥看得出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好東西,九阿哥呢依然寄住在八阿哥之下作他的富貴王爺,十阿哥依然樂呵呵的依附在八爺黨之下作個享福享樂的傻阿哥,十三爺依然赤膽忠心作他的俠王,十四阿哥呢仍然是依附在八爺黨之心尋找自己的機(jī)會。除了十阿哥和十三阿哥外,都不過是在變動中,尋找自己的最大利益。
可以說張五哥案子審理后,康熙面對的局面是,皇子中除了十阿哥和十三阿哥真的由著秉心外可信外,太子、大阿哥、八阿哥完全不可信,四阿哥雖說見禍退了其實也不懷好意,其他阿哥也都不可信;皇子一有態(tài)度,自然朝臣也隨之而變,變動最大的就是依附于太子、大阿哥、八阿哥三個陣營,太子失寵后依附太子的大臣,有企圖更進(jìn)一步保住太子的大臣,有見太子這棵大樹不可靠而避之的大臣,依附大阿哥、八阿哥的大臣也如他們的主子一樣企圖更進(jìn)一步徹底搞到太子扶主子上位。這是一個暗流涌動的局面,是一個暗藏災(zāi)禍的局面,作為皇帝的康熙必須要妥善處理的局面。而要處理這樣一個局面,自然首先就要看清各位皇子大臣的真實意圖,那如何更好的看清局面呢?
政治博弈,最好的手段當(dāng)然是借機(jī)行事。當(dāng)此之際,正值秋狩之時,是一個名正言順的合適機(jī)會。所以,康熙安排秋狝之局的意圖就不言自明了。如此不僅完成了慣例,而且名正言順不動聲色的達(dá)成了自己的意圖,同時還可以在朝廷大事中,檢驗比較他那些個寶貝兒子的成色,以備不時之需。
第二,此次狩獵,各皇子表現(xiàn)如何?收獲如何?
康熙安排這次秋狩,無非是例行公事的同時,觀察朝局現(xiàn)狀,檢驗各位皇子到底品性如何。那各位皇子的表現(xiàn)和收獲如何呢?
還是先說太子,因為有儲君的名份,所以雖然康熙對他極度不滿,但是也不方便讓他與諸位皇子共同比拼狩獵,否則也太不合禮節(jié)了,無論對是康熙還是太子來說都有失君道?墒牵m然太子不參與射獵,但是康熙卻也沒給他好果子吃,康熙做主將蒙古老王爺敬獻(xiàn)給太子的一把明黃玉如意作為狩獵后的賞物。一把玉如意可能對太子來說貨幣價值不大,但是這背后的政治氣息卻異常強(qiáng)大,康熙如此之為,太子真事有苦不敢說呀,難怪還在熱河期間,太子就大著膽子去與鄭春華私會訴苦,尋求心理安慰呢。此次射獵,對太子來說,簡直就是往傷口撒鹽。當(dāng)然,也不是一無所獲,畢竟還是知道了康熙的態(tài)度了,只不過太子不夠聰明,選擇了破罐子破摔的法子,換做聰明人,可能也正是一個反思埋下頭做人做事的節(jié)點。因此,此次狩獵太子可謂是一無所獲,而且導(dǎo)致了自己第一次被廢。
再說四阿哥,此次狩獵四阿哥的抉擇幾乎是最佳的方案,四爺以身體未愈沒參加了狩獵,其實上這就很妙了。原因在于:
其一,狩獵這種事情本身就不是四爺?shù)膹?qiáng)項,而且是非常弱的項目。他要是參與了狩獵,不僅因為狩獵戰(zhàn)績不好看丟失臉面,而且重要的是還會給康熙和王公大臣,在狩獵方面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清朝畢竟是馬上游牧民族,太差的話多少會有些壞的影響的。選擇不參與,可以避免了獻(xiàn)丑,還可以不打破自己在王公大臣眼里那相對較好的印象。
其二,在奪嫡政治斗爭白熱化之際,狩獵也是政治題目。而且,此次狩獵有特別不一樣的就是,康熙要將本來屬于太子的禮物賞給別人,這就比較有意思了。看似爭奪的是一個賞物,其實爭奪的是皇帝的圣心,大臣的口碑,甚至是太子的名位,而對康熙來說其實上很大程度上賞物只是賞物,并沒有什么特別意思,是一個迷惑之物,是一套工具,是用來檢驗查看皇子的顯微鏡。參與爭奪,自然會被視為有野心之人。四爺順勢選擇不參與,不僅可以暫時排除在奪嫡嫌疑之外,更重要的是逃過檢驗,畢竟做人被別人看得太透實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其三,因為康熙執(zhí)意要將本來屬于太子的禮物作為賞物,眾多皇子都視之為目標(biāo)去爭奪,獨四爺不去爭奪,而且屢屢出面進(jìn)言,皇上這么做不合適應(yīng)該還給太子。這雖是逆鱗之言,但是對四爺來說卻是收益不小的。因為他如此進(jìn)言,不僅可以逃過康熙的檢驗,更重要的是他能給康熙留下一個敬愛兄長、尊臣道的好印象,這對于被奪嫡之爭搞的暈頭轉(zhuǎn)向、身心疲憊的康熙老頭子來說,能夠給予他內(nèi)心少許的慰藉。
胤禛:“兒臣認(rèn)為,這把如意誰都不能賜,應(yīng)該還給太子!”
四阿哥這正是爭是不爭,不爭也是爭。然而,老四自己不參與,他自己的兒子弘歷卻以一種不經(jīng)意的表現(xiàn)方式參與了其中,當(dāng)然可能弘歷參與進(jìn)來這件事老四是真不知道。弘歷以康熙皇帝的孫輩出現(xiàn),并且經(jīng)過鄔思道的調(diào)教后,在康熙面前表現(xiàn)得于意于理都使得龍心大悅。弘歷表現(xiàn)如此優(yōu)秀,自然說明父親教育的好,說明父親忠孝仁義,通過這一種間接地方式,老四跳出了狩獵游戲規(guī)則獲得了康熙的認(rèn)可。因此,完全可以說,四爺完全必過了可能存在的風(fēng)險,且還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大果實。
康熙:“你記得不錯。那么你再說說,皇爺爺射殺了這么多野獸,是對還是不對?”
弘歷:“對!因為天生萬物,本來就是供人取用的。我大清的祖先們以射獵為生,就像中原的漢人以耕田為生一樣,都是上天教給我們的謀生之道!
康熙:“可是皇爺爺我已經(jīng)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根本就用不著射獵謀生了呀?”
弘歷:“這是皇爺爺不忘本!皇爺爺如果沒有射殺這么多猛獸的本領(lǐng),就不能平三藩、收臺灣、平定蒙古叛亂;薁敔斒俏掖笄宓牡谝话蛨D魯!”
康熙:“第一巴圖魯?你說朕是第一巴圖魯?哈哈哈……朕一生封了多少人為巴圖魯,卻還是第一次聽人家說我是巴圖魯,而且是第一巴圖魯……那么,你說這把如意應(yīng)該賜給誰呀?”
弘歷:“十三叔獵獲的野獸最多,應(yīng)該賜給十三叔!”
八阿哥在張五哥案子后,通過陰謀手段審了案子,康熙為了穩(wěn)住局面,還是不漏聲色地晉封他為親王,并且打破太子接見蒙古王公的規(guī)矩,讓他代替太子去接見,在八爺黨看來真是前途一片大好呀,而實際上呢,他們哪里知道康熙背后對他有“該死,其心可誅”這樣完全否定的考語呢?所以,正是春風(fēng)得意八爺在此次狩獵過程中,他“懷好生之德”,表演了一番“獵而不殺”的“大仁義”。如此,獲得了王公大臣的一致好評。但是他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只有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好評才是最重要的,與康熙的好評相比王公大臣的好評可以說是不值一提?上У氖,八阿哥偏偏得不到康熙的好評,反而更加令康熙痛恨。因為之前八阿哥明著一套,暗里一套的表現(xiàn),著實讓康熙惡心,如今他又來了。且正是奪嫡之爭風(fēng)起云涌之時,八阿哥越是想收買人心,越是會遭到康熙的惡心。不需要弘歷以獵殺不是不仁而是不忘本分的言論反駁,八阿哥也絕得不到任何好處,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早已觸碰到了康熙的禁區(qū)。所以,此次狩獵,八阿哥是最大的輸家。
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在此次狩獵過程中,戰(zhàn)績超出了其他阿哥,特別是十三阿哥戰(zhàn)績第一。他們兄弟倆個,在康熙面前,將祖先精湛的游獵水平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狩獵該殺就殺,不懷揣八阿哥那樣的壞心思,他們自然也獲得了康熙的喜愛。若是沒有弘歷的出頭,必然賞物會是十三阿哥的。大阿哥、三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等雖然是湊個熱鬧表現(xiàn)不怎么出色,但還不至于像八阿哥一樣吃了壞果子,重在參與。不過這些個阿哥,也少不得被康熙懷疑上有奪嫡之心。
從康熙的角度看,此次狩獵之局,有憂有喜。憂的是以八阿哥為首的八爺黨勢力如此之大,足以撼動朝局,且看到了那些個大臣為了攀附,在事理上還比不上年少的弘歷,這自然很讓康熙擔(dān)憂。喜的有,兒子們的出色,四阿哥的明理,當(dāng)然最令康熙喜悅的就是出現(xiàn)了弘歷這么一個聰明伶俐的小皇孫。
總的來說,這次狩獵之局,康熙的目的是達(dá)到了,且還有弘歷這樣杰出皇孫出現(xiàn)的意外驚喜;首又刑幼钣魫,八阿哥最失落,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在所有人面前暢快地表現(xiàn)了一把,四阿哥不參與卻是最大的贏家。
第三,為什么四爺要賞賜年秋月?
如上,我們知道了四爺在康熙的狩獵之局中,因為弘歷的表現(xiàn)“意外地”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按理說,弘歷的表現(xiàn)優(yōu)秀,功自然算到他的老師鄔先生頭上,該獎勵的也是鄔先生,但是四爺為什么要獎勵一個照顧?quán)w先生的年秋月呢?私以為,實際上,四爺這么做是有很深的考慮的。
胤禛:“秋月,抬起頭來。四爺今天要賞你!”
年秋月:“賞我?”
胤禛:“對!重重地賞你!高勿庸!去!把外藩使臣送我的那些禮物都拿來!”
年秋月:“主子,您干么這樣?我做了什么了?怎么敢受這些賞賜?您、您收回去吧……”
胤祥:“傻丫頭,你把鄔先生侍候得這么好,功勞大著呢!怎么能說沒干什么?四爺賞你的,你就收下吧。”
年秋月:“我一個奴才,侍候鄔先生也是分內(nèi)的事。主子這樣做,不是打奴才的臉嗎?”
胤禛:“從今天起,你就不再是奴才了。抬旗!我給你抬旗!給你一家子都抬旗!”
年秋月:“四爺……您說的是真的?”
胤禛:“我什么時候說話不算數(shù)了?一回京我就去宗人府換宗牒!”
在距離廢太子只差一個合適的理由之際,康熙設(shè)下了狩獵之局,而他老四成為了最大的贏家,這種勝利的喜悅老四自然是按耐不住。雖然說他處處表現(xiàn)得是太子黨,但是他自己當(dāng)然知道他是不是太子黨,他想要什么。這次大獲圣心之后,當(dāng)然是要有所準(zhǔn)備的。準(zhǔn)備什么?當(dāng)然是拉攏人,構(gòu)建一支自己的強(qiáng)大勢力。在老四的舊有勢力中,最大官的就是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堯了,所以,四爺那里是賞年秋月,實際上是賞年羹堯。說年秋月將鄔先生照顧的好,只是一個賞賜的借口而已。
其實上老四的賞賜也是非常有學(xué)問的,他對年秋月的賞賜分成財物和抬旗兩部分。若說四爺對年秋月的賞賜中,重點還是給他全家抬旗,因為只有抬旗,才是真正讓他全家受益的舉動,真正可以讓年家光宗耀祖的賞賜。也是能夠拉攏年羹堯最大的賞賜,更是便于年羹堯為自己辦事的賞賜。同時,在此關(guān)鍵之際,給年羹堯抬旗這種大事,必然要經(jīng)過康熙,通過康熙對此事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康熙對四爺自己的態(tài)度。給年家抬旗,可謂是一箭三雕之舉。有了抬旗的賞賜,還加上了財物的賞賜,這賞賜很全面。因為對有的人來說,可能抬旗改個戶口這種事情,有沒有都不打緊的,在很多眼界格局低的人眼中,只有財物才是最直接的、最靠譜的。四爺為拉攏年羹堯,真是連賞賜都考慮的十分周到的了。
當(dāng)然,四爺給說給年秋月賞賜,還有另外兩方面的意思。其一,為年秋月抬旗,是為了進(jìn)一步拉攏年羹堯,娶年秋月做準(zhǔn)備的,畢竟皇室中滿漢通婚這事太大,且到了需要進(jìn)一步拉攏年羹堯時才抬旗什么的,可能就晚了;其二,因為年秋月與鄔先生有著深厚的感情,但是為了拉攏年羹堯不得不拆散他們,當(dāng)著鄔先生的面說賞賜年秋月,就是要在告訴鄔先生注意大局的。
鄔思道:“秋月,你到這兒來也快十年來吧,記得當(dāng)時你才十來歲···”
年秋月:“鄔先生,你說吧,想把我怎么樣?”
鄔思道:“我不過是一個從死囚牢里放出來的犯人,一個六根不全的刑余之人罷了,”
年秋月:“那你更不該一個人,就怎么苦著自己啊,總不能一輩子孤孤單單地寄人籬下吧”
鄔思道:“秋月···”
年秋月:“鄔先生,難道,我們就真的沒有那一天嗎?”
鄔思道:“秋月,記住我一句話,你早晚是四爺?shù)娜恕ぁぁぁ?/p>
年秋月:“······”
還有,本該賞賜鄔先生的,卻賞賜了年秋月,實際上也是因為鄔先生時自己的幕僚人才,功不功的大家都知,給落了難的鄔先生一口飯吃、一個立足之地,已經(jīng)是很大的賞賜了,對自己的人也要賞賜適可而止,否則無法馭下。且對鄔先生這樣一個落難之人,賞賜官職不可能的,賞賜財物給鄔先生這樣一個參透世界的高人大概是不抵用的。與其賞賜鄔先生幾乎無效益,不如借花獻(xiàn)佛,賞賜年秋月,見解賞賜年羹堯,謀取更大的利益。
總之,四爺不賞賜鄔先生而賞賜年秋月,是因為賞賜鄔先生沒必要,賞賜年秋月間接拉攏年羹堯確實十分必要的。所以,四爺作出了看似不怎么合理的賞賜。
結(jié)語
總的來說,四爺賞賜年秋月,是因為在康熙狩獵之局中,因為弘歷的杰出表現(xiàn),老四大獲圣心,看到了可能性后,提前作出的布局準(zhǔn)備。為的是拉攏年羹堯,構(gòu)建一支屬于自己的強(qiáng)大勢力,來謀取、維護(hù)將來那無限的可能性的?傊砻嫔腺p賜的是年秋月,實際上賞賜的是年羹堯,本質(zhì)上是為了謀取自己的長遠(yuǎn)利益的。以上是個人見解,望各位批評指正,歡迎評論交流。